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4049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测试芯片模块用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一些电子封装体,如芯片模块,常以小型化电子元件的形式安装于电路中, 以形成连续完整电路的功能。为确保集成电路模块在使用时的安全可靠性,在 其被使用之前都要进行测试。这种测试通常在长时间的高温下进行,让存在缺 陷的芯片模块尽快失效,然后将其淘汰。现有一种测试芯片模块用的电连接器, 其用于收容芯片模块,并将芯片模块电性连接至电路板,以在高温下测试其安 全可靠性。图i所示为一种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电连接器r,其包括基体2'、位于基体2'上的滑动板3'、与滑动板3'固定连接的顶板4'、收容于基体2'及滑动板3'内的若 干导电端子(未图示)、与基体2'连接并可相对于基体2'上下运动的两按压板6'、 弹性枢接于基体2'两侧的锁固件5'、及置于基体2'底部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 置包括固定板8'及置于固定板8'上的底板7'。按压板6'为平板状,其设有承载操作力的第一表面63',及与第一表面63'相 对的第二表面64',于第二表面62'的中部凸出延伸设有一对作用于锁固件5'的按 压部65',所述两按压部65'之间相隔一定间距,形成一中空的框口651'。装配时,将固定装置固定于基体2'底部,顶板4'与滑动板3'相固定,然后将 滑动板3'和顶板4'固定于基体2'的上表面,其后将导电端子由滑动板3'上部贯穿基 体2'延伸至固定装置底部,之后将锁固件5'弹性枢轴固定于基体2'的相对两侧, 最后将按压板6'固定于基体2'上,按压板6'与锁固件5'位于基体2'的相同侧。当按 压板6'的第一表面63'受到操作力时,按压板6'向下运动,按压部65'按压于锁固件 5'上,锁固件5'作枢轴旋转运动;当操作力撤消时,按压板6'返回原来的位置, 锁固件5'逆向原枢轴旋转方向运动。然而,由于按压板6'的一对按压部65'之间为一中空的框口651',之间并无任 何结构加强其强度,故当锁固件5'需要较大力枢轴转动时,按压部65'就需要施加 较大力使其转动,这时按压部65'容易受力变形。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电连接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尤指 一种防止按压板 按压部受力变形的电连接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基体、收容于 基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枢接于基体的若干锁固件及与基体连接的按压锁固件 的按压板,所述按压板设有承载操作力的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部,所述按压部之间为中空的框口,其中,所述框口中设有连接两按压部的横向侧墙。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在按压部之间形成的框口中 设置连接两按压部的横向侧墙,可增加按压部的强度,从而当锁固件需要较大 力时,按压部由于橫向侧墙的连接而不易变形。
图l是一种相关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按压板的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电连接器按压板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用于测试芯片模块的电连接器l, 包括基体2、位于基体2上的滑动板3、与滑动板3固定连接的顶板4、收容于基 体2及滑动板3内的若千导电端子(未图示)、弹性枢接于基体2两侧的锁固件5、 与基体2活动连接的按压于锁固件5上的按压板6、及置于基体2底部的固定装置, 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8及置于固定板8上的底板7 。如图4和图5所示,按压板6为平板状,其设有承载操作力的第一表面63,及 与第一表面63相对的第二表面64,于第二表面64的中部延伸设有按压锁固件5的 按压部65,按压部65之间形成一中空框口651,于框口651底部设有连接两按压 部65的横向侧墙66。所述按压部65两侧设有引导柱67,该引导柱67包括第一引 导柱671和第二引导柱672,所述第一引导柱671底部设有向外垂直弯折的勾部 671。按压板6两端还设有两圓柱状导柱68。滑动板3为平板状,其设有一对对称的外侧缘,每一外侧缘上设有两个呈矩 状的凸部31,该凸部31有两个侧面通过圆弧面光滑过渡连接,所述凸部31的圆 弧状外形与按压板6的第二引导柱672配合。所述每一外侧缘上设有两个定位脚 32,定位脚32底端设有弯折的卡勾部(未标号)。顶板4扣持于滑动板3上。基体2呈矩形状,其上表面的中部凹设有收容滑动板3的收容腔22,收容腔 22相对侧设有容置定位脚32的定位孔221,其还设有容置引导柱67的通孔222。 所述通孔222的中间位置凹设有安装锁固件5的凹槽23,凹槽23中部还凸设有一 定位柱(未图示),某上设置有弹簧(未图示),于通孔222两侧还设有导向孔24, 其内设有弹簧(未标号)用于收容按压板6的导柱68。收容腔22另一相对侧设有 卡持槽(未标号)。锁固件5安装于基体2的凹槽23中,其包括固持部51及固持部51向上延伸的 锁固部52。所述固持部51设有底面511、顶面512及连接底面511、顶面512的两 侧面5B,固持部51的两侧面513大致呈三角形,于两侧面513靠近顶面512和底 面511的一端处^殳有承压部5B1,于两侧面513靠近底面511的另一端处凸i殳有转
轴5132。锁固件5通过转轴5132枢轴固定于基体2的凹槽23中,其底面511顶靠在 凹槽23的定位柱的弹簧上。锁固部52沿固持部51的顶面512向上延伸弯折,其顶 部大致呈弯钩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8及置于固定板8上的底板7。底板7呈平板状,其一相 对侧缘的中部向内凹设有U型凹缺71。固定板8的一对相对边缘中部垂直向上延 伸有卡持部81,该卡持部81延伸穿过底板7的U型凹缺71,然后卡持于基体2的卡 持槽内,固定板8的下表面设有若干定位柱82。组装时,先将固定装置通过固定板8的卡持部81卡持于基体2的卡持槽内, 以将固定装置定位于基体2的底部,然后将顶板4定位于滑动板3上,通过滑动板 3的定位脚32置于基体2的定位孔221中,以将滑动板3及顶板4和基体2配合,其 次将导电端子置于滑动板3和基体2中,由滑动板3上部贯穿基体2延伸至固定装 置底部,之后将锁固部5置于基体2的凹槽23内,最后将按压板6置于基体2上。 当给按压板6施加操作力时,按压板6将向下运动,按压部65将会按压锁固件5的 承压部5131,锁固件5将绕转轴5132做远离顶板4的枢轴运动,此时嶺固件5被打 开,可将芯片模块置于顶板4上;当操作力撤消时,按压板6和锁固件5通过弹簧 的弹力将其复位,此时,锁固件5的锁固部52按压在置于顶板4的芯片模块上, 将芯片模块锁定在顶板4上,实现导电端子与芯片模块的电性连接。由于框口651 底部设有连接两按压部65的横向侧墙66,故当锁固件5所需力较大时,可以使按 压部65不易受力变形,同时也可以防止锁固件5旋转时与框口 65 l造成干涉。本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中,两按压板6可以一体成型为 一整体,并且按压板6的框口651中的横向侧墙66并不局限于设置在框口651底 部,其可i殳置于框口651中的任何位置。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基体、收容于基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枢接于基体的若干锁固件及与基体连接的按压锁固件的按压板,所述按压板设有承载操作力的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于第二表面上延伸设有若干与基体活动连接的引导柱及按压锁固件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之间为中空的框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口中设有连接两按压部的横向侧墙。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侧墙设于框口底部。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置于基 体上表面的滑动板。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柱包括第一引导柱 及第二引导柱。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导柱底部设有向 外弯折的勾部。
6.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件设有枢接于基体 的转轴。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件两側设有承载按 压部的3义压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基体、收容于基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枢接于基体的若干锁固件及与基体连接的按压板,所述按压板设有承载操作力的第一表面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于第二表面上延伸设有若干连接于基体的引导柱及按压锁固件的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之间为中空的框口,其中,该框口中设有连接两按压部的横向侧墙,该横向侧墙的设置有利于加强按压部的强度,使得锁固件所需力较大时,按压部不易受力变形。
文档编号H01R13/629GK201029122SQ200720035289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9日
发明者许修源, 陈克豪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