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5990发布日期:2020-09-29 09:43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器。



背景技术:

散热器是与其他设备进行热交换的装置,目前,现有的散热器一般设有多个散热通道,冷却介质通过多个散热通道时与其他设备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对其他设备进行散热。但是,在冷却介质进入散热通道时,会产生冷却介质进入每个散热通道流量不同的情况,比如冷却介质会集中在中间流道,而两侧流道则流量较少,因此造成散热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其能够使得冷却介质比较均匀地分向各个散热流道,避免现有的散热器散热不均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壳体、均流结构和流道结构,所述壳体上设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均流结构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流道结构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进口与所述均流结构连通,所述均流结构通过所述流道结构与所述出口连通;

所述流道结构包括多个散热流道,所述均流结构包括至少3个依次间隔排列的扰流板,相邻两个所述扰流板之间形成用于供冷却介质通过的通道口。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右端上,所述出口设于所述壳体的左端上,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相对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均流结构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均流结构沿所述壳体的左右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相邻两组所述均流结构的所述扰流板交错分布。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容纳腔的截面面积由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右端至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左端逐渐增大,各组所述均流结构的扰流板的数量由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右端至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左端逐渐增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内设有流体集中腔,所述流体集中腔设于所述流道结构和所述出口之间。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流体集中腔的截面面积由所述流体集中腔的右端至所述流体集中腔的左端逐渐减小。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流体集中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连通,所述流体集中腔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内壁通过圆角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流道结构包括多个流道板,相邻两个流道板之间形成所述散热流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冷却介质,所述冷却介质为相变介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冷却介质为氟化液。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壳体、均流结构和流道结构,进口与均流结构连通,均流结构通过流道结构与出口连通,流道结构包括多个散热流道,均流结构包括至少3个依次间隔排列的扰流板,相邻两个扰流板之间形成用于供冷却介质通过的通道口,当冷却介质由进口进入壳体后,通过各个通道口进行分流,以便于冷却介质能够比较均匀地分向各个散热流道,从而有利于散热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散热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散热器的另一个角度的剖视图;

其中,1、壳体;11、进口;12、出口;13、第一容纳腔;14、第二容纳腔;15、流体集中腔;2、流道结构;21、流道板;3、均流结构;31、扰流板;4、圆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中,上、下、左、右、前和后等方位以及顶部和底部的描述都是针对图3进行限定的,当散热器的放置方式发生改变时,其相应的方位以及顶部和底部的描述也将根据放置方式的改变而改变,本实用新型在此不做赘述。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散热器,包括壳体1、均流结构3和流道结构2,所述壳体1上设有进口11和出口12,所述壳体1内设有第一容纳腔13和第二容纳腔14,所述第一容纳腔13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4连通,所述均流结构3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13,所述流道结构2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4,所述进口11与所述均流结构3连通,所述均流结构3通过所述流道结构2与所述出口12连通;

所述流道结构2包括多个散热流道,所述均流结构3包括至少3个依次间隔排列的扰流板31,相邻两个所述扰流板31之间形成用于供冷却介质通过的通道口。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器包括壳体1、均流结构3和流道结构2,进口11与均流结构3连通,均流结构3通过流道结构2与出口12连通,流道结构2包括多个散热流道,均流结构3包括至少3个依次间隔排列的扰流板31,相邻两个扰流板31之间形成用于供冷却介质通过的通道口,当冷却介质由进口11进入壳体1后,通过各个通道口进行分流,以便于冷却介质能够比较均匀地分向各个散热流道,从而有利于散热均匀。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散热器可以应用于换流阀等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可以将所述散热器紧贴需要散热的设备,比如进行贴壁式接触。另外,换流阀等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散热板结构通常采用腔体结构,其一般通过增加进出口12数量来改善散热板的截面利用率,然而进出口12数量的增多将引起散热板与外部接头数量的增加,在换流阀等大规模器件串并联的设备上,数量庞大的接头易引发漏液等故障,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在所述壳体1内部集成均流结构3,可以起到均流和提高截面利用率的作用。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流道结构2可以包括多个流道板21,相邻两个流道板21之间形成所述散热流道。当然,所述散热流道还可以是由其他方式构成,在此不做更多的赘述。

结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进口11设于所述壳体1的右端上,所述出口12设于所述壳体1的左端上,所述进口11和所述出口12相对设置。所述均流结构3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均流结构3沿所述壳体1的左右方向依次间隔排列,相邻两组所述均流结构3的所述扰流板31交错分布。请参阅图3所示,相邻两组所述均流结构3的所述扰流板31交错分布,而不是对齐分布,因此相邻两组所述均流结构3的各个通道口不会正对设置,以使得冷却介质经过多次均分,能够更加均匀地进入各个散热流道,散热更加均匀。在具体实施当中,所述均流结构3的组数可以根据实际要求进行设置,所述均流结构3的组数越多,则均流效果越好,但考虑成本和流阻增大,所述均流结构3的组数满足实际需求即可。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容纳腔13的截面面积由所述第一容纳腔13的右端至所述第一容纳腔13的左端逐渐增大,各组所述均流结构3的扰流板31的数量由所述第一容纳腔13的右端至所述第一容纳腔13的左端逐渐增多,以使得冷却介质从所述进口11进入后,逐渐分流到各个散热流道中,均流效果更佳。优选地,所述第一容纳腔13为v型结构,所述第二容纳腔14为矩形结构。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所述壳体1内设有流体集中腔15,所述流体集中腔15设于所述流道结构2和所述出口12之间。通过在所述流道结构2和所述出口12之间设置所述流体集中腔15,以使得冷却介质经过所述流道结构2后能够集中起来,从而提高散热器的截面利用率。

在具体实施当中,所述散热器还包括冷却介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介质为相变介质,优选地,所述冷却介质为氟化液。氟化液作为相变介质,具有低沸点、相变潜热大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冷却介质从进口11进入散热器中,当冷却介质经过均流结构3后,可以比较均匀地进入各个散热流道,冷却介质在散热流道中吸收热量可以沸腾为气体带走热量,气态的冷却介质经由所述流体集中腔15集中后通过所述出口12流出。通过这样的流动方向,可以更好地解决流量不均匀导致散热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也增大了散热器的截面利用率。

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水冷散热板通常为“s”型或者螺旋形的散热板,如果用于相变冷却,会产生气泡不易溢出的困难导致散热板内部蒸干,无法进行散热。而本实施例的流体集中腔15改善了所述散热器的出口12的坡度,增大角度,使得气泡不容易由于积聚在一个区域导致难以逸出。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所述流体集中腔15的截面面积由所述流体集中腔15的右端至所述流体集中腔15的左端逐渐减小。优选地,所述流体集中腔15为v型结构。所述流体集中腔15进一步改善了所述散热器的出口12的坡度,增大角度,使得气泡不容易由于积聚在一个区域导致难以逸出。

此外,如果气泡在直角处聚集,则容易产生一个蒸干区域,介质在流动过程中由于直角的存在,流阻比较大,也不容易从直角处流走。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实施例的所述流体集中腔15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4连通,所述流体集中腔15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4的内壁通过圆角连接。所述流体集中腔15的内壁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4的内壁通过圆角过渡,使得两者的连接处更加圆滑,流阻更小,从而使得冷却介质可以更容易流走,进而确保了散热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壳体1、均流结构3和流道结构2,进口11与均流结构3连通,均流结构3通过流道结构2与出口12连通,流道结构2包括多个散热流道,均流结构3包括至少3个依次间隔排列的扰流板31,相邻两个扰流板31之间形成用于供冷却介质通过的通道口,当冷却介质由进口11进入壳体1后,通过各个通道口进行分流,以便于冷却介质能够比较均匀地分向各个散热流道,从而有利于散热均匀。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