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规则分布孔全自动插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3066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不规则分布孔全自动插针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针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规则分布孔全自动插针机。



背景技术:

很多的电子企业都需要用到插针机,而现有的插针机一般都要求工件上的开孔位置精确,否则插针就很难插入孔内。尤其遇到工件上孔分布不规则时,更是无法插针。如果安装上视觉系统后虽然可以很快确定工件上的开孔位置,但是却依旧很难避免工件在移动过程中产生的偏差,造成在插针时仍然插不准。此外插针送料也经常会有卡料的问题。种种问题使得同一种插针机应用范围小,插针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用于不规则针孔插针、且插针准确、插针效率高的插针机,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规则分布孔全自动插针机,包括基座、插针上料机构、工件上料机构、视觉系统、工件对位系统、成品下料机构及电控设备;所述插针上料机构自上之下依次为插针振动盘、插针整理机构、插插针机构,插针振动盘通过型材固定于基座上,插针整理结构与插插针机构固定在工件对位系统上;所述插针振动盘通过软管与插针整理机构连接,所述插针整理结构通过软管与插插针机构连接;所述工件上料系统自外至内依次包括工件振动盘、直线送料机构及工件转运机构,所述工件振动盘、直线送料机构均与基座连接,所述工件转运机构连接工件对位系统;所述工件对位系统包括直接与基座连接的纵向模组、以及通过型材固定于基座上的横向模组,所述纵向模组和横向模组呈上下十字交叉安装;所述视觉系统设置于工件转运机构上方、通过型材固定在基座上;所述成品下料机构位于工件转运机构一侧、直接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电控设备设置于基座内部,分别与视觉系统、插针上料机构、工件上料机构、工件对位系统、成品下料机构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针整理机构包括推进机构与吹气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包括进料管、导槽、导向块,所述导向块内部设置有插针通道;所述进料管一端连接软管,另一端与插针通道连接;所述气缸推动导向块在导槽内运动;所述吹气机构包括吹气口和出料管,所述吹气口连接气源,所述出料管一端连接插针通道,另一端连接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插插针机构包括进料管二、“Y”型插针导向机构、插针钢丝及滑台气缸,所述进料管二设置于“Y”型插针导向机构的侧面,一端连接软管、另一端连接“Y”型插针导向机构,所述插针钢丝插于“Y”型插针导向机构内部、伸出“Y”型插针导向机构外的一端与压紧气缸连接,所述“Y”型插针导向机构、压紧气缸固定于滑台气缸上。

进一步的,所述工件振动盘与直线送料机构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工件振动盘上表面与直线送料机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为1-1.5mm;所述直线送料机构与工件转运机构之间的间隙为1-1.5mm。

进一步的,所述工件转运机构包括转移滑块和导向板,所述转移滑块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工件槽、侧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板一端插入导向槽内、另一端与纵向模组固定连接,每个工件槽下表面均设置贯穿的小孔,所述小孔通过负压接口连接外部负压。

进一步的,所述视觉系统设置于工件转运机构上方靠近直线送料机构侧;所述视觉系统对准转移滑块上的工件槽。

进一步的,所述视觉系统为摄像头。

进一步的,所述成品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推杆、直线导轨和气缸二,所述下料推杆设置有两个推块分别对应转移滑块上的两个工件槽,所述下料推杆下部安装在直线导轨上、后部连接气缸二进行往复运动。

工作流程为:分别向插针振动盘和工件振动盘中加入插针和工件,启动设备后插针通过与插针振动盘相连的软管进入插针整理机构,插针通过进料管落入导向块内,后气缸带动与之相连的导向块携带一颗插针沿导槽向出料管移动,到达出料管后插针落入出料管内,吹气口向出料管内吹气,将插针吹入软管内。导向块每次携带一颗插针运动是对插针进行了整理、排序,使得插针不易卡在与之相连的软管内。吹气口将气体吹入出料管内,使得插针能在后续软管内运动顺畅,顺利到达插插针机构。插针通过软管到达插插针机构上的进料管二,落入“Y”型插针导向机构内,此时插针钢丝还插在“Y”型插针导向机构内,占用下落主路,插针只能留在支路上不会继续下落,等待工件对位系统对准。工件通过工件振动盘到达直线送料机构,直线送料机构将工件送至工件转运机构。工件转运机构内的转移滑块上设有两个工件槽,可以容纳两个工件。转移滑块与纵向模组相连,纵向模组带动转移滑块运动,接住从直线送料机构上来送来的工件。工件到达后导向板会挡住工件,防止其从工件槽中脱出,下部负压启动将工件吸住固定在工件槽内。工件转运机构内装满两个工件后,纵向模组带动其沿导向板向成品下料机构运动,当工件离开导向板后视觉系统对工件进行拍照,把孔的位置发送给设备基座内的电控设备。工件下部固定,离开导向板后与转移滑块的相对位置即保持不变,此时视觉系统再对其进行拍照给出的孔的位置最为精确。控制系统接到孔位坐标后进行处理,随即控制工件对位系统中的横向模组和纵向模组进行对位。将插针对准工件上的孔后,滑台气缸带动插插针机构向下运动,到达插针位置。压紧气缸带动插针钢丝从“Y”型插针导向机构主路内抽出,主路打开,插针从支路进入主路,落入工件的孔内。插针落入孔内后压紧气缸再次带动插针钢丝插入”Y”型插针导向机构,插针钢丝穿过“Y”型插针导向机构到达插针尾部,将插针顶入工件孔内,压紧。“Y”型插针导向机构保证了插针过程中插针不会卡在插插针机构内,压紧气缸和插针钢丝结合“Y”型插针导向机构,来回一次动作就可以完成插针落入和插针压紧两道工序,提高了效率。依次类推,对工件槽内两个工件完成插针后,模组带动转移滑块到达成品下料机构,气缸二连接下料推杆沿直线导轨方向运动,下料推杆上的两个推块将成品工件推出转移滑块流向下个工位。依此循环,直到完成所有加工任务。

本实用新型的插针机通过设置插针整理机构保证了插针上料不会卡料;视觉系统配合工件对位系统能够精确的给出孔在工件上的位置;工件转运机构能够保证工件对位移动时不会发生偏移。整套设置能够实现插插针的全自动化,与现有设备相比大大提升了插针的准确性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插针整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插插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工件转运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成品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的“Y”型插针导向机构的剖视图。

图中:1、插针上料机构,11、插针振动盘,12、插针整理机构,121、进料管,122、导槽,123、导向块,124、气缸,125、吹气口,126、出料管,13、插插针机构,131、进料管二,132、插针导向机构,133、插针钢丝,134、压紧气缸,135、滑台气缸,2、工件上料机构,21、工件振动盘,22、直线送料机构,23、工件转运机构,231、导向板,232、转移滑块,3、视觉系统,4、工件对位系统,41、横向模组,42、纵向模组,5、成品下料结构,51、下料推杆,52、直线导轨,53、气缸二,6、基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的一种不规则分布孔全自动插针机,包括基座6、插针上料机构1、工件上料机构2、视觉系统3、工件对位系统4、成品下料机构5及电控设备;所述插针上料机构1自上之下依次为插针振动盘11、插针整理机构12、插插针机构13,插针振动盘11通过型材固定于基座6上,插针整理结构与插插针机构13固定在工件对位系统4上;所述插针振动盘11通过软管与插针整理机构12连接,所述插针整理结构通过软管与插插针机构13连接;所述工件上料系统自外至内依次包括工件振动盘21、直线送料机构22及工件转运机构23,所述工件振动盘21、直线送料机构22均与基座6连接,所述工件转运机构23连接工件对位系统4;所述工件对位系统4包括直接与基座6连接的纵向模组42、以及通过型材固定于基座6上的横向模组41,所述纵向模组42和横向模组41呈上下十字交叉安装;所述视觉系统3设置于工件转运机构23上方、通过型材固定在基座6上;所述成品下料机构5位于工件转运机构23一侧、直接固定在基座6上;所述电控设备设置于基座6内部,分别与视觉系统3、插针上料机构1、工件上料机构2、工件对位系统4、成品下料机构5电性连接。

如图5所示,所述插针整理机构12包括推进机构与吹气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包括进料管121、导槽122、导向块123,所述导向块123内部设置有插针通道;所述进料管121一端连接软管,另一端与插针通道连接;所述气缸124推动导向块123在导槽122内运动;所述吹气机构包括吹气口125和出料管126,所述吹气口125连接气源,所述出料管126一端连接插针通道,另一端连接软管。

如图6所示,所述插插针机构13包括进料管二131、“Y”型插针导向机构132、插针钢丝133及滑台气缸135,所述进料管二131设置于“Y”型插针导向机构132的侧面,一端连接软管、另一端连接“Y”型插针导向机构132,所述插针钢丝133插于“Y”型插针导向机构132内部、伸出“Y”型插针导向机构132外的一端与压紧气缸134连接,所述“Y”型插针导向机构132、压紧气缸134固定于滑台气缸135上。

所述工件振动盘21与直线送料机构22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工件振动盘21上表面与直线送料机构22上表面之间的间隙为1-1.5mm;所述直线送料机构22与工件转运机构23之间的间隙为1-1.5mm。

如图7所示,所述工件转运机构23包括转移滑块232和导向板231,所述转移滑块232上表面开设有两个工件槽、侧面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板231一端插入导向槽内、另一端与纵向模组42固定连接,每个工件槽下表面均设置贯穿的小孔,所述小孔通过负压接口连接外部负压。

所述视觉系统3设置于工件转运机构23上方靠近直线送料机构22侧;所述视觉系统3对准转移滑块232上的工件槽。所述视觉系统3为摄像头。

如图8所示,所述成品下料机构5包括下料推杆51、直线导轨52和气缸二53,所述下料推杆51设置有两个推块分别对应转移滑块232上的两个工件槽,所述下料推杆51下部安装在直线导轨52上、后部连接气缸二53进行往复运动。

工作流程为:分别向插针振动盘11和工件振动盘21中加入插针和工件,启动设备后插针通过与插针振动盘11相连的软管进入插针整理机构12,插针通过进料管121落入导向块123内,后气缸124带动与之相连的导向块123携带一颗插针沿导槽122向出料管126移动,到达出料管126后插针落入出料管126内,吹气口125向出料管126内吹气,将插针吹入软管内。导向块123每次携带一颗插针运动是对插针进行了整理、排序,使得插针不易卡在与之相连的软管内。吹气口125将气体吹入出料管126内,使得插针能在后续软管内运动顺畅,顺利到达插插针机构13。插针通过软管到达插插针机构13上的进料管二131,落入“Y”型插针导向机构132内,此时插针钢丝133还插在“Y”型插针导向机构132内,占用下落主路,插针只能留在支路上不会继续下落,等待工件对位系统4对准。工件通过工件振动盘21到达直线送料机构22,直线送料机构22将工件送至工件转运机构23。工件转运机构23内的转移滑块232上设有两个工件槽,可以容纳两个工件。转移滑块232与纵向模组42相连,纵向模组42带动转移滑块232运动,接住从直线送料机构22上来送来的工件。工件到达后导向板231会挡住工件,防止其从工件槽中脱出,下部负压启动将工件吸住固定在工件槽内。工件转运机构23内装满两个工件后,纵向模组42带动其沿导向板231向成品下料机构5运动,当工件离开导向板231后视觉系统3对工件进行拍照,把孔的位置发送给设备基座6内的电控设备。工件下部固定,离开导向板231后与转移滑块232的相对位置即保持不变,此时视觉系统3再对其进行拍照给出的孔的位置最为精确。控制系统接到孔位坐标后进行处理,随即控制工件对位系统4中的横向模组41和纵向模组42进行对位。将插针对准工件上的孔后,滑台气缸135带动插插针机构13向下运动,到达插针位置。压紧气缸134带动插针钢丝133从“Y”型插针导向机构132主路内抽出,主路打开,插针从支路进入主路,落入工件的孔内。插针落入孔内后压紧气缸134再次带动插针钢丝133插入“Y”型插针导向机构132,插针钢丝133穿过“Y”型插针导向机构132到达插针尾部,将插针顶入工件孔内,压紧。“Y”型插针导向机构132保证了插针过程中插针不会卡在插插针机构13内,压紧气缸134和插针钢丝133结合“Y”型插针导向机构132,来回一次动作就可以完成插针落入和插针压紧两道工序,提高了效率。依次类推,对工件槽内两个工件完成插针后,模组带动转移滑块232到达成品下料机构5,气缸二53连接下料推杆51沿直线导轨52方向运动,下料推杆51上的两个推块将成品工件推出转移滑块232流向下个工位。依此循环,直到完成所有加工任务。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