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附件封铅的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66782发布日期:2019-02-15 20:16阅读:4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缆附件封铅的辅助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缆附件封铅的辅助工装。



背景技术:

在电缆附件的结构构造上,封铅工艺对金属铅护套或铝护套电缆的各种终端头、中间连接有着极为重要的密封及防水的作用,其可使电缆的金属外护层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成为良好的接地系统。可靠的封铅工艺可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能保证电缆长期可靠地安全运行。尤其是高压电缆各种接头的施工中,更需要熟练的封铅技术。

现有的电缆附件封铅方法通常存在触铅法和浇铅法两种工艺。浇铅法为借助燃烧器的火焰,将尾管与电缆金属护套局部加热,在封铅焊料呈半固态状态下,通过手工加工成形,从而形成完善的金属密封结构。触铅法是以燃烧火焰加热封铅部位,同时熔化封铅焊料,将其粘牢于封铅部位,然后用抹布将铅加工成形。

但是,上述触铅法与浇铅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上述两种方法所带来的封铅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由于技术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工艺水平容易受安装作业环境,铅封时间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成品率不高。此外,触铅法与浇铅法的制作效率也相对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缆附件封铅的辅助工装,使实现更为简易和便捷的电缆附件封铅方式,提高封铅作业的效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电缆附件封铅的辅助工装,应用在高电压等级电缆终端的封铅作业中,包括:用以卡持在待封铅电缆及终端尾管外周的封铅工装本体,封铅工装本体包括:能够对接卡持连为一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为两个结构对称的金属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分别设有位置相适配的用以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卡持连为一体的螺丝固定位,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包括:用以紧固包覆在待封铅电缆外周的第一装配端口和用以紧固包覆在终端尾管外周的第二装配端口,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第一装配端口相对接并紧固在待封铅电缆的外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第二装配端口相对接并紧固在终端尾管的外周,形成铅浇注口。

其中,终端尾管包覆在待封铅电缆的一端部的外周,终端尾管为自其一端部朝相对的另一端部渐缩收窄的中空的柱管结构。

其中,待封铅电缆为铝波纹管。

其中,第一装配端口的内径尺寸小于第二装配端口的内径尺寸。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缆附件封铅的辅助工装,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第一、封铅工装本体包括:能够对接卡持连为一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包括:用以紧固包覆在待封铅电缆外周的第一装配端口和用以紧固包覆在终端尾管外周的第二装配端口,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第一装配端口相对接并紧固在待封铅电缆的外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第二装配端口相对接并紧固在终端尾管的外周,形成铅浇注口,使实现更为简易和便捷的电缆附件封铅方式,提高封铅作业的效率。

第二、结构精简,易于控制成本;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电缆附件封铅的辅助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电缆附件封铅辅助工装进行封铅作业步骤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电缆附件封铅辅助工装进行封铅作业步骤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电缆附件封铅辅助工装进行封铅作业步骤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电缆附件封铅辅助工装的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电缆附件封铅辅助工装,应用在高电压等级电缆终端的封铅作业中,例如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电缆线路电缆终端的封铅作业中,其包括:用以卡持在待封铅电缆A及终端尾管B外周的封铅工装本体1,封铅工装本体1包括:能够对接卡持连为一体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分别包括:用以紧固包覆在待封铅电缆A外周的第一装配端口11a,12a和用以紧固包覆在终端尾管B外周的第二装配端口11b,12b,其中: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第一装配端口11a,12a相对接并紧固在待封铅电缆A的外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第二装配端口11b,12b相对接并紧固在终端尾管B的外周,形成铅浇注口C。

本实施例中,待封铅电缆A的整体呈圆柱状,其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为铝波纹管。终端尾管B包覆在待封铅电缆A一端部的外周,终端尾管B为自其一端部朝相对的另一端部渐缩收窄的中空柱管结构。

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为两个结构对称的金属壳体。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分别设为能够拼连为一体的非对称结构,并不影响实施。

优选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上分别设有位置相适配的用以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卡持连为一体的螺丝固定位R。通过螺丝固定位R能够将封铅工装本体1的两壳体固定。

进一步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分别包括:用以紧固包覆在待封铅电缆A外周的第一装配端口11a,12a和用以紧固包覆在终端尾管B外周的第二装配端口11b,12b。其中:第一装配端口11a,12a的内径长度之和与待封铅电缆A的外径尺寸相适配,其尺寸可以根据待封铅电缆A的不同的外径尺寸进行调整设计。第二装配端口11b,12b的内径长度之和与终端尾管B的最大外径尺寸相适配,其尺寸可以根据终端尾管B的不同最大外径尺寸进行调整设计。其中,第一装配端口11a,12a的内径尺寸之和小于第二装配端口11b,12b的内径尺寸之和,如此以满足装配需要。

具体实施时,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第一装配端口11a,12a相对接并紧固在待封铅电缆A的外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第二装配端口11b,12b相对接并紧固在终端尾管B的外周,从而形成铅浇注口C。

本实施例中的用于电缆附件封铅辅助工装在具体实施时,请结合参见图2-图4所示,将终端尾管B包覆在待封铅电缆A一端部的外周;将辅助工装1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分别放置在终端尾管B和待封铅电缆A的相对两侧,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第一装配端口11a,12a相对接并紧固在待封铅电缆A的外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第二装配端口11b,12b相对接并紧固在终端尾管B的外周,形成铅浇注口C;紧接着,实施封铅作业,具体包括:将加热好的熔融状态下的铅2通过铅浇注口C缓慢地注入封铅工装本体1中;待封铅工装本体1中熔融状态下的铅2凝固后将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拆卸下来。

优选的,铅封作业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实施封堵,第二次实施成形和加强,且铅封作业密实无气孔,如此,提高封铅作业的作业效率。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缆附件封铅的辅助工装,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第一、封铅工装本体包括:能够对接卡持连为一体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包括:用以紧固包覆在待封铅电缆外周的第一装配端口和用以紧固包覆在终端尾管外周的第二装配端口,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第一装配端口相对接并紧固在待封铅电缆的外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第二装配端口相对接并紧固在终端尾管的外周,形成铅浇注口,使实现更为简易和便捷的电缆附件封铅方式,提高封铅作业的效率。

第二、结构精简,易于控制成本;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