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78673阅读:90来源:国知局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设置于一电路板,包含: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一外屏蔽壳及一内屏蔽壳。绝缘本体具有一主体及一由主体向前凸伸的舌板。舌板具有一连接主体的基部以及一由基部向前延伸出的延伸部。端子设于绝缘本体且分别具有一露出于舌板的接触部及一伸出绝缘本体的主体的尾部。外屏蔽壳与绝缘本体相结合并围绕舌板界定出一个对接腔。内屏蔽壳设于外屏蔽壳的内侧,至少覆盖该舌板的基部,且具有多个用以定位内屏蔽壳的固定凸片,多个固定凸片嵌入绝缘本体而使内屏蔽壳与绝缘本体相对定位。
【专利说明】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内、外屏蔽壳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用于传输高频信号的电连接器,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第201320378153.0号所公开的电连接器,其通常只有套设于绝缘本体外的金属壳体构成外部的屏蔽结构,以阻挡电连接器的端子在进行信号传输时的电磁辐射。
[0003]然而,在端子进行高频高速信号传输时仅有外部的金属壳体作为屏蔽无法完全屏蔽所有电磁辐射,而有电磁辐射穿过绝缘本体向后泄漏,对端子的尾部造成不良影响导致信号传输质量下降以及进一步泄露到电连接器外部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内、外屏蔽壳以达到充分屏蔽电磁辐射功能的电连接器。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佳屏蔽及接地效果且容易制作及组装的电连接器。
[0006]于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其设置于一电路板,包含:一绝缘本体、多个端子、一外屏蔽壳及一内屏蔽壳。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主体及一由所述主体向前凸伸的舌板,所述舌板具有一连接所述主体的基部以及一由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出的延伸部。所述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且分别具有一露出于所述舌板的接触部及一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的尾部。所述外屏蔽壳与所述绝缘本体相结合并围绕所述舌板的外部空间界定出一个对接腔。所述内屏蔽壳设于所述外屏蔽壳的内侧;所述内屏蔽壳至少覆盖所述舌板的基部,且具有多个用以定位所述内屏蔽壳的固定凸片,所述多个固定凸片嵌入所述绝缘本体而使所述内屏蔽壳与所述绝缘本体相对定位。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内屏蔽壳包括至少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从所述内屏蔽壳延伸出并抵顶在所述外屏蔽壳的内表面,使内屏蔽壳紧配合于外屏蔽壳与绝缘本体之间。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内屏蔽壳包括至少一焊接脚,所述外屏蔽壳具有对应的至少一穿孔以容置对应的焊接脚,使位于对应穿孔的焊接脚焊接于所述电路板,固定所述内屏蔽壳与所述外屏蔽壳并形成接地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连接所述上、下表面的两侧面以及朝向所述对接腔的一前表面;所述内屏蔽壳还进一步覆盖所述主体的前表面。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多个端子在所述舌板上分为上、下两排设置,所述电连接器还包含一接地金属板,所述接地金属板具有一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且介于上、下排端子之间的板体及至少一由所述板体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接地脚。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内屏蔽壳包括两个金属件,所述两金属件,所述两金属件分别为第一金属件及第二金属件,所述第一金属件及所述第二金属件相互配合共同覆盖所述舌板的基部的上下两侧,从而将所述多个端子环绕包围在其中。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每一所述金属件具有一覆盖所述基部的一横板部、从所述横板部的后端垂直弯折延伸出的一弯折部以及从所述弯折部的外侧缘向后延伸出的一固定部。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绝缘本体还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舌板的基部两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道;所述两金属件均具有形成于所述横板部的两侧的两固定凸片,所述两固定凸片对应卡置于对应的槽道。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还具有多个卡槽,所述两金属件均具有形成于固定部的至少一固定凸片,每一所述金属件的所述固定凸片对应嵌入于对应的卡槽。
[001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所述两槽道还进一步向后延伸到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内一设定深度,并上下贯穿所述主体;所述两金属件的横板部上的固定凸片的后部嵌入至所述主体上的槽道内,从而被所述主体夹持固定在其中。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连接器,其中所述内屏蔽壳的前缘具有呈弯弧状的至少一导引部,所述舌板还对应所述导引部形成有至少一让位沟槽,其中所述导引部的前端缘与所述让位沟槽之间具有一间隙,从而可供所述导引部微量活动于其中。
[0017]本实用新型的功效,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可由外屏蔽壳与内屏蔽壳相配合构成两层屏蔽结构,以有效屏蔽电磁辐射,并借由接地金属板增强舌板的强度并减少端子传输信号时的高频串扰,从而达到提高电性能的目的,且进一步增加接地屏蔽效果。此外,该绝缘本体由第一绝缘件及第二绝缘件组合形成,而且该内屏蔽壳由第一金属件及第二金属件组合形成,而使制造及组装较为容易。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附图的实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0019]图1是一立体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一较佳实施例设于一电路板及其与一插头连接器的对接关系;
[0020]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设于一电路板;
[0021]图3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外屏蔽壳与一绝缘本体的结合关系;
[0022]图4是图3的另一角度视图;
[0023]图5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内屏蔽壳与该绝缘本体的结合关系;
[0024]图6是图5的另一角度视图;
[0025]图7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接地金属板及一焊脚定位件与该绝缘本体的结合关系;
[0026]图8是图7的另一角度视图;
[0027]图9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端子与该绝缘本体的一第一绝缘件及一第二绝缘件的结合关系;
[0028]图10是图9的另一角度视图;
[0029]图11是一前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
[0030]图12是一沿图11中的XI1-XII直线所取的剖视图;
[0031]图13是一沿图11中的XII1-XIII直线所取的剖视图;
[0032]图14是一立体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一端子间隔块与端子尾部的作用关系;及
[0033]图15是图14的局部视图,说明该较佳实施例的端子间隔块与端子尾部的作用关系O
[0034]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5]100 电连接器
[0036]I 绝缘本体
[0037]11 第一绝缘件
[0038]111 凹孔
[0039]12 第二绝缘件
[0040]121 凸柱
[0041]122 限位槽
[0042]13 主体
[0043]131 上表面
[0044]132 下表面
[0045]133 侧面
[0046]134 前表面
[0047]135 槽道
[0048]136 卡槽
[0049]137 让位凹槽
[0050]14 舌板
[0051]141 基部
[0052]142 延伸部
[0053]143 上表面
[0054]144 下表面
[0055]145 让位沟槽
[0056]15 端子间隔块
[0057]2 端子
[0058]21 接触部
[0059]22 尾部
[0060]3 外屏蔽壳
[0061]31 对接腔
[0062]32 焊脚
[0063]33 穿孔
[0064]4内屏蔽壳
[0065]41固定凸片
[0066]42固定凸片
[0067]43焊接脚
[0068]44第一金属件
[0069]441第一横板部
[0070]442第一弯折部
[0071]443第一固定部
[0072]444弹性臂
[0073]445第一导引部
[0074]45第二金属件
[0075]451第二横板部
[0076]452第二弯折部
[0077]453第二固定部
[0078]454第二导引部
[0079]5接地金属板
[0080]51板体
[0081]511穿孔
[0082]52遮蔽部
[0083]521穿孔
[0084]53接地脚
[0085]6焊脚定位件
[0086]61卡块
[0087]62定位孔
[0088]63定位孔
[0089]64定位凹槽
[0090]9电路板
[0091]200插头连接器
[0092]201对接前缘
[0093]202接地弹片
[0094]203屏蔽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95]参阅图1与图2,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可设置于一电路板9以供一插头连接器200对接。
[0096]参阅图2至图8,电连接器100包含一绝缘本体1、多个端子2、一外屏蔽壳3、一内屏蔽壳4、一接地金属板5及一焊脚定位件6。
[0097]该绝缘本体I由一第一绝缘件11及一第二绝缘件12组合形成,具有一主体13及一由该主体13向前凸伸的舌板14。该主体13具有一上表面131、一下表面132、连接该上、下表面131、132的两侧面133以及一前表面134。该舌板14具有一连接该主体13的基部141以及一由该基部141向前延伸出的延伸部142。其中该舌板14的基部141的厚度厚于该舌板14的延伸部142的厚度。
[0098]多个端子2固设于该绝缘本体I且分别具有一露出于该舌板14的延伸部142的接触部21及一向后伸出该绝缘本体I的主体13的尾部22。另配合参阅图9与图10,详细来说,多个端子2分为上、下两排,多个上排端子2埋设于该第一绝缘件11,多个下排端子2埋设于该第二绝缘件12。上排端子2的接触部21露出于该舌板14的延伸部142的上表面143,而下排端子2的接触部21露出于该舌板14的延伸部142的下表面144。每排端子2包括四根接触部21向前凸出的端子2与八根接触部21处于稍后位置的端子2,其中两侧的两根较长的端子2用于接地,而中部的两根较长的端子2用于提供电源。八根较短的端子2中包括两个高速差分信号对、位于中央的一个低速差分信号对以及两根控制用端子。其中上排端子2的接触部21与下排端子2的接触部21相对舌板14呈180度对称设置,从而使插头连接器200可以180度翻转地插入到电连接器100。
[0099]该外屏蔽壳3与该绝缘本体I相结合并围绕该舌板14的外部空间界定出一个对接腔31,该外屏蔽壳3具有四个焊脚32以固定于电路板9。其中该绝缘本体I的前表面134朝向对接腔31。
[0100]该内屏蔽壳4覆盖该舌板14的基部141及该主体13的上、下表面131、132与前表面134,且具有多个用以定位该内屏蔽壳4的固定凸片41、42。具体而言,该内屏蔽壳4包括两金属件,这两个金属件分别为第一金属件44及第二金属件45。该第一金属件44具有一覆盖该基部141的第一横板部441、从该第一横板部441的后端垂直弯折延伸出的一第一弯折部442,以及从该第一弯折部442的上缘水平向后延伸出的一第一固定部443。该第二金属件45具有一覆盖该基部141的第二横板部451、从该第二横板部451的后端垂直弯折延伸出的一第二弯折部452,以及从该第二弯折部452下缘水平向后延伸出的一第二固定部453。该第一、第二横板部441、451覆盖该舌板14的基部141的上下两侧,该第一弯折部442与该第二弯折部452覆盖于该主体13的前表面134,该第一固定部443与该第二固定部453分别覆盖于该主体13的上、下表面131、132。换言之,该第一金属件44及该第二金属件45共同覆盖该舌板14的基部141的上下两侧,亦即该内屏蔽壳4覆盖该舌板14的基部141,以将多个端子2环绕包围在其内且第一金属件44及该第二金属件45之间间隔有一间隙,这种结构形式有利于制造及组装。在某些较为精简的替代实施例中(图未示),该内屏蔽壳4也可以被设置为仅仅覆盖该舌板14的基部141,或是只覆盖该舌板14的基部141与该主体13的前表面134,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接地屏蔽的效果,防止对接腔31内的电磁辐射穿过绝缘本体I向后泄漏影响端子2的尾部,从而达到提高端子2的信号传输质量以及防止电磁辐射泄漏到电连接器100外部的目的。
[0101]该绝缘本体I还具有两个靠近该舌板14的基部141两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道135、多个分别形成于该上、下表面131、132的卡槽136及两个形成于该上表面131的让位凹槽137。在某些替代实施例中的两槽道的后端终止于主体13的前方或主体13与舌板14的交接处(图未示),其中四个固定凸片41分别形成于该第一横板部441及第二横板部451的横向两侧,并嵌入卡置于对应的槽道135,从而达到固定该第一横板部441及第二横板部451的目的。而具体到本较佳实施例的两槽道135还较佳是进一步向后延伸到该绝缘本体I的主体13内一设定深度,并上下贯穿该主体13 ;四个固定凸片41的后部嵌入至该主体13上形成的槽道内135,从而被该主体13夹持固定在其中,借此防止固定凸片41向外张开发生变形;四个固定凸片42较佳是分别形成于该第一固定部443及该第二固定部453的横向两侧以嵌入卡置于对应的卡槽136,用以加强固定第一金属件44及第二金属件45;另外两个焊接脚43形成于该第二弯折部452及该第二固定部453,焊接脚43由该第二横板部451朝向该外屏蔽壳3延伸出,该外屏蔽壳具3有对应的两个穿孔33以容置对应的焊接脚43,使位于对应穿孔33的焊接脚43可焊接于电路板9 (见图11、12)形成接地及提供固定的效果。该第一金属件44还具有形成于该第一弯折部442及该第一固定部443的两个弹性臂444,两个弹性臂444由该内屏蔽壳4的第一横板部441延伸出并弹性抵顶在该外屏蔽壳3的内表面(见图12),从而使该内屏蔽壳4与该外屏蔽壳3达成接地及辅助固定的效果O
[0102]该内屏蔽壳4的前缘较佳具有呈弯弧状的至少一导引部,该舌板14还对应该导引部形成有至少一让位沟槽,其中该导引部的前端缘与让位沟槽之间具有一间隙,从而可供导引部微量活动于其中。具体到本较佳实施例,该第一金属件44还具有一形成于该第一横板部441前缘且呈弯弧状的第一导引部445,该第二金属件45还具有一形成于该第二横板部45前缘且呈弯弧状的第二导引部454。该舌板14还具有两个分别形成于该基部141上、下表面143、144的让位沟槽145 (见图12),以分别容置该第一、第二导引部445、454。当插头连接器200 (见图1)与电连接器100对接过程中,该第一、第二导引部445、454可使插头连接器200的对接前缘201容易通过而不会产生阻滞。而且,当插头连接器200与电连接器100对接后,插头连接器200的多个上、下接地弹片202可以接触该内屏蔽壳4的第一横板部441及第二横板部451以达成接地的效果,从而构成第一接地屏蔽结构来阻止电磁辐射穿过绝缘本体I向后泄露。而该外屏蔽壳3与该插头连接器200的屏蔽外壳203构成第二接地屏蔽结构,从而可以有效地在对接腔31的外周达成一个整体包围的屏蔽效果。
[0103]参阅图7至图10,该接地金属板5夹设于该第一绝缘件11与该第二绝缘件12之间。该接地金属板5具有一设于该绝缘本体I且介于上、下排端子2之间的板体51,一由该板体51向后延伸出该绝缘本体I并向下弯折的遮蔽部52及两个分别由该板体51向后延伸出该绝缘本体I且位于该遮蔽部52两侧的接地脚5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绝缘件12具有多个凸柱121,且该第一绝缘件11上具有多个分别与多个凸柱121卡接的凹孔111,该接地金属板5具有多个形成于该板体51以分别供对应凸柱121穿设的穿孔511。当然,在等效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该第一绝缘件11具有凸柱,而该第二绝缘件12具有凹孔。该接地金属板5可以增强舌板14的强度并减少上排的端子2与下排的端子2传输信号时的闻频串扰,从而达到提闻电性能的目的。此外,该接地金属板5的遮蔽部52及接地脚53可以增强屏蔽功能及提供接地功能。
[0104]参阅图9至图12,该焊脚定位件6与该绝缘本体I的本体13结合固定。具体而言,该焊脚定位件6结合于该第二绝缘件12后侧且在该第一绝缘件11下方,并具有分别凸出左右两侧的两个卡块61以卡置于该第二绝缘件12上的限位槽122,及多个上下贯穿的定位孔62、63以分别供多个端子2的尾部22及该接地金属板5的接地脚53穿设定位,从而防止多个尾部22及接地脚53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上排端子2的尾部22末端形成弯折,为表面焊接形式的焊脚,且位于多个下排端子2的尾部22后方,多个下排端子2的尾部22笔直向下延伸为穿孔焊接形式的焊脚。该焊脚定位件6位于后排的定位孔63还贯穿后侧面以穿设多个上排端子2的尾部22。此外,该焊脚定位件6还具有一定位凹槽64以对应容置该接地金属板5的遮蔽部52的弯折部分(见图13)。
[0105]参阅图10、图13至图15,该第一绝缘件11较该第二绝缘件12向后凸伸,并于凸出部分的底面向下凸伸形成一端子间隔块15。该接地金属板5的后部形成有一供该端子间隔块15穿过的穿孔521。参阅图13至图15,该端子间隔块15压抵于位于中间的两根下排端子2较向后凸出的尾部22,以避免这两个端子2的尾部22在安装到电路板9时向上弯折变形与该接地金属板5接触导致短路。
[010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可由外屏蔽壳3与内屏蔽壳4相配合构成两屏蔽结构,以有效屏蔽电磁辐射,并借由接地金属板5增强舌板14的强度及减少端子2传输信号时的高频串扰,从而达到提高电性能的目的且进一步增加接地屏蔽效果。此外,该绝缘本体I由第一绝缘件11及第二绝缘件12组合形成,而且该内屏蔽壳4由第一金属件44及第二金属件45组合形成,而使制造及组装较为容易。
[0107]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设置于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含: 一绝缘本体,具有一主体及一由所述主体向前凸伸的舌板,所述舌板具有一连接所述主体的基部以及一由所述基部向前延伸出的延伸部; 多个端子,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且分别具有一露出于所述舌板的接触部及一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的尾部; 一外屏蔽壳,与所述绝缘本体相结合并围绕所述舌板的外部空间界定出一个对接腔;及 一内屏蔽壳,设于所述外屏蔽壳的内侧;所述内屏蔽壳至少覆盖所述舌板的基部,且具有多个用以定位所述内屏蔽壳的固定凸片,所述多个固定凸片嵌入所述绝缘本体而使所述内屏蔽壳与所述绝缘本体相对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蔽壳包括至少一弹性臂,所述弹性臂从所述内屏蔽壳延伸出并抵顶在所述外屏蔽壳的内表面,使所述内屏蔽壳紧配合于所述外屏蔽壳与所述绝缘本体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蔽壳包括至少一焊接脚,所述外屏蔽壳具有对 应的至少一穿孔以容置对应的焊接脚,使位于对应穿孔的焊接脚焊接于所述电路板,以固定所述内屏蔽壳与所述外屏蔽壳并形成接地连接。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具有一上表面、一下表面、连接所述上、下表面的两侧面以及朝向所述对接腔的一前表面;所述内屏蔽壳还进一步覆盖所述主体的前表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端子在所述舌板上分为上、下两排设置,所述电连接器还包含一接地金属板,所述接地金属板具有一设于所述绝缘本体且介于上、下排端子之间的板体及至少一由所述板体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接地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蔽壳包括两金属件,所述两金属件分别为第一金属件及第二金属件,所述第一金属件及所述第二金属件共同覆盖所述舌板的基部的上下两侧,从而将所述多个端子环绕包围在其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金属件具有一覆盖所述基部的一横板部、从所述横板部的后端垂直弯折延伸出的一弯折部以及从所述弯折部的外侧缘向后延伸出的一固定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还具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舌板的基部两侧且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槽道;所述两金属件均具有形成于所述横板部的两侧的两固定凸片,每一所述金属件的所述两固定凸片对应卡置于对应的槽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还具有多个卡槽,所述两金属件均具有形成于固定部的至少一固定凸片,每一所述金属件的所述固定凸片对应嵌入于对应的卡槽。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槽道还进一步向后延伸到所述绝缘本体的主体内一设定深度,并上下贯穿所述主体;所述两金属件的横板部上的固定凸片的后部嵌入至所述主体上的槽道内,从而被所述主体夹持固定在其中。
11.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蔽壳的前缘具有呈弯弧状的至少一导引部,所述舌板还对应所述导引部形成有至少一让位沟槽,其中所述导引部的前端缘与所 述让位沟槽之间具有一间隙,以供所述导引部微量活动于其中。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3859282SQ201420289157
【公开日】2014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30日
【发明者】何宜泽 申请人:莫列斯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