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传输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67808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信号传输装置以及冷却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备搭载于基板的发热元件和冷却发热元件的散热器的信号传输装置、以及具备信号传输装置和容纳信号传输装置的箱体以及向箱体内导入外部空气并将信号传输装置的热向箱体外排出的冷却机构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对于能够将由LAN (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连接了的多个计算机彼此高效地进行通信的通信方法之一,存在以太网(注册商标)(Ethernet (注册商标))。而且,通信运营商(载体)为了构建复杂的以太网,持有多个以太网交换机(交换集线器)。该以太网交换机具备由搭载有多个通信用LSI (Large Scale Integrat1n)的基板构成的多个线路卡(扩充卡),这些线路卡在相互邻接的状态下容纳在形成以太网交换机的箱体内。
[0003]而且,多个通信用LSI由于处理高速信号,因而在动作中成为非常高的温度,这成为使通信用LSI误动作的原因。由此,需要高效地冷却多个通信用LSI,而将通信用LSI的误动作防止于未然。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提高通信用LSI之类发热的发热元件的散热性的技术。
[0004]专利文献1中,沿冷却风的流动方向设有一对发热元件,在这些发热元件,经由共通的基板分别安装有上风侧散热片以及下风侧散热片。上风侧散热片的延伸方向以及下风侧散热片的延伸方向均是冷却风的流动方向。由此,通过上风侧散热片后的冷却风会通过下风侧散热片。
[0005]而且,为了有效地对与上风侧散热片对应的发热元件和与下风侧散热片对应的发热元件进行冷却,使上风侧散热片的配置密度比下风侧散热片的配置密度小。由此,消除与下风侧散热片对应的发热元件不被有效地冷却的状态。
[0006]现有技术文献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88321号公报(图1)

【发明内容】

[0009]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0]然而,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是通过上风侧散热片而变暖后的冷却风通过下风侧散热片的结构。因此,通过下风侧散热片的冷却风变暖,与下风侧散热片对应的发热元件的冷却效率绝不良好。由此,需要使与下风侧散热片对应的发热元件的冷却效率更好的研究。
[00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邻接设置的发热元件的散热性更高并能够更加有效地冷却发热元件的信号传输装置以及冷却装置。
[0012]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0013]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具备搭载于基板的发热元件和冷却上述发热元件的散热器,其中,使在上述基板上邻接设置的上述发热元件中的、与一个上述发热元件对应的一个上述散热器的散热片的延伸方向和与另一个上述发热元件对应的另一个上述散热器的散热片的延伸方向交叉。
[0014]本发明的其它方式中,在上述基板上形成的冷却风流路的上游侧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是一个上述散热器的散热片的延伸方向,上述冷却风流路的下游侧的上述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是另一个上述散热器的散热片的延伸方向。
[0015]本发明的其它方式中,在形成于上述基板上的冷却风流路的上游侧设置一个上述散热器,在上述冷却风流路的下游侧设置另一个上述散热器,一个上述散热器的散热片的间隔比另一个上述散热器的散热片的间隔窄。
[0016]本发明的其它方式中,在上述基板设有向上述散热器引导冷却风的冷却风引导部件。
[0017]本发明的其它方式中,一个上述散热器以及另一个上述散热器在形成于上述基板上的冷却风流路的延伸方向上并列设置,并且在与上述冷却风流路交叉的方向上错开配置。
[0018]本发明的其它方式中,一种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具备信号传输装置、容纳上述信号传输装置的箱体、以及向上述箱体内导入外部空气且将上述信号传输装置的热向上述箱体外排出的冷却机构,其中,上述信号传输装置具有搭载于基板的发热元件以及冷却上述发热元件的散热器,在上述基板上邻接设置的上述发热元件中的、与一个上述发热元件对应的一个上述散热器的散热片的延伸方向和与另一个上述发热元件对应的另一个上述散热器的散热片的延伸方向交叉,上述冷却机构具备:设于上述箱体的吸气口和排气口 ;以及设于上述吸气口以及上述排气口中的至少一方并且在上述基板上形成冷却风流路的散热片。
[0019]本发明的其它方式中,上述冷却风流路的上游侧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是一个上述散热器的散热片的延伸方向,上述冷却风流路的下游侧的上述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是另一个上述散热器的散热片的延伸方向。
[0020]本发明的其它方式中,在上述冷却风流路的上游侧设置一个上述散热器,在上述冷却风流路的下游侧设置另一个上述散热器,一个上述散热器的散热片的间隔比另一个上述散热器的散热片的间隔窄。
[0021]本发明的其它方式中,在上述基板设有向上述散热器引导冷却风的冷却风引导部件。
[0022]本发明的其它方式中,一个上述散热器以及另一个上述散热器在上述冷却风流路的延伸方向上并列设置,且在与上述冷却风流路交叉的方向上错开配置。
[0023]发明的效果如下。
[0024]根据本发明,由于使与一个发热元件对应的一个散热器的散热片的延伸方向、和与另一个发热元件对应的另一个散热器的散热片的延伸方向交叉,所以能够阻止通过一个散热器后的冷却风在另一个散热器通过。由此,能够向一个散热器以及另一个散热器双方分别供给未变热的冷却风。因而,能够分别提高邻接设置的一个发热元件和另一个发热元件的散热性,进而能够更加高效地冷却两个发热元件。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以太网交换机的主视图。
[0026]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以太网交换机的后视图。
[0027]图3是说明箱体内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1的A向视图。
[0028]图4是表示容纳在箱体内的线路卡的详细结构的俯视图。
[0029]图5中,图(a)、图(b)、图(c)是表示冷却第一通信用LSI的第一散热器的详细结构的图。
[0030]图6是沿着图4的B-B线的剖视图。
[0031]图7中,图(a)、图(b)是表示冷却第二通信用LSI的第二散热器的详细结构的图。
[0032]图8中,图(a)、图(b)是表示冷却第三通信用LSI的第三散热器的详细结构的图。
[0033]图9是说明相对于基板进行的冷却风的流动方式的图。
[0034]符号的说明
[0035]10 —以太网交换机(冷却装置),11 一箱体,12—正面壁,13—背面壁,14一侧壁,15—顶壁,16—底壁,17—插入开口部,18—吸气口,19一管理卡,20—排气口,21—大型风扇(风扇),22 —电源,23—主板,30—线路卡(?目号传输装置),31—基板,31a—正面侧边部,31b—背面侧边部,31c—顶壁侧边部,31d—底壁侧边部,32—接口单元,32a—光电变换器,33—连接器,33a—连接器主体,33b—连接器连接部,34—第一通信用LSI,35—第二通信用LSI ( 一个发热元件),36—第三通信用LSI (另一个发热元件),37、38—其它发热元件,40—第一散热器,41 一基体部,42—螺纹孔,43—散热片,50—散热器单元,51—固定板,51a—第二散热器固定部,51b—第三散热器固定部,52—固定螺母,60—阻尼机构,61—固定螺纹件,62—螺母部件,63—支承螺纹件,64—螺旋弹簧,70—第二散热器(一个散热器),71—散热片,72—螺母避开部,73—阻尼器安装孔,80—第三散热器(另一个散热器),81—散热片,82—螺母避开部,83—阻尼器安装孔,90—冷却风引导部件,ST—传热片,W—冷却风,FC—冷却风流路,0S—偏流通路,S1—第一间隙,S2—第二间隙,S3—第三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使用附图详细地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37]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以太网交换机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以太网交换机的后视图,图3是说明箱体内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1的A向视图,图4是表示容纳在箱体内的线路卡的详细结构的俯视图。
[0038]如图1至图3所示,以太网交换机10容纳合计10片线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