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247197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该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包括硼化钒和石墨烯或碳纳米管,其中,硼化钒为启电剂,石墨烯或碳纳米管为导电剂,阳极可制成由薄膜缠卷成的卷状体。本发明的固体电池性能最佳,内阻为0.075欧姆,是通常锂离子电池的内阻低的十分之一,电池的克比容量为3983mAH/g,约是通常锂离子电池的30倍。膜卷式固体电池安全性高,不存在潜在爆炸和发火的危险,适于动静两用。
【专利说明】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膜卷式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开发用电池等二次能源为动力能源的汽车、飞机、船只等新交通运输网是实现环保和持续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镍氢电池是目前完成度最高的动力能源电池,作为电动车的动力能源,已经被汽车制造厂家广泛采用。但是镍氢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Wh/kg)通常在75Whr/kg,相对较小,为了保证汽车的行驶距离,必须多载电池。电池重量越大,車辆在加速等情況下消耗的能量也越高。所谓高重量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尽管能提供130Wh/kg並能数千次充放电使用,但安全性没有镍氢电池高,而且又有制造成本高,充电时间长的缺点。
[0003]钒电池是美国NASA 1974年首次提倡的一重安全性极高的电化学电池。含钒(IV)化合物或钒(IV)离子通常用来做阳极;含钒(III)化合物或钒(III)离子通常用来做阴极。用钒(IV)作为启电剂的离子钒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的1/5,不适用汽车等使用;通常大型化后,作为大容量储电器用。另外,钒离子电池通常需要循环泵,促使钒离子持续更新。这也是钒离子电池不适合动态使用的原因之一。
[0004]美国一所大学最近报道了一种用硼化钒为启电剂的粉体式钒电池。据报道,这种粉体式钒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是锂离子电池的30倍而且安全性远远高于锂离子电池。但是,为了保证电池的持续供电能力,作为启电剂的硼化钒粉体也必须通过循环泵,促使硼化钒粉体持续供给到阳极。连续供给粉体的技术难度大设备复杂,而且流量极不安定,从而导致电池的驱动力不安定。
[0005]因此,提供一种电流稳定、输出稳定的崭新的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就成为该【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利用纳米技术与薄膜制造技术,特别是利用纳米材料的分散和薄膜的表面加工技术,开发和制造一种电流稳定、输出稳定的崭新的固体电池用的阳极材料。
[0007]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
[0008]一种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包括硼化钒和石墨烯或碳纳米管,其中,以硼化钒为启电剂,石墨烯或碳纳米管为导电剂。
[0009]所述硼化钒与石墨烯或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000:20?1000:100。
[0010]所述硼化f凡的粒径为20nnT300nm。
[0011]所述石墨烯为广8层,长与宽均为f 12微米。
[0012]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为f 50纳米,长f 50微米。[0013]所述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为薄膜,由薄膜缠卷成卷状体作为固体电池的阳极。
[0014]所述薄膜的厚度为30-300微米。
[001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0016]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
[0017]一种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该阳极材料包括硼化钒和石墨烯或碳纳米管薄膜,用于固体电池,包括如下步骤:
[0018]I)硼化钒/石墨烯或碳纳米管混合浆料的配制:按比例将硼化钒粉末(粉粒)、石墨烯或碳纳米管与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添加到N —甲基吡咯烷酮(N-methylpyrrolidone,nMP)中,用沙式分散机或超声式分散机混合分散,得到均匀分散的纳米硼化钒/石墨烯或碳纳米管混合浆料;
[0019]2)使用湿式制膜机,将硼化钒/石墨烯或碳纳米管混合浆料均匀展开,经过减压干燥处理,制成薄膜;[0020]3)在氦气或氮气条件下,进行等离子体(Plasma)高温活化表面处理,使硼化钒和石墨烯或碳纳米管露出在薄膜的表面;
[0021]4)使用缠卷机,将表面活化处理后的薄膜缠卷成卷状体。
[0022]其中,硼化钒与石墨烯或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000:20~1000:100,所述硼化钒与醋酸纤维素的重量比为1000:20-1000:100,所述硼化钒与N—甲基吡咯烷酮的重量比为50:100^70:100 ;原料硼化钒粉末的直径为2飞微米,经分散后在混合浆料中,硼化钒的粒径为20~300nm。
[0023]所述硼化钒、石墨烯与醋酸纤维素混合分散的时间为30-50分钟。
[0024]如果混合浆料放置或保存时间长于7天,在步骤I)中浆料配制时,需添加少量的安定剂或分散剂,如PVP。
[0025]所述薄膜的厚度为30~300微米,幅宽10~50厘米。
[0026]所述步骤3)等离子体(Plasma)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深度在200~500纳米,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温度为40(T600°C,时间为5~15秒。
[0027]本发明中采用了下面的技术:
[0028]1、石墨烯制造技术
[0029]石墨烯是固体电池的理想导电剂。膨胀处理的石墨为原料,制造石墨烯。首先把分子,离子或原子在低温高压下强制插入石墨体内,然后减压升温,使插入进石墨体内的分子,离子或原子的体积迅速膨胀,把石墨分解成单层或数层的石墨烯。图l_a和图Ι-b分别为利用氢分子(左图)或氦原子(右图)为插入体制作的石墨烯的显微镜照片。图Ι-c和图Ι-d分别为利用氢分子(左图)或氦原子(右图)为插入体制作的石墨烯的原子间力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厚度约在0.8纳米,宽度约在f 3微米,长度约在1.5^3微米,属于单层石墨烯。1000克膨胀处理石墨,以涂层,添加,吸附或薄膜化等方法和工艺,把固体电池的启电剂,例如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的粉体或液体加工成具有一定规格强度和导电性的带状体。
[0030]2、纳米级启电剂制造技术
[0031]硼化钒粉制品的直径通常在2飞微米,适用于陶瓷等制品制作时的原料,但不适合于固体电池的启电剂。本发明将直径为微米级的硼化钒粉利用纳米分散技术加工成纳米级的粉末,从而提高了固体钒电池的能量。利用分散剂的化学乳化作用及超声波和沙磨机的物理分散力,可以成功地制作直径在纳米的纳米级粉末。图2为利用纳米分散技术制备的纳米级硼化钒粉末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直径在20-300纳米。
[0032]3、薄膜的表面处理技术
[0033]含启电剂和导电剂的薄膜利用等离子体进行表面处理,薄膜的表层被炭化,启电剂和导电剂露出在表面,从而保证与固体电池的阴极间的全面接触。图3-a和图3-b分别为等离子体处理前(左图)和处理后(右图)含启电剂和导电剂的薄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为了重点观察等离子体对薄膜表面处理效果,选用了直径在微米级的硼化钒为启电剂和碳纳米管为导电剂。图4-a和图4-b分别为等离子体处理前(左图)和处理后(右图)含纳米级硼化钒启电剂和石墨烯导电剂的薄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
[0034]本发明的优点 :
[0035]1、以涂层,添加,吸附或薄膜化等方法和工艺,把固体电池的启电剂,例如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的粉体或液体加工成具有一定规格强度和导电性的带状体。
[0036]2、含有启电剂的带状体作为阳极,在对式阴极中间连续通过,正反两面均与阴极接触;启电剂被氧化,产生自由电子。
[0037]3、阴极为多层构造体。中心是连通细孔式构造体,作为空气极;中间层为电解质层;最外层是催化剂层,是与启电剂接触面并诱导和催化启电剂与空气中氧气之间的化学反应。
[0038]4、电池的总容量由启电剂在带状体阳极中的总量决定;电池的瞬间功率是由阳极和阴极的旋转速度决定,阳极和阴极的旋转速度均可调整。
[0039]5、膜卷式阳极通常放置3卷,I卷接在缠卷轴上,其他2卷作为备用。膜卷式阳极采用自动更换方式,更换时间为1-3秒。使用后的膜卷式阳极通过特殊化学处理或充电可再利用。
[0040]6、膜卷式固体电池安全性高,没有潜在爆炸和发火的危险,适于动静两用。
[0041]7、膜卷式固体电池的使用温度范围取决于电解质的使用温度范围,采用杂头酸等固体电解质,膜卷式固体电池的使用温度范围可达到_70°C~+210°C。
[0042]8、膜卷式固体电池的机动原理可以扩展到其他方式的电池,比如锂离子电池和锂金属电池,提高这些电池的安全性和电池的总容量。
[0043]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4]图Ι-a为利用氢分子(左图)为插入体制作的石墨烯的显微镜照片。
[0045]图Ι-b为利用氦原子(右图)为插入体制作的石墨烯的显微镜照片。
[0046]图Ι-c为利用氢分子(左图)为插入体制作的石墨烯的原子间力显微镜观察分析结
果O
[0047]图Ι-d为利用氦原子(右图)为插入体制作的石墨烯的原子间力显微镜观察分析结
果O
[0048]图2为利用纳米分散技术制备的纳米级硼化钒粉末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
[0049]图3_a和图3_b分别为等离子体处理前(左图)和处理后(右图)含启电剂和导电剂的薄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为了重点观察等离子体对薄膜表面处理效果,选用了直径在微米级的硼化钒为启电剂。
[0050]图4-a和图4-b分别为等离子体处理前(左图)和处理后(右图)含纳米级硼化钒启电剂和石墨烯导电剂的薄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5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0052]实施例1硼化钒=启电剂;石墨烯=导电体
[0053]I)硼化钒/石墨烯混合浆料的配制:硼化钒粉末(粉粒2 — 5微米)1000克,石墨烯(广8层,长,宽,I~12微米)50克,50克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添加到2000mL N —甲基批咯烧酮(N-methylpyrrolidone, nMP)后,用沙式分散机或超声式分散机混合分散处理30 - 50分钟,得到均匀分散的硼化钒/石墨烯混合浆料。如果混合浆料放置或保存时间长于7天,在浆料配制时需添加少量的安定剂或分散剂,如PVP。
[0054]2)使用湿式制膜机,将含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的硼化f凡/石墨烯混合浆料均匀展开,经过减压干燥处理,制成厚度为50微米,幅宽30厘米的薄膜。
[0055]3)在氦气或氮气条件下,进行等离子体(Plasma)高温活化表面处理,使硼化钒和石墨烯露出在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深度在200-500纳米。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温度为5`00°C,时间为10秒。
[0056]4)使用缠卷机,将表面活化处理后的薄膜缠卷成规定长度或重量的卷状体。
[0057]石墨烯是固体电池的理想导电剂。以膨胀处理的石墨为原料,制造石墨烯。首先把分子,离子或原子在低温高压下强制插入石墨体内,然后减压升温,使插入进石墨体内的分子,离子或原子的体积迅速膨胀,把石墨分解成单层或数层的石墨烯。如图l_a所示,为本实施例所采用的利用氢分子(左图)为插入体制作的石墨烯的显微镜照片。如图Ι-c所示,为利用氢分子(左图)为插入体制作的石墨烯的原子间力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利用纳米分散技术制备的纳米级硼化钒粉末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如图4-a和图4-b所示,分别为本实施例等离子体处理前(左图)和处理后(右图)含纳米级硼化钒启电剂和石墨烯导电剂的薄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片。
[0058]实施例2硼化I凡=启电剂;碳纳米管=导电体
[0059]I)硼化钒/碳纳米管混合浆料的配制:硼化钒粉末(粉粒2-5微米)1000克,碳纳米管(直径50纳米,长1~50微米)80克,50克醋酸纤维素(celluloseAcetate)添加到2000mL N-methylpyrrolidone (nMP)后,用沙式分散机或超声式分散机混合分散处理30-50分钟,得到均匀分散的硼化钒/碳纳米管混合浆料。如果混合浆料放置或保存时间长于7天,在浆料配制时需添加少量的安定剂或分散剂,如PVP。
[0060]2)使用湿式制膜机,将含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的硼化钒/碳纳米管混合浆料均匀展开,经过减压干燥处理,制成厚度为50微米,幅宽30厘米的薄膜。
[0061]3)在氦气或氮气条件下,进行等离子体(Plasma)高温活化表面处理,使硼化钒和炭纳米管露出在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深度在200-500纳米。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温度为450°C,时间为15秒。
[0062]4)使用缠卷机,将表面活化处理后的薄膜缠卷成规定长度或重量的卷状体。
[0063]实施例3硼化I凡=启电剂;碳纳米管=导电体
[0064]I)硼化钒/碳纳米管混合浆料的配制:硼化钒粉末(粉粒2 - 5微米)1000克,碳纳米管(直径1~50纳米,长]Λ50微米)100克,20克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添加到1500mL N-methylpyrrolidone (nMP)后,用沙式分散机或超声式分散机混合分散处理30 - 50分钟,得到均匀分散的硼化钒/碳纳米管混合浆料。
[0065]2)使用湿式制膜机,将含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的硼化f凡/碳纳米管混合浆料均匀展开,经过减压干燥处理,制成厚度为30微米,幅宽10厘米的薄膜。
[0066]3)在氦气或氮气条件下,进行等离子体(Plasma)高温活化表面处理,使硼化钒和炭纳米管露出在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深度在200-500纳米。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温度为600°C,时间为5秒。
[0067]4)使用缠卷机,将表面活化处理后的薄膜缠卷成规定长度或重量的卷状体。
[0068]实施例4硼化I凡=启电剂;碳纳米管=导电体
[0069]I)硼化钒/碳纳米管混合浆料的配制硼化钒粉末(粉粒2 - 5微米)1000克,碳纳米管(直径1~50纳米,长]Λ50微米)20克,100克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添加到2000mL N-methylpyrrolidone (nMP)后,用沙式分散机或超声式分散机混合分散处理30-50分钟,得到均匀分散`的硼化钒/碳纳米管混合浆料。
[0070]2)使用湿式制膜机,将含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的硼化钒/碳纳米管混合浆料均匀展开,经过减压干燥处理,制成厚度为300微米,幅宽50厘米的薄膜。
[0071]3)在氦气或氮气条件下,进行等离子体(Plasma)高温活化表面处理,使硼化钒和碳纳米管露出在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深度在200-500纳米。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温度为400°C,时间为15秒。
[0072]4)使用缠卷机,将表面活化处理后的薄膜缠卷成规定长度或重量的卷状体。
[0073]实施例5硼化钒=启电剂;石墨烯=导电体
[0074]I)硼化钒/石墨烯混合浆料的配制:硼化钒粉末(粉粒2 — 5微米)1000克,石墨烯8层,长,宽,f 12微米)60克,100克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添加到2000mLN —甲基批咯烧酮(N-methylpyrrolidone, nMP)后,用沙式分散机或超声式分散机混合分散处理30 - 50分钟,得到均匀分散的硼化钒/石墨烯混合浆料。如果混合浆料放置或保存时间长于7天,在浆料配制时需添加少量的安定剂或分散剂,如PVP。
[0075]2)使用湿式制膜机,将含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的硼化f凡/石墨烯混合浆料均匀展开,经过减压干燥处理,制成厚度为160微米,幅宽30厘米的薄膜。
[0076]3)在氦气或氮气条件下,进行等离子体(Plasma)高温活化表面处理,使硼化钒和石墨烯露出在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深度在200-500纳米。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温度为400°C,时间为12秒。
[0077]4)使用缠卷机,将表面活化处理后的薄膜缠卷成规定长度或重量的卷状体。
[0078]实施例6硼化钒=启电剂;石墨烯=导电体
[0079]I)硼化钒/石墨烯混合浆料的配制:硼化钒粉末(粉粒2 — 5微米)1000克,石墨烯0-8层,长,宽,1~12微米)80克,70克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添加到1800mLN —甲基批咯烧酮(N-methylpyrrolidone, nMP)后,用沙式分散机或超声式分散机混合分散处理30 - 50分钟,得到均匀分散的硼化钒/石墨烯混合浆料。如果混合浆料放置或保存时间长于7天,在浆料配制时需添加少量的安定剂或分散剂,如PVP。
[0080]2)使用湿式制膜机,将含醋酸纤维素(cellulose acetate)的硼化钒/石墨烯混合浆料均匀展开,经过减压干燥处理,制成厚度为100微米,幅宽30厘米的薄膜。
[0081]3)在氦气或氮气条件下,进行等离子体(Plasma)高温活化表面处理,使硼化钒和石墨烯露出在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深度在200-500纳米。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温度为600°C,时间为6秒。
[0082]4)使用缠卷机,将表面活化处理后的薄膜缠卷成规定长度或重量的卷状体。[0083]石墨烯还可采用利用氦原子为插入体制作的石墨烯,显微镜照片如图l_b所示,图Ι-d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用利用氦原子为插入体制作的石墨烯的原子间力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
[0084]对照实施例1硼化铬=启电剂;石墨烯=导电体
[0085]I)硼化铬/石墨烯混合浆料的配制硼化铬粉末(粉粒5-8微米)1000克,石墨烯(1~8层,长,宽,1~12微米)50克,50克cellulose Acetate添加到2000mLN-methylpyrrolidone (nMP)后,用沙式分散机或超声式分散机混合分散处理30-50分钟,得到均匀分散的硼化铬/石墨烯混合浆料。如果混合浆料放置或保存时间长于7天,在浆料配制时需添加少量的安定剂或分散剂。
[0086]2)使用湿式制膜机,将含cellulose acetate的硼化铬/石墨烯混合衆料均匀展开,经过减压干燥处理,制成厚度为50微米,幅宽30厘米的薄膜。
[0087]3)在氦气或氮气条件下,进行等离子体(Plasma)高温活化表面处理,使硼化铬和石墨烯露出在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深度在200-500纳米。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温度为600°C,时间为5秒。
[0088]4)使用缠卷机,将表面活化处理后的薄膜缠卷成规定长度或重量的卷状体。
[0089]对照实施例2纳米锌=启电剂;石墨烯=导电体
[0090]I)纳米锌/石墨烯混合衆料的配制纳米锌粉末(粉粒2 - 3微米)1000克,石墨烯(1~8层,长,宽,1~12微米)50克,50克cellulose Acetate添加到2000mLN-methylpyrrolidone (nMP)后,用沙式分散机或超声式分散机混合分散处理30 - 50分钟,得到均匀分散的纳米锌/石墨烯混合浆料。如果混合浆料放置或保存时间长于3天,在浆料配制时需添加少量的安定剂或分散剂。
[0091]2)使用湿式制膜机,将含cellulose acetate的纳米锌/石墨烯混合衆料均匀展开,经过减压干燥处理,制成厚度为50微米,幅宽30厘米的薄膜。
[0092]3)在氦气或氮气条件下,进行等离子体(Plasma)高温活化表面处理,使纳米子锌和石墨烯露出在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深度在200-300纳米。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温度为500°C,时间为15秒。
[0093]4)使用缠卷机,将表面活化处理后的薄膜缠卷成规定长度或重量的卷状体。
[0094]对照实施例3纳米I凡=启电剂;石墨烯=导电体
[0095]I)纳米f凡/石墨烯混合衆料的配制纳米f凡粉末(粉粒3 - 5微米)1000克,石墨烯(广8层,长,宽,广12微米)50克,50克cellulose Acetate添加到2000mLN-methylpyrrolidone (nMP)后,用沙式分散机或超声式分散机混合分散处理30 - 50分钟,得到均匀分散的纳米钒/石墨烯混合浆料。如果混合浆料放置或保存时间长于3天,在浆料配制时需添加少量的安定剂或分散剂。
[0096]2)使用湿式制膜机,将含cellulose acetate的纳米钥;/石墨烯混合衆料均匀展开,经过减压干燥处理,制成厚度为50微米,幅宽30厘米的薄膜。
[0097]3)在氦气或氮气条件下,进行等离子体(Plasma)高温活化表面处理,使纳米子钒和石墨烯露出在薄膜的表面。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深度在200-300纳米。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温度为500°C,时间为5秒。
[0098]4)使用缠卷机,将表面活化处理后的薄膜缠卷成规定长度或重量的卷状体。
[0099]将上述实施例1-6和对照实施例1-3实施例制备的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与常规的阴极材料、电解质等,以常规的方法制成固体电池,如阴极为石墨,电解质采用Li0H、K0H,测量其克比容量,获得表1的性能测试结果。
[0100]表1本发明实施例和对照实施例所得阳极材料制成的固体电池的性能比较
[0101]
【权利要求】
1.一种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硼化钒和石墨烯或碳纳米管,其中,硼 化钒为启电剂,石墨烯或碳纳米管为导电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硼化钒与石墨烯 或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000:20?1000: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为11层,长 与宽均为广12微米;所述碳纳米管的直径为f 50纳米,长f 5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硼化钒的粒径为 20nm?300n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材料为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的厚度为 30?300微米。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硼化钒/石墨烯或碳纳米管混合浆料的配制:将硼化钒粉末、石墨烯或碳纳米管与 醋酸纤维素添加到N—甲基吡咯烷酮中,用沙式分散机或超声式分散机混合分散,得到均 匀分散的硼化钒/石墨烯或碳纳米管混合浆料;2)使用湿式制膜机,将硼化钒/石墨烯或碳纳米管混合浆料均匀展开,经过减压干燥 处理,制成薄膜;3)在氦气或氮气条件下,进行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使硼化钒和石墨烯或碳纳 米管露出在薄膜的表面;4)使用缠卷机,将表面活化处理后的薄膜缠卷成卷状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硼化钒 与石墨烯或碳纳米管的重量比为1000:2(T1000:100,所述硼化钒与醋酸纤维素的重量比为 1000:2(T 1000:100,所述硼化钒与N -甲基吡咯烷酮的重量比为50:100?70:100,硼化钒粉 末的直径为2飞微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硼化钒/ 石墨烯或碳纳米管混合浆料中,还包括安定剂或分散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固体电池的阳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离 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深度为20(T500纳米,所述等离子体高温活化表面处理的温度为 40(T600°C,时间为5?15秒。
【文档编号】H01M4/58GK103840155SQ201210477827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
【发明者】古月文志, 蒋大龙 申请人:国能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