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包导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4188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纵包导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缆线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纵包导带装置。



背景技术:

我们在生产防火电缆线过程中采用铜带、铝带作为防火隔离层,须纵包在电缆线芯上,铜带、铝带的宽度因电缆线直径的大小不同,合缝搭接宽度3~5mm,传统的导带装置宽度固定不能调节,生产中带宽过大时常常带材边缘出现“皱边”或“荷叶边”导致合缝不严、电缆线结构的圆整性差破坏护套外层等质量事故,尤其是对大截面电缆线屏蔽、护套的纵包更为严重,采用此模具后质量状况得到控制,保证生产顺利进行,杜绝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纵包导带装置,它可根据带宽调节宽度,具体较好的导带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纵包导带装置,包括导带架,所述导带架包括第一导带架和第二导带架,所述第一导带架和第二导带架均为J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导带架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二导带架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上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穿设有连接螺钉,所述第一连接架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导带架右端设有锥形纵包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性新,它结构较为简单,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分别安装在第一导带架和第二导带架上并通过连接螺钉固定,调节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连接位置可改变第一导带架和第二导带架之间的距离,达到配合不同带宽的包带的目的;第一导带架和第二导带架为J字形结构,第一导带架和第二导带架接触时呈U字结构,包带边缘处于圆弧上避免荷叶边和皱边出现,导带效果较好,同时使包带呈弧形,能更好的匹配锥形纵包模。

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架为L形板状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安装架安装时便于螺钉的穿设,便于安装。

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架上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三个第二连接孔,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安装架的固定更加稳固。

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架与第一连接架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安装架与第一连接架拆卸方便,使安装架的选用更加灵活。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的宽度尺寸相等,所述第一导带架的宽度尺寸等于第二导带架的宽度尺寸,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宽度尺寸等于第一导带架宽度尺寸的二分之一,这样的结构设计,第一连接架和第二连接架连接后与第一导带架和第二导带架的之间不会有凸出棱角。

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连接架为U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架卡设在第一连接架内,这样的结构设计,第一连接架与第二连接架之间调节方便,同时连接更稳定。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纵包导带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纵包导带装置实施例中导带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第一导带架1、第一连接架11、第二导带架2、第二连接架21、第一连接孔3、连接螺钉4、安装架5、第二连接孔6、锥形纵包模7、缆线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纵包导带装置,包括导带架,导带架包括第一导带架1和第二导带架2,第一导带架1和第二导带架2为J字形结构,第一导带架1上安装有第一连接架11,第二导带架2上安装有第二连接架21,第一连接架11和第二连接架21上均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第一连接孔3内穿设有连接螺钉4,第一连接架11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架5,安装架5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6,导带架右端设有锥形纵包模7。

优选地,安装架5为L形板状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安装架5安装时便于螺钉的穿设,便于安装。实际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安装架5的其它结构。

优选地,安装架5上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三个第二连接孔6,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安装架5的固定更加稳固。实际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安装架5的其它结构。

优选地,安装架5与第一连接架11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安装架5与第一连接架11拆卸方便,使安装架5的选用更加灵活。实际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安装架5与第一连接架11的其它连接方式。

优选地,第一连接架11和第二连接架21的宽度尺寸相等,第一导带架1的宽度尺寸等于第二导带架2的宽度尺寸,第一连接架11的宽度尺寸等于第一导带架1宽度尺寸的二分之一,这样的结构设计,第一连接架11和第二连接架21连接后与第一导带架1和第二导带架2的之间不会有凸出棱角。实际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第一连接架11和第二连接架21的其它尺寸。

优选地,第一连接架11为U形结构,第二连接架21卡设在第一连接架11内,这样的结构设计,第一连接架11与第二连接架21之间调节方便,同时连接更稳定。实际上,可根据具体情况考虑第一连接架11的其它结构和第一连接架11和第二连接架21的其它连接方式。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缆线8穿过第一导带架1和第二导带架2之间,包带展开贴合在第一导带架1和第二导带架2的弧边处,缆线8处于包带的上端,同时拉动包带和缆线8,缆线8和包带穿过锥形纵包模7完成纵包。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纵包导带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