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8390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及其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尤指一种用在电子设备上具有高频的电连接 器及其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发展,电子产品,尤其是手机等手持设备,其功能越来越强大,尤其是伴 随着卫星导航功能逐步应用于手机上后,手机对传输频率之要求亦越来越高。业界人士均知,对于翻盖手机而言,在转轴位置一般都安装有一个微型同轴电连 接器,用以传输讯号,该电连接器一般包括长形结构之绝缘本体,固持于绝缘本体内之复数 导电端子,以及置于绝缘本体外围之金属壳体,其中,导电端子一端连有复数线缆,而另一 端与对接电连接器相连,从而安装于电路板上,然而,该种电连接器由于自身结构之特点, 其仅能用于传输频率较低之讯号,而不能传输高频讯号,而伴随着消费者对于手机功能之 进一步要求,传输高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事实上,手机内部还安装有一种检测用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置于绝缘本 体内部之一对开关端子,以及置于绝缘本体外部并将绝缘本体完全包覆之金属壳体。虽然, 该种电连接器可以适应高频环境,但是,其只能在高频检测中适用,而当检测完成后,其不 再具有任何功能。因此,设计出一种既能传输高频讯号又满足手机发展趋势之电连接器成为业界研 究之方向。

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组件,其兼具高频及传输信 号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至少包括本体、置于绝缘本体内部 的若干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覆于本体外周的壳体,以及置于本体外部且与信号端子电性 接触的线缆,其中,壳体至少包括包围本体的侧板,线缆至少包括线芯及遮蔽层,所述壳体 侧板内壁粘有导电层,藉此,接地端子、线缆的遮蔽层,以及壳体彼此连接。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进一步还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其至少包括相互对 接的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第一电连接器包括第一本体、置于第一本体内的若干 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覆于第一本体外围的壳体,以及若干线缆,第二电连接器至少包括第 二本体及置于第二本体内的若干端子,第一电连接器的信号端子和第二电连接器的端子均 包括尾部,第一电连接器的信号端子尾部用于与线缆电性接触,第二电连接器的信号尾部 用于与电路板相连,且第一电连接器的壳体包括有侧板,侧板上设有将接地端子、线缆,以 及壳体电性连接在一起的导电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电连接器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 采用相互对接的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的形式,且一个电连接器与电路板相连,而另一个电连接器与若干线缆相连,因此,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传输速度以及频率大大地得到了提高,且其中的一个电连接器壳体内壁设有将接地端子、线缆,以及壳体彼此连接在 一起的导电层或者导电件,因此,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接地效果也非常好。

图1是本发明第一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图1所示电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图6是本发明第一电连接器的组装流程7是本发明第二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8是图6所示电连接器的俯视图。图9是图8所示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10是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其中,第一电连接器的壳体以及罩覆 于该电连接器组件外部的遮蔽壳体尚未示出。图11是图10所示电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其中,第一电连接器的壳体以及罩覆于 该电连接器组件外部的遮蔽壳体一并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0至图11所示,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彼此对接的第一电连接器和 A第二电连接器B,以及罩覆于其外部的遮蔽壳体C。第一电连接器A包括第一本体30、一体成型于第一本体30内的第一端子70、覆盖 并包围于第一本体30外周的壳体10,以及与第一端子70接触的若干线缆50。请特别参考图2至图5所示,第一本体30,由塑胶材料制成,包括第一基板301、自 第一基板301—侧缘垂直向上或者向下延伸的第一侧板303,以及自第一基板301距第一侧 板303大致三分之一位置垂直延伸并与第一侧板303平行设置的墙体305。上述墙体305 与第一侧板303之间形成有两端开放的第一空间307,而墙体305另一侧与上述第一空间 307相邻有第二空间309。第一侧板303的外侧壁突设有一对突起部3031,用以与罩覆于第 一本体30外周的壳体10配合;上述墙体305的两个端部均设有朝向外部突出且呈矩形状 的装配部3051,与第一侧板303上的突起部3031类似,用以与罩覆于第一本体30外周的壳 体10配合,另外,墙体305的的顶表面呈光滑状,并与其相对的两个侧面共同形成有容置第 一端子70的第一端子槽3053 ;第一基板301在第一空间307呈光滑的平板状,而在第二空 间309设有若干交错排列的槽道3013以及通槽3011,上述槽道3013以及通槽3011均自墙 体305下边缘延伸至第一本体301相应端部并与第一端子槽3053光滑连通,所不同的是, 槽道3013是自第一基板301向下凹陷的矩形槽,而通槽3011贯穿第一基板301。第一端子70,由金属材料经冲压成型而制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其由三根接地端子 70A、70C、70E以及两根信号端子70B、70D组成,在排列上,上述信号端子70B、70D和接地端子70A、70C、70E彼此间隔设置,但是,在结构上,二者并没有太大区别,方便起见,我们以接 地端子70A为代表描述其具体结构第一端子包括与线缆50连接的焊接端701以及自焊接 端701 —端向上或者向下延伸且宽度略大于焊接端701的U形接触部703。其中,U形接触 部703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第一和第二腿部7031、7033,与焊接端701相连的是第一腿部 7031,而另一个是第二腿部7033,进一步,请特别参考图4和图5所示,第一腿部7031的外 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凹陷部7031A,且该凹陷部7031A自其外部边缘设有向内延伸的引导 面(未标示),第二腿部7033在其末端一定距离的厚度相较于其他部位较薄,如此,在该位 置形成第一接触部7033A。壳体10,由金属材料制成,整体呈一端开口的盒状结构,包括顶壁101、自顶壁101 的左右边缘以及后边缘垂直延伸的左板107,右板103及后板105,以及自顶壁101前边缘 垂直延伸一小段距离的屋檐部111和自左板103和右板105 —端彼此相对延伸的折弯部 109,上述屋檐部111和折弯部109可以被看作是前板。其中,上述后板105设有一对彼此 间隔设置的开口 1051,用以与第一本体30相应的一对突起部3031配合;左板107和右板 103分别设有彼此相对的方形孔1071、1031用以与第一本体30的墙体105上设置的配合部 3051配合,另外,在每一个上述方形孔1071、1031的相邻位置设有朝向第一本体30的第一 空间307内部突出的干涉部1073、1033,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干涉部1073、1033其实是一 个半球形突起;上述自左板107和右板103 —侧延伸形成的折弯部109在壳体10组装于第 一本体30前,其分别与左板107和右板103 —体形成且分别自左板107和右板103端部继 续向前延伸,而当其组装于第一本体30后,才折弯到与后板105相对的位置;屋檐部111, 位于弯折部109正下方,其上设置有供线缆50穿过的线缆贯穿槽IllA以及供接地端子放 置的接地端子容置槽111B,且上述线缆贯穿槽11IA和接地端子容置槽11IB彼此交错排列。线缆50,与传统的线缆一样,依次包括本体区501、遮蔽区503、绝缘区505,以及线 芯507,且上述各个区域的横截面逐渐减小。下面请结合图6所示,组装上述第一电连接器A时,首先将第一端子70 —体成型 于第一本体30内,此时,第一端子70的U形接触部703跨在第一本体30的墙体305两侧, 信号端子70B和70D的焊接端701容置于第一基板301的槽道3013内,而接地端子70A、 70C、70E的焊接端701自第一基板301的通槽3011延伸出第一本体30外部;接着,将线缆 50的线芯507从第一基板301底面放置于对应的通槽3011内并用焊接的方式与信号端子 70B和70D的焊接端701连接在一起;再接着,将壳体10包覆于第一本体30外周,再将其 上设置的折弯部109折弯至与后板105相对的位置,此时,壳体10的后板105抵接于第一 本体30侧板303外周,壳体10上设置的开孔1051与第一本体30上设置的突起部3031匹 配,左板107与右板103上设置的方形孔1071、1031与第一本体30的墙体305上设置的装 配部3051匹配结合,而与上述方形孔1071、1031相邻设置的干涉部1073、1033则暴露于第 一本体30的第一空间307内,请特别参阅图2所示,从中可知,壳体10在沿线缆50对接方 向的尺寸明显大于第一本体30的尺寸,而接地端子70A、70C、70E的焊接端701延伸出了第 一本体30,因此,当壳体10组装于第一本体30上后,接地端子70A、70C、70E的焊接端701 就搭在了壳体10对应的接地端子容置槽IllB内,而线缆50自然地放在了壳体10上的线 缆贯穿槽IllA内;最后,在壳体10的前板粘贴一个导电件90,藉此,将接地端子70A、70C、 70E的焊接尾部701与线缆50的遮蔽区503连接在一起,如此,藉由导电件90,壳体10、接地端子70A、70C、70E,以及线缆50的遮蔽区503彼此连接在一起。接下来,请参考图7所示,与第一电连接器A对接的第二电连接器B包括第二本体 20、容置于第二本体20内部的第二端子40,以及置于第二本体20端部的加强件60。
第二本体20,请结合图8和图9所示,与第一本体30类似,由绝缘材料制成,包括 彼此相对的前壁203和后壁201,该前壁203和后壁201之间形成有贯穿左右两侧边用以 与第一电连接器A对接的对接收容部200。其中,前壁203和后壁201的内壁设有若干与 对接收容部200相连通的第二端子槽209,这样,当第一电连接器A与第二电连接器B组装 在一起后,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40在该对接收容部200内彼此电性接触;另外,在后壁 201的外表面中央位置设置有朝内凹陷的开口部2011,而在后壁201的顶面向下凹陷有切 口 2013,该切口 2013尚未贯穿至后壁201底面但与上述开口 2011部相通,这样,当加强件 60组装于该第二本体20内时,可容置于该切口 2013内,并藉由开口部2011延伸出第二本 体20外部。请继续参考图8和图9所示,并结合图11,第二端子40,与第一端子70类似,由金 属材料制成,依次包括焊接尾部401、固持部403、弹性部407,以及置于固持部403和弹性 部407之间的水平部405。其中,所述焊接尾部401水平延伸,且自第二本体20底部延伸 出外部,用以与电路板(未图示)电性连接;固持部403,自焊接尾部401 —端垂直向上延 伸,且其上设置有若干倒刺(未标示),借以,固持第二端子40于第二本体20的第二端子 槽209内;水平部405,自固持部403末端上边缘朝向第二端子槽209水平延伸且稍朝向下 方倾斜;弹性部407,自上述水平部405稍朝向固持部403光滑弯曲延伸并最终形成U形结 构,如此,在弹性部407和水平部405的交界处形成一个朝向上述U形结构内部突出的突出 部4073,当第一端子70插入进来时,上述突出部4073与第一端子70的相应部分电性接触, 另外,在上述U形结构的最末端,进一步设置有朝向U形结构内部弯曲并形成倒U形的接触 部4071,且该接触部4071与上述突出部4073相对设置。加强件60,由金属材料制成,包括容置于上述第二本体20切口内的嵌入部601以 及自该嵌入部601下边缘中央弯曲呈与上述嵌入部601呈直角的安装部603。组装上述第二电连接器B时,首先将各个第二端子40组装入第二本体20内,其 中,焊接尾部401自第二本体20下边缘延伸出外部空间,固持部403容置于第二端子槽209 相应位置,并藉由倒刺固持于其中,而弹性部407上相应的突出部4073及接触部4071则暴 露于对接收容部200内部,用以与第一端子70达成电性接触;接着将加强件60自上方插入 至对应的切口 2013内,其中,加强件60的嵌入部601容置于切口 2013内,而安装部603则 自上述开口部2011下边缘延伸至外部空间,用以与第二端子40共同连接至电路板。下面,请特别参阅10和图11所示,当第一电连接器A与第二连接器B对接时,第 一电连接器A从上方倒扣下来,使其第一本体30的墙体305以及跨于墙体305上的第一端 子70容置于第二本体20的对接收容部200内,而第一本体30的第一侧板303则抵接于第 二本体20后壁201的外表面。在第一电连接器A组接于第二电连接器B的过程中,由于第 二端子40的突出部4073及与其相对设置的接触部4071暴露于对接收容部200内,因此, 当第一电连接器A插入进来时,上述突出部4073和接触部4071在第一端子70的第一和第 二腿部7031、7033外表面进行滑行,直至第二端子40的突出部4073与第一端子70相应的 第一接触部7033A相互抵接,第二端子40的接触部4071进入第一端子70的凹陷部703IA内,至此,第一电连接器A和第二电连接器B完成组装,最后,请特别参考图11所示,将一个 遮蔽壳体C扣于上述电连接器组件最外部,起屏蔽作用,防止外界讯号干扰本发明电连接 器组件的讯号传输。如此,整个电连接器组件组装完成。对于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而言,其采用板对板电连接器的方式,其中,一个电连接 器与电路板相连,而另一个电连接器藉由其上设置的若干信号端子与若干线缆50相连,从 而,使得原本只能插接一个线缆的电连接器,现在可以同时插接两个,甚至更多的线缆,如 此,随着端子以及线缆数量的增多,其传输速度以及频率也得到了提高,也因此,可以满足 高频的需要,例如,当某手机需要用作卫星导航时,安装有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手机就可 以满足其频率进而提供卫星导航服务。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只显示出了两根线缆,然而,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可 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增加至多根线缆以满足需求。综上所述,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端子70上设置有凹陷部7031A,第 二端子40设置有相应的接触部4071,因此,当第一端子70插入至第二端子40内后,如果要 将其拔出,必须使接触部4071从凹陷部7031A内拉出,从而,增大了拔出力,另外,第一端子 70上进一步还设置有与上述凹陷部7031A相对的第一接触部7033A,而该第一接触部7033A 是从相应的第二腿部7033外表面凹陷而成的,因此,当第一端子70与第二端子40组接完 成后,要将其拔出,也需要一定的拔出力,因此,该结构增大了第一电连接器A和第二电连 接器B在对接方向的插拔力,使得二者配合的更牢固。另一方面,由于第一电连接器A的壳体10内壁粘贴有导电件90,且该导电件90将 接地端子70A、70C、70E、线缆50,以及壳体10连接在一起,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接地作用,优 选地,上述导电件90可以一层薄薄的锡层,亦或是其他任何可导电的薄层,甚至可以是涂 一层导电漆,如此,其不会占用太大的空间,且满足手机小型化以及薄型化发展趋势。在第一电连接器A以及第二电连接器B组装完成后,在其最外部,还罩覆有一个遮 蔽壳体C,其将整个电连接器的顶面以及侧面包围起来,从而形成了一道保护层,防止安装 于电路板上的其它电子器件对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的讯号传输造成干扰。最后,请特别参考图1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第二端子40的焊接尾部401是从第 二本体20的前壁203下部水平延伸出的,而加强件60的安装部603是从第二本体20的后 壁201下部水平延伸出的,这样,可以保证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稳定性, 而不会发生倾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发明说明书而对本发明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发明 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权利要求
一种电连接器,至少包括本体、置于本体内部的若干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覆于本体外周的壳体,以及置于本体外部且与信号端子电性接触的线缆,其中,壳体至少包括包围本体的侧板,线缆至少包括线芯及遮蔽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板内壁粘有导电层,藉此,接地端子、线缆的遮蔽层,以及壳体彼此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层为导电漆或者锡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交错排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基板、自第一基板的 一端边缘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一侧板,以及自第一基板中央一定位置垂直向上延伸的墙体, 上述墙体将本体分为第一和第二空间,其中,墙体与侧板之间为第一空间,置于墙体另一侧 且与上述第一空间相邻的为第二空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第一基板在第二空间设有 若干槽道和通槽,接地端子及信号端子的相应部分分别容置于该槽道和通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贯穿本体的第一基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端子和接地端子中的每一个 均包括由两个腿部形成的U形部及自U形部的一个腿部的下边缘水平地朝向另一个腿部延 伸的水平部,其中,信号端子的水平部相较于接地端子的水平部较长,且接地端子的水平部 完全容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底壁的槽道内,而信号端子的水平部自上述槽道延伸出绝缘本体 外部。
8.—种电连接器组件,至少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第一电连 接器包括第一本体、置于第一本体内的若干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覆于第一本体外围的壳 体,以及若干线缆,第二电连接器至少包括第二本体及置于第二本体内的若干端子,第一电 连接器的信号端子和第二电连接器的端子均包括尾部,第一电连接器的信号端子尾部用于 与线缆电性接触,第二电连接器的信号尾部用于与电路板相连,其特征在于第一电连接器 的壳体包括有侧板,侧板上设有将接地端子、线缆,以及壳体电性连接在一起的导电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件为锡层或者导电漆。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起组件最外部罩覆有 包围其顶部及侧部的遮蔽壳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组件,至少包括相互对接的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第一电连接器包括第一本体、置于第一本体内的若干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覆于第一本体外围的壳体,以及若干线缆,第二电连接器至少包括第二本体及置于第二本体内的若干端子,第一电连接器的信号端子和第二电连接器的端子均包括尾部,第一电连接器的信号端子尾部用于与线缆电性接触,第二电连接器的信号尾部用于与电路板相连,且第一电连接器的壳体包括有侧板,侧板上设有将接地端子、线缆,以及壳体电性连接在一起的导电件,如此,本发明电连接器组件不但可以提供更高的频率,同时,具有良好的接地效果。
文档编号H01R13/46GK101800374SQ200910300359
公开日2010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7日
发明者吴俊宽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