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83639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软性电路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由于具有散热性能好、可自由弯曲、重量轻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数码相机、PDA和手机等电子产品上。软性电路板通过软性电路板连接器来实现与电子产品内相应组件之间的电性连接。如图7所述,现有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通常包括一绝缘本体、插置于该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可旋转地枢设于该绝缘本体上的一压盖。使用时,将压盖向上掀起, 使其旋转到开启位置,即可使软性电路板通过绝缘本体正面所设的一开口插入绝缘本体内部。软性电路板插置定位后,向下盖合该压盖,使其旋转到闭合位置,即可夹持软性电路板在该连接器内部,使该软性电路板与导电端子之间实现电性连接。然而,这种连接器的端子的设计存在插拔次数过少,以至于影响连接器正常使用的缺陷。如图8所示,现有的端子的上臂和下臂非平行设置,呈渐近状。经压盖多次开启或闭合插置软性电路板后,会导致端子回弹差从而影响软性电路板与连接器连接的有效性。 再如图9所示,现有的同类连接器中,其排线槽也多为矩形,在插置软性电路板时常常会不够顺畅。因此,极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压盖稳固结合于绝缘本体上,可避免因该压盖反复开闭而影响端子与软性电路板连接的有效性,确保软性电路板与导电端子之间稳定的电性连接并方便软性电路板的插置操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插设于该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第一、第二导电端子以及枢设于该绝缘本体上的一压盖;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从该基部两侧分别向后延伸的两弹性臂,该压盖容设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基部与两弹性臂结合围成的一容置区内,可在一开启位置与一闭合位置之间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上臂、一下臂及连接该上臂与该下臂的一连接臂,该上臂具有一接触部及一作动部;该上臂与下臂呈平行设置,连接臂包括一个竖直部和倾斜部,竖直部自下臂向上延伸并与倾斜部连接,倾斜部与下臂成一夹角。所述导电端子的倾斜部与下臂所呈成夹角为40-50度。所述导电端子的竖直部的高度为1-2个料厚,其宽度为0. 8-1. 2个料厚。本实用新型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通过将第二导电端子连接上下臂的连接臂设计为竖直部和倾斜部,并使倾斜部与下臂成一夹角,进而改善了端子上下臂的受力状况,增加了连接器的耐插拔能力。同时,通过对排线槽的改良,排线槽成为阶梯状,使得在插置软性电路板时更顺畅。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一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另一角度的一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组装立体图,其中压盖位于一开启位置。图4为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另一组装立体图,其中压盖位于一闭合位置。图5为导电端子的示意图。图6为排线槽的示意图。图7为现有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一立体分解图。图8为现有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示意图。图9为现有软性电路板连接器的排线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现就结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考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包括一绝缘本体10、插设于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0以及枢设于绝缘本体10上的一压盖50。导电端子20由若干第一端子30及若干第二端子40组成。第一端子30与第二端子40的形状不同,分别从绝缘本体10的前后侧平行、间隔地插置于绝缘本体10内。绝缘本体10具有一呈矩形状的基部11以及从基部11左右两侧分别向后垂直延伸的两弹性臂12。基部11的前端面设有一插接槽13,用于供一软性电路板(未图示)插入。 该基部11内另设有若干前后贯穿并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端子插槽15与第二端子插槽16, 用于分别容置第一端子30与第二端子40。第一、第二端子插槽15、16的前侧与插接槽13 相连通,后侧则与容置区14相连通。每一弹性臂12与基部11侧端相连之处设有一上下贯穿并平行于弹性臂12延伸的槽缝17,以提供弹性给弹性臂12。每一弹性臂12的内侧面上开设有均与容置区14相连通的一轴槽18及一卡扣槽19。轴槽18靠近弹性臂12的后端部设置,用于枢设压盖50。卡扣槽19开设于弹性臂12的自由端,用于使压盖50扣合在绝缘本体10上而锁固于一闭合位置。第一端子30从前侧插入绝缘本体10的第一端子插槽15内,其具有相互平行的一上臂31、一下臂32及连接上臂31与下臂32的一连接臂33。上臂31位于连接臂33的前后侧分别设有一接触部34及一作动部35。下臂32位于连接臂33的前侧结构具有一焊接部37,用于表面黏着接合至一电路基板(未图示)上的对应导电接点,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安装并电性接合至该电路基板。下臂32在邻近焊接部37的底缘另设有一向下、向后倾斜延伸的卡爪38,用于卡合于绝缘本体10基部11的下壁的前端缘。下臂 32在卡爪38与连接臂33之间的上表面还设有一向上突伸的固定触点39。第二端子40则从后侧插入绝缘本体10的第二端子插槽16内,其具有相互平行的一上臂41、一下臂42及垂直连接上臂41与下臂42的一竖直连接臂43。连接臂43具有一竖直部433及一倾斜部434 (参图5),其中竖直部330从下臂32的上表面向上垂直延伸,倾斜部434则以一定角度从该竖直部433向后倾斜延伸并与上臂31连接。所述角度为40-50 度。竖直部的长度B为0.8-1. 2个料厚,其宽度A为1-2个料厚。上臂41位于连接臂43的前后侧分别设有一接触部44及一作动部45。接触部44 的末端向下突伸有一可动触点440,用于与软性电路板顶面上的对应导电接点电性接触。下臂42位于连接臂43的前侧结构具有一固持部46及一固定触点49。该固持部46的末端具有一突刺460,用于与绝缘本体10基部11的内部结构干涉配合。该固定触点49向上突伸,与设于上臂41上的可动触点440相对设置,用于与软性电路板底面上的对应导电接点电性接触。下臂42位于连接臂43的后侧结构具有一焊接部47,用于表面黏着接合至电路基板上的对应导电接点,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安装并电性接合至该电路基板。下臂42在邻近焊接部47的底缘另设有一向下、向前倾斜延伸的卡爪48,用于卡合于绝缘本体10基部11的下壁的后端缘。下臂42在卡爪48与连接臂43之间的上表面上设有一凹槽420。下臂42在凹槽420与连接臂43之间的上表面上另具有一突起结构421,其高度高于焊接部47的上表面高度,以进一步提高第二端子40的整体刚性。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本体10中,设有排线槽160,用来容接软性电路板。该排线槽160的下表面远离进口处设有一台阶161,以使软性电路板插置时更顺畅。当组装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时,第一端子30从绝缘本体10的前侧插设于第一端子插槽15内,第二端子40则从绝缘本体10的后侧插设于第二端子插槽16内, 使第一、第二端子30、40底部的卡爪38、48分别卡合于绝缘本体10下壁111的前后端缘,从而将第一、第二端子30、40平行、间隔地插置于绝缘本体10内。第一、第二端子30、40的焊接部37、47分别突伸出绝缘本体10基部11的前端面与后端面,以分别焊接于电路基板的对应接点上而将本实用新型软性电路板连接器1表面黏着接合于该电路基板上。第一、第二端子30、40的接触部34、44并排位于基部11的上壁内并使其可动触点以互相错位的方式暴露于插接槽13内,作动部35、45则基本以相同长度并排突伸出绝缘本体10基部11的后端面。压盖50随后以倾斜方式使其两侧的枢轴57插置于绝缘本体10弹性臂12上的对应轴槽18内,其底部的凸轮部58容置于第二端子40下臂42上表面所设的凹槽420内,从而使压盖50以该凸轮部58为转动支点可旋转地枢设于绝缘本体10的两弹性臂12上。此时,第一、第二端子30、40的作动部35、45被收容于压盖50顶面所设的对应收容槽55内。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通过将第二导电端子连接上下臂的连接臂设计为竖直部433和倾斜部434,并使倾斜部434与下臂42成一夹角,进而改善了端子上下臂的受力状况,增加了连接器的耐插拔能力。同时,通过对排线槽160的改良,排线槽160内设置了台阶161,使排线槽160成为阶梯状,使得在插置软性电路板时更顺畅。
权利要求1.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插设于该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以及枢设于该绝缘本体上的一压盖;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从该基部两侧分别向后延伸的两弹性臂,该压盖容设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基部与两弹性臂结合围成的一容置区内,可在一开启位置与一闭合位置之间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上臂、一下臂及连接该上臂与该下臂的一连接臂,该上臂具有一接触部及一作动部; 该上臂与下臂呈平行设置,连接臂包括一个竖直部和倾斜部,竖直部自下臂向上延伸并与倾斜部连接,倾斜部与下臂成一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倾斜部与下臂所成夹角为40-50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竖直部的长度为0. 8-1. 2个料厚,。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何一项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竖直部的宽度为1-2个料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本体中,设有排线槽,该排线槽的下表面远离进口处设有一台阶。
专利摘要一种软性电路板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插设于该绝缘本体内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以及枢设于该绝缘本体上的一压盖;该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及从该基部两侧分别向后延伸的两弹性臂,该压盖容设于该绝缘本体的该基部与两弹性臂结合围成的一容置区内,可在一开启位置与一闭合位置之间转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具有一上臂、一下臂及连接该上臂与该下臂的一连接臂,该上臂具有一接触部及一作动部;该上臂与下臂呈平行设置,连接臂包括一个竖直部和倾斜部,竖直部自下臂向上延伸并与倾斜部连接,倾斜部与下臂成一夹角。同时,通过对排线槽的改良,排线槽内设置了台阶,使排线槽成为阶梯状,使得在插置软性电路板时更顺畅。
文档编号H01R13/02GK202196902SQ20112022693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30日
发明者钱如旭 申请人:上海乐深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