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9472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轻易组合及制造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中国台湾新型专利第M326245号专利所揭示,目前一般电连接器的端子接合于绝缘本体时,必须将个别端子插接于个别的定位槽内,造成人力及生产成本的增加。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连接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 ,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连接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电连接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减轻人力及节省生产成本,非常适于实用。[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本体部、二分别位于该本体部二侧的插接部,该本体部具有一表面及一凹设于该表面的凹槽,该凹槽具有一内侧壁,该内侧壁凹设有一长方形的凹穴,该凹穴具有二内侧面,各该内侧面分别邻近各该插接部;多个端子,设置于该本体部,各该端子具有一端部,该些端部位于该凹穴中;二插接件,其分别插设于对应的各该插接部;以及一盖体,其可盖合地设置于该绝缘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凹槽具有一底面,该底面形成有多个插接槽道。[0008]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本体部具有多个定位槽及多个间隔块,该些定位槽连接该些插接槽道且该些定位槽与该些间隔块呈间隔排列。[0009]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各该间隔块具有一弧状表面。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各该插接部具有一与各该端子插接方向反向的侧面及一与该表面反向的下表面,该侧面凹设有一插接槽,该下表面凹设有一容置槽,该容置槽连通该插接槽。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各该插接件具有一上插接板部、一连接该上插接板部的下插接板部及一连接该下插接板部的固定部,该上插接板部及该下插接板部是由该侧面插设于该插接槽,该固定部容设于该容置槽。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各该插接件插设于该绝缘本体的方向是与各该端子插设于该绝缘本体的方向相反。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各该插接部具有一固接部,各该固接部具有一缺口槽,各该
3插接件的该上插接板部具有一插接端部,该插接端部设置于该固接部的该缺口槽内。[0014]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盖体具有一轴杆,该轴杆具有分别位于该轴杆二端的二轴杆端部,各该插接件具有一连接该上插接板部与该下插接板部的连接板部,该轴杆端部位于该固接部与该连接板部之间且限位于该上插接板部下方。 前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的本体部具有多个加强块,该些加强块设置于该凹穴,且各该加强块具有一凸出于该凹穴的加强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端子的端部是位于该凹穴中,因此在端子设置于本体部时,不须个别端子对应个别插孔,可防止端子因歪斜而导致插接失败的情形,具有节省成本及人力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可轻易组合及制造。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图1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电连接器的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3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电连接器掀盖的组合结构立体图。 图4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电连接器的仰视图。 图5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电连接器合盖沿图4A-A方向的剖视图。 图6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电连接器掀盖的剖视图。 图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电连接器沿图4B-B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9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电连接器沿图4C-C方向的剖视图。100 :电连接器110 :绝缘本体111 :本体部llla :表面lllb:凹槽lllc :定位槽llld:间隔块llle :弧状表面lllf:内侧壁lllg :底面lllh:凹穴llli :插接槽道111 j:内侧面lllk :顶面1111:加强块llllm:加强部112 :插接部112a :侧面112b:下表面112C :插接槽112d:容置槽112e :固接部112f:卡接部112g :缺口槽120 :端子121 :端部[0041] 121a :抵接面 131 :上插接板部 132 :下插接板部 134 :连接板部 141 :卡接端部 142a :轴杆端部
130 :插接件131a :插接端部133 :固定部140 :盖体142 :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连接器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一种电连接器100包含一绝缘本体110、多个端子120、二插接件130以及一盖体140,该绝缘本体110具有一本体部111、二分别位于该本体部111 二侧的插接部112,该本体部111具有一表面111a、一凹设于该表面llla的凹槽111b、多个定位槽lllc及多个间隔块llld,且该些定位槽lllc与该些间隔块llld呈间隔排列,各该间隔块llld具有一弧状表面llle,当该些端子120插接于该些定位槽lllc时,该些端子120可藉由各该间隔块llld的该弧状表面llle滑入对应的各该定位槽lllc,该凹槽lllb具有一内侧壁lllf及一底面lllg,该内侧壁lllf凹设有一凹穴lllh,在本实施例中,该凹穴lllh为长方形,该底面lllg形成有多个插接槽道111 i,该些定位槽11 lc连通该些插接槽道111 i,该凹穴11 lh具有分别位于二侧的二内侧面111 j ,各该内侧面111 j分别邻近各该插接部112,各该插接部112具有一与各该端子120插接方向反向的侧面112a及一与该表面llla反向的下表面112b,该侧面112a凹设有一插接槽112c,该下表面112b凹设有一容置槽112d,该容置槽112d连通该插接槽112c。[0050] 请再参阅图1、图2、图3所示,该些端子120设插设于该本体部lll,各该端子120具有一端部121,该些端部121位于该凹穴lllh内,且该凹穴显露各该端子120的该些端部121,各该插接件130具有一上插接板部131、一连接该上插接板部131的下插接板部132及一连接该下插接板部132的固定部133,该上插接板部131及该下插接板部132由该侧面112a插设于该第一插接槽112c,其中各该插接件130插设于该绝缘本体110的方向与各该端子120插设于该绝缘本体110的方向相反,该固定部133容设于该第一容置槽112d。由于该些端子120的该些端部121位于该凹穴lllh内,因此该些端子120插设于该本体部111时,不须个别端子120对应个别定位槽lllc,可防止该些端子120因歪斜而导致插接失败的情形。 请参阅图4、图5、图6所示,该凹穴lllh具有一顶面lllk,各该端子120的该端部121具有一抵接面121a,该端部121的该抵接面121a抵触于该凹穴lllh的该顶面lllk,以增加该些端部121与该本体部111的组合强度。[0052] 请再参阅图l所示,各该插接部112具有一固接部112e,请再参阅图2及图3所示,该盖体140可盖合地设置于该绝缘本体110,请参阅图7及图8所示,各该固接部112e具有一卡接部112f,该盖体140具有二卡接端部141,该盖体140的各该卡接端部141与各该固接部112e的该卡接部112f相互卡接,此外,请再参阅图4、图7及图8所示,各该固接部112e具有一第一缺口槽112g,各该插接件130的该上插接板部131具有一插接端部131a,该插接端部131a设于该固接部112e的该缺口槽112h内。 请再参阅图1、图7及图8所示,该盖体140具有一轴杆142,该轴杆142具有分别位于该轴杆142 二端的二轴杆端部142a,各该插接件130具有一连接该上插接板部131与该下插接板部132的连接板部134,该轴杆端部142a位于该固接部112e与该连接板部134之间且限位于该上插接板部131下方,以防止各该轴杆端部142a脱出该绝缘本体110。[0054] 此外,请参阅图1及图9所示,该本体部111具有多个加强块llll,该些加强块1111设置于该凹穴lllh,且各该加强块1111具有一凸出于该凹穴lllh的加强部lllm,当该盖体140盖于该绝缘本体110时,若该盖体140受外力撞击,该些加强块1111可分担该轴杆142的各该轴杆端部142a所承受的外力,以增加该电连接器100的结构强度。[0055]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本体部、二分别位于该本体部二侧的插接部,该本体部具有一表面及一凹设于该表面的凹槽,该凹槽具有一内侧壁,该内侧壁凹设有一长方形的凹穴,该凹穴具有二内侧面,各该内侧面分别邻近各该插接部;多个端子,其设置于该本体部,各该端子具有一端部,该些端部位于该凹穴中;二插接件,其分别插设于对应的各该插接部;以及一盖体,其可盖合地设置于该绝缘本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凹槽具有一底面,该底面 形成有多个插接槽道。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本体部具有多个定位槽及 多个间隔块,该些定位槽连接该些插接槽道且该些定位槽与该些间隔块呈间隔排列。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间隔块具有一弧状表面。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插接部具有一与各该端子插 接方向反向的侧面及一与该表面反向的下表面,该侧面凹设有一插接槽,该下表面凹设有 一容置槽,该容置槽连通该插接槽。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插接件具有一上插接板部、 一连接该上插接板部的下插接板部及一连接该下插接板部的固定部,该上插接板部及该下 插接板部是由该侧面插设于该插接槽,该固定部容设于该容置槽。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插接件插设于该绝缘本体的 方向是与各该端子插设于该绝缘本体的方向相反。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插接部具有一固接部,各该固接部具有一缺口槽,各该插接件的该上插接板部具有一插接端部,该插接端部设置于该 固接部的该缺口槽内。
9.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盖体具有一轴杆,该轴杆 具有分别位于该轴杆二端的二轴杆端部,各该插接件具有一连接该上插接板部与该下插接 板部的连接板部,该轴杆端部位于该固接部与该连接板部之间且限位于该上插接板部下 方。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本体部具有多个加强块, 该些加强块设置于该凹穴,且各该加强块具有一凸出于该凹穴的加强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连接器,其包含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二插接件以及一盖体,该绝缘本体具有一本体部及二插接部,各该插接部分别位于该本体部的二侧,该本体部具有一表面及一凹设于该表面的凹槽,该凹槽具有一内侧壁,该内侧壁凹设有一凹穴,该凹穴具有二内侧面,各该内侧面分别邻近各该插接部,该些端子设置于该本体部,各该端子具有一端部,该些端部位于该凹穴中,各该插接件分别插设于对应的各该插接部,该盖体可盖合地设置于该绝缘本体。
文档编号H01R13/40GK201490391SQ20092016627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8日
发明者林雅萍 申请人:林雅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