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911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符合USB传输标准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接口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口,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的设计中。世界著名的计算机和通信公司联合成立了 USB 协会(USB-IF),初步设立USB接口规范。USB可以用来连接外围设备如鼠标、键盘、电子记事本、游戏手柄、控制杆、扫描仪、数码相机、打印机、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内存等等。对于许多诸如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等装置来说,USB已经成为了标准的连接方式。当采取USB接口来连接外围设备时,由于在现有USB连接器组件的外围通常设有一外壳体,所以无法直观的从USB连接器组件的外围观察所述USB连接器组件的工作与否, 给消费者的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如何克服这样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工作人员的一个研究方向,下面将介绍一种可以直观的从所述USB连接器组件的外围观察所述USB连接器组件工作与否的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导光管固定于其中的线缆连接器组件。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及与所述导电端子相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导光管及与所述导光管相配合的LED,所述导光管包括有形成于其下表面上的固定柱,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柱相配合的以将所述导光管与印刷电路板固定于一起的缺口部,所述导光管的下表面与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用来收容所述LED的开口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表面向前凹陷形成的缺口与所述导光管上设置的固定柱之间的卡扣配合进而将所述导光管固定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再通过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及导光管开口部中的LED与所述导光管之间的配合,以及通过外壳体上设置的穿孔的散光,进而达到指示整个线缆连接器组件工作状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图4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包括绝缘本体1、设置于绝缘本体1中的导电端子2、与所述导电端子2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3及与所述印刷电路板3电性连接的线缆4。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绝缘本体1包括主体部10及自所述主体部10向前延伸形成的舌部11,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有位于上排的第一端子21及位于下排的第二端子22, 自所述绝缘本体1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有一排用来收容所述第一端子21的第一收容孔110 及一排用来收容所述第二端子22的第二收容孔(未标示),所述第一收容孔110和第二收容孔(未标示)相间隔开,所述主体部10大致呈L形状,所述第一端子21的尾部210和第二端子22的尾部220分别向上弯折且呈一排排列,所述第一端子21的尾部210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子22的尾部220的前方,所述第一端子21的尾部210和第二端子22的尾部220 均位于所述主体部10下表面的上方即所述第一端子21的尾部210和第二端子22的尾部 220的弯折部位均位于所述主体部10的下表面的上方即所述第一端子21的尾部210和第二端子22的尾部的弯折部位均未超出所述主体部10的后表面之外。请参照图1至图2并结合图3所示,印刷电路板3的前方设置有两排贯穿所述印刷电路板3上下表面的通孔,所述通孔共包括有两排,其中位于前排的且与所述第一端子 21的尾部210相电性连接的通孔定义为第一通孔30,所述位于后排的且与所述第二端子22 的尾部220相电性连接的通孔定义为第二通孔31。自所述印刷电路板3的后表面向前凹陷形成有两个缺口部33,所述印刷电路板3的后方的上表面粘贴有一 LED5,所述LED5粘贴于所述印刷电路板3的上表面上靠近所述缺口部33前方的部位。线缆4包括有复数电性连接于印刷电路板3后方的芯线(未图示)及包覆于所述芯线(未图示)外围的绝缘外皮40,自所述绝缘外皮40上还设置有一金属环41。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3上表面上的且位于所述LED5上方的导光管6,所述导光管6包括平板部60,自所述导光管6的平板部60的下表面的后端向下凸起形成有一对安装于所述缺口部33中的固定柱61,自所述平板部60的下表面的前端向上凹陷形成有一位于固定柱61前方的用来收容所述LED5的开口部62,自所述平板部60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一延伸部63,所述开口部62和延伸部63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柱61的前后两侧。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围的金属壳体7,所述金属壳体7包括有包覆于所述舌部11的第一遮蔽部70及自所述第一遮蔽部70向后延伸形成的第二遮蔽部71。请参照图1至图2并结合图3至图4所示,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100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导电端子2、印刷电路板3及线缆4外侧的外壳体8,所述外壳体8包括有上壳体80及与所述上壳体80相组装的下壳体81,自所述上壳体8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定位柱800,自所述下壳体81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复数用来收容所述定位柱800的定位孔810。自所述上壳体8上设置有一贯穿所述上壳体8上下表面的以供所述导光管6的延伸部63穿过的穿孔82。请参照图1至图2并结合图3至图4所示,组装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 共包括有如下步骤[0019]提供第一导电端子21、第二导电端子22 ;提供绝缘本体1,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第一收容孔 110中,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第二收容孔中;提供金属壳体7,将所述金属壳体7遮蔽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1的外围;提供印刷电路板3,将所述印刷电路板3设置于所述组装好的绝缘本体1及金属壳体7的后端,且使得第一导电端子21的尾部210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0 (即位于印刷电路板 3上的前排通孔)以与所述印刷电路板3相电性连接,将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的尾部220 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1 (即位于印刷电路板3上的后排通孔)以与所述印刷电路板3相电性连接;提供导光管6和线缆4,将导光管6设置于LED5的上端且所述LED5紧贴于所述开口部62,此时可以发现所述LED5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开口部62的截面积,同时将所述线缆4 中的芯线(未图示)电性连接于所述印刷电路板3的后方;提供外壳体8,将所述外壳体8的上壳体80和下壳体81组装于前述组装好的绝缘本体1、金属壳体7及印刷电路板3的外围,通过所述上壳体80上设置的定位柱800和下壳体81上设置的定位孔810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而将所述上壳体80和下壳体81相互组装于一起;成型外模9,在前述组装好的连接器组件的外围成型一外模9。在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中通过在所述印刷电路板3的后表面向前凹陷形成的缺口 33与所述导光管6上设置的固定柱61之间的卡扣配合进而将所述导光管6固定于所述印刷电路板3上,再通过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3及导光管6开口部62中的LED5 与所述导光管6之间的配合,以及通过外壳体8上设置的穿孔82的散光,进而达到指示整个线缆连接器组件100工作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及与所述导电端子相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导光管及与所述导光管相配合的LED,所述导光管包括有形成于其下表面上的固定柱,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柱相配合的以将所述导光管与印刷电路板固定于一起的缺口部,所述导光管的下表面与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用来收容所述LED的开口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部自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后表面向前凹陷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粘贴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上靠近所述缺口部前方的部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紧贴于开口部,所述 LED的截面积小于所述开口部的截面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导光管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有一延伸部,所述开口部与延伸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柱的前后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印刷电路板外围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用来收容所述延伸部的穿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印刷电路板的前端设置有两排贯穿所述印刷电路板上下表面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有设置于所述绝缘本体上表面上的一排第一端子和收容于所述下表面上的一排第二端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尾部和第二端子的尾部分别向上弯折且呈一排排列,所述第一端子的尾部排布于所述第二端子的尾部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的尾部穿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前排通孔中以达到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端子的尾部穿设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后排通孔中以达到与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电性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所述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及与所述导电端子相电性连接的印刷电路板,所述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设置于所述印刷电路板上的导光管及与所述导光管相配合的LED,所述导光管包括有形成于其下表面上的固定柱,所述印刷电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柱相配合的以将所述导光管与印刷电路板固定于一起的缺口部,所述导光管的下表面与印刷电路板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用来收容所述LED的开口部。
文档编号H01R13/66GK202145514SQ20102057694
公开日2012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6日
发明者周毅, 杨忠晏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