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36759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在其一端(17)处具有端子部(19)的两个汇流条(13)被平行地布置。所述汇流条(13)的端子部(19)的上级上的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a、24a)与安置在所述两个汇流条(13)之间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一对接触部相连接,并且所述汇流条(13)的端子部(19)的下级上的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b、24b)与安置在所述两个汇流条(13)之间的稳压二极管(27)的一对接触部相连接。邻近的汇流条(13)的端子部(19)设置有第一旋转限制部(48),采用该第一旋转限制部(48)与安置在所述两个汇流条之间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两个侧面相接触。
【专利说明】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该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能够建立具有不同 接触间隔的电子元件的电连接。

【背景技术】
[0002]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通过可靠地建立电子元件的电连接而获得高可靠性的电 子元件的连接结构。如图14所示,在该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中,一对汇流条501、503装配 至壳体中,并且作为光源的半导体发光元件(LED)也装配至该壳体中。分叉平板形状的汇 流条501、503具有电线连接部507、稳压二极管连接部509、电阻连接部511和LED连接部 513。在电阻连接部511中,压力接触刀片515、515分别设置在分叉的汇流条501、503上。 在稳压二极管连接部509中,单个的压力接触刀片517设置在一个汇流条501上,并且单个 的压力接触刀片519设置在另一个汇流条503上。
[0003] 在电阻527的下游侧,稳压二极管521以如下方式平行地连接到一对汇流条501、 503上:一个前部523电连接至一个汇流条501,同时另一个前部525电连接至另一个汇流 条503。当大的电压通过在正电动势流向二极管的方向上的静电输入到电路中时,二极管 521保护LED不被大电压损坏。在反电动势流向二极管的方向,二极管521阻止电连接,因 此,以同样的方式保护LED不受损坏。
[0004] 引用列表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申请2007-149762


【发明内容】

[0007] 技术问题
[0008] 然而,在传统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中,需要两种汇流条501、503,根据电子元件 的形状和尺寸不同,该两种汇流条设置有具有不同尺寸的连接部(压力接触刀片515、515、 517、519)。此外,仅能够安装具有用于通孔的前部的电子元件(稳压二极管521,电阻527), 并且存在不能与近来大量需要并因此实现了降低成本的用于表面安装的电子元件相连接 的问题。
[0009] 鉴于上述情况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的连接结 构,该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能够通过使用单种类型的汇流条连接具有接触部间距、外形和 尺寸不同的表面安装的多种类型的电子元件。
[0010] 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 通过采用以下结构实现上述目的。
[0012] (1) 一种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该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具有多个汇流条,所述多个 汇流条被平行地分开布置并且分别在其一端处设置有端子部,每个所述端子部具有至少两 对平行的右和左接触弹性片,该至少两对右和左接触弹性片构造成与设置在每个电子元件 的一个面上的一对接触部弹性接触,其中
[0013] 所述平行布置的汇流条的所述右和左接触弹性片中的至少任意两片连接至安置 在所述汇流条之间的电子元件的所述一对接触部,并且其中
[0014] 邻近的所述汇流条的每个所述端子部设置有第一旋转限制部,该第一旋转限制部 适于与将要插入以安置在所述汇流条之间的固定位置处的电子元件的侧面中的一个侧面 接触,这些侧面在电子元件的所述一个面的两侧端处与电子元件的所述一个面垂直。
[0015] 根据具有以上(1)中描述的结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具有所述端子部的多个汇 流条平行地分开布置,其中所述端子部设置有至少两对右和左接触弹性片,并且多个汇流 条的右和左接触弹性片中的至少任意两片连接至安置在汇流条之间的每个电子元件的一 对接触部。因此,能够将接触间距、外形和尺寸不同的多种电子元件连接至平行布置的多个 汇流条之间的端子部。
[0016] 此外,当电子元件插入到汇流条之间时,一对第一旋转限制部开始与电子元件的 两个侧面接触,因此,即使两个右和左接触弹性片弯曲不同并且弹性载荷稍有不同,也正常 地插入了该电子元件。此外,因为能够通过切割并且坚立汇流条的主体部而将第一旋转限 制部形成为舌形形状,连接结构的生产变得容易。
[0017] (2)根据以上(1)中描述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邻近的汇流条设置有 第二旋转限制部,该第二旋转限制部适于与安置在所述汇流条之间的固定位置处的电子元 件的两侧面接触,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位于在电子元件的插入方向上在比所述第一旋转限 制部更向前的位置。
[0018] 根据具有以上(2)中描述的结构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在完成电子元件的插入 即前,在插入方向的远端的电子元件的两个侧面与第二旋转限制部相接触。因此,电子元件 的四个角部由一对第一旋转限制部和一对第二旋转限制部引导,并且能够更加可靠地将电 子元件插入到规定的固定位置。此外,在第一旋转限制部设置成与安置在固定位置处的电 子元件的两个侧面相接触的情况下,电子元件的四个角部由第一和旋转限制部第二旋转限 制部在固定位置处支持,并且因此,震动等时也不可能发生电子元件的位置偏移。
[0019] 发明的有益效果
[0020]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能够通过使用单种类型的汇流条连接接触间 隔、外形和尺寸不同的用于表面安装的电子元件。还能够在插入每个电子元件时防止横向 滑动,从而使电子元件能够插入到标准固定位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中使用的两个汇流条 的透视图;
[0022] 图2是容纳图1所示的汇流条的壳体的透视图;
[0023] 图3是如图1所示的其中一个汇流条的透视图;
[0024] 图4A是如图1所示的汇流条的平面图,图4B是该汇流条的侧视图,以及图4C是 从图4A中箭头标记A-A的方向观察的剖面图,示出安装了电子元件的状态;
[0025] 图5A是半导体发光元件的透视图,以及图5B是稳压二极管的透视图;
[0026] 图6是用于说明汇流条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的连接装置中装 配步骤的视图;
[0027] 图7是用于说明电子元件的装配步骤的视图;
[0028] 图8A是已插入了汇流条的壳体的平面图,图8B是该壳体的侧视图;
[0029] 图9A是沿图8B中箭头标记B-B截取的在电子元件插入即前的壳体的剖面图,图 9B是当电子元件正在插入时的该壳体剖面图,图9C是在电子元件完全插入以后该壳体的 剖面图;
[0030] 图10是用于说明壳体的装配步骤的视图;
[0031] 图11是用于说明线保持器的装配步骤的视图;
[0032] 图12是采用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的LED单元的透 视图;
[0033] 图13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汇流条的平面图,图13B是该汇流条的侧视 图,并且图13C是切掉的并且插入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汇流条的壳体的水平剖面 图;
[0034] 图14是传统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的透视图。
[0035] 附图标记列表
[0036] 13,81 汇流条
[0037] 17 一端部
[0038] 19 端子部
[0039] 21 接触部
[0040] 23a,24a右、左接触弹性片
[0041] 23b,24b右、左接触弹性片
[0042] 25 半导体发光元件(电子元件)
[0043] 26 侧面
[0044] 27 稳压二极管
[0045] 46 汇流条主体部
[0046] 48 第一旋转限制部
[0047] 83 第二旋转限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8]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0049] 图1是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中使用的两个汇流条 的透视图,以及图2是容纳图1所示的汇流条的壳体的透视图。
[0050] 根据该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包括两个汇流条13,作为该结构的基本部 分,该两个汇流条13具有如图1所示的互相相同的形状。这两个汇流条13在容纳在如图 2所示壳体15中的状态下使用。
[0051] 根据该实施例的两个汇流条13分别在它们的一端部17处设置有端子部19,并且 该两个汇流条13被在它们中间留有间隔地平行布置。在该实施例中的汇流条13设置有在 上、下两个级中的端子部19,使得多种类型(本实施例中为两种)的电子元件,S卩,半导体发 光元件25和稳压二极管27能够被连接。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不限于 该结构,而是可以在一个或三个或以上的多个级中设置有端子部19。
[0052] 在本实施例中的端子部19中,能够与分别设置在半导体发光元件25和稳压二极 管27的一个面上的一对接触部21弹性接触的至少两对右、左接触弹性片23a、24a、23b、24b 形成在坚直方向的多个级中(在本实施例中为两个级)。
[0053]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汇流条13都具有一对分叉为大致Y形的接触弹性片23、24, 并且两对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a、24a、23b、24b设置在接触弹性片23、24的末端。平行布置 的汇流条13的上级中的四个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a、24a、23a、24a的两个邻近的左、右接触 弹性片24a、23a的电接触部45与安置在两个汇流条13之间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一对 接触部21相接触(见图4A至4C)。同时,平行布置的汇流条13的下级中的四个右和左接 触弹性片23a、24a、23b、24b中的跨过右、左接触弹性片23b中的一个的两个左、右接触弹性 片24b、24b的电接触部45与位于在两个汇流条13之间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5下方的稳压 二极管27的一对接触部21相接触(见图4A至4C)。
[0054] 图3是如图1所示的其中一个汇流条13的透视图。
[0055] 在汇流条13嵌入到壳体15的状态下,汇流条13的一部分从壳体15向外凸出。在 本实施例中,汇流条13的一部分的凸出侧称作"后侧",并且相反侧称作"前侧"。用于切除 被包覆的电线的包覆层以允许与导体电接触的压力接触刀片31设置在汇流条13的后端。 在压力接触刀片31的前部,连续地设置后抵接片33、后弹性支柱35、前弹性支柱37和前抵 接片39。
[0056] 如图3所示,连接部41形成在汇流条13的一对前抵接片39和端子部19之间。在 汇流条13已经容纳于壳体15中之后,可切除该连接部41。压力接触刀片31、后抵接片33、 后弹性支柱35、前弹性支柱37、前抵接片39和端子部19在通过钣金加工而整体冲压成形 之后,通过折成如图3所示的形状而形成。为形成汇流条13的端子部19, 一对侧壁43折成 U形以成平行状,然后,接触弹性片23、24通过冲压形成在各侧壁43上。为形成汇流条13, 汇流条主体部46通过折成U形而形成。分叉成大致U形的接触弹性片23、24通过冲压操 作形成在彼此相对的一对侧壁43上,并且两对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a、24a、23b、24b形成在 接触弹性片23、24的末端。以这种方式,能够容易地并简洁地生产具有大量的电接触部45 的弹性接触结构。
[0057] 以如图3所示的姿态的汇流条13具有向下朝向的U形开口侧,上侧的汇流条主体 部46的一部分被切为矩形形状。在该切除部分的前侧设置有第一旋转限制部48。具体地, 第一旋转限制部48通过切割并坚立构成了端子部19的汇流条主体部46的一部分以向下 悬挂(以悬挂方式设置)而形成。在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中,如图1所示, 具有相同形状的两个汇流条平行地布置。因此,将一对第一旋转限制部48之间留有间隔地 平行布置。当半导体发光元件25插入壳体15中以固定时,该一对第一旋转限制部48适于 分别接触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两个侧面26 (见图5A)。注意,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两个侧 面26都与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设置有一对接触部21的一个面在该一个面的两侧端处垂 直。
[0058] 图4A是如图1所示的汇流条的平面图,图4B是该汇流条13的侧视图,以及图4C 是从图4A中箭头标记A-A的方向观察的剖面图,示出安装了电子元件的状态。图5A是半 导体发光元件25的透视图,以及图5B是稳压二极管27的透视图。
[0059] 在每个汇流条13中,一对接触弹性片23、24平行地形成,并且在分叉为大致Y形 的接触弹性片23和24的各末端设置有两对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a、24a、23b、24b。从右和 左接触弹性片23a、24a、23b、24b的各自的末端凸出的电接触部45形成为三角形,该三角 形的直角用作触头。如图4A所示,两个汇流条13之间留有间隔地平行布置。因此,在左、 右接触弹性片23a、24a、23b、24b的末端的电接触部45设置在八个位置处,具体地,如图4C 所示,在每一侧的四个位置处。形成在各个汇流条13上的上元件支座47与平行布置的汇 流条13的上级中的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a、24a、23b、24b的上部四个位置的电接触部45相 对。同时,形成在各个汇流条13上的下元件支座49与平行布置的汇流条13的下级上的右 和左接触弹性片23a、24a、23b、24b的下部四个位置的电接触部45相对。
[0060] 半导体发光元件25安装在上元件支座47和上级上的四个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a、 24a、23b、24的上部四个位置处的电接触部45之间。稳压二极管27安装在下元件支座49 和下级上的四个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a、24a、23b、24的下部四个位置处的电接触部45之 间。如图5A所示,半导体发光元件25是在其一面上设置有一对接触部21的用于表面安装 的电子元件。如图5B所示,稳压二极管27也是在其一面上设置有一对接触部21的用于表 面安装的电子元件。
[0061] 如图4C所示,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设置有接触部21的所述面与上级上的右和左 接触弹性片23a、24a的电接触部45相对,并且其背面抵靠在上元件支座47上。稳压二极 管27的设置有接触部21的所述面与下级上的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b、24b的电接触部45 相对,并且其背面抵靠在下元件支座49上。
[0062] 在本实施例中,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接触部之间的间距小于稳压二极管27的接 触部之间的间距。简言之,两个电子元件的接触部之间的间距不同。在本实施例的电子元 件的连接结构中,可以安装两种类型的电子元件,即,同时安装接触部之间的间距不同的半 导体发光元件25和稳压二极管27。具体地,如图4C所示,平行布置的汇流条13的上级上 的四个左、右接触弹性片23a、24a、23a、24a中的两个邻近的右、左接触弹性片24a、23a的电 接触部45与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一对接触部21接触。同时,平行布置的汇流条13的下 级上的四个左和右接触弹性片23b、24b、23b、24b中的跨过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b中的一个 的两个接触弹性片24b、24b的电接触部45与稳压二极管27的一对接触部21接触。
[0063] 具体地,半导体发光元件25连接到平行布置的汇流条13的上级上的电接触部45 中的从图4C的左侧开始的第二和第三个电接触部45。而稳压二极管27连接到平行布置 的汇流条13的下级上的电接触部45中的从左侧开始的第一和第三个电接触部45。不过, 也可以将稳压二极管27连接至从左侧开始的第二和第四电接触部45。此外,虽然在本实 施例中使用了接触部之间的间距是电接触部45的之间的间距的二倍的稳压二极管27,也 可以使用接触部之间的间距是电接触部45之间的间距三倍的稳压二极管27。在这种情况 下,该稳压二极管27的一对接触部21连接到从左侧开始的第一和第四个电接触部45。 [0064] 接下来,将描述具有上述结构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的装配步骤。
[0065] 图6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本施例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中的汇流条的装配 步骤的视图,图7是用于说明以同种方式的电子元件的装配步骤的视图。图8A是已插入了 汇流条13的壳体15的平面图,图8B是该壳体15的侧视图。图9A是沿图8B中箭头标记 B-B截取的在电子元件插入即前的壳体的剖面图,图9B是当电子元件正在插入时该壳体的 剖面图,图9C是在电子元件完全插入以后该壳体的剖面图。图10是用于同样说明壳体的 装配步骤的视图。图11是用于同样说明线保持器的装配步骤的视图,图12是采用了根据 本发明的本施例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的LED(发光二极管)单元53的透视图。
[0066] 例如,能够在LED单元53中优选采用上述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为了将电子元件 的连接结构应用于LED单元53,将两个汇流条13安装至壳体15,如图6所示。
[0067] 壳体15设置有两个汇流条容纳室55。每个汇流条容纳室55都在其后端部具有后 壁57,以及形成在后壁57之前的内壁面上的一对保持槽59。通过将后壁57夹在后抵接片 33和后弹性支柱35之间,插入到汇流条容纳室55的汇流条13被安装成使汇流条13不从 壳体15中掉落。
[0068] 如图7所示,LED安装开口 61和二极管安装开口 63形成在壳体15的前面上的坚 直方向上的两级中。半导体发光元件25插入到LED安装开口 61中且接触部21向下朝向, 稳压二极管27插入到LED安装开口 63中且接触部21向上朝向。例如如图8A所示,半导 体发光元件25在完全插入到预定的固定位置之后被固定。以这种方式,如图4C所示,其各 接触部21与相应的电接触部45连接。此外,保持槽59在壳体15的底面开口,并且电阻器 28 (见图4B)插入到保持槽59中。以这种方式,每个电阻器28都夹在图中前侧的汇流条 13的前抵接片39和前弹性支柱37之间,并且前弹性支柱37的电接触部连接到电阻器28 的一对接触部上(见图1)。
[0069] 有必要根据本实施例以如下方式构造 LED单元53 :该LED单元53的电路包括分 别设置在阳端子和阴端子之间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5、稳压二极管27和电阻器28。为此,如 图3所示,连接部41形成在汇流条13的一对前抵接片39和端子部19之间。在汇流条13 已容纳在壳体15中并且电阻器28已插入到保持槽59中后,该连接部41被切除。因为切 除了连接部41,每个汇流条13中的电阻器28的一个接触部与压力接触刀片31接触,并且 电阻器28的另一个接触部与前弹性支柱37接触。以这种方式,形成了其中电阻器28串联 地设置在压力接触刀片31和端子部19之间的电路。
[0070] 当半导体发光元件25插入到壳体15中时,该半导体发光元件25首先由形成在壳 体15中的具有锥形入口的LED安装开口 61引导,如图9A所示,并且以限制旋转的方式水 平地插入到壳体15中。这里,旋转指的是绕垂直于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上面和下面的轴 线旋转。
[0071] 如图9B所示,在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大约一半插入到LED安装开口 61的状态下, 两侧面26的前部都被夹在一对第一旋转限制部48之间以与其接触。具体地,当半导体发 光元件25插入到汇流条13之间时,一对第一旋转限制部48与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两侧 面26相接触。结果,即使在两个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a、24a弯曲不同并且弹性载荷稍微不 同的情况下,也能够将半导体发光元件25以限制旋转的方式正常插入。形成在壳体15中 的停止面64阻止了半导体发光元件25插入,从而使半导体发光元件25停止在规定的固定 位置。
[0072] 此外,通过切割并坚立汇流条主体部46的一部分作为舌状片,能够以悬挂方式设 置第一旋转限制部48。因此,第一旋转限制部48能够使用汇流条主体部46的平板部形成。 在半导体发光元件25具有较大的壁厚的情况下,可以将两个侧面26夹在通过沿插入方向 折叠汇流条主体部46而形成的台阶部等之间。然而,在半导体发光元件25具有较小的壁 厚的情况下,难以形成台阶部。第一旋转限制部48能够形成为从具有平板形状的汇流条主 体部46切割和坚立的舌状片。作为限制两个侧面26的结构,切割并坚立的舌状片就生产 而言比台阶部更有优势。结果,即使在电子元件有小的壁厚的情况下,生产也变得简单。
[0073] 此外,在通过沿插入方向折叠而形成台阶部的情况下,存在沿两个侧面26延伸的 台阶部的引导面。在这种情况下,引导面与两个侧面26为面接触,因此,半导体发光元件25 的插入阻力增大。相反,第一旋转限制部48能够在其壁厚的端面上与侧面26接触,因为第 一旋转限制部48为坚立的舌状片,因此插入载荷的增加较少。
[0074] 如图10所示,配备有半导体发光元件25和稳压二极管27的壳体15装配到透镜 盖65中。壳体插入开口 67形成在透镜盖65的后端面上。在壳体15插入到透镜盖65的 状态下,压力接触刀片31在透镜盖65内侧向后伸出。
[0075] 如图11所示,线保持器69通过壳体插入开口 67插入装配有壳体15的透镜盖65 中。线保持器69设置有C形线保持槽71,该线保持槽位于线保持器69的三个外表面上的 两个位置处。具有包覆层的电线29以折成C形的状态嵌合入各线保持槽71中。用于允许 压力接触刀片31进入的水平狭缝73形成在线保持器69的前表面上,以跨过线保持器槽 71。根据该结构,当线保持器69插入到透镜盖65中时,汇流条13的在透镜盖65内侧向后 伸出的压力接触刀片31进入到狭缝73中,使得能够在压力接触刀片31和电线29的导体 之间建立电连接。
[0076] 当线保持器69已经插入到透镜盖65中时,从线保持器69的侧面凸出的锁定钩77 锁定至形成在透镜盖65的侧面上的锁定孔75,从而防止壳体15和线保持器69本身从透 镜盖65中掉落。通过将壳体15和线保持器69装配至透镜盖65中,形成了如图12所示的 LED单元53。
[0077]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中,两个汇流条13平行地布置,该 两个汇流条13具有端子部19,在该端子部19中两对平行的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a、24a、 23b、24b形成在上、下两级中。然后,平行布置的汇流条13的上级上的四个右和左接触弹 性片23a、24a、23b、24b中的两个邻近的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4a、23a的电接触部45与安置 在两个汇流条13之间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一对接触部21相接触。同时,平行布置的汇 流条13的下级上的四个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a、24a、23b、24b中的跨过右和左接触弹性片 23b中的一个的两个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4b、24b的电接触部45与稳压二极管27的一对接 触部21相接触,该稳压二极管27定位在两个汇流条13之间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下方。 以这样的方式,能够将接触部之间的间距、外形和尺寸不同的电子元件连接起来。
[0078] 此外,两个汇流条13中的每个汇流条都具有一对接触弹性片23、24,在该一对弹 性接触片23、24中两对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a、24a、23b、24b分别形成在分叉大致Y形的远 端处并被平行分隔地布置。因此,电接触部45安置在八个位置,具体地,在每一侧的四个位 置上。结果,具有小尺寸和小接触部之间的间距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5能够连接至平行布置 的汇流条13的上级上的四个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a、24a、23a、24a中的两个邻近的右和左 接触弹性片24a、23a的电接触部45。同时,具有大尺寸和大的接触间隔的稳压二极管27能 够连接至下级上的四个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3b、24b、23b、24b中的跨过一个右和左接触弹 性片23b的两个右和左接触弹性片24b、24b的电接触部45。
[0079] 然后,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的改型。
[0080] 图13A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汇流条81的平面图,图13B是该汇流条的侧 视图,并且图13C是切掉的并且插入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汇流条81的壳体的水平剖 面图。
[0081]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邻近的汇流条81的汇流条主体部46分别设置有第二旋转限 制部83,该第二旋转限制部83适于与设置在汇流条81之间的固定位置的半导体发光元件 25的侧面26相接触。第二旋转限制部83在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插入方向上设置成比第 一旋转限制部48更向前。能够以如第一旋转限制部48的方式,通过切割并坚立汇流条主 体部46的构成端子19的部分而形成这些第二旋转限制部83。
[0082] 在具有设置在壳体15的一对汇流条81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中,在完成半导体 发光元件25的插入之前,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两个侧面26在沿插入方向的末端侧处与第 二旋转限制部83相接触。结果,如图13C所示,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四个角部由一对第一 旋转限制部48和一对第二旋转限制部83引导,从而使得能够更加可靠地将半导体发光元 件25插入到规定的固定位置。此外,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限制部48设置成与安置在固定 位置处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两个侧面26相接触。因此,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四个角部 由第一和第二旋转限制部48、83在固定位置处支持,并且因此,即使有震动等时,也不可能 发生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位置偏移。注意,不必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旋转限制部48设置 为一定与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两个侧面26接触,在与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两个侧面接触 的情况下,第一旋转限制部48能够引导将要安置在固定位置的半导体发光元件25的插入 就足够了。
[0083]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通过使用单种类型的汇流条,能够 将接触间隔、外形和尺寸不同的并用于表面安装的多种类型的电子元件连接至多种形式的 连接电路上。因此,在插入电子元件时,能够在防止横向滑动的同时将电子元件插入到标准 固定位置。
[0084] 以上描述了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作为该结构的基础部件,提 及了包括两个具有同样形状的汇流条13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然而,根据本发明的电子 元件的连接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作为该结构的基础部件,可以设置三个或更多的具有同样 形状的汇流条。
[0085]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可适当做出各种修改和改 善。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材料、形状、尺寸、数量、电子元件安置的位置都是任选的,设置成 使得能够实现本发明,而不限制本发明。
[0086] 本申请基于2012年3月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 2012-048337,该专利申请的 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0087] 工业实用性
[0088] 本发明对于提供一种电子元件的连接装置是有用的,使得能够利用单种类型的汇 流条连接具有不同连接间隔、外形、尺寸的用于表面安装的电子元件,并且还能够在每个电 子元件插入时防止横向滑动,从而使得电子元件能够被插入到标准固定位置。
【权利要求】
1. 一种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该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具有多个汇流条,所述多个汇流 条被平行地分开布置并且分别在其一端处设置有端子部,每个所述端子部具有至少两对平 行的右和左接触弹性片,该至少两对右和左接触弹性片构造成与设置在每个电子元件的一 个面上的一对接触部弹性接触,其中 平行布置的所述汇流条的所述右和左接触弹性片中的至少任意两片连接至安置在所 述汇流条之间的电子元件的所述一对接触部,并且其中 所述邻近的汇流条的每个所述端子部设置有第一旋转限制部,该第一旋转限制部适于 与将要插入以安置在所述汇流条之间的固定位置处的电子元件的侧面中的一个侧面接触, 这些侧面在所述电子元件的所述一个面的两侧端处与所述电子元件的所述一个面垂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结构,其中,所述邻近的汇流条设置有第二 旋转限制部,该第二旋转限制部适于与安置在所述汇流条之间的固定位置处的所述电子元 件的两个侧面接触,所述第二旋转限制部位于在所述电子元件的插入方向上比所述第一旋 转限制部更向前的位置处。
【文档编号】H01R13/24GK104115577SQ201380009302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5日
【发明者】望月信二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