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按压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0445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电芯按压输送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芯按压输送装置,属于锂电池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如石油、煤炭等的使用加剧,由此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人们在积极寻找可替代的清洁能源。锂电池由于其环保、便携且比能量高的特点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穿梭在城市中的锂电池公交车、家用小轿车、用于摄影航拍的无人机以及手机电池等。

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将原料生产成单节的电芯,然后对电芯进行输送、检测、放入电芯盒等操作,完成电池模组的生产。在输送的过程中,涉及到电芯输送位置或者输送高度变化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电芯堆叠、卡顿的现象,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能够防止电芯输送的过程中出现电芯堆叠、卡顿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该电芯按压输送装置包括用于承载输送电芯的驱动输送装置,以及用于使驱动输送装置压紧驱动输送装置所承载的电芯的压紧部,压紧部用于压紧的作用面与驱动输送装置用于承载电芯的输送段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设置。通过压紧部的作用,能够防止电芯在不带压紧的输送过程中的电芯堆叠,同时通过压紧部的压紧作用能够增大电芯输送过程中与驱动输送装置的摩擦,从而避免了电芯输送过程中因摩擦力不够而打滑、卡顿。

进一步地,压紧部包括压紧装置以及提供按压作用的压块,压紧装置带动压块运动。

进一步地,驱动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第一输送装置与第二输送装置采用主同步装置连接传动,压紧部的作用面被配置为压紧作用于第一输送装置的输送段的至少一部分或第二输送装置的输送段的至少一部分。压紧部可以带动第一输送装置压向第二输送装置,或者压紧部带动第二输送装置压向第一输送装置。

进一步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子输送部、第二子输送部以及第一同步件,第一子输送部与第二子输送部通过第一同步件连接传动;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三子输送部、第四子输送部以及第二同步件,第三子输部与第四子输送部通过第二同步件连接传动。通过第一同步件连接实现了第一子输送部与第二子输送部的同步运动;通过第二同步件的连接实现了第三子输送部与第四子输送部的同步运动。

进一步地,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位于第一子输送部与第二子输送部之间,第一限位板被配置为防止第一子输送部和第二子输送部上输送的电芯翘起;

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位于第三子输送部与第四子输送部之间,第二限位板被配置为防止第三子输送部和第四子输送部上输送的电芯翘起。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的作用是防止电芯输送的时候出现受力不均引起的偏移、翘起。

进一步地,压块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一限位板的凹槽,压块带动第一子输送部和第二子输送部将位于下侧所传输的电芯压紧;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二限位板下方的抵接块,抵接块被配置为支撑第三子输送部和第四子输送部,抵接块上方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二限位板的凹槽。

进一步地,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还包括安装板,第一同步件与第二同步件均安装在安装板上,第一同步件包括第一主同步件、第一从同步件,第一主同步件通过第一子输送部和第二子输送部连接带动第一从同步件运动,第二同步件包括第二主同步件、第二从同步件,第二主同步件通过第三子输送部和第四子输送部连接带动第二从同步件运动,第一主同步件与第二主同步件通过主同步装置连接传动。

进一步地,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还包括安装板以及滑动装置,压块通过滑动装置与安装板活动连接,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板,压紧板上安装有导柱,导柱上套装有用于压紧的弹簧,弹簧上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安装在压块上,抵接块安装在安装板上。弹簧通过连接板连接在压块上,使压块受力均匀。

进一步地,第一子输送部、第二子输送部、第三子输送部、第四子输送部均采用输送带输送传动,输送带上设有用于承载输送电芯的条形凸起。通过在输送带上设置条形凸起的方式,能够使电芯落在相邻的轴向条形凸起中间,避免了电芯在输送过程中的倾斜,能够防止电芯的输送时候的前后偏移。

进一步地,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还包括麻花导向装置,麻花导向装置包括进料口与出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设有螺旋设置的导向槽,进料口与驱动输送装置的电芯输出端对接。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能够实现电芯的按压输送到麻花导向装置的进料口,后续的电芯继续按压输送,会推动前侧的电芯沿导向槽继续前进,通过设置出料口的倾角可以实现电芯经过导向槽后的输出角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按压输送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按压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芯按压输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向剖视图;

图5为图3的爆炸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锂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先将原料生产成单节的电芯,然后对电芯进行输送、检测、放入电芯盒等操作,完成电池模组的生产。在输送的过程中,涉及到电芯输送位置或者输送高度变化的时候,可能会出现电芯堆叠、卡顿的现象。针对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能够防止电芯输送的过程中出现电芯堆叠、卡顿的现象。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该电芯按压输送装置包括用于承载输送电芯的驱动输送装置1,以及用于使驱动输送装置1压紧驱动输送装置所承载的电芯的压紧部2,压紧部2用于压紧的作用面与驱动输送装置1用于承载电芯的输送段的至少一部分相对设置。通过压紧部2的作用,能够防止电芯在不带压紧的输送过程中的电芯堆叠,同时通过压紧部2的压紧作用能够增大电芯输送过程中与驱动输送装置1的摩擦,从而避免了电芯输送过程中因摩擦力不够而打滑、卡顿。驱动输送装置1中的输送装置可以采用输送带或者输送链进行输送,输送装置有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装置采用电机。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压紧部2包括压紧装置6以及提供按压作用的压块5,压紧装置6带动压块5运动。通过压紧装置6带动压块5运动并压紧。在可选择的实施例中,压紧装置6可以采用气缸压紧、弹簧弹性压紧或者液压压紧的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驱动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输送装置3与第二输送装置4,第一输送装置3与第二输送装置4采用主同步装置连接传动。主同步装置可以使用皮带传动或者齿轮带动的方式同步传动。压紧部2的作用面被配置为压紧作用于第一输送装置3的输送段的至少一部分或第二输送装置4的输送段的至少一部分。压紧部21安装在第一输送装置3上方时,压紧部21可以将第一输送装置3压向第二输送装置4;压紧部22安装在第二输送装置4下方时,压紧部22将第二输送装置4压向第一输送装置3。第二输送装置4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3下方,第一输送装置3与第二输送装置4采用输送带12进行输送,电芯在第一输送装置3与第二输送装置4之间形成的通道上进行输送。

如图3、图4、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输送装置1包括第一输送装置3与第二输送装置4,第一输送装置3包括第一子输送部311、第二子输送部312,第一子输送部311与第二子输送部312通过第一同步件连接传动;第二输送装置4包括第三子输送部411、第四子输送部412,第三子输送部411与第四子输送部412通过第二同步件连接传动。通过第一同步件连接实现了第一子输送部311与第二子输送部312的同步运动;通过第二同步件的连接实现了第三子输送部与第四子输送部的同步运动。通过主同步装置的连接传动实现了第一子输送部311与第三子输送部411的同步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限位板7,第一限位板7位于第一子输送部311与第二子输送部312之间;第一限位板7被配置为防止第一子输送部311和第二子输送部312上输送的电芯翘起。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板8,第二限位板8位于第三子输送部411与第四子输送部412之间,第二限位板8被配置为防止第三子输送部411和第四子输送部412上输送的电芯翘起。在电芯的输送过程中,电芯搭放在第三子输送部411和第四子输送部412上,防止电芯在被按压输送的时候因受力不均出现翘起,所以设置第一限位板7和第二限位板8用以阻挡,防止电芯翘起。

第一限位板7与第二限位板8的作用是防止电芯输送的时候出现受力不均引起的偏移。第一限位板7的下底面高于第一子输送部311、第二子输送部312,第二限位板8的上表面相对比于第三子输送部411、第四子输送部412向下凹陷。

压块5上设有用于容纳第一限位板的凹槽,用于避免压紧装置6带动压块5压缩时,压块5与第一限位板7干涉,压块5带动第一子输送部311、第二子输送部312压紧位于下侧传输的电芯,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还包括设置于第二限位板8下方的抵接块9,抵接块9被配置为支撑第三子输送部411、第四子输送部412,抵接块9上方形成有用于容纳第二限位板8的凹槽。

在其中的一个的实施例中,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还包括安装板10,第一同步件与第二同步件均安装在安装板10上,第一同步件包括第一主同步件313、第一从同步件314,第一主同步件313通过第一子输送部311和第二子输送部312连接带动第一从同步件314运动,第二同步件包括第二主同步件413、第二从同步件414,第二主同步件413通过第三子输送部411和第四子输送部412连接带动第二从同步件414运动,第一主同步件313与第二主同步件413通过主同步装置传动。通过第一主同步件313与第二主同步件413的同步能够实现第一子输送部311、第二子输送部312、第三子输送部411、第四子输送部412的同步运动。第一主同步件313、第一从同步件314、第二主同步件413、第二从同步件414均采用转轴带动同步轮的方式,转轴安装在转动轴承上,转动轴承通过轴承座安装在安装板10上。第一主同步件313上的转轴上安装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由电机带动,第二主同步件413上安装有与主动齿轮相配合的从动齿轮。电机带动主动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一子输送部311与第二子输送部312的运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的转动从而实现了带动第三子输送部411与第四子输送部412的输送。

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还包括安装板10以及滑动装置11,压块5通过滑动装置11与安装板10活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的滑动装置11采用滑块滑轨副,压块5安装在滑块上,滑块可滑动的安装在滑轨上,滑轨安装在安装板10上。压紧装置6包括压紧板611,压紧板611上安装有导柱612,导柱612上套装有弹簧613,通过将弹簧613套装在导柱612上,防止弹簧613在压缩的时候出现弯曲,偏移。弹簧613上连接有连接板614,连接板614安装在压块5上,抵接块9安装在安装板10上。通过滑动装置11将压块5连接在安装板10上实现了滑块的运动导向,防止了压块5在被挤压的时候发生偏离。弹簧613通过连接板614连接在压块5上,使压块5受力均匀。

第一子输送部311、第二子输送部312、第三子输送部411、第四子输送部412均采用输送带12输送传动,输送带12上设有用于承载输送电芯的条形凸起。通过在输送带12上设置条形凸起的方式,能够使电芯落在相邻的轴向条形凸起中间,避免了电芯在输送过程中的倾斜,能够防止电芯的输送时候的前后偏移。第一子输送部311与第二子输送部312统一水平并排设置且规格相同,第三子输送部411与第四子输送部412并排设置且规格与第一子输送部311相同,第三子输送部411设置在第一子输送部311下方,第四子输送部412设置在第二子输送部312的下方。

在其中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还包括麻花导向装置13,麻花导向装置13包括进料口与出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设有螺旋设置的导向槽14,进料口与驱动输送装置1的电芯输出端对接。电芯按压输送装置能够实现电芯的按压输送到麻花导向装置13的进料口,后续的电芯继续按压输送,会推动前侧的电芯沿导向槽14继续前进,通过设置出料口的倾角可以实现电芯经过导向槽14后的输出角度。本实施例中的进料口与出料口之间存在90°的夹角,进料口水平设置,出料口竖直设置,从而可以将经过麻花导向装置13的电芯从水平输送转换为竖直输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电芯从电芯按压输送装置的进口进入的时候,电芯落入到第三子输送部411、第四子输送部412上的输送带12的轴向条形凸起上,同时第一子输送部311、第二子输送部312在压块5的带动作用下将传动带上的轴向条形凸起扣在电芯的上侧同时压紧,电芯被输送到麻花导向装置13的入口,同时为了防止偏移,在输送通道远离安装板10的一侧安装有侧挡板15,在输送过程中,电芯被压紧且同步运动,因此不会发生堆叠、卡顿现象。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实用新型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