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049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利用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电子元 件至电路板的电连接器。背景4支术电连接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这些 电子设备的要求日益提高,例如,在手机中安装照相设备。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相关的电连接器, 一般包括设有收容空间的金属壳 体及置于金属壳体底部的弹性端子,金属壳体呈矩形状,包括两对相对的侧壁 及连接上述侧壁的底壁,其中金属壳体侧壁设有若千延伸入收容空间的弹片, 以抵接并固持电子元件。弹性端子设有接触部以电性连接电子元件于电路板。 当弹性端子组装于金属壳体中后,依次将柔性电路板和电子元件置于金属壳体 内,并使柔性电路板的下表面抵接弹性端子的接触部,从而通过弹性端子将电 子元件电性连接至电路板。然而,上述电连接器至少存在以下缺点由于金属壳体的弹片是由侧壁向 收容空间延伸的,而金属壳体由于自身空间的限制,因此弹片不可能做很大的 弯折,故,其弹力一般不会太好,进而不能对电子元件起到很好的固持作用。鉴于以上弊端,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良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电连接器 的缺陷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且对电子元件起到很好固持作用的电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利用柔性电路 板电性连接电子元件至电路板,包括设有收容空间的金属壳体及置于金属壳 体底部的弹性端子。金属壳体由两对相对的侧壁围成,且上述側壁上设有若干 弹性臂,其中所述弹性臂自 一个侧壁端部向与其相邻的另 一侧壁折弯且延伸入 收容空间。
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相关的电连接器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金属壳体的弹性臂是自一个侧壁端部向着与其相邻的'侧壁折弯且 延伸入收容空间而成的,因此,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电连接器相比,本实用新 型弹性臂具有良好的弹性,进而,电子元件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固持。
图l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其中柔性电路板和电.子元件已经 组设于电连接器中。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其中柔性电路板和电子元件一并 示出。图3是图2圈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l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l,利用柔性电路板2电性连接 电子元件3至电路板(未图示),包括设有收容空间106的金属壳体10及置于金 属壳体10底部的弹性端子30。金属壳体10由金属板冲压弯折而成,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IOO、与第一側 壁100垂直且相邻的第二侧壁102,以及连接第一側壁100和第二侧壁102的底壁 104。上述第一侧壁IOO、第二侧壁102,以及底壁104共同围成一个收容电子先 件3的收容空间106。相对的第一侧壁100结构相同,整体呈"凸"字形,其中中 部设有一对延伸入收容空间106的弹片1000,以抵接并固持电子元件3,且第一 侧壁100中部的高度相较于两侧较高,因此,两侧位置分别形成一个缺口1002, 相对的第二侧壁102中的一个侧壁被中间开设的开口1020而分成两部分,该开口 1020供柔性电路板2贯穿,且自第二侧壁102的两端部向第一侧壁100折弯有弹性 臂108,该弹性臂108位于第一侧壁100的缺口 1002位置且延伸入收容空间106内, 包括自第二側壁102向第一侧壁100折弯且与第二侧壁102大致呈垂直设置的折 弯部1080、自折弯部1080末端延伸入收容空间106以固持电子元件3的固持部 1082,以及置于折弯部1080和固持部1082之间的过渡部1084,且固持部1082末 端还设有导引电子元件3组装的导引斜面110,彼此相邻的第一侧壁100和第二侧 壁102之间设有缝隙112,该缝隙112的设置可以保证第一侧壁IOO和第二侧壁102 以及底壁104之间具有良好的垂直度,且进一步增加了第二侧壁102弹性臂108的 弹性,以更好地固持电子元件3。弹性端子30,置于金属壳体10底壁104,整体呈鱼骨状,包括沿纵向延伸且抵接金属壳体10底壁104的主体300,以及自主体300纵向相对的两侧向外延伸的 若干接触臂302。上述接触臂302对称的置于主体300两侧,且金属壳体10底壁104 于该接触臂302对应位置设有通槽1040,当电子元件3压缩弹性端子30时,接触 臂302可延伸入该通槽1040中,以增加弹性端子30的活动空间,另外,弹性端子 30的主体300设有若干凸起306,该凸起306对电子元件3起止挡作用,防止电子 元件3对弹性端子30产生过压。柔性电路板2,置于电子元件3和弹性端子30之间,包括容置于金属壳体IO 收容空间106内的第一端部20及自金属壳体10的开口1020延伸出的第二端部21。性连接电子元件3至电路板。电子元件3,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指相机模组,包括大体呈方形以配合金属 壳体10结构的基部30及位于基部30上方呈圓柱形的圆柱部32,其中基部30的一 个侧边设有凸条34,组装电子元件3于金属壳体10中后,该凸条34位于金属壳体 10的开口1020位置,且只能位于开口1020位置。.组装时,依次将弹性端子30、柔性电路板2以及电子元件3置于金属壳体10 的收容空间106内。此时,金属壳体10第一侧壁100上的弹片1000和自第二侧壁 102延伸入收容空间106内的弹性臂108由于受到电子元件3的挤压而发生弹性变 形,并通过该弹力固持电子元件3于金属壳体10中,而弹性端子30的接触臂302 在受到电子元件的作用,向着金属壳体10底壁104的通槽1040发生位移,又,弹 性端子30主体300设有凸起306,因此,电子元件3不能过度的挤压弹性端子30, 当其到达该凸起306位置时,其不能再继续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壳体10侧壁上的弹性臂108是自第一侧壁100向第二 侧奪102折弯且延伸入收容空间106而设置的,这样的结构,与弹性臂108直接从 第二側壁102或者第一侧壁IOO延伸入收容空间106相比,由于做了很.大的折弯, 因此具有较好的弹性,故,在固持电子元件3时,其固持力也较大。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止挡电子元件3向下运动的是弹性端子30 上设置的凸起306,而在实际-使用中,该凸起306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也 可以是多个凸起连在一起而形成的单排或者多排凸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利用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电子元件至电路板,至少包括设有收容空间的金属壳体及置于金属壳体内的弹性端子,其中金属壳体由两对相对的侧壁组成,且上述侧壁设有若干弹性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自相对的一对侧壁中的至少一个侧壁端部向着与其相邻的另一侧壁折弯且延伸入收容空间。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自一个側壁 端部向与其相邻的側壁折弯的折弯部、抵接电子元件的固持部,以及连接上述 折弯部和固持部的过渡部。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持部末端设有导引斜面。
4. 如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 壳体的一个侧壁开设有开口,以供柔性电路板贯穿。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设有开口的侧壁相 邻的侧壁呈凸字形。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字形侧壁设有一对 弹片。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字形侧壁设有容置 弹性臂的缺口。
8.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呈鱼骨状, 包括抵接金属壳体的主体及自主体纵向的两端延伸的接触臂。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主体上表面 至少设有一个凸起。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子主体上表面 至少设有一个贯穿上表面的凸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利用柔性电路板电性连接电子元件至电路板,包括设有收容空间的金属壳体及置于金属壳体底部的弹性端子。金属壳体由两对相对的侧壁围成,且上述侧壁上设有若干弹性臂,其中所述弹性臂自一个侧壁端部向与其相邻的另一侧壁折弯且延伸入所述收容空间,如此,弹性臂的弹性得到了提高,可以更好地固持电子元件。
文档编号H01R12/79GK201029127SQ200720035288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9日
发明者吴俊宽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