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3853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具有遮蔽壳体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中,通常使用电连接器传导电信号,通常电连接器中具有传送高频信 号的一对相邻的信号端子,而该相邻信号端子之间会产生特征阻抗,只有在适当的特征阻 抗下信号端子传送的高频信号才能稳定传输而不会产生信号失真。该端子间的特征阻抗随 着两相邻端子之间的电容增大而减小,而电容与两端子的正对面积成正比。在目前的电连接器中,由于端子必须具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端子的强度,故两相 邻端子间的正对面积相对较大,使端子间的特征阻抗变小而无法达到保证高频信号传输的 要求,使高频信号传输失真。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善高频信号传输效果的电连接
o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 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所述绝缘本 体设有收容信号端子的信号端子槽及收容接地端子的接地端子槽,所述绝缘本体在两相邻 信号端子之间设有连通该两信号端子槽的槽道,而绝缘本体在相邻的信号端子槽及接地端 子槽之间设有分隔该信号端子槽及接地端子槽的槽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绝缘本体在两相 邻信号端子之间设有连通该两信号端子槽的槽道,使两信号端子之间的特征阻抗增大从而 满足高频信号传输的需要。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包 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所述端子具有固持于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端子 包括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信号端子的信号端子槽及收容接地端子 的接地端子槽,所述绝缘本体在两相邻信号端子的固持部之间设有槽道使该两相邻固持部 至少部分面对,而绝缘本体在相邻的信号端子槽及接地端子槽之间设有分隔该信号端子槽 及接地端子槽的槽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绝缘本体在两 相邻信号端子的固持部之间设有槽道使该两相邻固持部至少部分面对,使两信号端子之间 的特征阻抗增大从而满足高频信号传输的需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中端子的立体图。图5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6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于电路板(未图示)上的电连接器 100,用以与一对接物(未图示)连接并达成电性接触。该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20、 收容于绝缘本体20内的若干端子30及收容于绝缘本体20内的金属板40。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所述绝缘本体20包括安装于电路板(未图示)上的第一 绝缘本体21及堆叠于第一绝缘本体21上的第二绝缘本体22。所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21、 22均具有收容端子30的端子槽23,以及设置于第一、第二绝缘本体21、22底部的第一、第 二凸块211、221,其中端子槽23在第一、第二绝缘本体21、22中排列成并列的两排。第一绝 缘本体21顶部还设有与第二凸块221配合的凹槽212以将第一、第二绝缘本体21、22相固 持。所述第一凸块211用以安装于电路板上以定位电连接器100。所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 21、22还设有位于两排端子槽23中间用以收容所述金属板40的收容槽24。所述第二绝缘 本体22的对接面凹设有用于与对接物对接的收容腔222。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所述端子30分为两排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20内。所述 端子30设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信号端子31及用于接地的接地端子32。其中,相邻的两 信号端子31及与其中一信号端子31相邻的接地端子32组成端子组。信号端子31及接地 端子32均具有固持于绝缘本体30内的固持部311、321,自固持部311、321 —端延伸的接 触部312、322及自固持部311、321另一端延伸的焊接部313、323,其中所述接触部312、322 排列于所述第二绝缘本体22的收容腔222的两侧以与对接物(未图示)对接。请参阅图4及图5并结合图6所示,绝缘本体20内用于收容端子30的端子槽23 分为收容信号端子31的信号端子槽231及收容接地端子32的接地端子槽232。所述两相 邻信号端子槽231之间设有贯通两信号端子槽231的槽道25,当信号端子31组装入信号端 子槽231中后,所述槽道25位于两相邻信号端子31之间以使两相邻信号端子31至少部分 面对,即使相邻信号端子31之间的介质由原本构成绝缘本体20的塑料材料变为空气。由 于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小于塑料的相对介电常数,而相对介电常数与电容成正比,于是使 得两信号端子31之间的电容在空气为介质下变小。而端子间的特征阻抗随着电容的变小 而增大,故相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电连接器100中两相邻信号端子31间槽道25的 设置使该两信号端子31之间的特征阻抗增大从而满足高频信号传输的需要。在本实施方 式中,将所述两相邻信号端子31的两相邻固持部311之间设置槽道25使得两固持部311 至少部分面对,因为固持部311可稳固固持于绝缘本体20内,因此即使在两固持部311之 间设置槽道25,也不会造成端子30在绝缘本体20内松动的隐患。但是,若将所有相邻端子槽23之间均设置槽道25,则会使绝缘本体20的整体强度 降低,不利于绝缘本体20的制造及使用。为解决此问题,本电连接器100中,将相邻的信号 端子槽231与接地端子槽232之间设置槽壁26而将该相邻信号端子槽231及接地端子槽
4232隔开以增强绝缘本体20的整体强度。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同一端子组内的相邻信号 端子31所在信号端子槽231及接地端子32所在接地端子槽232之间设置槽道25,以使同 一组内的两个信号端子31及一个接地端子32之间的介质均为空气,从而增强每一组端子 组所传递高频信号的稳定。而将相邻的两端子组之间,即一个端子组中的信号端子31与相 邻端子组中的接地端子32之间设置槽壁26以增强绝缘本体20的整体强度。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组装时,将第一绝缘本体31及第二绝缘本体32以堆叠方 式组装于一起,再将端子30组装入端子槽23内,然后将金属板40组装入所述绝缘本体30 的收容槽24内而构成整个电连接器100。除上述实施方式外,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还可采用其他实施方式,如,可使第 一绝缘本体21与第二绝缘本体22的设计为相同结构,从而第一、第二绝缘本体21、22可采 用相同的模具及方法制造以降低成本。当电连接器100需要高度较高时,可将第一、第二 绝缘本体21、22堆叠使用;而电连接器100需要高度较矮时,可只使用第一、第二绝缘本体 21,22其中之一。
权利要求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信号端子的信号端子槽及收容接地端子的接地端子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在两相邻信号端子之间设有连通该两信号端子槽的槽道,而绝缘本体在相邻的信号端子槽及接地端子槽之间设有分隔该信号端子槽及接地端子槽的槽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邻的信号端子加上一个接地 端子组成一个端子组,所述每一端子组的信号端子与相邻端子组中的接地端子相邻,所述 槽壁是设置于所述相邻端子组的信号端子及与该信号端子相邻的接地端子之间,而同一端 子组中相邻的信号端子与接地端子之间设有贯通该信号端子所在信号端子槽与该接地端 子所在接地端子槽的槽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分为并列的两排设置,所 述电连接器进一步设有位于两排端子之间的金属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用于安装于电路板上, 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第一绝缘本体及堆叠于第一绝缘本体上并与第一绝缘本体结构相同的 第二绝缘本体,所述第一、第二绝缘本体的底部均具有凸伸出的凸块,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 顶部设有与第二绝缘本体的凸块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一绝缘本体的凸块用以安装于电路板 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固持部及自固持部延伸 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位于第二绝缘本体内,且两排端子的接触部之间设有收容腔。
6.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所述端子具有固持于 绝缘本体内的固持部,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收容信号端子的 信号端子槽及收容接地端子的接地端子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在两相邻信号端子 的固持部之间设有槽道使该两相邻固持部至少部分面对,而绝缘本体在相邻的信号端子槽 及接地端子槽之间设有分隔该信号端子槽及接地端子槽的槽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相邻的信号端子加上一个接地 端子组成一个端子组,所述每一端子组的信号端子与相邻端子组中的接地端子相邻,所述 槽壁是设置于所述相邻端子组的信号端子及与该信号端子相邻的接地端子之间,而同一端 子组中相邻的信号端子的固持部与接地端子的固持部之间设有槽道使该两相邻固持部至 少部分面对。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及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端子,所述端子包括信号端子及接地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在两相邻信号端子之间设有连通该两信号端子槽的槽道,使两信号端子之间的特征阻抗增大从而满足高频信号传输的需要。
文档编号H01R12/16GK201608369SQ20092031227
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12日
发明者赵建飞, 金火星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