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8640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安装于电路板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请参阅2012年3月27日公告的美国专利第US8, 142,207B1号,该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组装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上排端子及下排端子,所述上排端子包括若干上接地端子及若干上信号端子,所述下排端子包括若干下接地端子及若干下信号端子。然而,所述上接地端子及下接地端子是分开的,从而屏蔽效果差。特别是,当这种设计的电连接器应用于高频传输时,会产生严重的信号串扰(cross-talk)。另外,所述上排端子及下排端子均包括一 个弹性接触臂及位于该弹性接触臂末端的接触部。然而,该弹性接触臂的斜度较小,接触部处垂直于接触部的保持力(unmating force)较小,容易导致与对接连接器的对接不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以克服以上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串扰低、高频传输能力较佳的电连接器。为解决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对接面、贯穿对接面的第一收容腔及贯穿对接面且位于第一收容腔下方的第二收容腔,其中所述第一收容腔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舌板,所述第二收容腔用以收容所述对接连接器的定位板,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位于上排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及位于下排的若干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向下延伸入第一收容腔内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向上延伸入第一收容腔内的第二接触部,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一接地端子及若干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二接地端子及若干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一个将第一接地端子与第二接地端子均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片。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接地片包括本体部、自本体部后端延伸的若干第一接触指及自本体部前端延伸的若干第二接触指,其中第一接触指与第一接地端子接触,第二接触指与第二接地端子接触。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接触指及第二接触指均呈悬臂状,且所述第一接触指向下弯折,所述第二接触指向上弯折。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与对接面相对的后表面及贯穿该后表面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包覆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上以整合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二绝缘块收容于第二安装槽内,所述接地片固定于第二绝缘块上。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绝缘块包括上端面及贯穿该上端面的至少一个固定槽,所述接地片的本体部贴置于该上端面上,所述接地片还包括自本体部向下弯折且卡持于所述固定槽内的固定片。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贯穿该后表面且位于第二安装槽上方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包覆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上以整合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一绝缘块收容于第一安装槽内。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绝缘块包括后端面及设置于所述后端面上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及第一接触指均延伸入定位槽内并在这些定位槽内发生接触。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本体的后表面设有与所述定位槽在竖直方向上对齐的若干限位槽,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收容于对应的限位槽内。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悬臂状的第一接触臂,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该第一接触臂上,所述第一接触臂还包括位于第一接触部后端且向上折弯再向下回折的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悬臂状的第二接触臂,所述 第二接触部位于该第二接触臂上,所述第二接触臂还设有位于第二接触部后端且向下折弯再向上回折的第二折弯部。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折弯部设有第一顶点,所述第二弯折部设有第二顶点,所述第一顶点与所述第二顶点之间的高度大于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之间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设有将第一接地端子与第二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片,如此设置,降低了信号串扰(cross-talk),提高了高频传输能力。

图I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图I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是图I中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立体图。图4是图3中的绝缘本体于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5是图I中电连接器的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的立体图。图6是图5中第一、第二端子模组的侧视图。图7是图5中第一端子模组的立体图。图8是图5中第二端子模组的立体图。图9是图5中第一、第二端子模组中第一、第二绝缘块的立体图。图10是第一端子模组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第二端子模组及接地片相互之间配合的立体图。图11是第一端子模组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与接地片相互之间配合的立体图。图12是图10中接地片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图I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I及安装于绝缘本体I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连接器100为QSFP(Quad 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板端连接器,其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未图示)配合,进行数据传输。所述导电端子2可以通过直接插入的方式安装于绝缘本体I内,或者通过端子模组的形式安装于绝缘本体I内(容后详述)。请参图I至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对接面11、相对于对接面11的后表面12、贯穿对接面11的第一收容腔111、贯穿对接面11且位于第一收容腔111下方的第二收容腔112、贯穿后表面12的第一安装槽121、及贯穿后表面12且位于第一安装槽121下方的第二安装槽122。从实体结构上看,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顶壁13、底壁14、两侧壁15及自底壁14两侧向下延伸的一对支撑壁16,其中所述第一收容腔111由所述顶壁13、底壁14及两侧壁15共同围成,所述第二收容腔112由所述底壁14及支撑壁16共同围成。所述第一收容腔111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舌板,所述第二收容腔112用以收容所述对接连接器的定位板。对接连接器的舌板的上下表面均设有平板状的金属垫,用以与导电端子2接触以实现数据传输。所述顶壁13设有若干与第一收容腔111连通的第一端子收容槽131,所述第一端子收容槽131进一步向上贯穿所述顶壁13,以提供导电端子2足够的变形空间。类似地,·所述底壁14设有若干与第二收容腔112连通的第二端子收容槽141,所述第二端子收容槽141进一步向下贯穿所述底壁14,以提供导电端子2足够的变形空间。每一个支撑壁16设有向下凸出的定位柱161,用以将所述电连接器100定位于电路板上。所述绝缘本体I的后表面12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限位槽123,用以定位导电端子2。请参图5至图8所示,所述导电端子2包括位于上排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21及位于下排的若干第二导电端子22。在本实用新型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便于安装第一、第二导电端子21、22,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包覆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上以整合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的第一绝缘块3,及包覆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上以整合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的第二绝缘块4。也可以这样理解,所述第一、第二导电端子21、22分别镶埋成型(insert-molding)于第一、第二绝缘块3、4内,以便于组装。从结构上看,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包括悬臂状的且对应于第一端子收容槽131的第一接触臂23,所述第一接触臂23包括延伸入第一收容腔111内的第一接触部231及位于第一接触部231后端且向上折弯再向下回折的第一折弯部232。所述第一折弯部232设有第一顶点233。由于所述第一折弯部232的存在,整体上,第一接触臂23向下倾斜的角度(即斜度)变大了,也就是说,垂直于第一接触部231的分力大大增加了。所述第一接触臂23还包括自第一折弯部232向后延伸的第一水平部234及自第一接触部231斜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引部235。另外,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还包括自第一水平部234向下竖直延伸的第一延伸部236及自第一延伸部236先后水平延伸的第一焊接部237。类似地,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包括悬臂状的且对应于第二端子收容槽141的第二接触臂24,所述第二接触臂24包括延伸入第一收容腔111内的第二接触部241及位于第二接触部241后端且向下折弯再向上回折的第二折弯部242。所述第二折弯部242设有第二顶点243。由于所述第二折弯部242的存在,整体上,第二接触臂24向上倾斜的角度(即斜度)变大了,也就是说,垂直于第二接触部241的分力大大增加了。所述第二接触臂24还包括自第二折弯部242向后延伸的第二水平部244及自第二接触部241斜向上延伸的第二导引部245。另外,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还包括自第二水平部244向下竖直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46及自第二延伸部246先后水平延伸的第二焊接部247。[0034]在第一水平部234高度受限制不能再上提,第二水平部244的高度受结构限制不能再向下降的情况下,即高度H3不能增大的情况下,第一折弯部232和第二折弯部242通过折弯再回折的方式来提高第一接触臂23和第二接触臂24的斜率。由于所述第一、第二接触臂23、24的斜度增加了,垂直于第一、第二接触部231、241的分力大大增加了,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导电端子2的保持力(unmating force)增大了。当对接连接器的舌板拔出第一收容腔111内时,其需要克服较大的保持力。由此带来的技术效果是,对接连接器的舌板能够被第一、第二接触臂23、24稳定的夹持,进而使数据传输稳定。所述第一顶点233与所述第二顶点243之间的高度Hl大于第一接触部231与第二接触部232之间的高度H2。所述第一水平部234与第二水平部244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水平部234与第二水平部244之间的高度H3大于第一接触部231与第二接触部241之间的高度H2,但是小于所述第一顶点233与所述第二顶点243之间的高度H1。所述第一导引部235与第二导引部245形成喇叭口,用以导引对接连接器舌板的插入。请参图10及图11所示,从端子定义上看,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包括若干第一接地端子251及若干第一信号端子252,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包括若干第二接地端子261及若干第二信号端子262。为了将第一接地端子251及第二接地端子261连接起来以形成更大的屏蔽层,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一个接地片5。请参图12所示,所述接地片5包括平板状的本体部50、自本体部50后端延伸的若干第一接触指51、自本体部50前端延伸的若干第二接触指52、及自本体部两侧向下弯折的两个固定片53。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触指51及第二接触指52均呈悬臂状,以保证其具有足有的弹性,增加与第一接地端子251及第二接地端子261的接触可靠性。所述第一接触指51向下弯折,用以与第一接地端子251接触,所述第二接触指52向上弯折用以与第二接地端子261接触。所述第一绝缘块3包括位于上端的第一斜面31及位于侧面的至少一个第一锁扣凸起32。所述第一斜面31用以导引所述第一绝缘块3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121内,所述第一锁扣凸起32用以与所述第一安装槽121相抵压以固定所述第一绝缘块3。所述第二绝缘块4包括位于下端的第二斜面41及位于侧面的至少一个第二锁扣凸起42。所述第二斜面41用以导引所述第二绝缘块4插入所述第二安装槽122内,所述第二锁扣凸起42用以与所述第二安装槽122相抵压以固定所述第二绝缘块4。所述第二绝缘块4包括后端面43、设置于所述后端面43上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定位槽44、上端面45、及贯穿该上端面45的两个固定槽46。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的第一延伸部236定位于对应的定位槽44内。请参图2所示,所述定位槽44与绝缘本体I的限位槽123分别对齐设置,且用以共同定位第一延伸部236,以起到较佳的定位效果。所述第一接触指51同样延伸入部分定位槽44内且位于相应第一接地端子251的第一延伸部236的前端,所述第一接地端子的第一延伸部236与第一接触指51在这些定位槽44内发生接触。所述第二接触指52与第二接地端子261的第二延伸部246接触。所述第二绝缘块4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绝缘块3的长度,因此第二绝缘块4具有足够的空间来设置定位槽44。另外,请参图10所示,所述接地片5的本体部50贴置于上端面45上,所述固定片53卡持于固定槽46内以实现固定。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片5组装固定于第二绝缘块4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地片5也可以固定于绝缘本体I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中,由于需要给第二绝缘块4的组装进行让位(也就是说在对应绝缘本体I后表面12下部的位置进行逃料),在这种情形下,逃料的位置并无限位槽123。由于逃料的位置又刚好靠近第一焊接部237,再加上第一延伸部236本身的长度较大,如果不设置定位结构,任由此处的第一延伸部236暴露在外面,将会因第一焊接部237的共面度难以保证,而严重影响第一焊接部237的焊接效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在第二绝缘块4的后端面43上设置定位第一延伸部236的定位槽44,很好的解决了本领域内长期存在的技术问题。另外,通过接地片5将第一接地端子251与第二接地端子261均连接在一起,使各接地端子的电位差为O,从而降低了信号串扰(cross-talk),提闻了闻频传输能力。综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 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I)及安装于绝缘本体(I)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对接面(11)、贯穿对接面(11)的第一收容腔(111)及贯穿对接面(11)且位于第一收容腔(111)下方的第二收容腔(112),其中所述第一收容腔(111)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舌板,所述第二收容腔(112)用以收容所述对接连接器的定位板,所述若干导电端子(2)包括位于上排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21)及位于下排的若干第二导电端子(22),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包括向下延伸入第一收容腔(111)内的第一接触部(231),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包括向上延伸入第一收容腔(111)内的第二接触部(24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包括若干第一接地端子(251)及若干第一信号端子(252),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包括若干第二接地端子(261)及若干第二信号端子(262),所述电连接器(100)还包括将第一接地端子(251)与第二接地端子(261)均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片(5)。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片(5)包括本体部(50)、自本体部后端延伸的若干第一接触指(51)及自本体部前端延伸的若干第二接触指(52),其中第一接触指(51)与第一接地端子(251)接触,第二接触指(52)与第二接地端子(261)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指(51)及第二接触指(52)均呈悬臂状,且所述第一接触指(51)向下弯折,所述第二接触指(52)向上弯折。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与对接面(11)相对的后表面(12)及贯穿该后表面(12)的第二安装槽(122),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包覆于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上以整合所述第二导电端子的第二绝缘块(4),所述第二绝缘块(4)收容于第二安装槽(122)内,所述接地片(5)固定于第二绝缘块(4)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块(4)包括上端面(45)及贯穿该上端面的至少一个固定槽(46),所述接地片(5)的本体部(50)贴置于该上端面(45)上,所述接地片(5)还包括自本体部(50)向下弯折且卡持于所述固定槽(46)内的固定片(53) ο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贯穿该后表面(12)且位于第二安装槽(122)上方的第一安装槽(121),所述电连接器(100)包括包覆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上以整合所述第一导电端子的第一绝缘块(3),所述第一绝缘块(3)收容于第一安装槽(121)内。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绝缘块(4)包括后端面(43)及设置于所述后端面上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定位槽(44),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51)及第一接触指(51)均延伸入定位槽(44)内并在这些定位槽(44)内发生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I)的后表面(12)设有与所述定位槽(44)在竖直方向上对齐的若干限位槽(123),所述第一接地端子(251)收容于对应的限位槽(123)内。
9.如权利要求I至8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端子(21)包括悬臂状的第一接触臂(23),所述第一接触部(231)位于该第一接触臂(23)上,所述第一接触臂(23)还包括位于第一接触部(231)后端且向上折弯再向下回折的第一折弯部(232),所述第二导电端子(22)包括悬臂状的第二接触臂(24),所述第二接触部(241)位于该第二接触臂(24)上,所述第二接触臂(24)还设有位于第二接触部(241)后端且向下折弯再向上回折的第二折弯部(24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232)设有第一顶点(233),所述第二弯折部(242)设有第二顶点(243),所述第一顶点(233)与所述第二顶点(243)之间的高度(Hl)大于第一接触部(231)与第二接触部(241)之间的高度(H2)。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适用于含弹片端子的连接器,尤其适用于QSFP,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安装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对接面及贯穿对接面的第一收容腔,所述若干导电端子包括位于上排的若干第一导电端子及位于下排的若干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一接地端子及若干第一信号端子,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若干第二接地端子及若干第二信号端子,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将第一接地端子与第二接地端子均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片。如此设置,通过将第一接地端子及第二接地端子连接在一起,使各接地端子的电位差为0,从而降低了信号串扰(cross-talk),提高了高频传输能力。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2695861SQ20122041041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8日
发明者顾光新, 付柯存, 张倩丽, 程毅 申请人:温州意华通讯接插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