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壳体元件以及密封壳体和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938233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密封壳体元件以及密封壳体和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用于接收电部件、尤其是用于机动车的电部件的密封的壳体元件。此外,本发明涉及带有此壳体元件的用于电导线布置的密封壳体和用于制造此壳体元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现有技术已知壳体元件和用于电导线布置的壳体。

因此,例如随后公开的申请号为102016107080.7的德国专利申请描述了一种壳体,在所述壳体内能够接收构造为平面导体轨的电导线以及接触平面导体轨的接触元件。壳体具有盖和壳体基部,所述盖和壳体基部通过铰链以可枢转的方式相互连接。虽然在壳体内部可实现平面导体轨的良好的持久的接触,但希望存在密封此壳体的可能性。

例如de102014109270a1公开了具有密封的另一种壳体。其中描述了带有通过铰链以可枢转的方式相互连接的第一壳元件和第二壳元件的导线固定。第一壳元件具有第一固定元件以用于向导线施加第一压力,且具有壳体连接元件以用于将壳体第一壳元件与插头的密封帽连接。由于带有壳体的壳元件和密封帽的多件式布置,此导线布置的结构和安装是昂贵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因此是通过使用构造上尽可能简单的装置实现用于密封用来接收电部件的壳体的安装简单的可能性。

此技术问题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扩展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和附图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壳体元件适合于接收电部件,例如接触元件、电缆靴、插头触点、电导线、平面导体轨等。能够作为完整的即本身封闭的壳体或其部分的壳体元件具有分别由第一塑料组分制成的至少一个第一壳体元件部分(例如壳体壳等)和第二壳体元件部分(例如也为壳体壳等)。第一塑料组分例如是适合于注塑的热塑性塑料,例如聚酰胺。在壳体元件中,在向所述壳体元件闭合位置的方向的运动时,第一壳体元件部分的至少一个对接面和第二壳体元件部分的至少一个对接面相互靠近。在闭合位置中,壳体元件能够仅自身或例如和可与之接合的壳体基部一起形成至少很大程度上封闭的用于电部件的壳体的接收空间。

根据本发明,在至少一个对接面上至少部分地注塑了密封元件。但密封元件也可在壳体制造之后作为单独部件安装到壳体内。此密封元件包括与第一塑料组分不同的第二塑料组分。理想地,壳体元件是注塑部分,使得密封元件的注塑能够在多组分或双组分注塑方法中进行,其中,在一个注塑工具中将由第一塑料组分制成的壳体元件部分与薄膜铰链一起模制,且然后在尚能起化学反应的第一塑料组分中引入也能起化学反应的第二塑料组分,使得二者相互连接。密封元件能够例如构造为软密封、硅树脂密封等。

本发明因此有利地实现了使得密封元件在壳体元件的到闭合位置的枢转运动期间、特别是在闭合位置将壳体元件密封,而不必提供和安装另装的密封部件。因此,也不必强制地在壳体元件上设置用于接收单独的密封部件、例如密封圈等的沟槽,以此得到了壳体元件的构造上简单的结构。但也能够设置一个或多个沟槽,因为在例如此沟槽为u形形状时注塑塑料在表面上的附着更大。总之,可以以构造上简单的方式提供快速、简单且成本低地制造的壳体元件,所述壳体元件具有特别好的防止流体进入的密封。

对于通过尽可能少的单独部件的简单的安装,有利的是将第一和第二壳体元件部分通过铰链、特别是薄膜铰链相互以可枢转的方式连接。薄膜铰链在注塑时简单地随同成形且将两个壳体元件部分相互连接,其中两个壳体元件部分和薄膜铰链优选地形成一体件,即形成为一个构件。

一种本发明的特别有利的扩展建议,密封元件也注塑在形成薄膜铰链的铰接凹槽上。因此,密封元件也在闭合位置中形成在所述铰接凹槽处的折弯部内完全地被密封。

也被证明有利的是密封元件从一个对接面贯通铰接凹槽地延伸直至另一个对接面。即,密封元件注塑在两个对接面上且注塑在铰接凹槽之上或之内。在壳体元件的闭合位置中,因此密封元件的各部分叠置,使得给出了贯通地或完整地封闭的密封。

密封可通过如下方式进一步改进,即使得两个对接面成形和/或布置为使得在闭合位置中安装在一个或两个对接面上的密封元件在对接面之间至少被压缩。在闭合位置中,因此也能够在密封元件上叠置密封元件。

本发明也涉及电壳体,所述电壳体带有在前述实施变体的一个或多个中的第一壳体元件和可与之接合的第二壳体元件。两个壳体元件相互协作或互补地形成,使得在其之间可接收电部件。第二壳体元件也能够具有一个或多个注塑的密封元件。但第二壳体元件不必也具有更多的壳体元件部分。优选地,第二壳体元件形成为一体件。在第一壳体元件和第二壳体元件之间存在至少一个但优选地多个对接面,在所述对接面上壳体元件至少在闭合位置中相互叠置,在闭合位置,第一壳体元件与其壳体元件部分被闭合且两个壳体元件也被闭合。相应地,也能够在对接面或多个对接面上在两个壳体元件之间注塑密封元件。

优选地,第一壳体元件是盖且第二壳体元件是壳体基部。盖以其两个壳体元件部分和壳体基部一起形成壳体。壳体通过一个或多个密封元件至少被防滴水密封或理想地至少很大程度上流体密封地构造。壳体设置为接收一个或多个电导体,所述电导体被一个或多个例如具有电缆靴、包覆注塑的梳形分电器等的形式的电接触元件或接触部分接触。

对于壳体元件相互简单的安装,有利的是第一壳体元件通过铰链铰接在第二壳体元件上。铰链例如能够是旋转铰链,其中壳体元件通过夹连接相互连接。除铰链外,壳体元件能够通过一个或多个卡锁连接相互固定。

在壳体中优选地接收一个或多个电部件。为将此电部件导入和/或导出接触部分壳体,有利的是在电部件通过其从壳体元件伸出的至少一个贯通开口上注塑密封元件。例如,汇流排等能够作为电部件通过壳体的一个或多个贯通开口伸出,其中在此过渡区域内注塑一个或多个密封元件。密封元件能够由相同的(第二)塑料组分组成,如上文对于壳体元件所述的塑料组分。此外,密封元件也能够在过渡区域上特别地在贯通开口上注塑,在所述贯通开口上例如电接触元件作为电部件和/或用于接触电部件从壳体伸出。

此外,第一和第二壳体元件也能够设置为在其间接收至少一个汇流排,所述汇流排横向于壳体元件的枢转方向被引导通过所述壳体元件。在此,壳体元件的枢转轴线能够平行于汇流排的纵向延伸方向定向。

为密封例如汇流排的电部件的接触区域,能够在第一和第二壳体元件之间接收接触汇流排的接触元件。在壳体内能够因此接收电流导体以及接触此电流导体的接触元件,其共同的接触区域相对于壳体环境被密封。

对于良好的可安装性,第一壳体元件的第一壳体元件部分可以是能够相对于第二壳体元件枢转的,即例如能通过铰链且特别地通过薄膜铰链枢转。且第一壳体元件的第二壳体元件部分可以是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元件部分以及相对于第二壳体元件枢转的。以此,在第一壳体的第一壳体元件部分和第二壳体元件之间能够容纳至少一个第一电部件、例如汇流排。然后,在第二壳体元件部分和第二壳体元件之间也能够容纳第二电部件、例如接触元件。

特别地,因此汇流排能够被第一壳体元件部分且接触元件能够被第二壳体元件部分覆盖。但在此两个电部件能够分别接收在第二壳体元件内。

本发明也涉及用于制造用来接收电部件的壳体元件的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注塑方法或多组分注塑方法中由第一塑料组分成形带有至少一个第一壳体元件部分和第二壳体元件部分的壳体元件。两个壳体元件部分能够例如通过铰链等相互连接,尤其是一体地相互连接。

-在多组分注塑方法中在壳体元件的至少一个对接面上注塑由与第一塑料组分不同的第二塑料组分制成的密封元件。替代地或补充地,密封元件也能够注塑在形成薄膜铰链的铰接凹槽上。

-替代地,密封也能够分开地制造并安装到壳体元件内。

附图说明

下文中通过参考附图解释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例。各图为:

图1示出了处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壳体元件,该壳体元件带有两个壳体元件部分和一个注塑的密封元件,

图2示出了处于闭合位置的图1所示壳体元件,

图3示出了带有接收在其内的汇流排和具有密封的梳形分电器的形式的接触部件的壳体,其中该壳体的壳体元件处于打开位置,和

图4示出了图3所示壳体,其中壳体元件处于闭合位置。

附图仅是示意性图示且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相同的或作用相同的元件在各处提供以相同的附图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在侧视图中示出了在此构造为壳体盖的第一壳体元件1。壳体元件1用于接收和/或覆盖至少一个电部件110、120(见图3和图4),如在下文中详细解释。

壳体元件1包括通过形成枢转轴线的铰链4、特别是薄膜铰链相互连接的第一壳体元件部分2和第二壳体元件部分3。壳体元件1由第一塑料组分在(多组分)注塑过程中制造。每个壳体元件部分2、3具有成对布置的对接面5、6以及7、8,但其中在此侧视图中仅可见对接面5和7。对接面5、7在所示的壳体元件1的打开位置中相互间隔开,因为两个壳体元件部分2、3通过铰链4相对枢转。

可见在壳体元件部分2、3的对接面5、6以及7、8上注塑了用于密封壳体元件1的密封元件9,其中密封元件9在此贯通地在对接面5、6、7、8上且在铰链4或其铰接凹槽10上延伸。在壳体元件1的横向延伸方向上,壳体元件1因此通过密封元件9相对于壳体元件环境密封,使得流体或另外的异物不能侵入到壳体元件1的内部内。密封元件9包括与第一塑料组分不同的且在多组分注塑过程中注塑到壳体元件部分2、3上的第二塑料组分。在此,密封元件9是软密封。

为能够将(第一)壳体元件1与另外的第二壳体元件11(见图3和图4)连接,壳体元件1具有在纵向延伸方向上布置在端侧的铰链钩12和多个侧向布置的卡锁元件13。

在图2中,在图1中所示的壳体元件1处于其闭合位置。可见,两个壳体元件2、3的对接面5和7以及6和8在闭合位置中靠近直至密封元件9的各部分相互叠置,必要时也在对接面5、6、7、8之间被压缩,且因此将密封元件1相对于外部密封。

此外,从图2可见,在壳体元件1的第一壳体元件部分2的与铰链钩12相邻的部分中布置了另外的密封元件14,所述密封元件14也在多组分注塑方法中注塑到壳体元件上。

在图3中在透视图中示出了壳体100。壳体100具有前述第一壳体元件1作为壳体盖且具有与之协作的第二壳体元件11作为壳体基部,二者因此补充了待密封的壳体100。第一壳体元件1通过铰链钩12卡合在第二壳体元件11的铰链销15上且由此铰接在其上。在壳体100内部分地接收了汇流排110,所述汇流排100在壳体100的横向延伸方向上(横向于枢转方向)延伸,且在此方向上分别通过贯通开口16、17从壳体100伸出。贯通开口16、17通过使得第一壳体元件1和第二壳体元件11在该处留出材料空隙来形成,所述贯通开口16、17与汇流排110的横截面相匹配。上文提及的另外的密封元件14分别在盖侧以及在基部侧布置到所述贯通开口16、17上,所述贯通开口16、17因此将壳体100在盖侧和基部侧密封。

在壳体100内此外接收了电接触元件120,在所述电接触元件120上通过例如梳形分电器或电导线接触了汇流排110。与仅布置在第二壳体元件11和第一壳体元件1的第一壳体元件部分2之间的汇流排110不同,接触元件120此外还接收在第二壳体元件部分3和第二壳体元件11之间。在壳体100的纵向延伸方向上,汇流排110和接触元件120因此相互相邻布置且相互连接。因为第一壳体元件1相对于第二壳体元件11处于打开位置,所以接触元件120在图3中露出。在打开位置中,布置到对接面5、6、7、8上以及铰链的铰接凹槽10上的密封元件9也很好地可见。

从图3中也可见,壳体元件1、11也在对接面18、19以及20、21上分别具有另外的密封元件22,所述密封元件22又在多组分注塑过程中注塑。密封元件22用于两个壳体元件1、11的密封且因此用于壳体100的密封。

在图4中壳体100完全闭合,这通过相对于图3将第一壳体元件1相对于第二壳体元件11向其闭合位置枢转来实现。可见,现在第一壳体元件1的全部卡锁元件13与第二壳体元件11的相应的配对卡锁元件23卡锁。所示的布置因此处于安装状态中,其中汇流排110和接触元件120之间的接触被接收在密封的壳体100内。

根据图3和图4,现在解释用于安装壳体100的示例的方法。首先,在导线总装时将第一壳体元件1作为壳体盖且将第二壳体元件11作为壳体基础安装到汇流排110上。为此,将两个壳体元件1和11围绕汇流排110布置且至少通过铰链钩12和铰链销15相互连接。第一壳体元件1的第一壳体元件部分2通过至少一个卡锁元件13与至少一个配对卡锁元件23卡锁。如在图3中可见,因此壳体元件120还可通过向打开位置枢转的第二壳体元件部分3接近。此预安装的壳体100连同汇流排然后例如在机动车制造商处与电导线等连接,例如也螺旋连接,且然后闭合第二壳体元件部分13。

最后,根据图1和图2解释用于壳体元件1和/或壳体元件11的制造方法。如在图1中所示意,壳体元件1与相对于第二壳体元件部分3至少略微向其打开位置方向枢转的第一壳体元件部分2在(未图示的)注塑工具中通过注塑制成。在此,也形成铰链4。然后,在多组分注塑方法中将至少铰链4且必要时也将密封元件14和22在注塑工具内注塑。

附图标记列表

1第一壳体元件

2壳体元件部分

3壳体元件部分

4铰链(例如,薄膜铰链)

5-8对接面

9密封元件

10铰接凹槽

11第二壳体元件

12铰链钩

13卡锁元件

14另外的密封元件

15铰链销

16贯通开口

17贯通开口

18-21对接面

22另外的密封元件

23配对卡锁元件

100壳体

110汇流排,平面导体轨等

120电接触元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