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51489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铅酸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生产中,板栅经涂板、固化干燥、包板以后,经铸焊成极群,然后极群需要装配进电池壳,再进行加酸、充电工序等制成成品,目前,板栅包括矩形边框,位于边框内等间距设置有横筋和竖筋,用以承载活性物质;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为了方便脱模,电池壳存在脱模斜度,上下宽度不一致,导致极群装配压力也不一致,上部装配压力小,下部装配压力大,使极板上下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不同,导致上部极板因利用率高而提前软化,影响电池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铅酸蓄电池板栅,包括边框、位于边框内的横筋、竖筋,以及极耳,所述横筋从极耳方向由上至下方密度逐渐变大。

所述横筋为16条,竖筋为4条。

所述相邻两条横筋的距离由最上方8.2-8.4mm递减至最下方7.2-7.4mm。

由上至下,从第1条横筋至第9条横筋,相邻两条横筋的距离由8.2-8.4mm递减至7.9-8.1mm;从第9条横筋至第16条横筋,相邻两条横筋的距离由7.8-8.0mm递减至7.2-7.4mm。

所述最上方的横筋与上边框的距离为7-7.2mm,最下方的横筋与下边框的距离为7.1-7.3mm。

所述极耳的厚度为2mm。

相邻两条竖筋之间的距离为12.5-12.7mm,位于两侧的竖筋与两侧边框之间的距离为12.4-12.6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铅酸蓄电池板栅,上疏下密,下部承载的活性物质与板栅筋条的密度明显高于板栅上部,克服了极板因装配压力而导致上下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不同的缺陷,增加了电池容量和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铅酸蓄电池板栅,如图1所示,包括边框1、位于边框内的横筋3、竖筋4,以及极耳2,横筋3由原来的等间距设置(7.9mm左右)改变为从极耳2方向由上至下方密度逐渐变大;

如电池型号为6-DZM-20AH使用的正板栅,其中,横筋3优选为16条,竖筋4为4条,相邻两条横筋3的距离由最上方8.2-8.4mm递减至最下方7.2-7.4mm;进一步,由上至下,从第1条横筋至第9条横筋5,相邻两条横筋的距离由8.2-8.4mm递减至7.9-8.1mm;从第9条横筋至第16条横筋,相邻两条横筋的距离由7.8-8.0mm递减至7.2-7.4mm,最上方的横筋与上边框的距离为7-7.2mm,最下方的横筋与下边框的距离为7.1-7.3mm;相邻两条竖筋之间的距离为12.5-12.7mm,位于两侧的竖筋与两侧边框之间的距离为12.4-12.6mm;极耳的厚度由原来的2.1mm降低为2mm,可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其中的一种最佳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铅酸蓄电池板栅,如图1所示,包括边框1、位于边框内的16条横筋3、4条竖筋4, 其中上边框与第一条横筋之间的距离为7.1mm,从第1条横筋至第9条横筋5,相邻两条横筋的距离依次为8.3、8.3、8.2、8.2、8.1、8.1、8、8mm;从第9条横筋至第16条横筋,相邻两条横筋的距离依次为7.9、7.8、7.7、7.6、7.5、7.4、7.3mm;第16条横筋与下边框的距离为7.2mm;相邻两条竖筋之间的距离为12.6mm,位于两侧的竖筋与两侧边框之间的距离为12.5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