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0517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尤指一种利用底座使端子之接脚能自动定 位、导正,可有效保护端子的电连接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插板式电连接器的端子接脚一般由绝缘主体的后端伸出后作侧弯设 计,穿过下盖上的端子通孔焊接于电路板上,并藉由下盖对端子之接脚给予定位、导正,以 利于焊接到电路板上,如中国专利CN 200620015461, CN200720048780所揭露的技术是利 用护板4上的通孔41做为端子接脚的辅助固定装置,对接脚进行定位、导正,并在护板4的 侧边设有上凸的塔部43与挂部431与绝缘本体相配合连接;惟此种设计仍存在不能很好 地对端子接脚进行定位、导正的情况,尚必须藉助后盖上的辅助定位装置导正端子,不然在 实际组装到电路板时,经常出现接脚强度不足、定位导向困难、易弯变形、走位,导致上板困 难,尤其是层叠的电连接器,其上层端子的接脚较长,侧弯的幅度较大,上述情况更为明显, 由于侧弯部相对于其他端子过于暴露,在连接器日益小型化的要求下,端子间极易发生短 接干扰和沾染灰尘,进而影响电连接器的正常使用并减损其使用寿命。此外现有技术还存 在部件之间连接结构复杂,连接效果不佳的问题。有鉴于此,本案实用新型人针对上述缺陷与不足,经过长期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 用,终于创设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不足和缺陷的实用新型设计方案。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利用底座上的导正壁结构, 可有利于对端子之接脚给予自动定位、导正,可保护端子侧弯部免受干扰和灰尘污染,增加 端子寿命,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连接稳固可靠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 种电连接器结构,该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主体及收容于绝缘主体内的端子,以及一后盖、 一底座,端子的插接部插入绝缘主体的端子槽内,端子的接脚由绝缘主体后端伸出并向下 侧弯,用于焊接在电路板上,在所述绝缘主体后端附加一后盖,后盖的两侧端嵌入绝缘主体 后端之左右侧壁之间,后盖顺着端子侧弯方向成型。绝缘主体后端底部组装一底座,底座上设有排列的通孔供端子接脚垂直穿设,底 座的左右两外侧面上设有凸台,凸台配合绝缘主体之两内侧面组装。底座内侧面后端具有 间隔分布的导正壁,不同端子的侧弯部恰好容纳于导正壁之间的空隙内,该等导正壁藉由 一横向的封闭墙相连接,使导正壁成为一体,导正壁另一侧为顺着端子侧弯方向成型,导正 壁分隔的空间可分别供端子侧弯部穿设,多个通孔分别设置于导正壁围合的底座底部,可 供端子接脚穿设。所述底座内侧面两边具有凸台,凸台两外侧上端具有卡缘,可使凸台卡制于绝缘 主体之两内侧面上。底座一横向侧边上也设有卡块,可与绝缘主体内部的挂槽配合,使后 盖、底座、绝缘主体相互限位,连接稳固。[0009]本实用新型是利用底座上设置数道间隔分布的导正壁,不同端子的侧弯部恰好容 纳于导正壁之间的空隙内,导正壁形成端子定位导向通道,使端子组装时自动对准,能减少 操作失误,减少端子弯曲变形,提高组装效率和良品率;导正壁有效遮盖端子的侧弯部,并 将端子侧弯部与其他端子隔开,可有效保护端子侧弯部,防止端子短接和干扰,减少灰尘 污染,增加端子寿命,提高电连接器工作效能;本实用新型藉由简单的结构设计,可使连接 器的组装更为容易,藉由自动定位,能使连接更为稳固可靠。

图1为习用连接器之底座之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之立体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之仰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之后盖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底座之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底座之俯视图。上述附图中1-绝缘主体3-后盖11-凸块31-凹槽33-卡柱42-导正壁431-卡槽44-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配合附图结合本实用新型的 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加说明如下,惟此具体实施例只为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 构,并未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任何限制。请参阅图2-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结构之一具体实施例,该具体实施例为 一双层结构的连接器,包括有绝缘主体1及收容于绝缘主体1内的若干端子2,及一后盖3、 一底座4,其中,该绝缘主体1后端附加一后盖3,后端底部附加一底座4,底座4遮盖端子2 的侧弯部。该等端子2的插接部插入绝缘主体1的端子槽内,端子2的接脚由绝缘主体1 后端伸出并侧弯,用于焊接在电路板上,绝缘主体1两内侧面上分别对应分布有可与后盖3 相配合的凸筋(图未示)、凸块11,及可与底座4相配合的挂槽(图未示),挡缘12。该后盖3可盖合于该绝缘主体1后端,该后盖3系顺着端子2侧弯方向成型,后盖 3的两侧端嵌入绝缘主体1后端之左右侧壁之间,后盖3两外侧表面分别具有凹槽31和搭 接部32,后盖3底端两侧分别具有向下凸伸的卡柱33,该等卡柱33则与底座4的卡槽431 相配合。
? $缘鄉孔台機 肝g挡搭通凸卡 立厂 I I I 12
112 2 13 3
24 1 3 4 4 4[0029]该底座4组装于绝缘主体1后端底部,底座4上设有供端子2接脚垂直穿设的通 孔41,该等通孔41系呈排列方式布设,通孔41的开口处四面均为斜面,以利于接脚穿设,底 座4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设有凸台43,每个凸台43内部相对位置各设有一卡槽431,可供 后盖3卡柱33嵌入,凸台43两外侧上端分别具有卡缘432,可供绝缘主体1两内侧面上的 挡缘12卡制,使凸台43卡制于绝缘主体1之两内侧面上,底座4 一横向侧边上也设有凸出 的卡块44,用以与绝缘主体1内部的挂槽配合。在底座4上位于通孔41周边设有若干呈间隔分布的导正壁42,该等导正壁42的 一侧为长板型的封闭墙,该封闭墙将若干导正壁42成为一体,使导正壁42形成三面封闭 的结构,封闭墙并做为端子2之间排与排的间隔;导正壁42顺着未封闭端形成斜边,以方便 端子置设,导正壁42分隔的空间可分别供端子2侧弯部穿设,使端子2侧弯部分别被导正 壁42分隔保护。组装时,当端子2置于绝缘主体1的端子槽后,将后盖3藉由凹槽31及搭接部32 分别与绝缘主体1两内侧面上的凸筋及凸块11配合,使后盖3可紧密地盖合于绝缘主体1 后端,由下往上将底座4组装于绝缘主体1时,底座4左右两侧边上的凸台43压入绝缘主 体1两内侧,后盖3卡柱33压入底座4凸台43上设置的卡槽431,凸台43两外侧上端的卡 缘432与绝缘主体1两内侧面上的挡缘12卡接,横向侧边的卡块44插入绝缘主体1内部 之挂槽内,可令后盖3、底座4及绝缘主体1之间相互限位,使后盖3及底座4在各个方向均 无法滑脱,准确而稳固地组装于绝缘主体1之上。本实用新型利用间隔分布的导正壁42形成端子2定位导向的辅助结构,使端子2 组装时能自动导正校准,能减少操作失误,减少端子2弯曲变形,提高组装效率和良品率; 导正壁42可使不同端子2的侧弯部恰好容纳于导正壁42之间的空隙内,从而能有效遮盖 端子2的侧弯部,并将端子2侧弯部与其他端子2隔开,可有效保护端子2侧弯部,防止端 子2短接和干扰,减少灰尘污染,增加端子2寿命,提高电连接器工作效能。为使熟悉该项技术者如实了解本实用新型精神之实施实用新型目的与功效,所举 之实施例及附图仅供作对本实用新型加以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任何限制,本实用 新型还可有其他的变化实施方式,所以凡熟悉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下进行 其他方式实施时,均应视为本案申请专利范围的等效实施。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结构,包括绝缘主体(1)、一盖合于绝缘主体(1)后侧的后盖(3)、一组装于绝缘主体(1)后端底部的底座(4)及收容于绝缘主体内的端子(2),该底座(4)上设有供端子(2)接脚垂直穿设的通孔(41),其特征在于于该底座(4)上位于通孔(41)周边设有若干呈间隔分布的导正壁(42),该等导正壁(42)的一侧为长板型的封闭墙,该封闭墙将若干导正壁(42)成为一体,使导正壁(42)形成三面封闭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等导正壁(42)顺着未封闭端形 成斜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底座(4)的左右两侧边上分别设 有凸台(43),每个凸台(43)内部相对位置各设有一卡槽(431),可供后盖(3)卡柱(33)卡 嵌,于凸台(43)两外侧上端分别具有可与绝缘主体配合的卡缘(432),可供凸台(43)卡制 于绝缘主体(1)内侧,底座(4) 一横向侧边上具有可与绝缘主体(1)内部的挂槽配合的卡 块(4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通孔(41)系呈排列方式布 设,于通孔(41)的开口处四面均为斜面。
专利摘要本创作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结构,该电连接器结构包括一绝缘主体及收容于绝缘主体内的端子,以及一后盖与一底座,于该底座的内侧面上设有数道间隔分布的导正壁,不同端子的侧弯部恰好容纳于导正壁之间的空隙内,利于端子接脚在组装时能自动定位、导正,且使底座能有效遮盖并保护端子的相应部位。
文档编号H01R12/71GK201766206SQ20092026138
公开日2011年3月1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4日
发明者唐梁恩, 李勇达, 阙壮汉, 阙壮练 申请人:深圳市宝安区后亭宏通电子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