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芯片中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电路结构及方法

文档序号:7516998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集成电路芯片中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电路结构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特别涉及数字逻辑电路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在集成电路应用领域,模拟-数字信号的转换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信号转换方式,其工作原理是将时间连续、幅值也连续的模拟量转换为时间离散、幅值也离散的二进制数字代码,请参阅图1所示,其中为模-数转换器件及一种输入、输出信号示意图,这里以正弦波信号为例,经过模-数转换器件,该模拟信号即被转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不仅在时间上是离散的,而且在幅值上也是不连续的。任何一个数字量的大小只能是某个规定的最小数量单位的整数倍。为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量,在模-数转换过程中,还必须将取样-保持电路的输出电压,按某种近似方式归一化到相应的离散电平上,这一转化过程称为数值量化,简称量化。量化后的数值最后还需通过编码过程用一个代码表示出来,经编码后得到的代码就是模-数转换器件输出的数字量。量化过程中所取最小数量单位称为量化单位,它是数字信号最低位为1时所对应的模拟量。图2为3位模-数转换器件理想转换特性示意图,量化单位为m当输入模拟信号在0到V&/8之间时,数字输出代码为000 ;当输入模拟信号在V&/8到2Vref/8之间时,数字输出代码为001, 依此类推,最大数字输出代码为111。图3为6位模-数转换器件理想转换特性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模-数转换器件的位数,即转换精度的不断提高,输入模拟电压与数字输出代码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逼近于一条斜线。在实际的模数转换器应用中,转换精度通常为10位以上,因此这一特性将会变得更加明显。图2和图3都仅仅示出了模-数转换器件理想的转换特性,然而,在实际的模-数转换器件应用中,存在着各种误差。总的来说,模-数转换器件的误差可以分为与交流和直流有关的误差,交流误差一般与信噪及总谐波失真问题有关,直流误差又细分为四类量化误差、偏移误差、微分非线性误差、积分非线性误差。量化误差是基本误差,以图2所示的简单3位模-数转换器件为例,模拟输入电压被数字化,以8个离散电平来划分,分别由代码 000到111去代表它们,每一代码跨越Vref/8的电压范围。若假定Vref = 8V,每个代码之间的电压变换就代表IV。换言之,产生指定代码的实际电压与代表该码的电压两者之间存在误差,本例中0. 5V偏移加入到输入端便导致在理想过渡点上有正负0. 5V的量化误差。 模-数转换器件件理想输出与实际输出之差定义为偏移误差,所有数字代码都存在这种误差。在实际中,偏移误差会使模拟输入电压与对应数值输出代码间存在一个固定的偏移,上述两种误差都属于线性误差。理论上说,对于模-数转换器件相邻两个数据之间,模拟量的差值都是一样的,就好比疏密均勻的尺子。但实际上,相邻两刻度之间的间距不可能都是相等的,模-数转换相邻两刻度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叫微分非线性误差。积分非线性误差则表示了模-数转换器件在所有的数值点上对应的模拟值和真实值之间误差最大的那一点的误差值,也就是输出数值偏离线性最大的距离。上述两种误差都属于非线性误差,原理上是相同的,都是指代码转换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异。微分非线性误差主要是指代码步距与理论步距之差,而积分非线性误差则关注所有代码非线性误差的累积效应。本发明正是针对这种模-数转换的非线性误差,对其进行修复。图4为模-数转换器件的非线性误差示意图,图中“虚线”所示为理想转换特性, 为一条单调递增的斜线;而“实线”所示为实际转换特性,可以看出,在a点与b点之间存在非线性误差,即实际输出的数字代码偏离了理想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能够有效修复模-数转换器件的非线性误差、将实际转换特性修复到理想转换特性、结构简单实用、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集成电路芯片中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电路结构及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的集成电路芯片中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电路结构及方法如下该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电路结构中包括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和加法器,集成电路芯片中的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的输入端和加法器的第一输入端均相连接,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的输出端和加法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且所述的加法器的输出端与集成电路芯片的数字信号输出端口相连接。该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中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为误差补偿代码线性查找表模块。 该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中的误差补偿代码线性查找表模块中存储有各个误差补偿点所对应的误差补偿代码,各个误差补偿代码的存储地址为该误差补偿代码所对应的误差补偿点位置的模数转换器的数字信号真实输出值。该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中的集成电路芯片中的模数转换器为至少二个,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线性查找表模块中包括多路选择器单元和存储器单元,所述的各个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均依次通过所述的多路选择器单元和存储器单元与所述的加法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该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中的每个模数转换器与多路选择器单元之间的输入信号线包括地址信号线、数据信号线、读操作请求信号线和写操作请求信号线。该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中与所述的多路选择器单元相连接的模数转换器的数量为8个。该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中的存储器的输出信号线包括读操作响应信号线、写操作响应信号线、读操作请求保存信号线和写操作请求保存信号线。该基于上述的电路结构实现集成电路芯片中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
(1)集成电路芯片中的中央处理模块对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进行初始化,将各个误差补偿点所对应的误差补偿代码存入该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中,且各个误差补偿代码的存储地址为该误差补偿代码所对应的误差补偿点位置的模数转换器的数字信号真实输出值;(2)所述的模数转换器根据误差补偿点的数字信号真实输出值读取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中对应的误差补偿代码;(3)所述的加法器对所述的数字信号真实输出值和对应的误差补偿代码进行叠加,并输出至所述的集成电路芯片的数字信号输出端口。该实现集成电路芯片中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方法中的模数转换器根据误差补偿点的数字信号真实输出值读取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中对应的误差补偿代码,包括以下步骤(11)所述的多路选择器单元接收各个模数转换器的读操作请求信号;(12)所述的多路选择器单元根据各个模数转换器的优先级高低,从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模数转换器的读操作请求信号,并读取相应的地址信号;(13)所述的多路选择器根据相应的地址信号访问所述的存储器单元中相应的地址,并从中读取出相应的误差补偿代码;(14)所述的存储器单元将所读取出的误差补偿代码输出至所述的加法器的第二输出端;(15)如果所有的读操作请求信号均处理完毕,则返回上述步骤(11),否则返回上述步骤(12)。采用了该发明的集成电路芯片中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电路结构及方法,由于其中通过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和加法器,使得模数转换器在补偿点处所产生的转换信号与通过查询得到的误差补偿代码进行叠加,从而得到修正后的数字信号输出,不仅能够有效修复模-数转换器件的非线性误差,将实际转换特性修复到理想转换特性,而且结构简单实用,开发成本低廉,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最多可以支持多达8 个模-数转换器件,从而在模-数转换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模-数转换器件及输入、输出信号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3位模-数转换器件理想转换特性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6位模-数转换器件理想转换特性示意图。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模-数转换器件的非线性误差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的整体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中的误差补偿代码线性查找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中的模数转换器读写时序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中的模数转换器件的另一读写时序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阅图5所示,该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 其中包括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和加法器,集成电路芯片中的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的输入端和加法器的第一输入端均相连接,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的输出端和加法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且所述的加法器的输出端与集成电路芯片的数字信号输出端口相连接。其中,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为误差补偿代码线性查找表模块,该误差补偿代码线性查找表模块中存储有各个误差补偿点所对应的误差补偿代码,各个误差补偿代码的存储地址为该误差补偿代码所对应的误差补偿点位置的模数转换器的数字信号真实输出值;所述的模数转换器可以为至少二个,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线性查找表模块中包括多路选择器单元和存储器单元,所述的各个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均依次通过所述的多路选择器单元和存储器单元与所述的加法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同时,所述的每个模数转换器与多路选择器单元之间的输入信号线包括地址信号线、数据信号线、读操作请求信号线和写操作请求信号线。而且,与所述的多路选择器单元相连接的模数转换器的数量为8个。该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中的存储器的输出信号线包括读操作响应信号线、写操作响应信号线、读操作请求保存信号线和写操作请求保存信号线。该基于上述的电路结构实现集成电路芯片中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1)集成电路芯片中的中央处理模块对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进行初始化,将各个误差补偿点所对应的误差补偿代码存入该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中,且各个误差补偿代码的存储地址为该误差补偿代码所对应的误差补偿点位置的模数转换器的数字信号真实输出值;(2)所述的模数转换器根据误差补偿点的数字信号真实输出值读取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中对应的误差补偿代码,包括以下步骤(a)所述的多路选择器单元接收各个模数转换器的读操作请求信号;(b)所述的多路选择器单元根据各个模数转换器的优先级高低,从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模数转换器的读操作请求信号,并读取相应的地址信号;(c)所述的多路选择器根据相应的地址信号访问所述的存储器单元中相应的地址,并从中读取出相应的误差补偿代码;(d)所述的存储器单元将所读取出的误差补偿代码输出至所述的加法器的第二输出端;(e)如果所有的读操作请求信号均处理完毕,则返回上述步骤(11),否则返回上述步骤(b);
(3)所述的加法器对所述的数字信号真实输出值和对应的误差补偿代码进行叠加,并输出至所述的集成电路芯片的数字信号输出端口。在实际使用当中,请参阅图4所示,为了将实际转换特性修复到理想转换特性,就必须对a点到b点之间的数字代码进行修复。如图中a点到b点之间的箭头所示,每当模-数转换器件输出箭头底部的数字代码时,即将其修复为箭头所指的数字代码。这一过程通过一个线性查找表来实现,如图5所示,线性查找表主要为一存储阵列,其中存储的数据为理想转换代码与实际转换代码之间的差值,即补偿代码。该线性查找表的地址输入端与模-数转换器件的数字输出端相连接,每当模-数转换器件输出的数字代码经过该线性查找表,即输出对应于该数字代码的补偿代码。图中加法器的输入端分别与模-数转换器件的数字代码输出和线性查找表的补偿代码输出相连接,完成了后两者的相加,也即实现了实际转换代码到理想转换代码的修复。以WCDMA数字通信中用于模拟基带信号接收的模-数转换器为例,请参阅图4所示,数字输出代码为10位二进制数,补偿代码为8位二进制数,其中c点为模拟输入电压值,其实际转换特性对应的数字输出代码为图中d点,其值为1000101000,即十进制的552,以该数字代码作为线性查找表的地址输入,则输出对应于该点的补偿代码00111110,即十进制的62,该补偿代码与原数字代码相加得到图中e点对应的理想数字代码1001100110,即十进制的614。本发明的线性查找表结构如图6所示,该线性查找表包括一个存储器和一个多路选择器,可以对其进行读操作和写操作,最多可以支持8个模数转换器件。图6中多路选择器的输入信号共有8组,分别连接每个模-数转换器件的输出或 CPU的输出,每组信号由4路信号组成(1)地址信号,即图中aO a7。(2)数据信号,即图中d0 d7。(3)读操作请求信号,即图中rd_req0 rd_req7。(4)写操作请求信号,即图中wr_req0 wr_req7。这8组信号经过多路选择器的选择,最终输出一组信号,与存储器的输入端相连接,对存储器进行访问。通常,需要先由CPU对存储器进行初始化,即将模-数转换器件的所有补偿代码写入存储器中,该过程仅需执行一次。这些补偿代码是由模-数转换器件的转换特性来决定的,以图4为例,e点与d点对应的数字输出代码之差即为c点对应的补偿代码值,而d点对应的数字输出代码即为该补偿代码在存储器中的地址值。初始化之后,模-数转换器件便可以对存储器进行读操作,即完成非线性失真的修复。图6中存储器的输出信号也分为8组,分别对应于存储器对每一路模-数转换器件或CPU的反馈,每组信号也由4路信号组成(1)读操作响应信号,即图中rd_ack0 rd_ack7。(2)写操作响应信号,即图中wr_ack0 wr_ack7。(3)读操作请求保存信号,即图中rd_reqregO rd_reqreg7。(4)写操作请求保存信号,即图中wr_reqregO wr_reqreg7。当某一时刻仅有一路模-数转换器件或CPU对存储器发出读操作或写操作请求时 (比如说第0路),rd_ack0或Wr_ack0即出现高电平,意味着存储器响应该路的访问。当某一时刻同时有两路模-数转换器件或CPU对存储器发出读操作或写操作请求时(比如说第0路和第1路),此时低路的优先级高,即第0路高于第1路,多路选择器选择第0路对存储器进行访问,rd_ack0或wr_ack0出现高电平,而将第1路的读操作或写操作请求信号保存下来,此时rd_ack0或wr_ack0为低电平,rd_reqregl或wr_reqregl为高电平。图6中的q信号为读操作时返回的数据信号,即补偿代码值,当存储器正在工作时,busy信号为高电平。图7为仅有一路对存储器进行读操作或写操作的时序示意图,在t0时刻,地址和数据信号有效,tl t2时刻写操作请求信号wr_req出现高电平,这时写操作响应信号也立即出现高电平,t4 t5时刻的读操作过程同理,当对存储器进行写操作或读操作时,busy 信号都出现高电平。图8为同时有两路对存储器进行读操作的时序示意图,t0 t2时刻写操作过程与图7相同。在t4时刻,其中一路出现读操作请求,而此时另一路正在对存储器进行读操作,因此rd_ack并没有出现高电平,而是rd_reqreg信号在t5时刻出现高电平。在t6时刻,另一路的读操作过程结束,rd_ack出现高电平,busy信号从t4到t7 —直维持高电平。采用了上述的集成电路芯片中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电路结构及方法,由于其中通过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和加法器,使得模数转换器在补偿点处所产生的转换信号与通过查询得到的误差补偿代码进行叠加,从而得到修正后的数字信号输出,不仅能够有效修复模-数转换器件的非线性误差,将实际转换特性修复到理想转换特性,而且结构简单实用,开发成本低廉,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最多可以支持多达8个模-数转换器件,从而在模-数转换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说明书中,本发明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结构中包括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和加法器,集成电路芯片中的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的输入端和加法器的第一输入端均相连接,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的输出端和加法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且所述的加法器的输出端与集成电路芯片的数字信号输出端口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为误差补偿代码线性查找表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线性查找表模块中存储有各个误差补偿点所对应的误差补偿代码,各个误差补偿代码的存储地址为该误差补偿代码所对应的误差补偿点位置的模数转换器的数字信号真实输出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 其特征在于,集成电路芯片中的模数转换器为至少二个,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线性查找表模块中包括多路选择器单元和存储器单元,所述的各个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均依次通过所述的多路选择器单元和存储器单元与所述的加法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模数转换器与多路选择器单元之间的输入信号线包括地址信号线、数据信号线、读操作请求信号线和写操作请求信号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 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的多路选择器单元相连接的模数转换器的数量为8个。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电路芯片中实现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电路结构,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存储器的输出信号线包括读操作响应信号线、写操作响应信号线、读操作请求保存信号线和写操作请求保存信号线。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结构实现集成电路芯片中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集成电路芯片中的中央处理模块对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进行初始化,将各个误差补偿点所对应的误差补偿代码存入该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中,且各个误差补偿代码的存储地址为该误差补偿代码所对应的误差补偿点位置的模数转换器的数字信号真实输出值;(2)所述的模数转换器根据误差补偿点的数字信号真实输出值读取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中对应的误差补偿代码;(3)所述的加法器对所述的数字信号真实输出值和对应的误差补偿代码进行叠加,并输出至所述的集成电路芯片的数字信号输出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实现集成电路芯片中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成电路芯片中的模数转换器为至少二个,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线性查找表模块中包括多路选择器单元和存储器单元,所述的各个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均依次通过所述的多路选择器单元和存储器单元与所述的加法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接,所述的模数转换器根据误差补偿点的数字信号真实输出值读取所述的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中对应的误差补偿代码,包括以下步骤(11)所述的多路选择器单元接收各个模数转换器的读操作请求信号;(12)所述的多路选择器单元根据各个模数转换器的优先级高低,从中选择优先级最高的模数转换器的读操作请求信号,并读取相应的地址信号;(13)所述的多路选择器根据相应的地址信号访问所述的存储器单元中相应的地址,并从中读取出相应的误差补偿代码;(14)所述的存储器单元将所读取出的误差补偿代码输出至所述的加法器的第二输出端;(15)如果所有的读操作请求信号均处理完毕,则返回上述步骤(11),否则返回上述步骤(12)。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电路芯片中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电路结构,其中包括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和加法器,集成电路芯片中的模数转换器的输出端与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的输入端和加法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误差补偿代码查找功能模块的输出端和加法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加法器的输出端与集成电路芯片的数字信号输出端口连接。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基于该电路结构实现集成电路芯片中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的方法。采用该种集成电路芯片中模数转换非线性误差修复电路结构及方法,有效修复了模-数转换器件的非线性误差,结构简单实用,开发成本低廉,工作性能稳定可靠,适用范围较为广泛,可支持8个模数转换器件,在模数转换领域中应用前景广阔。
文档编号H03M1/06GK102208912SQ20101013743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
发明者徐乐 申请人:上海摩波彼克半导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