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22563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用于电讯连接的电连接器。
一种板对板电连接器用于提供电路板间的互相连接,如图6、7所示,为一种彼此接合的现有板对板插座及插头连接器,该插座连接器1包括绝缘壳体11、遮蔽片12、定位片13及若干端子14(仅示一根),其中该遮蔽片12为金属片,其上设有透空的“ㄇ”状凸片122,该“ㄇ”状凸片122向绝缘壳体11的内侧面上设有凸点123。该定位片13可焊接在电路板上(未图示)以增加插座连接器1在电路板上的定位效果。该插头连接器2包括有绝缘壳体21、若干端子22及若干接地端子214(仅示一根),该绝缘壳体21上设有中央凸体211,用以与插座连接器1相对接,并且中央凸体211的近侧及远侧设有相通的若干端子安装槽212及接地端子安装槽213,用以分别收纳若干端子22及若干接地端子214(仅示一根),并使该若干接地端子214与相应的若干端子22相导接,绝缘壳体21的长轴方向两端并设有嵌座23,用以嵌设一金属定位片24,该金属定位片24可用于焊接在电路板上。当插座连接器1与插头连接器2对接后,插座、插头连接器1、2的若干端子14、22相互接触而形成电性导接,且插头连接器2的接地端子214接触在插座连接器1遮蔽片12的凸点123。上述现有板对板电连接器由于插头连接器2并未设有遮蔽片,致使板对板电连接器在高频工作环境下所面临的各种磁波杂讯干扰不易迅速接地排除,造成讯号传输不良。并且,插座连接器1的遮蔽片12与定位片13呈分离的未导接状态,所以在高频工作环境下其所排除磁波杂讯的速度有限,无法提供更迅速有效的排除杂讯功能。其次,该插头连接器2的接地端子214由于接触面积较小,其与座连接器1的遮蔽片12的凸点123接触时较易产生误差,如此更将造成接地不良的状况。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迅速接地功能的电连接器,其在电连接器对接后能有效将各种电讯干扰排除,以确保讯号传输的良好质量,并且该电连接器能将进行整体遮蔽包覆,并将四周电磁干扰讯号吸收而迅速传至电路板的接地线路,以适合于更高速传输的工作环境。
以上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两端面及两长轴面上分别设有金属定位片及遮蔽构件,该定位片侧边并设有可弯折的接触片,而该接触片上设有接触凸点,组装时该接触片可弯折至电连接器的长轴面,且组装嵌入遮蔽构件后,使接触片上的凸点与遮蔽构件相导接,而实现对电连接器四周完整的遮蔽包覆。另外,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遮蔽构件在对接方向并设有凸伸的导接片,当电连接器对接时,该导接片可使对接电连接器的金属遮蔽构件与之完全相导接,构成一完整包覆的接地回路,可将四周电磁波杂讯吸收并经遮蔽构件传至电路板的接地释放线路,以使电连接器在高频环境下也能确保良好的传讯质量。
采用以上方案具有以下优点,即电连接器对接后能有效将各种电讯干扰排除,以确保讯号传输的良好质量,以适合在更高速传输的工作环境。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局部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对接立体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对接立体组合图。
图6是现有板对板插头、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7现有板对板插头、插座连接器对接后的立体图。
如图1、图2所示,插头连接器3包括有绝缘壳体4、金属定位片5、金属遮蔽构件6及若干端子30(仅示一根),其中该绝缘壳体4具有一插接面41、焊接面42及两长轴面43与端面44,其中该插接面41上设有一中央凸体45,用以与对接电连接器相插接,该中央凸体45的两侧设有安装若干端子30并贯通至焊接面42的若干端子安装槽46。此外,绝缘壳体4的长轴面43上设有呈“T”状凸伸的卡块431,且长轴面43对应于该插接面41处设有缺部432及凸片433,而长轴面43在该焊接面42处设有数个对应于端子安装槽46的端沟434。另外,绝缘壳体4的两端面44设有嵌座47,该嵌座47并设有定位嵌槽471及遮蔽嵌槽472、473,用以分别提供该定位片5及遮蔽构件6的嵌置。该定位片5两侧设有凸刺51,用于与嵌座47的定位嵌槽471相干涉定位,其还包括有一向前延伸的焊接片52及向后弯折的接触片53,其中该焊接片52用以焊接在电路板上(未图示),该接触片53上并设有接触凸点531。该遮蔽构件6嵌设在绝缘壳体4的长轴面43上,其设有卡槽61、凸伸的导接片62及呈勾状的接触端子63,其中该遮蔽构件6的卡槽61可从绝缘壳体4的焊接面42往插接面41方向嵌入而与卡块431相卡持,且同时使遮蔽构件的两侧嵌入遮蔽嵌槽472、473中,此时,该导接片62位于中央凸体45的两侧,而该接触端子63嵌勾在绝缘壳体4的端沟434处,并与对应的端子30相导接。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组装时先将定位片5嵌置在嵌座47上,然后再将遮蔽构件6嵌置在绝缘壳体4的长轴面43上,此时定位片5的接触凸点531恰抵接在遮蔽构件6的两侧,而构成四周完整的遮蔽包覆导接。
如图4、图5所示,与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3对接的另一插座连接器7包括绝缘壳体80、金属定位片81、遮蔽片82及若干端子83(仅示一根),其中该绝缘壳体80与插头绝缘壳体4同样具有插接面801、焊接面802及两长轴面803、端面804等,其中该插接面801上设有一中央插槽84,该中央插槽84用于与插头连接器3的中央凸体45相对接,其两侧设有若干端子安装槽85用以安装若干端子83。另外,绝缘壳体80的两端面804设有定位座86,用以嵌置该定位片81。而该遮蔽片82嵌设在绝缘壳体80的长轴面803上,其设有数个透空的“ㄇ”状凸片87,该“ㄇ”状凸片87向中央插槽84方向的内侧面上并设有凸点88。这样,当插头连接器3与插座连接器7对接时,插头连接器35的遮蔽构件6的导接片62将插入插座连接器7的遮蔽片82的“ㄇ”状凸片87处,并使凸点88导接在导接片62,而由于该导接片62具有相当的面积,使得对接时凸点88很容易导接在导接片62上,而可解决电连接器对接时因制造误差所引起遮蔽构件间导接不良的问题。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其包含有插接面、焊接面及周边的两长轴面与端面,另外,绝缘壳体上设有若干端子安装槽;若干端子,设在绝缘壳体的端子安装槽;其特征在于,电连接器还包括金属定位片,其嵌设在绝缘壳体的端面处,并至少包括反向弯折的接触片,以及金属遮蔽构件,其设在绝缘壳体的长轴面上,且侧边导接在金属定位片的接触片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定位片的接触片上设有接触凸点。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遮蔽构件对应于绝缘壳体的插接面处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对接电连接器导接的凸伸的导接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遮蔽构件设有卡槽,而绝缘壳体设有对应的用以相互卡持的卡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金属遮蔽构件对应于该绝缘壳体的焊接面处设有勾状的用于与所述若干端子相接触的接触端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定位片设有用以干涉卡止在绝缘壳体上的凸刺。
专利摘要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有绝缘壳体、若干端子、金属定位片及金属遮蔽构件,其中绝缘壳体包括有插接面、焊接面及周边相连接的遮盖面、侧面,且绝缘壳体的插接面处设有端子安装槽,而金属定位片嵌设在绝缘壳体的端面处,其至少包括有可向后弯折的接触片,而金属遮蔽构件则设在绝缘壳体的长轴面上,其侧边导接在金属定位片的接触片上,以完成四周遮蔽包覆的接地功能。
文档编号H01R13/629GK2351857SQ98252259
公开日1999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29日
发明者吴明川, 周启文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