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58798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技术领城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指一种可用以电性连接电路板及芯片模块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平面栅格阵列电连接器广泛应用于电子领域,用以将芯片模块电性连接至电路板。如“Nonlinear Analysis Helps Design LGA Connectors″(Connector specifier,Februray2001)中即揭示了此种技术。该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该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分别枢接于绝缘本体两相对端上的固持装置及压板,美国专利第4,504,105、4,621,884、4,692,790、5,302,853及5,344,334号也揭示了这种构造。然而,该等现有技术的构造存在缺失,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的电连接器6,包括绝缘本体63、收容于绝缘本体63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未图示)、与该绝缘本体63相组接的固持装置62及压板64,其中压板64组配于绝缘本体63的一端,而固持装置62则组配于绝缘本体63的另一端。当该电连接器6与芯片模块8相组接时,将压板64转动使其竖立,将芯片模块8放置于绝缘本体63上,然后旋转压板64,使压板64抵在芯片模块8上,此时转动固持装置62,使压板64在固持装置62的带动下逐渐向绝缘本体63靠近,从而使压板64挤压芯片模块8并将其固定。当芯片模块8置于电连接器6的绝缘本体63上并转动压板64使芯片模块的插脚(未图示)与电连接器6的导电端子电接触时,压板64将挤压绝缘本体63的未装设压板64及固持装置62的两相对端,其间产生较大的挤压作用力,而绝缘本体63的其它部位受到压板64挤压作用力较小,因此绝缘本体63将受到不均匀的力作用,从而将使绝缘本体63发生弯曲变形,导致导电端子与芯片模块插脚间不能形成良好地电性接触,进而影响电连接器6与芯片模块8间的可靠电性连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可防止本体变形并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及刚性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电连接器主要包括纵长状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组合于绝缘本体上的加强装置、枢接于绝缘本体两端的压板及固持装置。绝缘本体上包括具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导电区,于导电区的四周区域设有若干卡槽,固持装置包括有驱动杆及与驱动杆连接设置的连杆,该加强装置的侧壁上对应绝缘本体的卡槽位置处设有若干卡匀,且其中一侧壁上延伸设有悬臂状卡扣,该卡扣与固持装置的连杆相扣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因绝缘本体上组接有加强装置而可增加绝缘本体的强度,可防止绝缘本体因受到过大的压力而变形,从而可确保芯片模块与电连接器间可靠的电性连接。


图1是一种现有电连接器与芯片模块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主要包括有纵长状绝缘本体10、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14、组扣于绝缘本体10上的加强装置11及枢接于绝缘本体10两相对端的压板12及固持装置13。
绝缘本体10设有位于中央位置处的导电区100及与该导电区100两端相邻设置的头部101及尾部102,其中该导电区100上设有若干端子收容槽1000以容置导电端子14,头部101的中央位置处设有梯形槽1010,于该头部101一端的顶部向远离导电区100方向延伸有两个凸台1011,尾部102上设有远离导电区100的第一开孔1020及靠近导电区100的第二开孔1021。该绝缘本体10设有两纵向侧壁103,于该两侧壁103靠近头部101一端的底部则分别延伸有延伸部1030,该延伸部1030与凸台1011间有一定垂直落差而形成一间隙,于两纵向侧壁103与导电区100及头部101间的区域凹设有若千卡槽1031。
加强装置11是由强度较高的材质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其为金属材质,其组设于绝缘本体10上,其结构为纵长中空框架构造,该加强装置11是经一体冲压而成,该加强装置11中间设有开口110以便将芯片模块(未图示)通过该开口110与绝缘本体10的导电区100相对接,而于加强装置11的纵长向上设有两相对的第一侧壁111及与该两第一侧壁111分别相部设置的横向两个相对的第二侧壁112,该第一、第二侧壁111、112分别沿与绝缘本体10相组合方向弯折,第一侧壁111上对应于绝缘本体10的卡槽1031位置处设有若干卡勾1110,于其中一个第一侧壁103靠近尾部102一端向外倾料延伸设有悬臂状卡扣1111,第二侧壁112对应于绝缘本体10的凸台1011及第一开孔1020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一折片1120及第二折片1121。压板12一端对应于绝缘本体10的第二开孔1021位置处弯折设有卡片120,压板12是通过卡片120与第二开孔1021间的扣合而枢接于绝缘本体10上,而于压板12的远离该枢接端的另一端中间位置设有导沟121。固持装置13包括有驱动杆130、与该驱动杆130一端大致垂直延伸并处于绝缘本体10一侧的连杆131及于连杆131一端沿垂直该连杆131方向延伸的手柄132,而驱动杆130包括有两枢杆1300及位于两枢杆1300间弯折突出的压杆1301,而枢杆1300与压杆1301间沿垂直该枢杆1300延伸方向有一定垂直落差,该压杆1301可收容于压板12的导沟121内,而该连杆131靠近手柄132的一端与加强装置11的卡扣1111相扣持。
当该电连接器1在组装时,先将固持装置13的驱动杆130的两枢杆1300沿绝缘本体10的延伸部1030与凸台1011的间隙处插入,使固持装置13的两枢杆1300收容于该间隙内,接着将加强装置11与绝缘本体10相组合,使加强装置11的第一侧壁111的卡勾1110、第二侧壁112上的第二折片1121分别与绝缘本体10的侧壁103的卡槽1031及尾部102的第一开孔1020相互扣合,而第二侧壁112上的第一折片1120包覆于头部101的凸台1011上,从而将加强装置11扣合于绝缘本体10上,此时加强装置11的第一折片1120与绝缘本体10的两凸台1011及延伸部1030间形成一定的空间收容固持装置13的驱动杆130的两枢杆1300,接着将压板12通过其卡片120与绝缘本体10的第二开孔1021间的扣合,从而将压板12枢接于绝缘本体10上,使固持装置13的压杆1301滑入压板12的导沟121内,且连杆131靠近手柄132一端卡合于加强装置11的卡扣1111下,同时压板12抵接于加强装置11的两纵向第一侧壁111上,此即完成本电连接器1的组装。通过该加强装置11组接在绝缘本体10上,从而可提供绝缘本体10较佳的结构强度,可防止电连接器1与芯片模块(未图示)相组合时绝缘本体10因在压板12的压力作用下而产生变形,进而可确保电连接器1与芯片模块间可靠的电性连接。同时,通过卡扣1111与连杆131的卡合,可防止连杆131弹开,进而可防止固持装置13对压板12的固持作用失效。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分别装设于绝缘本体两端的固持装置及压板,绝缘本体上包括具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导电区,于导电区的四周区域设有若干卡槽,固持装置包括有驱动杆及与驱动杆连接设置的连杆,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上组接有加强装置,该加强装置的侧壁上对应绝缘本体的卡槽位置处设有若干卡勾,且其中一侧壁上延伸设有悬臂状卡扣,该卡扣与固持装置的连杆相扣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加强装置是金属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加强装置是一中空框架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包括有与导电区相邻设置的头部及尾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尾部靠近导电区一侧设有第二开孔,压板上对应该第二开孔位置弯折设有卡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尾部远离导电区一侧设有第一开孔,加强装置对应该第一开孔位置设有第二折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头部向远离导电区方向延伸设有凸台,加强装置对应该凸台位置设有第一折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头部向远离导电区方向还延伸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与凸台间有一定垂直落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承接芯片模块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主要包括纵长状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组合于绝缘本体上的加强装置、枢接于绝缘本体两端的压板及固持装置。绝缘本体上包括具有若干端子收容槽的导电区,于导电区的四周区域设有若干卡槽,固持装置包括有驱动杆及与驱动杆连接设置的连杆,该加强装置的侧壁上对应绝缘本体的卡槽位置处设有若干卡勾,且其中一侧壁上延伸设有悬臂状卡扣,该卡扣与固持装置的连杆相扣合。因绝缘本体上组接有加强装置而可增加绝缘本体的强度,可防止绝缘本体因受到过大的压力而变形,从而可确保芯片模块与电连接器间可靠的电性连接。
文档编号H01R12/71GK2791935SQ20052001671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8日
发明者陈爱文 申请人:陈爱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