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65394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
技术背景见附图广2,现有的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包括板栅A,由若干个铅块D组成的 上、下汇流排B,C固定在板栅A上,在板栅A上成型有板耳Al ;而铅块D上成型铅底板D1, 铅底板Dl的侧面具有铅脚板D2,铅脚板D2上成型有铅柱D3,但是,经过计算,一个铅脚板 D2的耗铅量为60g,这大大增加了产品的材料成本,而且整个铅块D是经过模具铸造出来 的,由于铅脚板D2成型在铅底板Dl的侧面,所以脱模具的时候容易将铅柱D3、铅脚板D2拉 变形,不能保证产品质量,降低了产品的合格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 置,其组成上、下汇流排铅块的铅柱直接成型在铅底板上,节省了材料,而且脱模时又不会 造成铅柱变形,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包括板栅,由若干个铅块组成的上、下汇流排固定在 板栅上,所述的板栅上成型有板耳;所述的铅块是由铅底板、成型在铅底板上面的铅柱构 成。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所述的铅底板为梯形。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所述板栅上的板耳的中心线与板栅的横向中 心线距离为24. 5mm。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所述组成的上、下汇流排的铅块铸焊固定在 板栅上。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所述的上、下汇流排平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原来铅块与板栅为手工焊接固定,这样就必须有铅脚板,但是现在本企业已经 将手工焊接改为铸焊方式,所以铅块上的铅脚板就完全没有必要存在了,本实用新型通过 将铅柱直接成型在铅底板上,使得构成上、下汇流排的每一块铅块能够节省60g的铅原料, 在铅原料价格很高的今天,这大大节约了材料的成本。而且由于是铅柱直接成型在铅底板 上,没有中间的铅脚板,所以脱模的时候更加容易。不会由于铅脚板的存在而造成脱模时铅 柱的变形,使得整个铅块报废,提高了整个铅块的产品合格率。2、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铅块的铅底板为梯形,这样,由于铅柱是圆台型,使得其脱 模的时候更加容易、方便,进一步的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图1为现有汇流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铅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铅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A-板栅Al-板耳B-上汇流排C-下汇流排D-铅块Dl-铅底板D2-铅脚 板D3-铅柱1-板栅 101-板耳 2-上汇流排 3-下汇流排 4-铅块 401-铅底板 402-铅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附图;Γ4,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包括板栅1,由若干个铅块4组 成的上、下汇流排2,3固定在板栅1上,所述的板栅1上成型有板耳101 ;所述的铅块4是 由铅底板401、成型在铅底板401上面的铅柱402构成的。这样,整个铅块4的铅底板401 和铅柱402经过铸造一体成型,节省了原材料。所述的铅底板401为梯形。在脱模的时候更加方便、容易。所述板栅1上的板耳101的中心线与板栅1的横向中心线距离为24. 5mm。所述组成的上、下汇流排2,3的铅块4铸焊固定在板栅1上。所述的上、下汇流排2,3平行。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铅柱401直接成型在铅底板402上,使得构成上、下 汇流排2,3的每一块铅块4能够节省60g的铅原料,降低铅块4的成本就是降低上、下汇流 排2,3的成本,也就是降低了整个蓄电池的成本;还能够使得铅块4在铸造脱模时更加容
易,提高产品合格率。
权利要求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包括板栅(1),由若干个铅块(4)组成的上、下汇流排(2,3)固定在板栅(1)上,所述的板栅(1)上成型有板耳(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铅块(4)是由铅底板(401)、成型在铅底板(401)上面的铅柱(402)构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铅底板 (401)为梯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栅(1)上 的板耳(101)的中心线与板栅(1)的横向中心线距离为24. 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成的上、下 汇流排(2,3)的铅块(4)铸焊固定在板栅(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汇流 排(2,3)平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的汇流排装置,包括板栅,由若干个铅块组成的上、下汇流排固定在板栅上,所述的板栅上成型有板耳;所述的铅块是由铅底板、成型在铅底板上面的铅柱构成。所述的铅底板为梯形。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铅柱直接成型在铅底板上,使得构成上、下汇流排的每一块铅块能够节省60g的铅原料,节约了材料的成本。而且由于是铅柱直接成型在铅底板上,没有中间的铅脚板,所以脱模的时候更加容易。不会由于铅脚板的存在造成脱模时铅柱的变形,使得整个铅块报废,提高了整个铅块的产品合格率。
文档编号H01M2/28GK201655875SQ201020154338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9日
发明者李松林, 柴成雷 申请人:河南超威电源有限公司;超威电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