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之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8005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之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电连接器之组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之组合结构。背景技术
一般之电连接器的结构,如图11所示,是将端子61剪成数片一截,以手工放置于一立式成型模具内,将塑料62热溶后注入立式成型模具内,于冷却后再利用手工将半成品取出,其制造程序相当麻烦、耗工费时。而另一种电连接器的制造方式,如图12所示,是设有胶质之固定座7,将端子71由固定座7后方压入,该等方式皆存在使用时端子61、71退针之问题,殊不理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之组合结构,从而使电连接器的组装更为方便,且可防止使用时造成退针之缺失,以提高电连接器之质量。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之组合结构,其包含固定座,是于上缘邻近前端处设有上凹槽,并于下缘设有并置之下凹槽;定位件,是于前缘分别设有突伸适当长度之上舌片及下舌片;嵌置座,是设有供第一、第二端子穿设之通孔;复数之第一端子是于前端设有概呈U状之卡置部;复数之第二端子,是于两侧设有向外水平突伸之翼片;藉由前述构件,于组合时是将第一、第二端子分别滑入于固定座的上、下缘,藉由第一端子之卡置部嵌置于固定座之上凹槽,以及藉由第二端子之翼片嵌置于固定座之下凹槽,再将定位件与固定座组合,藉由定位件之上、下舌片的压合,使第一、第二端子紧密固定,再将嵌置座与定位件组合,使第一、第二端子穿设于通孔构成定位,从而使电连接器的组装更为方便, 且可防止第一、第二端子于使用时造成退针。前述之电连接器之组合结构,其中该固定座是于两侧分别设有卡榫,并于定位件设有对应于卡榫之嵌槽,使定位件与固定座组合时,得以藉由卡榫嵌置于嵌槽以构成定位。前述之电连接器之组合结构,其中该设于定位件之上舌片,是设为向下倾斜之负角度,使其组合于固定座时,得以藉由负角度将端子紧密压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使电连接器之端子得以紧密固定,以防止端子于使用时造成退针,且使其组装更为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图。图2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固定座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定位座侧视图。图5、图6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组装实施例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组装实施例图。[0014]图8及图9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角度立体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立体图。图11为习知电连接器立体分解图。图12为另一习知电连接器立体分解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固定座 11——上凹槽 12——下凹槽 13——突部14——卡榫 2——定位件 21——上舌片 22——下舌片23——嵌槽 24——定位槽 3——嵌置座 31——通孔4-—第一端子41-—卡置部 5-—第二端子51-—翼片61——端子 62——塑料 7——固定座 71——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阅图1、图2,并配合图3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立体图、立体分解图、固定座立体图及定位座侧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包含固定座1、定位件2、嵌置座3及复数之第一端子4、第二端子5。其中,该固定座1是于上缘邻近前端处设有上凹槽11,并于下缘设有并置之下凹槽12,固定座后缘是于两侧分别设有悬状之突部13,使突部13形成适当之弹性,突部13的前缘则设有概呈三角状之卡榫14。该定位件2,是于前缘分别设有突伸适当长度之上舌片21及下舌片22,使该上舌片21设为负角度(向下倾斜一适当之角度),于该上舌片21下方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于固定座1卡榫14之嵌槽23,后缘是设有向内凹陷之定位槽24;该嵌置座3,是设有供第一、第二端子4、5穿设之通孔31 ;第一端子4是于前端设有概呈U状之卡置部41,该第二端子5, 是于两侧设有向外水平突伸之翼片51,藉由前述构件,于组合时是将第一、第二端子4、5分别滑入于固定座1的上、下缘,藉由第一端子4之卡置部41嵌置于固定座之上凹槽11,以及藉由第二端子5之翼片51嵌置于固定座1之下凹槽12,再将定位件2与固定座1组合, 藉由定位件2之上、下舌片21、22的压合,使第一、第二端子4、5紧密固定,再将嵌置座3与定位件2组合,使第一、第二端子4、5穿设于通孔31构成定位,从使电连接器的组装更为方便,且可防止第一、第二端子4、5于使用时造成退针。请同时参阅图5、图6及图7,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组装实施例图及整体组装实施例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是将第一端子4滑入于固定座1的上缘,于滑入后藉由第一端子4之卡置部41嵌置于固定座之上凹槽11构成定位。该第二端子5是滑入于固定座1的下缘,藉由第二端子5之翼片51嵌置于固定座1之下凹槽12构成定位,再将定位件2与固定座1组合。其中,该固定座1是于套入定位件2时,其后缘之突部13由于具有适当之弹性,因此可穿过定位件2后卡合于定位槽24,且使固定座1之卡榫14嵌置于定位件之 嵌槽23。而该设于定位件2之上舌片21,由于具有向下倾斜之负角度,俾藉由定位件2之上、下舌片21、22的压合,使第一、第二端子4、5得以紧密固定,再将嵌置座3与定位件2组合,使第一、第二端子4、5穿设于通孔31构成定位。请同时参阅图8及图9,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角度立体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于组合完成后,其中之固定座1、定位件2及嵌置座3是相互紧密固定。而该第一、第二端子 4、5则由嵌置座3之通孔31向外突露,构成一电连接器,以供插接于电路板焊接,整个电连接器由于紧密固定,且第一、第二端子4、5是藉由定位件2之上、下舌片21、22压合,故而可确实防止第一、第二端子4、5于使用时造成退针,确保电连接器之质量。请参阅图10,为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立体图。本实用新型是可设为两组或两组以上之固定座1、定位件2、嵌置座3,配合第一、第二端子4、5,以构成多组式电连接器,进而提高电连接器之实用价值及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以固定座、定位件及嵌置座的组合,配合复数之端子,构成电连接器之改良,使电连接器之端子得以紧密固定,以防止端子于使用时造成退针,且使其组装更为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之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固定座,是于上缘邻近前端处设有上凹槽,并于下缘设有并置之下凹槽;定位件,是于前缘分别设有突伸适当长度之上舌片及下舌片;嵌置座,是设有供第一、第二端子穿设之通孔;复数之第一端子是于前端设有概呈 U状之卡置部;复数之第二端子,是于两侧设有向外水平突伸之翼片;藉由前述构件,在组合时是将第一、第二端子分别滑入于固定座的上、下缘,藉由第一端子之卡置部嵌置于固定座之上凹槽,以及藉由第二端子之翼片嵌置于固定座之下凹槽,再将定位件与固定座组合, 藉由定位件之上、下舌片的压合,使第一、第二端子紧密固定,再将嵌置座与定位件组合,使第一、第二端子穿设于通孔构成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之组合结构,其特征为该固定座后缘是于两侧分别设有悬状以形成适当弹性之突部,该定位件是于后缘设有向内凹陷之定位槽,使固定座于套入定位件时,藉由突部卡合定位槽构成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之组合结构,其特征为该固定座之突部的前缘两侧是分别设有卡榫,该定位件是于上舌片下方两侧,分别设有对应于卡榫之嵌槽,使固定座于套入定位件时,藉由卡榫嵌置于嵌槽以构成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电连接器之组合结构,其特征为该设于定位件之上舌片,是设为向下倾斜之负角度,以利于对第一端子之压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之组合结构。其主要是包含固定座、定位件、嵌置座及复数之第一端子、第二端子,其中,该固定座是于上、下缘分别设有凹槽,该第一端子是于前端设有概呈U状之卡置部,该第二端子是于两侧设有向外水平突伸之翼片,该定为件则于上、下缘分别设有上、下舌片。将第一、第二端子分别滑入于固定座上、下缘,藉由卡置部及翼片分别嵌置于固定座之凹槽,再藉由定位件之上、下舌片的压合,使第一、第二端子紧密固定,且可防止第一、第二端子于使用时造成退针,从而使电连接器的组装更为方便。
文档编号H01R13/213GK201966381SQ20102059386
公开日2011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5日
发明者刘锡如 申请人:首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