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式热交换器及其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8703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冷式热交换器及其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冷式热交换器及其散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在计算机的发热组件上,使发热组件可快速散热的水冷式热交换器及其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CPU)运行速度缓慢,以散热体加散热风扇所构成的气冷式散热装置来做为散热的设备即已足够,但近来中央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已超过3GHz,且时钟频率与热量为成正比关系,因此,上述的散热装置受限于机壳的空间限制,已愈来愈难以跟随中央处理器运行速度的提高,而有效解决散热的问题;且高转速的散热风扇所产生的扰人噪音,亦是人们所难以忍受,因此具有高散热效果及低噪音的水冷式热交换器及其散热装置,成为提供散热的另一解决方案。
公知水的冷式散热装置主要包括水冷头、水箱、热交换器及散热风扇。其中,在该水冷头内部设有多个流道,在该流道的首、末两端分别连接有两导管,其中一导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水箱;在该水箱的内部设有泵,其一端连接有输送管,该输送管与所述的另一导管再共同连接于热交换器的两端,并在该热交换器的一侧处固定设置有散热风扇,由此组合成水冷式热交换器及其散热装置。
然而,公知的水冷式散热装置的各组件为间隔分离设置,当该散热装置设置在电路板上时,将占据大部分的使用空间,使整体结构的体积相当庞大,与电子产品的“轻、薄、短、小”的要求相背离;另外,该散热风扇设置在热交换器的一侧处,该散热风扇仅具有单向的气流吹袭热交换器,所产生的散热效果不佳,且其在高速运转时所产生的扰人噪音更是令人无法忍受;再者,用于输送流体的各组件皆具有两接头,以供各种不同的导管、输送管连接,且该管体大部分以塑料或橡胶等可挠性软管制成,该管体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极易产生材料硬化或龟裂的现象,使管体内部的流体从裂痕处泄漏出来,导致周边的电子组件损坏。
于是,本设计人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凭借从事研发多年的经验,针对可进行改进的不便与缺陷,经潜心研究并配合实际的运用,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进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冷式热交换器及其散热装置。该热交换器环绕设置在散热风扇与吸热组件的外周缘,使整体组设的体积大幅缩小,并能降低散热风扇高速运转所产生的噪音;且通过散热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可多方向性的吹袭热交换器,以产生最佳的散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式热交换器及其散热装置,该散热装置设置在计算机的发热组件上,包括有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包括泵、多个主水道及多个副水道。其中,该泵具有出水管路及入水管路,而该主水道成形有入水口及出水口,该入水口设置在该泵的出水管路处,而该出水口则设置在该泵的入水管路处;连通在各该主水道之间设有多个副水道,各该副水道为间隔分离设置,并在间隔处成形有多个散热鳍片;以及吸热组件,该吸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泵下方,在该吸热组件与泵之间形成有供流体流通的水道,该水道与该出水管路及入水管路相连通;形成供液体流通的循环通路。
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式热交换器及其散热装置使整体的空间需求降至最低,且能降低散热风扇高速运转所产生的噪音并产生最佳的散热效果。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组合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应用于中央处理器的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热交换器11-泵 111-出水管路112-入水管路12-主水道121-入水口 122-出水口123-隔板13-副水道14-散热鳍片 15-转轴2-吸热组件21-水道 22-盖板23-底座 24-容置空间3-散热风扇5-发热组件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热交换器的立体分解图。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式热交换器及其散热装置,如图1所示,水冷式热交换器1包括有泵11、多个主水道12及多个副水道13。其中,泵11具有出水管路111及入水管路112。主水道12及副水道13围成近封闭状环体,且主水道12成形有入水121及出水122,入水121设置在泵11的出水管路111处,而出水口122则设置在泵11的入水管路112处。主水道12可呈圆形管、扁平管或其它各种不同的几何形状,本实施例为水平状设置的圆形管,可在其内部设有多个隔板123,以形成导流的作用。连通于各主水道12之间设有多个副水道13,副水道13亦可呈圆形管、扁平管或其它各种不同的几何形状,本实施例为纵向扁平管。各副水道13为间隔分开设置,并在间隔处成形有多个散热鳍片14,散热鳍片14可呈独立单片状、波浪状或上述二者的组合型态。
图2、图3及图4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的立体分解图、组合示意图及组合剖视图,其主要包括有热交换器1及吸热组件2。吸热组件2为水冷头,其设置在热交换器1的泵11下方,且为各主水道12及副水道13所环设围绕,在吸热组件2与泵11之间形成有供流体流通的水道21,水道21与出水管路111及入水管路112相连通。
本实施例的吸热组件2可与泵11共用一个壳体,包括有盖板22及与盖板22相连接的底座23。在盖板22与底座23之间形成有容置空间24及水道21,且在容置空间24内容设有泵11的叶片,并在水道21的首、末两端分别连通有泵11的出水管路111及入水管路112。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进一步包括有散热风扇3。散热风扇3设置在热交换器1的泵11上方,且为各主水道12及副水道13所环设围绕,其中泵11及散热风扇3共同通过转轴15致动。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应用于发热组件的使用状态图。上述组件组合完成后,可将其设置在发热组件5上,先在吸热组件2的底座23下方涂抹导热介质(图中未示出),再将其平贴在发热组件5的顶面上,发热组件5运行所产生的热量将被吸热组件2内部的流体吸收,泵11转动,通过吸热组件2的水道21再由出水管路111流出,并经过主水道12及副水道13,散热鳍片14贴附在副水道13上,可将热量传导到散热鳍片14上;同时,由散热风扇3吹送气流对各散热鳍片14进行散热,当流体从入水管路112流回吸热组件2时已被充分地降温冷却;由此,得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组合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主水道12与副水道13除可为上述实施例的形状外,主水道12也可如本实施例所示的直立状圆筒管形状;而副水道13为水平状扁平管,使该散热装置具有更长的散热路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水冷式热交换器及其散热装置具有实用性、新颖性与创造性,且本实用新型的构造亦不曾见于同类产品及公开使用国,申请前更未刊登在任何刊物上,完全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水冷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多个主水道及多个副水道;其中,所述泵具有出水管路及入水管路,所述主水道成形有入水口及出水口,所述入水口设置在泵的出水管路处,而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泵的入水管路处;连通在所述各主水道之间设有多个副水道,各所述副水道为间隔分开设置,在间隔处成形有多个散热鳍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道及副水道围绕成近封闭状环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道呈圆管状或扁平管状的任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水道内部成型有多个片隔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水道呈圆管状或扁平管状的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冷式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呈独立单片状、波浪状或上述二者的组合的任一种。
7.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包括有泵、多个主水道及多个副水道;其中所述泵具有出水管路及入水管路,所述主水道成形有入水口及出水口,所述入水口设置在泵的出水管路处,而所述出水口则设置在泵的入水管路处;连通在各所述主水道之间设有多个副水道,各所述副水道为间隔分离设置,在间隔处成形有多个散热鳍片;以及吸热组件,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泵下方,在所述吸热组件与泵之间形成有供流体流通的水道,所述水道与所述出水管路及入水管路相连通;形成供液体流通的循环通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组件为各所述主水道及副水道所环设围绕。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组件为水冷头。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泵上方,且为各所述主水道及副水道所环设围绕。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及散热风扇共同通过一个转轴致动。
专利摘要一种水冷式热交换器及其散热装置,设置在计算机的发热组件上,用以将发热组件所产生的热量迅速导出后发散,其将水冷头及散热风扇以堆栈的方式设置,再通过具有泵的环形的热交换器设置在上述各构件的外围,使整体设置的空间需求降至最低,且通过散热风扇设置在环形热交换器中心的设计,使散热风扇所产生的气流可多方向的吹袭热交换器,产生最佳的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H01L23/36GK2802726SQ200520015789
公开日2006年8月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28日
发明者罗列峰 申请人: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