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永磁DD马达灌封用组合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4794发布日期:2018-11-20 21:20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流永磁DD马达的定子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流永磁DD马达灌封用组合工装。



背景技术:

现有交流永磁DD马达定子进行环氧灌封时,为了保证灌封的质量效果和工艺简单操作性,一般采用图1所示的灌封用组合工装,由图可知,该结构主要包括主芯棒、机壳、定子铁芯、漆包线、绝缘骨架,其中由定子铁芯、漆包线、绝缘骨架构成的电机定子套设在主芯棒中,由此构成的封装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容易漏胶,灌封过程容易产生气泡等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也进行了探索研究,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灌封用组合工装[申请号:201420692830.0],该实用新型专利包括一种伺服电机灌封用组合工装,所述组合工装包括定子机壳和主芯棒,所述主芯棒上套设定子铁芯,套设定子铁芯的主芯棒安插在定子机壳中,所述组合工装还包括胀紧芯棒,所述主芯棒与电机定子中定子铁芯间隙配合且内部中空,所述胀紧芯棒安插在主芯棒中,并过盈配合,使主芯棒膨胀与定子铁芯之间达到无缝隙配合。

该实用新型专利提供的伺服电机灌封用组合工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上述问题,但其仍采用的是从定子上部进胶的灌胶方式,灌封过程仍会被产生气泡,灌注效率较低等问题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交流永磁DD 马达灌封用组合工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交流永磁DD马达灌封用组合工装,包括芯棒容置盒和位于芯棒容置盒内部的主芯棒,马达定子套设在主芯棒上,所述的主芯棒具有贯通主芯棒两个端面的中空的灌胶通道,若干条设置在主芯棒内的灌胶流道的一端与灌胶通道连通,另一端连通马达定子。

在上述的交流永磁DD马达灌封用组合工装中,所述的芯棒容置盒包括机壳和与机壳固定连接的灌胶托盘,所述灌胶托盘与主芯棒的一端相贴合,且灌胶托盘的侧面与机壳的内表面密封连接,主芯棒的横截面积由远离灌胶托盘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

在上述的交流永磁DD马达灌封用组合工装中,所述灌胶流道位于主芯棒靠近灌胶托盘的一端,灌胶流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灌胶通道和马达定子的底部。

在上述的交流永磁DD马达灌封用组合工装中,所述灌胶流道沿主芯棒的轴心线周向均匀分布。

在上述的交流永磁DD马达灌封用组合工装中,所述灌胶流道共设有6-10条。

在上述的交流永磁DD马达灌封用组合工装中,所述灌胶流道的横截面为梯形,且灌胶流道的横截面积由靠近灌胶托盘的一侧向远离灌胶托盘的一侧逐渐变小。

在上述的交流永磁DD马达灌封用组合工装中,所述灌胶通道为圆台锥形,且灌胶通道的轴心线与主芯棒的轴心线相重合。

在上述的交流永磁DD马达灌封用组合工装中,所述主芯棒由自润滑的塑料材料制得。

在上述的交流永磁DD马达灌封用组合工装中,所述主芯棒与马达定子间隙配合。

在上述的交流永磁DD马达灌封用组合工装中,所述马达定子包括固定连接的定子铁心和绝缘骨架,漆包线绕设在绝缘骨架上,所述定子铁心与主芯棒间隙配合。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底部进胶的灌胶方式,故应用在定子环氧灌封工艺中能够起到提高效率,减少气泡,防止翻胶污染,提高成品率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脱模容易,工艺简单,使用寿命长,灌胶过程中不会出现漏胶、污染机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交流永磁DD马达定子环氧灌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壳1、主芯棒2、马达定子3、灌胶托盘4、灌胶通道5、灌胶流道6、芯棒容置盒7、定子铁心31、绝缘骨架32、漆包线33、现有壳体1a、现有主芯棒2a、现有马达定子3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交流永磁DD马达灌封用组合工装,包括芯棒容置盒7和位于芯棒容置盒7内部的主芯棒2,马达定子3套设在主芯棒2上,所述的主芯棒2具有贯通主芯棒2 两个端面的中空的灌胶通道5,若干条设置在主芯棒2内的灌胶流道6的一端与灌胶通道5连通,另一端连通马达定子3。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马达定子3置于芯棒容置盒7内,再将主芯棒2插入在马达定子3中,将环氧树脂胶水注入灌胶通道5中,环氧树脂胶水沿设置在主芯棒2内的灌胶流道6从下而上流入马达定子3,待环氧树脂胶和马达定子3的上侧齐平时停止,然后放入真空箱里面抽真空,待无气泡后,二次补胶和马达定子3的上侧齐平,最后自然固化,完成灌封,本实用新型采用底部进胶的灌胶方式,故相比于如图1所示的现有灌封结构,应用在定子环氧灌封工艺中能够起到提高效率,减少气泡,防止翻胶污染,提高成品率的作用。

交流永磁DD马达灌封用组合工装包括芯棒容置盒7和位于芯棒容置盒7内部的主芯棒2,马达定子3套设在主芯棒2上,主芯棒2具有贯通主芯棒2两个端面的中空的灌胶通道5,灌注过程中,环氧树脂胶从主芯棒2的上侧注入灌胶通道5中,再通过若干条设置在主芯棒2内的灌胶流道6流入马达定子3内,使用时,将马达定子3置于芯棒容置盒7内,再将主芯棒2插入在马达定子3中,将环氧树脂胶水注入灌胶通道5中,将环氧树脂胶水沿设置在主芯棒2内的灌胶流道6从下而上流入马达定子3,待环氧树脂胶和马达定子3的上侧齐平时停止,然后放入真空箱里面抽真空,待无气泡后,二次补胶和马达定子3的上侧齐平,最后自然固化,完成灌封,本实用新型采用底部进胶的灌胶方式,故应用在定子环氧灌封工艺中能够起到提高效率,减少气泡,防止翻胶污染,提高成品率的作用。

具体的说,所述灌胶流道6位于主芯棒2靠近灌胶托盘4的一端,灌胶流道6的两端分别连通灌胶通道5和马达定子3的底部,这样能确保在灌封工艺整个过程中,环氧树脂胶均为自下而上的进胶方式,减少气泡,提高灌封效率。

优选地,所述灌胶通道5为圆台锥形,且灌胶通道5的轴心线与主芯棒2的轴心线相重合,这样能取保进胶位置处于中心位置,保证了灌封的均匀性。

如图2所示,所述的芯棒容置盒7包括机壳1和与机壳1固定连接的灌胶托盘4,所述灌胶托盘4与主芯棒2的一端相贴合,且灌胶托盘4的侧面与机壳1的内表面密封连接,主芯棒2的横截面积由远离灌胶托盘4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芯棒容置盒 7由机壳1和灌胶托盘4组成,灌胶托盘4的侧面与机壳1的内表面密封连接可防止灌封过程中发生漏胶问题,主芯棒2的横截面积由远离灌胶托盘4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的设置方式可方便组合工装的拆装,同时使主芯棒2与马达定子3之间更好的配合。

优选地,所述灌胶流道6沿主芯棒2的轴心线周向均匀分布,这样可进一步提高灌封的均匀性。

优选地,所述灌胶流道6共设有6-10条,这样在保证灌封均匀性和进胶速率的同时,也不会使得主芯棒2的加工过于复杂,进一步优选地,灌胶流道6共设有8条。

优选地,所述灌胶流道6的横截面为梯形,且灌胶流道6的横截面积由靠近灌胶托盘4的一侧向远离灌胶托盘4的一侧逐渐变小,梯形流道可以做的浅而宽,相比于圆形流道,在保证自下而上进胶的同时具有更大的进胶流量,从而提高了灌封效率。

如图2所示,所述马达定子3包括固定连接的定子铁心31 和绝缘骨架32,漆包线33绕设在绝缘骨架32上,所述定子铁心 31与主芯棒2间隙配合。

如图2所示,所述主芯棒2由自润滑的塑料材料制得,本实用新型对自润滑的塑料材料不作限定,可以是聚醚醚酮,也可以是聚四氟乙烯,只要能起到自润滑的效果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先将灌胶托盘4压入机壳1,使灌胶托盘4与机壳1端面齐平无缝隙,用螺栓锁紧灌胶托盘4,再将马达定子3置于机壳1内,再将主芯棒2插入在马达定子3中,将环氧树脂胶水注入灌胶通道5中,环氧树脂胶水沿设置在主芯棒2内的灌胶流道6从下而上流入马达定子3,待环氧树脂胶和马达定子3的上侧齐平时停止,然后放入真空箱里面抽真空,待无气泡后,二次补胶和马达定子3的上侧齐平,最后自然固化,完成灌封,本实用新型采用底部进胶的灌胶方式,故相比于如图1所示的现有灌封结构,应用在定子环氧灌封工艺中能够起到提高效率,减少气泡,防止翻胶污染,提高成品率的作用。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机壳1、主芯棒2、马达定子3、灌胶托盘4、灌胶通道5、灌胶流道6、芯棒容置盒7、定子铁心31、绝缘骨架32、漆包线33、现有壳体1a、现有主芯棒2a、现有马达定子3a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