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8423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是电性连接第一对接电子元件与第二对接电子元 件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电子行业中,很多电子元件通过电连接器相互连接,目前业界普遍采用的一种电连 接器8用于连接一芯片(未图示)至一电路板(未图示)上,其包括设有多数收容槽800的绝缘 本体80和组装于该绝缘本体80的每一所述收容槽800内的一第一端子81、 一第二端子82 及一弹簧83。
其中所述第一端子81设有一第一主体部810,所述第一主体部810包括一第一接触端811 对应导接所述芯片(未图示)、两第一肩部812以及一第一抵接端813,所述第二端子82设有 一第二主体部820,所述第二主体部820包括一第二接触端821对应导接所述电路板(未图示)、 两第二肩部822和一第二抵接端823对应导接所述第一抵接端813,所述弹簧83套设于所述 第一、第二端子81、 82外侧,且所述弹簧83两端抵持所述两第一肩部812和所述两第二肩 部822,所述第一抵接端813具有一第一接触斜面814,所述第二抵接端823具有一第二接触 斜面824,所述第一接触斜面814与所述第二接触斜面824相接触使得所述第一端子81的所 述第一抵接端813与所述第二端子82的所述第二抵接端823形成斜向滑动导接,所述弹簧 83的设置可以保证所述电连接器8信号传输的稳定。
然而,这种电连接器8仍然存在有待改善的地方,即所述芯片(未图示)在压縮所述第一 端子81前后,所述第一接触端811与所述第二接触端821之间的连线始终保持与水平面之间 形成一夹角,从而使得所述芯片(未图示)上与所述第一端子81接触的接触部分与所述电路板 (未图示)上与所述第二端子82接触的接触部分的投影不能重叠完全在一起,从而使得该电连 接器8在使用的时候只能一直使用电路板(未图示)的一种特定类型的layout (线路布局),即偏心(电路板的接触部分与芯片的接触部分不是以同一个点为中心)layout(线路布局),从而 限制了该电连接器8使用电路板(未图示)的范围,从而带来了使用上的诸多不便。
另外,所述弹簧83两端分别抵持所述第一端子81的两第一肩部812和所述第二端子82 的所述两第二肩部822,由于靠所述弹簧83的弹力使得所述第一端子81和所述第二端子82 之间接触更加紧密而使得所述电连接器8的信号传输更加稳定,但是长久使用后,所述弹簧 83的弹性逐渐减弱,使得所述第一端子81的所述第一抵接端813与所述第二端子82的所述 第二抵接端823之间的接触也逐渐变得不紧密,而且又没有增加额外的力量使所述第一抵接 端813与所述第二抵接端823之间形成紧密的接触,因此,将使得所述电连接器8与所述芯 片(未图示)以及所述电路板(未图示)之间无法形成良好的电性连接。
鉴于上述原因,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性连接良好且方便使用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 一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至少一第一端子容纳孔;至少一 导电端子组,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组具有相互导接的一第一导电端子及一第二导电端子对应收 容于一所述端子容纳孔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一导接部, 以及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侧向延伸具有一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二 接触部及一第二导接部对应导接所述第一导接部,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侧向延伸具有相对 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第二支撑部;以及至少一弹性元件,弹性抵设于所述导电端子组的所述 第一支撑部及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且所述弹性元件抵接所述第二导接部,使所述第二导接 部位于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一导接部之间;藉此,当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被压 制时,使另一侧的所述第一支撑部相对接近第二支撑部进而压迫所述弹性元件,使受迫的所 述弹性元件挤压所述第二导接部,与所述第一导接部紧密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使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以及所 述第二导接部分别抵接所述弹性元件,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导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端 子的第二导接部滑动导接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受力挤压所述弹性元件使所述弹性元件变形,并迫使变形后的所述弹性元件挤压所述第二导接部,以确保所述第 一导接部及所述第二导接部接触良好,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形 成紧密接触,从而保证所述电连接器可以进行良好的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第一对接电子元件与第二对接电子元件,包括 一第一 绝缘本体,其具有至少一第一端子容纳孔,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于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容纳孔内 一侧设有一抵靠壁;至少一导电端子组,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组具有相互导接的一第一导电端 子及一第二导电端子对应收容于一所述端子容纳孔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两端分别具有一第 一接触部对应导接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元件及一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一导接部一侧抵靠所述抵 靠壁,以及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侧向延伸具有一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两端分别具有 一第二接触部对应导接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件及一第二导接部对应导接所述第一导接部相对 抵靠所述抵靠壁的另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侧向延伸具有相对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第 二支撑部;以及至少一弹性元件,弹性抵设于所述导电端子组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及所述第二 支撑部之间,且所述弹性元件抵接所述第二导接部,使所述第二导接部位于所述弹性元件与 所述第一导接部之间;藉此,当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元件压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 时,使所述第一导接部沿着所述抵靠壁相对所述第二导接部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使得所述第一导接部沿着所述抵靠壁相对所 述第二导接部滑动,从而使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作 动时始终保持位于同一条垂线上,使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 最短,因此可降低所述第一、第二端子的组抗,而且,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元件上与所述第一 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分与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件上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分的投影重 合,所以使得所述电连接器在使用的时候可适应电路板的多种类型的layout (线路布局),从 而方便了使用;另外,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使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以及所 述第二导接部分别抵接所述弹性元件,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导接部与所述第二导电端 子的第二导接部滑动导接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受力挤压所述弹性元 件使所述弹性元件变形,并迫使变形后的所述弹性元件挤压所述第二导接部,以确保所述第 一导接部及所述第二导接部接触良好,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形 成紧密接触,从而保证所述电连接器可以进行良好的电性连接。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处于分解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处于组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5为图3所示电连接器与第一对接电子元件和第二对接电子元件相导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阐述。 请参照图2至图5,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用于电性连接第一对接电子元件200(即 芯片)与第二对接电子元件300(即电路板)。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1、 一第 二绝缘本体2、至少一导电端子组3(即该导电端子组3可为一组,也可为多组,在本实施例 中所呈现的所述导电端子组3为多组)及至少一弹性元件4(即该弹性元件4可为一个,也可 为多个,在本实施例中所呈现的所述弹性元件4为多个),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和所述第二绝 缘本体2相互配合,所述导电端子组3及所述弹性元件4设置于相互配合的所述第一绝缘本 体1及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内。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元件200具有多个第一接触区201,所述 第二对接电子元件300具有多个第二接触区301。
请参照图2至图5,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采用不易变形的塑料制成,其具有相对设置的 上下两表面IO、 11,且设有贯穿该上下两表面10、 11的至少一第一端子容纳孔12(即该第一 端子容纳孔12可为一个,也可为多数,在本实施例中所呈现的所述第一端子容纳孔12为多 数),用于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组3。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还设有四通槽13,所述四通槽13也贯 穿所述上表面10和所述下表面11。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于所述上表面10向上突设有一封闭 的挡墙14,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于所述封闭的挡墙14内设有一第一收容空间15,用于收容 上述第一对接电子元件200,所述第一端子容纳孔12被所述封闭的挡墙14包围于所述第一 收容空间15内,所述封闭的挡墙14被所述四通槽13所包围。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于所述下 表面11向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内凹设有一第二收容空间16,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朝所述下一突起17,所述突起17被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6包围,所述第一端子容纳 孔12设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6内且设于所述突起17的周围。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于所述突 起17的周围设有四弧状凹槽18,其设于所述第一端子容纳孔12的上方。另外,所述第一绝 缘本体1于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容纳孔12内一侧设有一第一挡止壁120以及于设有所述第一挡 止壁120的相邻侧设有一抵靠壁121 。请参照图2至图5,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也采用不易变形的塑料制成,其具有相对设置 的顶面20和底面21。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于所述顶面20向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内凹设有至 少一第二端子容纳孔22(即该第二端子容纳孔22可为一个,也可为多数,在本实施例中所呈 现的所述第二端子容纳孔22为多数),其与上述第一端子容纳孔12相连通且相对应设置,用 于收容所述导电端子组3。且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于所述顶面20向上突设有四卡扣臂23,其 与上述四通槽13相配合并卡扣于上述第一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10。所述底面21为平整光滑 的平面。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还设有一开孔24,贯穿所述顶面20和所述底面21,用于收容 上述第一绝缘本体1的所述突起17。另外,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于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容纳孔 22内一侧设有一第二挡止壁25。请参照图2至图5,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组3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容纳孔12以及所述第二 端子容纳孔22内,其包括一第一导电端子31及一第二导电端子32,且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组 3中至少一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31或第二导电端子32)为非弹性片状体,该弹性片状体没 有任何折弯,且在操作时也不会发生变形,所以材质机械特性的好坏就不是材质选择的重点, 故至少一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31或第二导电端子32)的材质可以选择高导电率的纯红铜 或导电性较佳的金属材料,因而该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31或第二导电端子32)导电性能 好。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容纳孔12内,其具有一第一主体部311以及 由所述第一主体部311两端延伸形成的一第一接触部312、 一第一导接部313以及侧向延伸 形成的一第一支撑部314。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部312由所述第一主体部311上端向上延伸 形成,用于与上述第一对接电子元件200的所述第一接触区201接触,所述第一导接部313 由所述第一主体部311下端向下延伸形成,其抵靠于所述抵靠壁121,所述第一支撑部314 由所述第一主体部311的一侧边侧向延伸形成,其弹性抵接上述弹性元件4的一侧,且抵靠于所述第一挡止壁120。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收容于所述第一端子容纳孔12内,其包括一第二主体部321以及 由所述第二主体部321两端延伸形成的一第二接触部322、 一第二导接部323以及侧向延伸 形成的一第二支撑部324。其中,所述第二接触部322由所述第二主体部321下端向下延伸 形成,用于与上述第二对接电子元件300的所述第二接触区301接触,所述第二导接部323 由所述第二主体部321上端向上延伸形成,其位于上述第一导接部313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导 接部313相导接,且抵接上述弹性元件4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部324收容于所述第二端子 容纳孔22内,其由所述第二主体部321的一侧边侧向延伸形成,其弹性抵接上述弹性元件4的一侧,且抵靠于所述第二挡止壁25,且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支撑部314的延伸方向相同。 请参照图2至图5,每一所述弹性元件4设于上述四弧状凹槽18内且设于所述第一支撑部314及所述第二支撑部324之间并弹性抵接所述第一、第二支撑部314、 324,其为圆柱状,且包括与所述第一支撑部314弹性抵接的至少一第一侧40、与所述第二支撑部324弹性抵接的至少一第二侧41以及连接所述第一侧40和所述第二侧41的至少一第三侧43,其弹性抵接上述第二导接部323,且所述第二导接部323设于所述弹性元件4与所述第一导接部313之间。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4也可为其它形状,只要有三侧分别弹性抵接所述第一支撑部314、所述第二支撑部324以及所述第二导接部323即可。请参照图2至图5,组装时,首先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装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内设置的所述第一端子容纳孔12内,使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的所述第一接触部312显露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的所述上表面10,并使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的所述第一导接部313抵靠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的所述抵靠壁121,所述第一支撑部314抵靠于所述第一挡止壁120。其次,将所述弹性元件4装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内设置的所述弧状凹槽18内,且使 所述弹性元件4的所述第一侧40弹性抵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的所述第一支撑部314。再次,将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装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内设置的所述第一端子容纳孔 12内,这时,所述第一支撑部314与所述第二支撑部324相对设置,所述弹性元件4设于所 述第一支撑部314及所述第二支撑部324之间,所述弹性元件4的所述第二侧41弹性抵接所 述第二导电端子32的所述第二支撑部324,所述弹性元件4的所述第三侧42弹性抵接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的所述第二导接部323,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的所述第一导接部313设于 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的所述第二导接部323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导接部323相导接,且所述第 二导接部323设于所述弹性元件4与所述第一导接部313之间。然后,将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装设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上设置的所述第二收容空间16 内,使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上设置的所述突起17收容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上设置的所述开 孔24内,且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上设置的所述四卡扣臂23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上设置的 四通槽13相配合并卡扣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的上表面10。此时,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内 设置的所述第二端子容纳孔22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内设置的所述第一端子容纳孔12相连 通且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的所述第二支撑部324收容于所述第二端子容纳孔 22内,且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的所述第二接触部322显露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的所述底 面21,且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的所述第二支撑部324抵靠于所述第二挡止壁25。以此完成 组装所述电连接器100。此时,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的所述第一接触部312与所述第二导电 端子32的所述第二接触部322始终位于同一条垂线,使所述第一接触部312与所述第二接触 部322在水平面(即与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件300平行的平面)上的投影重合,由于所述第一 导龟端子31的所述第一导接部313抵靠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的所述抵靠壁121,所以所述 第一导电端子31的所述第一导接部313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的所述第二导接部323可在 竖直方向(即垂直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件300的方向)滑动导接。最后,将所述电连接器100安装至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件300上,使所述第二接触部322 与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件300上设置的所述第二接触区301相电性接触;然后将所述第一对 接电子元件200设置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1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收容空间15内,使所述第一接 触部312与第一对接电子元件200的所述第一接触区201相电性接触。施力下压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元件200,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元件200下压所述第一导电端 子31的所述第一接触部312,由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的所述第一导接部313抵靠于所述 第一绝缘本体1的所述抵靠壁121,所以使得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的所述第一导接部313沿 着所述抵靠壁121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的所述第二导接部323在竖直方向上下滑动导接, 且使所述第一支撑部314远离所述第一挡止壁120,且所述第一支撑部314向下弹性抵接所 述弹性元件4的所述第一侧40;导至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件300,使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件300对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施加 反作用力,此时,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相对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移动,且其第二支撑部324 远离所述第二挡止壁25,且所述第二支撑部324向上弹性抵接所述弹性4的所述第二侧41, 所述弹性4在所述第一支撑部314和所述第二支撑部324的向下和向上的弹性抵接下,所述 弹性4发生变形,至使其第三侧42挤压所述第二导接部323(所述弹性元件4的所述第三侧 42向右挤压位于所述电连接器100左侧的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的所述第二导接部323,并向 左挤压位于所述电连接器100右侧的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的所述第二导接部323),使所述 第二导接部323与所述第一导接部313接触更紧密,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以及所述 第二导电端子32形成紧密接触,从而进一步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0与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元件 200及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件300之间形成良好的电性接触。当然,在所述第二对接电子组 件300对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施加反作用力的时候,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的所述第二支撑 部324也可始终保持与所述第二挡止壁25接触,进靠所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的移动来使 得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对所述弹性元件4进行挤压。另外,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的所述第一导接部313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的所述第 二导接部323相互滑动导接的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一导接部313与所述第二导接部323始终 是在竖直方向(即垂直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件300的方向〉上下滑动导接,所以所述第一导电 端子31的所述第一接触部312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的所述第二接触部322始终位于同一 条垂线,因此所述第一接触部312与所述第二接触部322在水平面(即与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 件300平行的平面)上的投影始终保持重合,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元件200上的第一接 触区201与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件300上的第二接触区301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重合,从而进 一步使得所述电连接器100在使用的时候可适应电路板即第二对接电子元件300的多种类型 的layout(线路布局),即偏心(第一对接电子元件的第一接触区与第二对接电子元件的第二 接触区不是以同一个点为中心)layout (线路布局)和同心(第一对接电子元件的第一接触区与 第二对接电子元件的第二接触区以同一个点为中心),从而方便了使用。且由于所述第一接触部312和所述第二接触部322在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31、 32在 作动时始终保持位于同一条垂线上,使所述第一接触部312和所述第二接触部322之间的距 离始终保持最短,因此可降低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31、 32的组抗。停止施加压力,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在所述弹性元件4的弹 性回复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 使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的所述第一支撑部314抵靠在所述第一挡止壁120上,所述第二导电 端子32的所述第二支撑部324抵靠在所述第二挡止壁25上,使所述所述第一导电端子31以 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32被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具有如下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使所述第一导接部沿着所述抵靠壁相对所述 第二导接部滑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导接部及所述第二导接部始终在垂直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 件的方向相互滑动导接,从而使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在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 子在作动时始终保持位于同一条垂线上,使所述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始 终保持最短,因此可降低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的组抗;
而且,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元件上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分与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 件上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分的投影重合,所以使得所述电连接器在使用的时候可适 应电路板的多种类型的layout (线路布局),从而方便了使用;
另外,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使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以及所述第二导接 部分别抵接所述弹性元件的第一侧、第二侧以及第三侧,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导接部 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导接部滑动导接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分 别压制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从而迫使所述第三侧挤压所述第二导接部,从而使得所述 第一导电端子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形成紧密接触,从而进一步使得所述电连接器与所述第 一对接电子元件及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件之间形成良好的电性接触。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 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 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至少一第一端子容纳孔;至少一导电端子组,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组具有相互导接的一第一导电端子及一第二导电端子对应收容于一所述端子容纳孔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一导接部,以及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侧向延伸具有一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二接触部及一第二导接部对应导接所述第一导接部,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侧向延伸具有相对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第二支撑部;以及至少一弹性元件,弹性抵设于所述导电端子组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及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且所述弹性元件抵接所述第二导接部,使所述第二导接部位于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一导接部之间;藉此,当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被压制时,使另一侧的所述第一支撑部相对接近第二支撑部进而压迫所述弹性元件,使受迫的所述弹性元件挤压所述第二导接部,与所述第一导接部紧密接触。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主体部, 所述第一主体部两端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一导接部,以及侧向延伸形成所 述第一支撑部。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二主体部, 所述第二主体部两端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部及所述第二导接部,以及侧向延伸形成所 述第二支撑部。
4.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于每一所述第一端子 容纳孔内一侧设有一第一挡止壁,所述第一支撑部抵靠于所述第一挡止壁。
5.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其具有至少一第二端子容纳孔,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容纳孔与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容纳 孔相连通且相对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所述第二支撑部收容于每一所述第二 端子容纳孔内。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卡扣臂, 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通槽,所述卡扣臂配合于所述通槽并扣持所述第一绝缘本 体。
7.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一收容空间,所 述第二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一突起,包围于 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端子容纳孔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设于所述突起周围。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有一丌孔,所述突 起收容于所述开孔内。
10.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于每一所述第二端子 容纳孔内一侧设有一第二挡止壁,所述第二支撑部抵靠于所述第二挡止壁。
11. 一种电连接器,电性连接第一对接电子元件与第二对接电子元件,其特征在于,包 括一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至少一第一端子容纳孔,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于每一所述第 一端子容纳孔内一侧设有一抵靠壁;至少一导电端子组,每一所述导电端子组具有相互导接的一第一导电端子及一第二 导电端子对应收容于一所述端子容纳孔中;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对应导接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元件及 一第一导接部,所述第一导接部一侧抵靠所述抵靠壁,以及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侧向延伸 具有一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二接触部对应导接所述第二对接电子元件及 一第二导接部对应导接所述第一导接部相对抵靠所述抵靠壁的另一侧,以及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侧向延伸具有相对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第二支撑部;以及至少一弹性元件,弹性抵设于所述导电端子组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及所述第二支撑部 之间,且所述弹性元件抵接所述第二导接部,使所述第二导接部位于所述弹性元件与所 述第一导接部之间;藉此,当所述第一对接电子元件压接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时,使所述第 一导接部沿着所述抵靠壁相对所述第二导接部滑动。
12.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一主体部, 所述第一主体部两端延伸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部及所述第一导接部,以及侧向延伸形成所 述第一支撑部。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第二主体部, 所述第二主体部两端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接触部及所述第二导接部,以及侧向延伸形成所 述第二支撑部。
14.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于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容纳孔内一侧设有一第一挡止壁,所述第一支撑部抵靠于所述第一挡止壁。
15.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一第二绝缘本体,其具有至少一第二端子容纳孔,每一所述第二端子容纳孔与每一所述第一端子容 纳孔相连通且相对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所述第二支撑部收容于每一所述第 二端子容纳孔内。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卡扣臂,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至少一通槽,所述卡扣臂配合于所述通槽并扣持所述第一绝缘本 体。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一收容空间,所述第二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本体设有一突起,包围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端子容纳孔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设于所述突起周围。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设有一开孔,所述 突起收容于所述开孔内。
20.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于每一所述第二端 子容纳孔内一侧设有一第二挡止壁,所述第二支撑部抵靠于所述第二挡止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绝缘本体,其具有至少一第一端子容纳孔;至少一导电端子组,每一导电端子组具有相互导接的一第一导电端子及一第二导电端子对应收容于一端子容纳孔中;第一导电端子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一导接部,以及第一导电端子侧向延伸具有一第一支撑部;第二导电端子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二接触部及一第二导接部对应导接第一导接部,以及第二导电端子侧向延伸具有相对第一支撑部的一第二支撑部;以及至少一弹性元件,弹性抵设于导电端子组的第一支撑部及第二支撑部之间,且弹性元件抵接第二导接部,使第二导接部位于弹性元件与第一导接部之间。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以进行良好的电性连接。
文档编号H01R13/22GK201294278SQ20082020173
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3日
发明者邵志彬 申请人: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