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204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设有插接孔,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入插接孔内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排布于舌板上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插接孔内,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接地端子及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一体成型于金属壳体上,金属壳体具有信号屏蔽的功能外还具有接地端子的功能,简化电连接器的接地线路,降低成本。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接地端子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USB 3.0标准提供了十倍于USB 2.0的传输速度,可广泛用于PC外围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USB 3.0标准中定义了 A类插座和插头,USB 3.0A类插头可以和上一代的USB
2.0插座兼容对接。USB3.0A类插座一般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导电端子共设置有九根,包含两对差分信号端子、两接地端子及一电源端子,遮蔽壳体用于屏蔽外部的干扰信号,改善插座的信号传输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简化接地线路及降低成本的电连接器。
[0004]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设有插接孔,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入插接孔内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排布于舌板上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插接孔内,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接地端子及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一体成型于金属壳体上。
[000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与第一接地端子形成接地回路的电源端子。
[000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顶壁、与顶壁相对的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两侧壁,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顶壁一体相连。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壁具有因形成第一接地端子留下的通孔,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自通孔的后缘向下延伸而成。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部前表面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包括自顶壁向下延伸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收容于定位槽内被限制左右移动。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包括连接接触部与定位部的弹性部,所述舌板具有相对的上、下表面,上表面凹设有收容弹性部的第一收容槽。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第一端子组符合USB2.0传输协议,第一端子组包括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及位于第一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之间的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第一、第二端子组的组合符合USB3.0传输协议,第二端子组包括两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及位于该两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一第二接地端子,所述金属壳体具有向后延伸以与线缆或母电路板连接的连接片。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舌板下表面凹设有第二端子组的第二收容槽,所述舌板上表面设有与插接孔贯通的凹槽,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位于凹槽内的平板状接触部,第一端子组的接触部为弧形,所述导电端子与金属壳体采用碳素钢材质制成并在表面电镀镍。[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定位块,定位块具有固定导电端子的固定孔及向前延伸的卡扣臂,所述基部两侧设有凹陷部及位于凹陷部内的卡扣块,所述卡扣臂具有与卡扣块卡合在一起的卡扣孔。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块包括主体及自主体向后凸伸的支撑部,支撑部的顶面与底面分别设有与固定孔连通的凹部,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收容于凹部内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裸露于外部。
[001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接地端子一体成型于金属壳体上,第一接地端子能够借由金属壳体与线缆或母电路板实现接地回路,金属壳体具有信号屏蔽的功能外还具有接地端子的功能,简化电连接器的接地线路,方便电连接器与线缆或母电路板的连接制程,同时还简化制造其他导电端子的模具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金属壳体部分被切除。
[0017]图3为图2的立体分解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00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为USB 3.0插座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0、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10上的定位块20、收容于绝缘本体1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0及包覆绝缘本体10的金属壳体40。
[0021 ] 绝缘本体10包括基部11及自基部11向前凸伸的舌板12,基部11两侧面设有凹陷部111及位于凹陷部111内的卡扣块112,卡扣块112具有朝向后方的倾斜面113,基部11左右两端设有向后延伸的一对凸出部114。舌板12具有相对的上表面121与下表面122,上表面121凹设有若干第一收容槽123及位于第一收容槽123前方的若干凹槽124,第一收容槽123与凹槽124前后间隔开,凹槽124沿左右方向排成一行,每相邻两凹槽124之间设有一凸肋125将其隔开。基部11前端面凹设有一定位槽115,定位槽115自位于最外侧的一第一收容槽123向上贯穿基部11。下表面122凹设有若干第二收容槽126,第二收容槽126与凹槽125 —一贯通。基部11还开设有前后贯通的若干第一固定槽116、第二固定槽117,第一固定槽116位于第二固定槽117的上方,第一固定槽116与第一收容槽123 —一前后贯通,第二固定槽117与第二收容槽126 —一前后贯通。
[0022]定位块20向前组装于基部11上,定位块20包括主体21及自主体21向后凸出的支撑部22,主体21设有与第一、第二固定槽116、117前后 对齐的上下两排固定孔211及向前插入至绝缘本体10凹陷部111内的一对卡扣臂212,卡扣块112上的倾斜面113用于导引卡扣臂212向前移动,卡扣臂212设有固定卡扣块112的卡扣孔213,从而限制定位块20向后移动。主体21的底部两侧设有收容绝缘本体10凸出部114的缺口 214,从而限制定位块20左右及上下移动。支撑部22的顶面与底面分别凹设有与固定孔211前后连通的凹部220。[0023]导电端子30包括第一端子组31及第二端子组32,第一端子组31符合USB 2.0传输协议,第一、第二端子组31、32的组合符合USB3.0传输协议。第一端子组31为四根,包括一电源端子311、一第一接地端子313及位于电源端子311与第一接地端子313之间的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312,电源端子311与第一差分信号端子312分别 独立设置,第一接地端子313 —体成型于金属壳体40上。第一端子组31的每一端子包括位于绝缘本体10第一收容槽123内的弹性部314及位于弹性部314前端而自第一收容槽123向上凸伸出舌板12上表面121的弧形第一接触部315,电源端子311与第一差分信号端子312还包括位于后端的第一连接部318及连接弹性部314与第一连接部318的第一固定部317。第二端子组32为五根,包括两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322及位于该两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322之间的一第二接地端子223。第一固定部317固定于绝缘本体10第一固定槽116与定位块20的固定孔211内,第一连接部318收容于定位块20顶面的凹部220内并裸露于外部,以与线缆(未图示)焊接在一起。
[0024]第二端子组22的每一端子包括位于前端的平板状第二接触部325、自第二接触部325向后延伸的中间部316、自中间部316继续向后延伸的第二固定部327及自第二固定部327向后延伸的第二连接部328。第二接触部325收容于绝缘本体10凹槽124内,中间部316收容于绝缘本体10第二收容槽126内,第二固定部327固定于绝缘本体10第二固定槽117与定位块20的固定孔211内,第二连接部328收容于定位块20底面的凹部220内并裸露于外部,以与线缆焊接在一起。
[0025]另外,导电端子30除第一接地端子313外,均采用碳素钢材质制成并在表面电镀镍,碳素钢是指含碳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碳素钢包括优质碳素钢(含磷、硫较低)、高级优质钢(含磷、硫更低)和特级优质钢(含磷、硫极低),优质碳钢能够取代磷铜和磷青铜,成本比磷铜、磷青铜下降15%。
[0026]金属壳体40米用碳素钢材质制成,其包括顶壁41、与顶壁41相对的底壁42及连接顶壁41与底壁42的两侧壁43,一插接孔45形成在顶壁41、底壁42与两侧壁43之间,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绝缘本体10舌板12位于插接孔45内,第一、第二接触部315,325暴露于插接孔45内,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接触,顶壁41、底壁42与两侧壁43分别设有凸伸入插接孔45内的抵压弹片46,两侧壁43具有向后延伸的连接片431,用以与线缆中的接地线路连接实现接地回路,使得第一接地端子313可以借由金属壳体40与线缆形成接地回路。第一接地端子313是自顶壁41向下冲压形成,顶壁41具有因形成第一接地端子313而留下的通孔413。第一接地端子313包括自通孔413后缘向下垂直延伸的定位部319,定位部319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定位槽115内被限制左右移动。
[0027]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的第一接地端子313 —体成型于金属壳体40上,第一接地端子313能够借由金属壳体40与线缆实现接地回路,金属壳体40具有信号屏蔽的功能外还具有接地端子313的功能,简化电连接器100的接地线路,方便电连接器100与线缆的连接制程,同时还简化制造其他导电端子的模具结构,降低制造成本。
[0028]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连接器100安装在母电路板(未图示)上,导电端子30与金属壳体40分别焊接在母电路板上,第一接地端子313 —体成型在金属壳体40上,第一接地端子313借由金属壳体40与母电路板上的接地线路连接,同样可以简化电连接器100的接地线路,方便电连接器100与母电路板的安装制程,同时还简化制造其他导电端子的模具结构,降低制造成本,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0029]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及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设有插接孔,所述绝缘本体具有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入插接孔内的舌板,所述导电端子包括排布于舌板上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暴露于插接孔内,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接地端子及一对第一差分信号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一体成型于金属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与第一接地端子形成接地回路的电源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包括顶壁、与顶壁相对的底壁及连接顶壁与底壁的两侧壁,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顶壁一体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具有因形成第一接地端子留下的通孔,所述第一接地端子自通孔的后缘向下延伸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前表面设有定位槽,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包括自顶壁向下延伸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收容于定位槽内被限制左右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包括连接接触部与定位部的弹性部,所述舌板具有相对的上、下表面,上表面凹设有收容弹性部的第一收容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第一端子组符合USB2.0传输协议,第一端子组包括所述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电源端子及位于第一接地端子与电源端子之间的所述第一差分信号端子,第一、第二端子组的组合符合USB3.0传输协议,第二端子组包括两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及位于该两对第二差分信号端子之间的一第二接地端子,所述金属壳体具有向后延伸以与线缆或母电路板连接的连接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下表面凹设有第二端子组的第二收容槽,所述舌板上表面设有与插接孔贯通的凹槽,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位于凹槽内的平板状接触部,第一端子组的接触部为弧形,所述导电端子与金属壳体采用碳素钢材质制成并在表面电镀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向前组装于绝缘本体上的定位块,定位块具有固定导电端子的固定孔及向前延伸的卡扣臂,所述基部两侧设有凹陷部及位于凹陷部内的卡扣块,所述卡扣臂具有与卡扣块卡合在一起的卡扣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包括主体及自主体向后凸伸的支撑部,支撑部的顶面与底面分别设有与固定孔连通的凹部,所述导电端子具有收容于凹部内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裸露于外部。
【文档编号】H01R13/652GK203466380SQ201320519888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3日
【发明者】李华兵, 范敏 申请人: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