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1048发布日期:2019-05-22 02:5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传统地,已知一种连接器,其中,容纳阴壳体的端子的筒状体与容纳阳壳体的端子的筒状体互相配合,以将这些端子互相连接。在该类型的连接器中,在阴壳体的筒状体的内周面与阳壳体的筒状体的外周面之间设置了考虑到制造公差和组装公差而设定的空隙。然而,根据空隙的尺寸,筒状体之间的松动可能变大,这可能不利地影响端子之间的连接。

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连接器包括:阴壳体,该阴壳体具有容纳阴端子的内筒状体和覆盖内筒状体的矩形筒状的外筒状体;和阳壳体,该阳壳体具有容纳阳端子并且设置在内筒状体与外筒状体之间的间隙中的矩形筒状的筒状体。在配合这种连接器中的各壳体时,将阳壳体的筒状体的外表面上的在配合方向上延伸的肋插入到阴壳体的外筒状体的内表面上的在配合方向上延伸的槽内。从而,能够抑制由于阳壳体与阴壳体之间的在与肋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而引起的松动。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15-103372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外筒状体的壁厚比槽的深度大,以在外筒状体的内表面上设置槽,并且因此,外筒状体趋向于尺寸增大。如果可能,优选地避免这样的连接器的尺寸增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能够抑制壳体之间的松动而不增大连接器的尺寸。

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下面描述的(1),并且优选地,特征还在于下面描述的(2)至(6)。

(1)一种连接器,包括:一个壳体,该一个壳体具有容纳端子的内筒状体和覆盖所述内筒状体的外筒状体;另一个壳体,该另一个壳体具有设置在所述内筒状体与所述外筒状体之间的间隙中的中间筒状体;肋收纳部,该肋收纳部设置在所述一个壳体的外筒状体的筒状壁上以沿着配合方向延伸;和肋,该肋设置在所述另一个壳体的筒状壁上以沿着所述配合方向延伸,并且插入到所述肋收纳部内。所述肋收纳部是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外筒状体的筒状壁的狭缝状,并且所述外筒状体的筒状壁具有与所述肋的高度对应的厚度。

根据特征在于以上构造(1)的连接器,由于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外筒状体的筒状壁(换句话说,通过切割筒状壁的内外表面而形成)的狭缝和要插入到狭缝内的肋,当壳体在与肋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对偏移时,肋的侧表面与对置的狭缝的侧表面进行接触,并且因此,与上述传统的连接器相似地,能够抑制松动。例如,在一个壳体的外筒状体和另一个壳体的中间筒状体是矩形筒状的情况下,狭缝设置在一个壳体的外筒状体的至少三个表面上,并且肋设置在另一个壳体的外表面上的与狭缝对应的位置处,从而能够抑制在与壳体的轴线(配合方向)交叉的任意方向上的松动。

此外,外筒状体的筒状壁能够薄至与肋的高度对应的厚度(例如,能够薄至外筒状体的筒状壁的外表面与肋的高度方向上的端面平齐的程度),并且因此,与上述传统的连接器相比,能够减小外筒状体的筒状壁的厚度。因此,能够减小外筒状体的外部尺寸,并且因此,能够避免连接器的尺寸增大。

因此,在以上特征的连接器中,能够在不增大连接器的尺寸的情况下抑制壳体之间的松动。

(2)根据以上构造(1)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配合方向上,所述内筒状体的朝着所述另一个壳体延伸的向前方向上的末端部在所述向前方向上突出得超过所述外筒状体的所述向前方向上的末端部。

根据特征在于以上构造(2)的连接器,内筒状体的在配合方向上的向前方向上的末端部突出得超过外筒状体的在向前方向上的末端部,并且因此,能够减小外筒状体的在配合方向上的长度,从而能够减小连接器的重量。

(3)根据以上构造(1)或(2)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一个壳体具有悬臂状的锁定臂,该悬臂状的锁定臂可摆动地支承在设置于所述一个壳体中的弹性支承部件上并且在所述配合方向上延伸,所述锁定臂具有:在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侧的接合部,该接合部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另一个壳体中的被接合部接合;以及在所述锁定臂的固定端侧的操作部,该操作部用于释放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被接合部的接合,并且所述一个壳体具有止动件,在释放所述接合时,该止动件限制所述锁定臂的摆动范围。

根据特征在于以上构造(3)的连接器,当要将与另一个壳体的被接合部接合的锁定臂的接合部从被接合部释放时,操作锁定臂的后端(固定端侧)的操作部以移动锁定臂的末端(自由端侧)的接合部。此时,由于用于限制锁定臂的摆动范围的止动件设置在一个壳体中,所以能够防止锁定臂的接合部在释放方向上从被接合部过度地移动以及在支承部件中产生过大的应力。因此,能够抑制支承部件的永久变形。

(4)根据以上构造(1)或(2)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一个壳体具有悬臂状的锁定臂,该悬臂状的锁定臂可摆动地支承在设置于所述一个壳体中的弹性支承部件上并且在所述配合方向上延伸,所述锁定臂具有:在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侧的接合部,该接合部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另一个壳体中的被接合部接合;在所述锁定臂的固定端侧的操作部,该操作部用于释放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被接合部的接合;以及支点部件,该支点部件从所述接合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的部分朝着所述支承部件突出,并且设置在以规定距离远离所述支承部件的位置,并且所述支点部件为锥状,该支点部件到所述支承部件的距离从所述支点部件的最靠近所述支承部件的末端部朝着所述锁定臂的操作部增大。

根据特征在于以上构造(4)的连接器,在支点部件与支承部件之间设置了间隙,并且间隙的尺寸从支点部件的末端部朝着操作部增大(即,支点部件为锥状)。从而,例如,即使当锁定臂的尺寸减小并且因此间隙减小时,也能够避免在形成间隙的树脂成型时使用的模具的部件的过度变薄,并且因此,能够提高该部件的强度。因此,能够提高模具的耐久性。

(5)根据以上构造(2)的连接器,其中,要与所述一个壳体的端子连接的配对端子容纳在所述另一个壳体的中间筒状体中,并且当在发生了不可能将所述肋插入到所述肋收纳部内的位置偏移的状态下配合所述一个壳体与所述另一个壳体时,所述肋与所述外筒状体的端面进行接触,其中,所述一个壳体在所述外筒状体的所述端面上在设定范围内具有干涉部件,用于与所述肋干涉从而限制在所述配合方向上的移动。

根据特征在于以上构造(5)的连接器,因为干涉部件设置在肋与之进行接触的一个壳体的外筒状体的端面上的位置,所以即使当在例如另一个壳体的旋转方向的相位绕着一个壳体的轴线偏移的状态(引起位置偏移的状态)下将另一个壳体与一个壳体互相配合时,另一个壳体也不在配合方向上移动,直到肋与一个壳体的外筒状体的端面直接进行接触。换句话说,在引起位置偏移的状态下,限制另一个壳体插入到一个壳体内。因此,在引起位置偏移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各个壳体的端子互相干涉。

(6)根据以上构造(1)或(2)的连接器,其中,一个壳体的外筒状体是矩形筒状,并且在与其内表面的角部对应的部分中具有在配合方向上延伸的向内肋,并且另一个壳体的中间筒状体是矩形筒状,并且在与其外表面的角部对应的部分中具有在配合方向上延伸以将所述向内肋插入到其中的槽。

根据特征在于以上构造(6)的连接器,一个壳体的外筒状体和另一个壳体的中间筒状体是矩形筒状,向内肋设置在与一个壳体的外筒状体的内表面的角部对应的部分(r表面)中,并且槽设置在与另一个壳体的中间筒状体的外表面的角部对应的部分中。这里,与向内肋设置在与角部不同的部分中的情况相比,设置在与角部对应的部分(r表面)中的向内肋在成型时难以变形,并且因此,即使当向内肋与槽之间的空隙减小时,也能够抑制插入阻力由于向内肋与槽之间的摩擦而增大。因此,在抑制配合时引起的插入阻力的增大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抑制壳体之间的松动。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连接器,其中,能够在不增大连接器的尺寸的情况下抑制壳体之间的松动。

目前为止已经简单描述了本发明。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面描述的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态(在下文中称为“实施例”),本发明的详情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示出图1的连接器的配合状态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沿着图2的连接器的箭头a-a截取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肋插入到狭缝中的状态的连接器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5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的锁定臂的结构的阴壳体的横剖视图。

图6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的锁定臂的结构的阴壳体的顶视图。

图7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的锁定臂的后端部的阴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的锁定臂的后端部的阴壳体的后视图。

图9是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连接器中的阳壳体上下颠倒地组装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图9的状态的横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阴壳体的前视图。

参考标记列表

1连接器

3阴壳体(一个壳体)

9阳壳体(另一个壳体)

11内筒状体

13外筒状体

15罩部(中间筒状体)

33外表面

35支承部件

37锁定臂

39被接合部

41接合部

43操作部

53a至53c肋

55a至55c狭缝(肋收纳部)

65支点部件

67止动件

69倾斜面

75干涉部件

77r表面(对应于角部的部分)

79a至79d向内肋

81a至81d槽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图1是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并且图3是沿着图2的箭头a-a截取的剖视图。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包括:阴壳体3,该阴壳体3对应于一个壳体;环状的密封件5;前保持器7;和阳壳体9,即,另一个壳体,该阳壳体9要配合到阴壳体3内。下面,将以图1的x方向称为前后方向(配合方向)、y方向称为宽度方向、z方向称为高度方向并且图1的上侧称为上方进行描述。

阴壳体3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具有:矩形筒状的内筒状体11,该矩形筒状的内筒状体11将多个(在图中是六个)阴端子(未示出)容纳在其中;和矩形筒状的外筒状体13,该矩形筒状的外筒状体13覆盖内筒状体11的外周面。内筒状体11和外筒状体13在阴壳体3的后端部中互相一体化。环状的配合空间17形成在内筒状体11与外筒状体13之间,阳壳体9的罩部15配合到该环状的配合空间17内。橡胶制成的环状的密封件5装接在阴壳体3的内筒状体11的外表面上。密封件5夹在内筒状体11的外表面与配合在配合空间17中的罩部15的内表面之间,从而在阴壳体3与阳壳体9之间提供防水性。矩形筒状的前保持器7装接于内筒状体11的末端部。前保持器7装接于内筒状体11的末端部,从而定位容纳在内筒状体11中的各个阴端子的末端部并且防止密封件5向前掉落。

在内筒状体11中,末端部在朝着阳壳体9的方向(在下文中称为“向前方向”)上突出得超过外筒状体13的末端,从而露出。如图3所示,向前开口的多个端子容纳部19形成在内筒状体11的内部。各个端子容纳部19设置有向前延伸的矛杆21,并且该矛杆21钩挂通过设置在该内筒状体11的后部中的电线引入口23插入到端子容纳部19内的阴端子,从而将阴端子保持在端子容纳部19中的设定位置。

外筒状体13的上部在前后方向上被切割,从而具有带有设定宽度的开口25,用于使内筒状体11的外周面露出。在开口25的宽度方向上互相对置的一对侧壁27a和27b形成为与从外筒状体13向前延伸的门状的保护壁29的宽度方向上互相对置的一对内表面31a和31b连续。弹性的支承部件35被设置为在比开口25更靠近后端的位置在阴壳体3的上部的外表面33上突出,并且在阴壳体3的配合方向上延伸的悬臂状的锁定臂37可摆动地支承在支承部件35上。在锁定臂37中,要与形成在阳壳体9的外周面上的被接合部39接合的接合部41形成在其前端(自由端侧)的下部,并且用于将接合部从被接合部39释放的操作部43设置在后端部(固定端侧)。操作部43设置成与阴壳体3的外表面33有间隔。

阳壳体9由合成树脂制成,并且具有:矩形筒状的罩部15,该矩形筒状的罩部15对应于要配合在阴壳体3的配合空间中的筒状体;和放大部45,该放大部45通过在周向上放大罩部15的后部的外周面而形成。罩部15与放大部45一体地形成。本实施例的阳壳体9具有中空帽结构,该中空帽结构具有由未示出的底板密封的后端,并且阳壳体9配合在阴壳体3中从而水密密封与阴壳体3的间隙。

被接合部39被设置为在罩部15的外表面的上部突出。放大部45具有阶部47,该阶部47从罩部15的上表面上升从而从后侧以及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围绕罩部15的被接合部39,并且阶部47形成为与放大部45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外表面连续。换句话说,放大部45具有通过在整周上以阶状放大所述罩部15的外周面而形成的外周面49。该外周面49对应于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的外周面51,如图2所示,并且被设定为外部尺寸在阴壳体3与阳壳体9互相配合时与该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的外周面51基本平齐。

在阳壳体9的罩部15中,形成了分别从阳壳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外表面以及下部的外表面突出的三个肋53a至53c。各个肋53a至53c在阳壳体9(罩部15)的外表面上沿着配合方向从罩部15的前端延伸至放大部45。形成在罩部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外表面上的各个肋53a和53c定位在罩部15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心处,但是可以设置在从中心向上或向下偏移的位置。形成在罩部15的下部的外表面上的肋53b定位在罩部15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处,但是可以设置在从中心向宽度方向上偏移的位置。各个肋53a至53c形成为具有矩形截面,并且从罩部15的外表面突出的高度被设定为与放大部45的高度相同,肋53a至53c的后端与放大部45连续。

在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中,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外表面上以及下部的外表面上沿着外筒状体13的配合方向形成了分别对应于阳壳体3的肋53a至53c的三个狭缝55a至55c,即,肋收纳部。各个狭缝55a至55c通过切割外筒状体13的内外表面而形成。各个狭缝55a至55c的在配合方向上的长度与各个肋53a至53c的配合方向上的长度(从放大部45到罩部15的末端的长度)基本相同,如图2所示,当壳体3与壳体9互相配合时,肋53a至53c分别插入到狭缝55a至55c的底部。外筒状体13的厚度被设定为与插入到狭缝55a至55c内的肋53a至53c的高度(突出高度)对应的厚度。这里,厚度对应于肋53a至53c的高度包括外筒状体13的外周面51被设定为与肋53a至53c的端面57基本平齐的情况。

在采用该结构时,当将阴壳体3与阳壳体9互相组装时,将阳壳体9的罩部15插入到已经装接了密封件5和前保持器7的阴壳体3的配合空间17内,并且同时,阳壳体9的肋53a至53c分别插入到阴壳体3的狭缝55a至55c内。然后,当阳壳体9的罩部15的前端插入到配合空间17中的设定位置,并且阴壳体3的锁定臂37的接合部41移动越过阳壳体9的被接合部39以与被接合部39接合时,阴壳体3与阳壳体9置于配合状态(图2)。

图4是图示出在阳壳体9的肋53a至53c分别插入到阴壳体3的狭缝55a至55c内的状态下的连接器1的截面的示意图。注意,在图4中仅图示出外筒状体和罩部15。考虑到制造公差和组装公差而设定的规定空隙(间隙)设置在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的内周面与阳壳体9的罩部15的外周面之间,并且规定空隙还设置在狭缝55a至55c与插入到狭缝55a至55c内的肋53a至53c之间。在该情况下,将外筒状体13的内周面与罩部15的外周面之间的空隙设定得比狭缝55a至55c与肋53a至53c之间的空隙大。

如上所述,当阴壳体3与阳壳体9互相配合时,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置于沿着配合方向形成在阳壳体9的罩部15的外表面上的肋53a至53c分别插入到通过在配合方向上切割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的内外表面而形成的狭缝55a至55c内的状态。因此,当阴壳体3与阳壳体9互相配合时,如果发生在与肋53a至53c的突出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的相对移位,则肋53a至53c的侧表面与对置的狭缝55a至55c的侧表面重叠并且进行接触,从而能够抑制阴壳体3与阳壳体9之间的松动。特别地,由于肋53a至53c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和下部的三个位置插入到狭缝55a至55c内,则能够抑制在与阴壳体3和阳壳体9的轴线交叉的任意方向上的松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外筒状体13的内表面上在配合方向上形成的肋收纳部形成为通过切割外筒状体13的内外表面而形成的狭缝55a至55c,并且外筒状体13被设定为具有对应于肋53a至53c的高度的厚度,并且因此,外筒状体13的外周面51能够形成为减小到肋53a至53c的高度方向上的端面57的位置的厚度。因此,与例如用于插入肋53a至53c的槽形成在外筒状体13的内表面上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外筒状体13的厚度,并且因此,能够减小外筒状体13的外部尺寸,从而使得连接器1紧凑。

此外,与内筒状体11的末端部由外筒状体13覆盖这样的连接器相比,当如在本实施例中一样使得内筒状体11的末端部突出得超过外筒状体13的末端部时,能够减小外筒状体13的长度,从而相应地减小连接器1的重量。此外,由于这样减小了连接器1的重量,所以能够减小要使用的树脂量,并且因此能够降低部件成本。另外,当外筒状体13的长度减小时,要插入到外筒状体13的狭缝55a至55c内的肋53a至53c的长度减小,从而能够抑制在成型时引起的肋53a至53c的变形,结果,能够抑制将肋53a至53c插入到狭缝55a至55c内时在狭缝55a至55c与肋53a至53c之间引起的摩擦的增大。顺便提及,即使当内筒状体11的末端部由外筒状体13覆盖时,也能够通过将肋53a至53c分别插入到外筒状体13的狭缝55a至55c内而获得抑制松动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肋53a至53c以及狭缝55a至55c设置在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和下部,但是这些部件的位置不受特别限制,并且即使当例如仅设置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和下部这两个位置时,也能够抑制在与阴壳体3和阳壳体9的轴线交叉的任意方向上的松动。顺便提及,在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的上部不设置狭缝,以避免与锁定臂37干涉,但是如果空间可用的话,可以设置狭缝。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狭缝55a至55c设置在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中,要插入到狭缝55a至55c内的肋53a至53c设置在阳壳体9的罩部15中,但是基本上,狭缝55a至55c可以设置在一个壳体的筒状体中,要插入到狭缝55a至55c内的肋53a至53c可设置在另一个壳体的筒状体的外表面上以配合到一个壳体的筒状体。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在阳壳体9中不容纳端子,但是即使当要与容纳在阴壳体3中的阴端子连接的阳端子容纳在阳壳体9中时,也能够相似地实现本实施例的效果。

现在,将描述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其它实施例。注意,这些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基本相同。因此,下面将仅描述各个实施例的特征结构,而不描述与第一实施例中通用的结构。

<第二实施例>

现在将描述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图5是图示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锁定臂37的结构的横剖视图,并且图6是图示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锁定臂37的结构的顶视图。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臂37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但是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限制了在将锁定臂38的接合部41从被接合部39释放的操作(在下文中称为“释放操作”)中的锁定臂37的摆动范围。现在,将描述本实施例的特征结构,将特别描述锁定臂37的结构。

锁定臂37以能在与阴壳体3的外表面垂直的平面内摆动的方式支承在弹性支承部件35上,弹性支承部件35被设置为在阴壳体3的外表面33上突出。锁定臂37具有:一对第一臂部59,该一对第一臂部59从支承部件35朝着阴壳体3的前端延伸;连接部61,该连接部61将一对第一臂部59的前端部互相连接;和第二臂部63,该第二臂部63从连接部61朝着阴壳体3的后端部超过支承部件35地延伸。当从阴壳体3的上方观看时,第二臂部63设置在一对第一臂部59的内侧。

在设置在第一臂部59的前端部的连接部61中,在阴壳体3与阳壳体9互相配合时要与阳壳体9的被接合部39接合的接合部41被设置为向下突出,并且在第二臂部63的后端部中,设置了用于将接合部41从被接合部39释放的操作部43。在第二臂部63的末端与操作部43之间,支点部件65被设置为使其末端处于以设定的距离远离阴壳体3的外表面33的位置。

在该结构中,在锁定臂37的释放操作中,将设置在锁定臂37的后端部中的操作部43朝着阴壳体3的外表面33推动,以使设置在第二臂部63的末端与操作部43之间的支点部件65与阴壳体3的外表面进行接触,并且以该接触部分用作支点,进行用于像跷跷板一样地提升锁定臂37的末端部中所设置的接合部41的操作。在该情况下,如果朝着阴壳体3的外表面33深入推动操作部43,则在锁定臂37的支承部件35中产生过大的应力,这可能引起支承部件35的永久变形。

就此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朝着锁定臂37突出的止动件67在与支承部件35相比更靠近接合部41的一侧处分别设置于在锁定臂37的两侧布置的保护壁29的一对内表面31a和31b上。在锁定臂37的释放操作中,止动件67与向上摆动的锁定臂37(一对第一臂部59)的上表面进行接触,以限制锁定臂37的摆动范围的上限(最高位置)。能够根据在锁定臂37的释放操作中支承部件35的变形允许量而设定止动件67的设定高度。注意,止动件67可以仅设置在保护壁29的一对内表面31a和31b中的一个上。

根据本实施例,限制锁定臂37的摆动范围的上限的止动件67设置在锁定臂37的两侧的阴壳体3的保护壁29的内表面上,因此,在锁定臂37的释放操作中,即使当深入地推动操作部43时,也限制了锁定臂37的摆动上限。因此,能够抑制在支承部件35中产生过大的应力,并且能够抑制支承部件35的永久变形。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臂37和保护壁29设置在阴壳体3中,锁定臂37和保护壁29可以设置在阳壳体9中而不是阴壳体3中。

<第三实施例>

接着,将描述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图7是图示出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锁定臂37的后端部的立体图,并且图8是图示出锁定臂37的后端部的后视图。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臂37的结构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相同,但是锁定臂37的支点部件65的形状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不同,如下所述。

在锁定臂37中,末端以设定距离远离阴壳体3的外表面33定位的支点部件65设置在第二臂部63的末端与操作部43之间。当从锁定臂37的操作部43侧观看支点部件65时,如图8所示,在阴连接器3的宽度方向上从支承部件35设置空间s。该空间s由用于树脂成型的模具的部件形成。因此,例如,当使锁定臂37紧凑并且因此空间减小时,模具的部件变薄,因此担心模具的耐久性可能由于强度不足而恶化。

就此而言,本实施例的支点部件65形成为锥状,使得当从锁定臂37的操作部43侧观看时,距支承部件35的距离能够朝着阴壳体3的外表面33增大。换句话说,支点部件65具有倾斜面69,当从锁定臂37的操作部43侧观看时,该倾斜面69在支承部件35侧的侧表面上向下逐渐变细。因此,能够增大空间s,并且能够加厚用于成型空间s的模具的部件以提高模具的强度,使得模具的耐久性提高。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向下端延伸的倾斜面69设置在支点部件65的侧表面上,但是代替倾斜面69,能够设置用于朝着下端以阶状方式增大从支承部件35的空间的一个或多个阶部。顺便提及,虽然可以在支承部件35上设置朝着上端逐渐变细的倾斜面,以增大支点部件65与支承部件35之间的空间s,但是因为降低了锁定臂37的支承强度,所以这样的结构不是优选的。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锁定臂37设置在阴壳体3中,但是锁定臂37可以设置在阳壳体9而不是阴壳体3中。

<第四实施例>

接着,将描述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四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根据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任意一个的连接器中端子容纳在阳壳体9中并且阴壳体3的内筒状体11的末端部突出得超过外筒状体13的末端部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与第一至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下面的结构。

图9是图示出阳壳体9上下颠倒地组装在阴壳体3上的状态的图,并且图10是图9的剖视图。如这些图所示,在要与阴壳体3中所容纳的阴端子71连接的配对端子(阳端子73)容纳在阳壳体9的罩部15中的结构中,在某些情况下,阳壳体9可能以从能够插入到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内的旋转方向上的相位偏移了180度这样的相位上下颠倒地错误地组装在阴壳体3上。

在这样的情况下,例如,如果阳壳体9的肋53a至53c和阴壳体3的狭缝55a至55c设置在从罩部15和外筒状体13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心在上下的任一方向上偏移的位置,那么肋53a至53c与狭缝55a至55c的旋转方向上的相位相互偏移了180度,因此,肋53a至53c与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的末端面进行接触,并且阳壳体9不能配合在外筒状体13中。此外,即使阳壳体9的肋53a至53c以及阴壳体3的狭缝55a至55c设置在罩部15和外筒状体13的高度方向上的中心,肋53b也与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的末端面进行接触,并且阳壳体9不能配合在外筒状体13中。

然而,在阴壳体3的内筒状体11的末端部超过外筒状体13的末端部突出的情况下,当阳壳体9的肋53a至53c与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的末端面进行接触时,装接有前保持器7的阴壳体3的内筒状体11插入到阳壳体9的罩部15内,并且结果,担心阴端子71与阳端子73可能互相干涉。

就此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和10所示,干涉部件75在设定角度范围内设置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的端面上的位置中,当阳壳体9上下颠倒地设置,并且因此阳壳体9的肋53a至53c以及阴壳体3的狭缝55a至55c的旋转方向上的相位互相偏移180度时,阳壳体9的肋53a至53c与该干涉部件75进行接触。干涉部件75与外筒状体13一体地形成,并且是长方体形状,并且如果期望增大设定角度范围,则可以使干涉部件沿着外筒状体13的端面形成为弧状。注意,干涉部件75可以设置在肋53a至53c与之进行接触的任意一个位置处,或者可以设置在肋53a至53c与之进行接触的所有位置处。

根据本实施例,在将阳壳体9与阴壳体3互相组装时,当阳壳体9的肋53a至53c的相位从阴壳体3的狭缝55a至55c的相位偏移时,因为肋53a至53c与设置在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的端面上的干涉部件75进行接触,所以限制了阳壳体9到阴壳体3的内筒状体11内的插入,并且因此,能够抑制阴端子71与阳端子73之间的干涉。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假设阳壳体9的旋转方向上的相位从使得能够将阳壳体9插入到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内的相位偏移了180度,但是例如,当阳壳体9和阴壳体3是筒状时,旋转相位的偏移不限于180度。在该情况下,预先设定旋转相位的偏移的角度范围,并且将干涉部件75在设定角度范围中设置在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的端面上的、能与旋转相位偏移了的阳壳体9的肋53a至53c进行接触的位置,从而能够获得与本实施例的效果相似的效果。

顺便提及,假设在本实施例中,狭缝55a至55c设置在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中并且肋53a至53c设置在阳壳体9的罩部15中,并且因此干涉部件75设置在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的端面上,并且基本上,在肋53a至53c设置在一个壳体的筒状体中并且狭缝55a至55c设置在另一个壳体的筒状体中以插入到一个壳体的筒状体内的情况下,干涉部件75可以设置在另一个壳体的筒状体的端面上。

<第五实施例>

接着,将描述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五实施例。图11是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阴壳体3的前视图,其中,以虚线图示出阳壳体9的罩部15。本实施例与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连接器中,进一步采用了下面的结构以提高抑制阳壳体9与阴壳体3之间的松动的效果。

如在第一实施例中一样,当形成在阳壳体9的罩部15的外表面上的肋53a至53c的在配合方向上的长度大时,肋53a至53c趋向于由于成型而容易变形。因此,取决于肋53a至53c与狭缝55a至55c之间设置的空隙,在将阳壳体9的罩部15插入到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内时在肋53a至53c与狭缝55a至55c之间引起的摩擦可能增大,并且因此担心插入阻力可能增大。

在本实施例中,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与阳壳体9的罩部15形成为矩形筒状,如在第一实施例中一样。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在对应于内表面的角部的四个r表面77上沿着配合方向设置有向内肋79a至79d。此外,在要配合到外筒状体13内的阳壳体9的罩部15(在图11中由虚线图示出)中,用于插入向内肋79a至79d的槽81a至81d在配合方向上形成在外表面的角部位置。各个向内肋79a至79d通过使得从r表面77立起的两个表面以大致直角互相交叉而形成,并且各个槽81a至81d具有对应于各个向内肋79a至79d的截面,但是向内肋79a至79d的截面形状不限于该形状。

如在本实施例中这样,设置在形成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的内表面的角部的r表面77上的向内肋79a至79d难以由于成型而变形,并且因此,即使向内肋79a至79d与槽81a至81d之间的空隙减小,也能够抑制在向内肋79a至79d与槽81a至81d之间引起的摩擦。因此,通过抑制将阳壳体9的罩部15插入到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内时引起的插入阻力增大,能够进一步抑制阴壳体3与阳壳体9之间的松动。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向内肋79a至79d设置在与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的内表面的角部对应的四个r表面77上,但是向内肋79a至79d可以设置于在关于外筒状体13的轴线的互相相反侧上设置的至少两个r表面77处。

顺便提及,假设在本实施例中,向内肋79a至79d设置在阴壳体3的外筒状体13的内表面的r表面上并且用于插入肋79a至79d的槽81a至81d形成在阳壳体9的罩部15的外表面上的角部处,并且基本上,向内肋79a至79d可以设置在与一个壳体的筒状体的内表面的角部对应的r表面上,并且用于插入肋79a至79d的槽81a至81d形成在要插入到一个壳体的筒状体内的另一个壳体的筒状体的外表面的角部中。

目前为止已经描述了具体实施例,并且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不限于在这里描述的外观和结构,并且能够在不改变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变形、增加和删除。

在下面的(1)至(6)中简要概括了上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的特征。

(1)一种连接器(1),包括:一个壳体(3),该一个壳体具有容纳端子的内筒状体(11)和覆盖所述内筒状体的外筒状体(13);另一个壳体(9),该另一个壳体具有设置在所述内筒状体与所述外筒状体之间的间隙中的中间筒状体(15);肋收纳部(55a至55c),该肋收纳部设置在所述一个壳体的外筒状体的筒状壁上以沿着配合方向延伸;和肋(53a至53c),该肋设置在所述另一个壳体的筒状壁上以沿着所述配合方向延伸,并且插入到所述肋收纳部(55a至55c)内。所述肋收纳部是在厚度方向上贯通所述外筒状体的筒状壁的狭缝状,并且所述外筒状体的筒状壁具有与所述肋的高度对应的厚度。

(2)根据以上构造(1)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配合方向上,所述内筒状体(11)的朝着所述另一个壳体延伸的向前方向上的末端部在向前方向上突出得超过所述外筒状体(13)的向前方向上的末端部。

(3)根据以上构造(1)或(2)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一个壳体(3)具有悬臂状的锁定臂(37),该悬臂状的锁定臂可摆动地支承在设置于所述一个壳体中的弹性支承部件(35)上并且在所述配合方向上延伸,所述锁定臂在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侧具有接合部(41),该接合部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另一个壳体(9)中的被接合部(39)接合,并且在所述锁定臂的固定端侧具有操作部(43),该操作部用于释放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被接合部的接合,并且所述一个壳体(3)具有止动件(67),在释放所述接合时,该止动件限制所述锁定臂的摆动范围。

(4)根据以上构造(1)或(2)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一个壳体(3)具有悬臂状的锁定臂(37),该悬臂状的锁定臂可摆动地支承在设置于所述一个壳体中的弹性支承部件(35)上并且在所述配合方向上延伸,所述锁定臂具有:在所述锁定臂的自由端侧的接合部(41),该接合部用于与设置在所述另一个壳体(9)中的被接合部(39)接合;在所述锁定臂的固定端侧的操作部(43),该操作部用于释放所述接合部与所述被接合部的接合;以及支点部件(65),该支点部件从所述接合部与所述操作部之间的部分朝着所述支承部件突出,并且设置在以规定距离远离所述支承部件的位置,并且所述支点部件(65)为锥状,使得从所述支点部件的最靠近所述支承部件的末端部朝着所述锁定臂的操作部,该支点部件到所述支承部件(35)的距离增大。

(5)根据以上构造(2)的连接器,其中,要与所述一个壳体(3)的端子连接的配对端子容纳在所述另一个壳体(9)的中间筒状体(15)中,并且当在发生了不可能将所述肋(53a至53c)插入到所述肋收纳部(55a至55c)内的位置偏移的状态下配合所述一个壳体与所述另一个壳体时,所述肋与所述外筒状体(13)的端面进行接触,并且在所述一个壳体在所述外筒状体(13)的所述端面上在设定范围内具有干涉部件(75),用于与所述肋干涉从而限制在配合方向上的移动。

(6)根据以上构造(1)或(2)的连接器,其中,所述一个壳体的外筒状体(13)是矩形筒状,并且在与其内表面的角部对应的部分(77)中具有在配合方向上延伸的向内肋(79a至79d),并且另一个壳体的中间筒状体(15)是矩形筒状,并且在与其外表面的角部对应的部分中具有在配合方向上延伸以将所述向内肋插入到其中的槽(81a至81d)。

本申请基于2016年11月10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日本专利申请no.2016-220014),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能够在不增加连接器的尺寸的情况下抑制壳体之间的松动。展现了该效果的本发明在连接器方面是有用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