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835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塑胶扣持元件的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erial ATA)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Serial ATA连接器通常用于硬盘驱动和存储装置,其与传统电连接器相比具有更少的导电端子和更小的结构。为了提供与对接连接器可靠的机械连接和电性连接,Serial ATA连接器通常具有扣持元件,该扣持元件可使Serial ATA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在配接状态下可靠连接,又可以很方便的使Serial ATA连接器与其对接连接器分离。
美国专利公告第6,431,887B1号揭示了一种具有扣持元件的插头连接器。请参照该专利图1到图5所示,扣持元件18包括一T型操作部132、与T型操作部132结合的侧翼134、从T型操作部132向前延伸的平板部136和导引部138。平板部136具有向上凸伸的倒刺139。当插头连接器插入对应的插座时,凸块139卡扣于插座顶部的开孔。侧翼134具有套扣于插头连接器的凸起上的开孔140。导引部138具有开口144,该开口144收容一形成于插头连接器前表面的凸起以确保扣持元件18扣持于插头连接器上。
然而,由于扣持元件18是独立且可分离的元件,这种结构的设计无疑会使使整个电插头的制造和装配变得复杂。一体成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通常可以提高制造的效率和简化电连接器的安装和应用程序。因而,将电连接器本体和扣持元件一体成型成为业界一种趋势。
因此,确有必要改进现有电连接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具有与所述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一体成型的扣持元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及扣持元件。该扣持元件具有自从所述绝缘本体一表面延伸形成的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延伸且与所述绝缘本体的表面间隔一定距离的扣持臂,至少一个凸块形成于所述扣持臂上,至少一个翼部从所述绝缘本体一体延伸并连接于所述扣持元件远离基部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翼部的弹性固持作用,使扣持元件不会向远离绝缘本体的方向发生过度形变且使扣持元件具有更好的弹性恢复。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组合视图。
图2是图1的后视图。
图3是图1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3另一方向视图。
图5是图3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后视主体图。
图6是图1电连接器的水平前视图。
图7是图6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与绝缘本体1一体成型的并可与对应电连接器(未图示)相卡扣的扣持元件2、若干端子3、间隔装置4、若干导线5及包覆体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连接器100符合Serial ATA线缆连接器标准。
请参照图3到图4并结合图5所示,绝缘本体1包括匹配部10、从匹配部10向后延伸形成的连接部11和从连接部11的顶面中部向后凸伸的延伸部12。匹配部10包括顶壁101、与顶壁101相对的底壁102和连接顶壁101和底壁102的一对侧壁104。顶壁101、底壁102和侧壁104共同限定形成一个“L”型收容空间13。底壁102具有延伸穿过连接部11且和收容空间13连通的若干通道14。匹配部10、连接部11和延伸部12的顶面形成有一凹陷部15。一侧壁104的侧表面向外凸伸形成有与对应连接器正确配接的导引部16。连接部11的底壁的纵长侧边凸伸形成有一凸肋111。连接部11外表面形成有若干凹槽112。凸肋111和凹槽112均用来方便绝缘本体1与包覆体6接合。一收容部114形成于绝缘本体1的连接部11的后末端且和通道14连通,其用于收容间隔装置4。连接部11具有若干间隔壁116,每一个间隔壁116均形成于相邻两通道14之间。
扣持元件2设置于凹陷部15上,其具有从绝缘本体1一体延伸形成的基部20。一倾斜阶梯型扣持臂22从基部20向远离绝缘本体1的匹配部10方向倾斜延伸且与绝缘本体1的凹陷部15相分离。一对具有倾斜面的凸块24形成于扣持臂22的上表面。扣持元件2进一步设有按压部26,该按压部26与凸块24位于同一侧且沿着扣持元件2设置于远离基部20的位置。扣持元件2还具有一对拱形翼部28。该对翼部28从延伸部12的相对两侧壁一体延伸出来并分别与扣持元件2远离基部20的一端的两侧相连接。翼部28能防止扣持元件2向远离绝缘本体1的凹陷部15方向发生过度变形。进一步,为了增强翼部28的弹性形变,翼部28先从绝缘本体1沿与垂直方向偏移一定角度的方向延伸到达一个顶点,然后又从顶点倾斜向下延伸,最后水平连接于与其相对的扣持元件2的一侧。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当外力施加在按压部26上将会使弓形翼部28容易产生弹性变形,进而使扣持元件2向绝缘本体1的凹陷部15弯曲,从而促使凸块24从与绝缘本体1匹配的对应电连接器的相应扣持装置脱离。当外力消失时,翼部28则由于本身的弹性而随后恢复到原来位置,扣持臂22同时也恢复到不变形的原始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设置于绝缘本体1的顶面的凹陷部15及扣持元件2具有阶梯状结构的扣持臂22,从而增加了扣持元件2与绝缘本体1顶面之间的活动距离。
端子3均呈叉状结构,其分别包括基部30、从基部30的中部及两侧分别向前延伸的三个固持部31、从对应的固持部31向前延伸的三个匹配部32和从基部30的后端向后延伸的“U”型尾部33。每一个固持部31两侧分别具有若干倒刺310。基部30的前边缘300分别形成于两固持部31之间。
间隔装置4由一个矩形条和从该矩形条前表面凸出的若干凸起40构成。
导线5包括导体50和包裹导体50的外绝缘层52。
包覆体6由塑胶材料或聚合材料制成,其外模包覆于绝缘本体1的连接部11和延伸部12及导线5的前端。一收容空腔60形成于包覆体6的前端以收容绝缘本体1的连接部11和延伸部12。包覆体6在其顶壁具有一与扣持装置2对应的开口62,其与收容空腔60连通以便于扣持元件2向外露出。一对缺口63形成于开口62相对两侧以容置扣持元件2的翼部28。若干开孔64形成于包覆体6的后端以便于线缆5通过。
请参照图1-4并结合图6-7所示,端子3首先沿从后到前方向插入绝缘本体1,直到基部30的前边缘300抵持住对应间隔壁116的后表面。端子3的每一个匹配部32向前凸伸收容于对应的通道14并部分裸露于收容空间13内以与对接电连接器电连接。每一个端子3的固持部31收容于对应通道14,且固持部31两侧的倒刺310与通道内壁干涉配合。端子3的“U”型尾部33裸露于绝缘本体2的后表面以与相应的导线5的前端焊接。
间隔装置4收容于位于绝缘本体1后端的收容部114。倒刺40与相应通道14的内表面干涉配合,从而可靠的将间隔装置4组置于绝缘本体2(参照图7)。间隔装置4密封绝缘本体2的后端且有效阻止了包覆体6熔融状态时的塑胶材料流入绝缘本体1,从而避免了对电连接器100与对应电连接器之间的电性连接的影响。
导线5的内导体50收容且焊接在端子3的对应尾部33上。“U”型设计的尾部33增加了尾部33和内导体50之间的接触面积,以确保其可靠连接。
包覆体6最后外模成型于绝缘本体1后端和导线5前端,扣持元件2从包覆体6的开口62向外凸出。绝缘本体1的连接部11和延伸部12收容于收容空腔60内。每一个导线5收容于相应的开孔64内。包覆体6如同一个保护套形成于绝缘本体2和导线5之间,以确保“U”型尾部33和内导体50之间的电性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及扣持元件,该扣持元件具有自所述绝缘本体一表面延伸形成的基部及自所述基部延伸且与所述绝缘本体的表面间隔一定距离的扣持臂,至少一个凸块形成于所述扣持臂上;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翼部从所述绝缘本体一体延伸并连接于所述扣持元件远离基部的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元件具有按压部,该按压部远离所述基部和凸块,所述翼部与按压部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翼部为一对翼部,该对翼部分别与所述按压部的两侧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翼部呈拱形,其从绝缘本体沿与垂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的方向延伸到达一个顶点,又从顶点倾斜延伸连接于所述按压部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顶壁具有一凹陷部,所述扣持元件可以由于按压而靠近所述凹陷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匹配部、从所述匹配向后延伸的连接部和从连接部的中部向后凸伸的凸出部,所述凹陷部形成于所述匹配部、连接部及延伸部的顶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包括基部、从基部向前延伸的三个固持部、从对应的固持部向前延伸的三个匹配部和从基部的后端向后延伸的“U”型尾部。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匹配部具有一“L”型收容空间,所述端子的匹配部部分凸露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一间隔装置,所述绝缘本体的连接部后末端具有收容部,所述间隔装置组置于所述收容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具有与端子尾部电连接的线缆和外模包覆成型于绝缘本体连接部与延伸部及导线前端的包覆体。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端子(3)、与所述端子电连接的线缆(5)。一具有基部(20)的扣持元件(2)从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面延伸,一弯折的扣持臂(22)从所述基部延伸且与所述绝缘本体的顶面间隔一定距离,至少一个凸块(24)从所述扣持臂上表面凸出,至少一个翼部(28)从所述绝缘本体延伸且最后连接于所述扣持元件远离基部的一端。
文档编号H01R13/639GK2791942SQ20052000792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15日
发明者杰利·吴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