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线电路基板和燃料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95704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配线电路基板和燃料电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线电路基板和使用该基板的燃料电池。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话等移动机器中要求小型且高容量的电池。因此,与锂 二次电池等现有的电池相比,能够得到高能量密度的燃料电池的开发
得到发展。作为燃料电池,例如有直接甲醇型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
在直接甲醇型燃料电池中,利用催化剂分解甲醇,生成氢离子。 通过该氢离子与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而产生电力。在这种情况下,能 够极为有效地将化学能变换为电能,能够得到非常高的能量密度。
在这种直接甲醇型燃料电池的内部,作为集成电路,例如设置有 柔性配线电路基板(以下简称为FPC基板)(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 2004-200064号公报)。这里,使用图6,对现有燃料电池的结构进行说 明。图6(a)是现有的燃料电池中使用的FPC基板的平面图,图6(b) 是表示现有的燃料电池结构的截面图。
如图6 (a)所示,在FPC基板51的一个面上,形成有一对导体 层52a、 52b。并且,以从导体层52a、 52b分别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引出 电极53a、 53b。
如图6 (b)所示,燃料电池50包括FPC基板51、膜电极接合体 54和筐体55。膜电极接合体54包括高分子电解质膜54a、燃料极54b 和空气极54c。燃料极54b形成于高分子电解质膜54a的一个面上,空 气极54c形成于高分子电解质膜54a的另一个面上。筐体55由一对半 体55a、 55b构成。半体55a中设置有用于使燃料(甲醇)流入的燃料 通路56,半体55b中设置有用于使空气流入的空气通路57。
FPC基板51的形成有导体层52a、 52b的一面向内侧弯折。在弯 折的FPC基板51的导体层52a、 52b之间,夹持有膜电极接合体54。在FPC基板51的周边部设置有衬垫(packing) 58a、 58b。而且,从 FPC基板51的两面侧安装有筐体55的半体55a、 55b,使得覆盖FPC 基板51的除引出电极53a、 53b的部分。在从筐体55露出的引出电极 53a、 53b上电连接有电子部件等各种外部电路。
在该燃料电池50中,通过半体55a的燃料通路56向膜电极接合 体54的燃料极54b供给甲醇。而且,通过半体55b的空气通路57向 膜电极接合体54的空气极54c供给空气。在这种情况下,在燃料极54b 上,利用催化剂使甲醇分解为氢离子和二氧化碳,产生电子。
由甲醇分解的氢离子透过高分子电解质膜54a而到达空气极54c, 在催化剂上与供给至空气极54c的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在空气极54c 上生成水并消耗电子。由此,电子在FPC基板51的导体层52a、 52b 之间移动,向外部电路供给电力。
如上所述,在用于燃料电池50的现有的FPC基板51中,在其一 端部一侧形成有引出电极53a,在另一端部一侧形成有引出电极53b。 因此,在FPC基板51弯折的状态下,引出电极53a、 53b分别配置于 不同的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外部电路与引出电极53a、 53b连结 时必须进行繁杂的位置对合。而且,不能充分确保外部电路与引出电 极53a、 53b的连接可靠性,会发生位置偏离等所不希望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与外部电路的连接可靠性的配 线电路基板和使用该基板的燃料电池。
(1)本发明一个方面的配线电路基板包括绝缘层,其具有一个 面和另一个面,并且具有与一个面相互邻接的第一和第二区域以及与 第一区域邻接的第三区域;形成于绝缘层的第一区域上的第一导体层; 形成于绝缘层的第二区域上的第二导体层;第一引出部,以从第一导 体层延伸到绝缘层的第三区域上的方式形成;和第二引出部,以从第 二导体层延伸到绝缘层的第三区域上的方式形成。在第一区域和第二 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弯折部,设置第三区域,使得在第一和第二区域 以一个面为内侧在弯折部弯折的情况下,第三区域上的第一引出部的 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不在第二区域重叠。在该配线电路基板中,在绝缘层的一面的第一区域上形成有第一 导体层,在绝缘层的一面的第二区域上形成有第二导体层。而且,以 从第一导体层延伸到绝缘层的第三区域上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引出部, 以从第二导体层延伸到绝缘层的第三区域上的方式形成有第二引出 部。
在将该配线电路基板用于燃料电池时,绝缘层的第一和第二区域 以一个面为内侧在弯折部弯折,同时第一引出部和第二引出部向外部 引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和第二引出部延长到共用的第三区域上, 同时第一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同一面上 露出。由此,能够容易且正确地进行第一和第二引出部与外部电路端 子的位置对合。所以,能够提高使用该配线电路基板的燃料电池与外 部电路的连接可靠性。
(2) 绝缘层的第一和第二区域分别具有以弯折部为共用的一边的 大致矩形形状,第三区域与大体平行于弯折部的第一区域的另一边一 侧邻接。
此时,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以一个面为内侧在弯折部弯折的情况下, 第三区域上的第一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从 大体平行于弯折部的第二区域的另一边突出。由此,能够更容易且正 确地进行第一和第二引出部与外部电路端子的位置对合。
(3) 绝缘层的第一和第二区域分别具有以弯折部为共用的一边的 大致矩形形状,第三区域与大体垂直于弯折部的第一区域的另一边一 侧邻接。
此时,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以一个面为内侧在弯折部弯折的情况下, 第三区域上的第一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从 大体垂直于弯折部的第二区域的另一边突出。由此,能够更容易且正 确地进行第一和第二引出部与外部电路端子的位置对合。
(4) 配线电路基板还可以具有金属层,该金属层具有导电性和耐
酸性,并以覆盖第一和第二导电层以及第一和第二引出部的方式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配线电路基板的表面与酸接触的状态下, 也能够确保第一和第二导体层以及第一和第二引出部的导电性,同时 能够防止酸引起的腐蚀。(5) 金属层可以含有金。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金具有高导电性和 高耐酸性,所以,即使在配线电路基板的表面与酸接触的状态下,也 能够充分确保第一和第二导体层以及第一和第二引出部的导电性,同 时能够可靠地防止酸引起的腐蚀。
(6) 还可以具有覆盖绝缘层,至少在绝缘层的第一和第二区域中 覆盖金属层与上述绝缘层的界面。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第三区域上使第一和第二引出部与外部电 路电连接,同时能够防止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上酸通过金属层和绝缘层 的界面,与第一和第二导体层以及第一和第二引出部接触。由此,能 够更可靠地防止第一和第二导体层以及第一和第二引出部的腐蚀。
(7) 配线电路基板还可以包括第一贯通孔,以贯通绝缘层的第
一区域和第一导体层的方式形成;和第二贯通孔,以贯通绝缘层的第
二区域和第二导体层的方式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在使用该配线电路基板的燃料电池中,能够通过 第一和第二贯通孔,向燃料电池的燃料极和空气极供给燃料和空气。
(8)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燃料电池的特征在于,包括配线电路基板、
电池元件、和收容配线电路基板以及电池元件的筐体。配线电路基板
包括绝缘层,其具有一个面和另一个面,并且具有与一个面相互邻 接的第一和第二区域以及与第一区域邻接的第三区域;形成于绝缘层 的第一区域上的第一导体层;形成于绝缘层的第二区域上的第二导体 层;第一引出部,以从第一导体层延伸到绝缘层的第三区域上的方式 形成;和第二引出部,以从第二导体层延伸到绝缘层的第三区域上的 方式形成。在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弯折部,设置第三 区域,使得在第一和第二区域以一个面为内侧在弯折部弯折的情况下, 第三区域上的第一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和第二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不 在第二区域重叠。在配线电路基板的绝缘层的第一和第二区域以一个 面为内侧沿着弯折部弯折的状态下,在第一和第二区域间配置有电池 元件,绝缘层的第三区域从筐体向外部引出,使得第一引出部的至少 一部分和第二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筐体的外部露出。
在该燃料电池中,配线电路基板的绝缘层的第一和第二区域以一 个面为内侧沿着弯折部弯折。在弯折的配线电路基板的第一和第二区域之间配置有电池元件。
在该状态下,配线电路基板和电池元件收容在筐体内。配线电路 基板的绝缘层的第三区域从筐体向外部引出,使得第一引出部的至少 一部分和第二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筐体的外部露出。
在这种情况下,在筐体的外部,配线电路基板的第一引出部的至 少一部分和第二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同一面上露出。由此,能够容 易且正确地进行第一和第二引出部与外部电路端子的位置对合。因此, 能够提高燃料电池与外部电路的连接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且正确地进行配线电路基板的第一和第二 引出部与外部电路端子的位置对合。因此,能够提高使用该配线电路 基板的燃料电池与外部电路的连接可靠性。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柔性配线电路基板结构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柔性配线电路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工序截面图。 图3是用于说明柔性配线电路基板的制造方法的工序截面图。 图4是表示使用图1的柔性配线电路基板的燃料电池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柔性配线电路基板的另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使用现有的配线电路基板的燃料电池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配线电路基板和燃料电 池进行说明。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配线电路基板的例子,对 于具有弯曲性的柔性配线电路基板进行说明。 (1)柔性配线电路基板的结构
图l (a)是本实施方式的柔性配线电路基板的平面图。图l (b) 是图1 (a)的配线电路基板的A-A线截面图。在以下的说明中,将柔 性配线电路基板简称为FPC基板。
如图1 (a)和图1 (b)所示,FPC基板1由基底绝缘层2、导体 层3和覆盖绝缘层6构成。
基底绝缘层2例如由聚酰亚胺构成,包括矩形的第一绝缘部2a和从第一绝缘部2a的一边向外侧延伸的第二绝缘部2b。以下,将第一绝 缘部2a的上述一边和平行于该边的另一边称为侧边,将垂直于第一绝 缘部2a的侧边的另一对边称为端边。在基底绝缘层2的第一绝缘部2a上,设置有与端边平行、且将第 一绝缘部2a大体二等分的弯折部Bl。如后所述,第一绝缘部2a沿着 弯折部B1弯折。弯折部B1,例如可以是线状的浅槽,或者也可以是 线状的标记等。或者是,如果可以将第一绝缘部2a在弯折部Bl弯折, 则弯折部B1也可以什么都没有。以下,将以弯折部B1为边界的第一 绝缘部2a的一侧区域称为第一区域Rl,另一侧区域称为第二区域R2。 上述第二绝缘部2b以从第一绝缘部2a的第一区域Rl的侧边向外侧延 伸的方式形成。在第一绝缘部2a的第一区域Rl中,形成有多个(本例中为6个) 圆形的开口 Hl。而且,在第一绝缘部2a的第二区域中,形成有多个 (本例中为6个)圆形的开口H2。在基底绝缘层2的一面上,形成有导体层3。导体层3包括一对矩 形的集电部3a、 3b,和从集电部3a、 3b延伸为长形的引出导体部4a、 4b。集电部3a、 3b分别具有与第一绝缘部2a的侧边平行的一对侧边、 和与第一绝缘部2a的端边平行的一对端边。集电部3a形成于基底绝 缘层2的第一绝缘部2a的第一区域Rl,集鬼部3b形成于第一绝缘部 2a的第二区域R2。在基底绝缘层2的开口 Hl上的集电部3a的部分,形成有直径大 于开口 Hl的圆形开口 Hll。在基底绝缘层2的开口 H2上的集电部3b 的部分,形成有直径大于开口H2的圆形开口H12。引出导体部4a以从集电部3a的侧边在第二绝缘部2b上呈直线状 延伸的方式形成,引出导体部4b以从集电部3b的侧边在第二绝缘部 2b上弯曲延伸的方式形成。其中,如图l (b)所示,导体层3包括例如由铜构成的第一金属 层F1、和例如由镍和金构成的第二金属层F2。在基底绝缘层2上形成 有第一金属层Fl,以覆盖第一金属层Fl表面的方式形成第二金属层 F2。如图1 (a)所示,在基底绝缘层2上形成有覆盖绝缘层6,使其 覆盖导体层3的规定部分。覆盖绝缘层6包括以下说明的大体矩形的 集电覆盖物6a和多个大体圆环状的开口覆盖物6b、 6c。集电覆盖物6a以在基底绝缘层2的第一绝缘部2a和第二绝缘部 2b上扩展的方式延伸。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引出导体部4a、 4b的前端 部,导体层3由集电覆盖物6a所覆盖。以下,将未被集电覆盖物6a 覆盖而露出的引出导体部4a、 4b的前端部称为引出电极5a、 5b。在导体层3的集电部3a、 3b上的集电覆盖物6a的区域,形成有 矩形的开口H21、 H22。在开口H21内,以覆盖集电部3a的开口 HI 1 的边缘部的方式形成有大体圆环状的开口覆盖物6b。而在开口H22内, 以覆盖集电部3b的开口H12的边缘部的方式形成有大体圆环状的开口 覆盖物6c。开口覆盖物6b的内径与基底绝缘层2的开口 Hl的内径大体相等, 开口覆盖物6b的外径比集电部3a的开口H11的内径大。而且,开口 覆盖物6c的内径与基底绝缘层2的开口 H2的内径大体相等,开口覆 盖物6c的外径比集电部3b的开口H12的内径大。在这种情况下,在 集电部3a、 3b的开口H11、 H12内,开口覆盖物6b、 6c与基底绝缘层 2接触。(2) FPC基板的制造方法下面,对图1所示的FPC基板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2和图 3是用于说明FPC基板1的制造方法的工序截面图。首先,如图2 (a)所示,准备2层基材,该基材包括例如由聚酰 亚胺构成的绝缘膜20和例如由铜构成的导体膜21 。绝缘膜20的厚度 例如为12.5pm,导体膜21的厚度例如为12pm。接着,如图2 (b)所示,在导体膜21上形成具有规定图案的蚀刻 保护层22。蚀刻保护层22例如利用干膜保护膜等在导体膜21上形成 保护膜,将该保护膜按照规定的图案曝光,然后进行显影而形成。接着,如图2 (c)所示,通过侵蚀,除去导体膜21的除蚀刻保护 层22下面的区域之外的区域。接着,如图2 (d)所示,使用剥离液除 去蚀刻保护层22。由此,在绝缘膜20上形成第一金属层F1。接着,如图3 (e)所示,通过电解电镀在第一金属层F1上依次形成镍镀层和金镀层。镍镀层的厚度例如为5|am,金镀层的厚度例如为 0.5pm。由此,形成由第一金属层Fl和第二金属层F2构成的导体层3。接着,如图3 (f)所示,在绝缘膜20上以覆盖导体层3的方式形 成覆盖绝缘膜23。其中,在覆盖绝缘膜23形成后,可以通过加热处理 使覆盖绝缘膜23适度固化。覆盖绝缘膜23的厚度例如为12.5)im。接着,如图3 (g)所示,使覆盖绝缘膜23按照规定的图案曝光, 然后进行显影,由此形成由集电覆盖物6a和开口覆盖物6b、 6c构成 的覆盖绝缘层6。然后,通过加热处理使覆盖绝缘层6固化。而且,如图3 (h)所 示,将绝缘膜20切断成规定的形状,由此完成由基底绝缘层2、导体 层3和覆盖绝缘层6构成的FPC基板1。其中,基底绝缘层2的厚度优选为5 50pm,更优选为12.5 25^m。第一金属层Fl的厚度优选为3 35pm,更优选为5 20|im。 第二金属层F2的厚度优选为0.1 1(Him,更优选为1 6pm。而且, 第二金属层F2的镍镀层的厚度优选为3 6|im,第二金属层F2的金镀 层的厚度优选为0.2 lpm。覆盖绝缘层6的厚度优选为3 25pm,更优选为5 15(im。而且,在图2和图3中,表示采用削减(subtractive)法的FPC基 板l的制造方法,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半加成(semi-additive) 法等其它的制造方法。(3)使用FPC基板的燃料电池下面,对使用上述FPC基板1的燃料电池进行说明。图4 (a)是 使用上述FPC基板1的燃料电池的外观立体图,图4 (b)是用于说明 燃料电池内的作用的图。如图4 (a)所示,燃料电池30具有由半体31a、 31b构成的长方 体形状的筐体31。 FPC基板1在以形成有导体层3 (图1)和覆盖绝缘 层6的一面为内侧沿着图1的弯折部B1弯折的状态下,由半体31a、 31b所夹持。FPC基板1的基底绝缘层2的第二绝缘部2b从半体31a、 31b之 间向外侧引出。由此,形成第二绝缘部2b上的引出电极5a、 5b在筐 体30外侧露出的状态。在引出电极5a、 5b上,电连接有各种外部电路的端子。如图4 (b)所示,在筐体31内,弯折的FPC基板1的集电部3a 和集电部3b之间,配置有电极膜35。电极膜35由燃料极35a、空气 极35b和电解质膜35c构成。燃料极35a在电解质膜35c的一个面上形 成,空气极35b在电解质膜35c的另一个面上形成。电极膜35的燃料 极35a与FPC基板1的集电部3b相对,空气极35b与FPC基板1的 集电部3a相对。通过FPC基板1的开口 H2、 H12向电极膜35的燃料极35a供给 燃料。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甲醇作为燃料。通过FPC基板1 的开口H1、 Hll向电极膜35的空气极35b供给空气。在这种情况下,在燃料极35a,甲醇分解为氢离子和二氧化碳,生 成电子。生成的电子从FPC基板1的集电部3b向引出电极5b (图4 (a))传递。由甲醇分解的氢离子透过电解质膜35c到达空气极35b。 在空气极35b,消耗从引出电极5a (图4 (a))传递至集电部3a的电 子,同时氢离子与氧反应,生成水。这样,向与引出电极5a、 5b连接 的外部电路供给电力。(4)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在本实施方式的FPC基板1中,引出电极5a、 5b形成于基底绝缘 层2的共用的第二绝缘部2b上。由此,在使用FPC基板1的燃料电池 30中,能够容易且正确地进行引出电极5a、 5b与外部电路端子的位置 对合。因此,能够提高外部电路与燃料电池30的连接可靠性。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FPC基板1中,由铜构成的第一金属层F1 的表面被含有耐蚀性高的金镀层的第二金属层F2所覆盖,同时第二金 属层F2与基底绝缘层2的界面被覆盖绝缘层6所覆盖。在这种情况下, 在燃料电池30中,即使在FPC基板1的表面与甲醇等酸接触的状态下, 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该酸与铜构成的第一金属层F1接触。由此,能够使 用廉价的铜而抑制成本的上升,同时又能够可靠地防止铜的腐蚀。(5) 其他实施方式图5是表示FPC基板1的另一例的平面图。在图5的FPC基板1 中,基底绝缘层2的第二绝缘部2b以从第一绝缘部2a的端边向外侧 延伸的方式形成。而且,导体层3的引出导体部4a、 4b以从集电部3a、3b在基底绝缘层2的第二绝缘部2b上延伸的方式形成,在该第二绝缘 部2b上设置有引出电极5a、 5b。在使用图5所示的FPC基板1的燃料电池30中,也能够容易且可 靠地将外部电路安装在引出电极5a、 5b上。其中,基底绝缘层2和覆盖绝缘层6的材料不限于聚酰亚胺,也 可以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腈(polyethemitrile)、聚醚砜等 其它绝缘材料。而且,导体层3的第一金属层F1的材料不限于铜,也可以使用铜 合金、金、铝等其它金属材料。第二金属层F2的材料不限于镍和金, 也可以使用耐蚀性高的其它金属材料。而且,第一金属层F1和第二金 属层F2也可以是相同的材料。而且,导体层3的集电部3a、 3b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对应于基底绝 缘层2的形状和大小适当设置。(6)权利要求中的各构成要素与实施方式的各要素的对应下面,对权利要求中的各构成要素与实施方式的各要素的对应的 例子进行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例子。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基底绝缘层2是绝缘层的例子,第一区域R1 是第一区域的例子,第二区域R2是第二区域的例子,第二绝缘部2b 是第三区域的例子,集电部3a是第一导体层的例子,集电部3b是第 二导体层的例子,弓l出导体部4a是第一引出部的例子,弓l出导体部4b 是第二引出部的例子,第二金属层F2是金属层的例子,开口H1是第 一贯通孔的例子,开口H2是第二贯通孔的例子。而且,燃料极35a、 空气极35b和电解质膜35c是电池元件的例子。作为权利要求的各构成要素,也可以使用具有权利要求所述的结 构或性能的其它各种要素。
权利要求
1.一种配线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层,其具有一个面和另一个面,并且具有与所述一个面相互邻接的第一和第二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一区域邻接的第三区域;形成于所述绝缘层的所述第一区域上的第一导体层;形成于所述绝缘层的所述第二区域上的第二导体层;第一引出部,以从所述第一导体层延伸到所述绝缘层的所述第三区域上的方式形成;和第二引出部,以从所述第二导体层延伸到所述绝缘层的所述第三区域上的方式形成,其中,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弯折部,设置所述第三区域,使得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以所述一个面为内侧在所述弯折部弯折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区域上的所述第一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不在所述第二区域重叠。
2.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配线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分别具有以所述弯折部为共用的一边的大致矩形形状,所述第三区域与大体平行于所述弯折部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边一侧邻接。
3.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配线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层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分别具有以所述弯折部为共用的一边的大致矩形形状,所述第三区域与大体垂直于所述弯折部的所述第一区域的另一边一侧邻接。
4.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配线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金属层,该金属层具有导电性和耐酸性,并以覆盖所述第一和第二导电层以及所述第一和第二引出部的方式形成。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线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含有金。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线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 还具有覆盖绝缘层,至少在所述绝缘层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中覆盖所述金属层与所述绝缘层的界面。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线电路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贯通孔,以贯通所述绝缘层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一导体层的方式形成;和第二贯通孔,以贯通所述绝缘层的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二导体 层的方式形成。
8. —种燃料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线电路基板、电池元件、和收容所述配线电路基板以及所 述电池元件的筐体,所述配线电路基板包括绝缘层,其具有一个面和另一个面,并且具有与所述一个面相互 邻接的第一和第二区域以及与所述第一区域邻接的第三区域; 形成于所述绝缘层的所述第一区域上的第一导体层; 形成于所述绝缘层的所述第二区域上的第二导体层; 第一引出部,以从所述第一导体层延伸到所述绝缘层的所述第三 区域上的方式形成;和第二引出部,以从所述第二导体层延伸到所述绝缘层的所述第三 区域上的方式形成,其中,在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交界处设置有弯折部, 设置所述第三区域,使得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以所述一个面为 内侧在所述弯折部弯折的情况下,所述第三区域上的所述第一引出部 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不在所述第二区域重 叠,在所述配线电路基板的所述绝缘层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以所述 一个面为内侧沿着所述弯折部弯折的状态下,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区域 间配置所述电池元件,所述绝缘层的所述第三区域从所述筐体向外部引出,使得所述第 一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引出部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筐体的 外部露出。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配线电路基板和燃料电池。本发明的FPC基板的基底绝缘层包括矩形的第一绝缘部和从第一绝缘部的一边向外侧延伸的第二绝缘部。在基底绝缘层的一个面上形成有导体层。导体层包括一对矩形的集电部和从该集电部延伸为长形的一对引出导体部。一个集电部形成于基底绝缘层的第一绝缘部的第一区域,另一个集电部形成于第一绝缘部的第二区域。一个引出导体部从一个集电部在第二绝缘部上延伸,另一个引出导体部从另一个集电部在第二绝缘部上延伸。
文档编号H01M8/02GK101290995SQ200810091490
公开日2008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7年4月18日
发明者山崎博司, 末吉太树 申请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