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应用及其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85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应用及其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药物,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防治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水稻病害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属于农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最大的粮食作物,其病害发生频率很高,水稻受害严重,尤其是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发生遍及我国各主要稻区。近年来由于生态条件有利于水稻病害发生,纹枯病有加重发生趋势;稻曲病在一些年份一些地区的品种上发生严重,水稻病害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生产和安全。一般水稻损失5-10%,大发生年水稻减产10-20%,部分重的田块损失40-50%,甚至绝收。目前防治稻纹枯病、稻曲病的药剂主要有井R霉素及其复配剂等老药剂,由于长期使用,防效有所下降。国外农药公司新近推出的新药价格昂贵。因此生产上急需研究防效高、成本低、环境友好型新药剂有效地控制水稻病害。

发明内容
为了高效防治稻纹枯病、稻曲病等常见水稻病害,申请人进行了大量实验,惊喜的发现将(E) 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与井冈霉素制备成药物组合物相比传统的农药防治效果具有显著改善,并且其成本低、对环境友好。基于上述发现,本发明公开了-种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包含(E) 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以下简称为嘧菌酯)与井冈霉素。在本发明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中,嘧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高效、广谱,对几乎所有的真菌界(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鞭毛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稻瘟病等均有良好的活性。可用于茎叶喷雾、种子处理,也可进行土壤处理,主要用于谷物、水稻、花生、葡萄、马铃薯、果树、蔬菜、咖啡、草坪等。在本发明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中,井冈霉素是一种生物农药,毒性很低,对纹枯病和稻曲病具有较好防效,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井R霉素作为氨基糖苷类农用抗生素,主要成分由A、B、C、D、E、F等组分组成,其中A组分对水稻类病虫害的活性最强,由此优选的,在本发明药物组合物中,所用的井R霉素为井R霉素A。本发明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在稻田使用时二者的用量比例为嘧菌酯有效成分用量为O. lg. a.1-10g. a.1,所述井冈霉素有效成分用量为lg. a.1_50g. a.1。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嘧菌酯与井冈霉素的质量比例,优选的,井冈霉素与嘧菌酯的组成比例为1: 1-10 1,更优选的3 1-5 I。在上述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增强本发明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的水稻虫害防治效果,还可以加入其它广为周知的杀菌农药成分,包括但不限于盐酸吗啉胍、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己唑醇、戊唑醇、咪鲜胺、三环唑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其用量在不影响本发明组合物效果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使用调节。 申请人:对本发明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相对于单一组分不仅具有协同作用,并且对防治由真菌引发的水稻病害具有显著的效果,所述水稻病害包括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尤其是对纹枯病具有显著防效。因此,相应的本发明公开了所述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在防治真菌引发的水稻病害中的应用,所述水稻病害包括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优选的为水稻纹枯病。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应用,在上述基础上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的成品制剂,是一种复配杀菌剂,包括本发明所述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和农药用辅料。本发明并不限制复配杀菌剂的具体剂型,任何在农药领域可用的剂型均可用于本发明,根据剂型的不同相应的变换不同的辅料即可。考虑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性质,在本发明中复配杀菌剂优选的为可湿性粉剂或悬浮剂。当为可湿性粉剂时,所用的辅料为助剂、填充料,其中助剂占总重量的5-20%,所述助剂由分散剂(又称扩散剂)和润湿剂组成。其中所述的填充料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农药用填充料,包括但不限于碳粉、碳酸钙、滑石粉、硅酸镁铝等;所述的分散剂包括但不限于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聚醛酸类分散物等;所述的润湿剂包括但不限于丁基萘磺酸钠盐、硫酸盐、脂肪醇环氧乙烷缩合物、氮酮、有机硅等。当其为悬浮剂时,所用的辅料为助剂、水、填充料,其中助剂占总重量的5-20% ;其中所述的填充料如上所述;所述助剂由润湿剂、分散剂、增稠剂、稳定剂和消泡剂组成,所述润湿剂、分散剂如上所述,所述增稠剂包括但不限于明胶、黄原胶、阿拉伯胶等;所述稳定剂包括但不限于硅酸镁、硅酸镁锂、硅酸镁铝等,优选的是硅酸镁铝;所述消泡剂包括但不限于矿物油如硬脂酸金属皂、有机硅、二氧化硅等。申请人:对本发明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其能有效地防治真菌引发的多种水稻病害,特别是对水稻纹枯病,具有高活性、持效期长,且低毒、低残留、低成本,与环境友好的特性,应用前景良好。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取井网霉素2kg (井网霉素A含量40 % )、卩密囷酷Ikg,将其在揽祥机中混合20min混合均匀,得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实施例2取井网霉素3kg (井网霉素A含量50 % )、卩密囷酷Ikg,将其在揽祥机中混合20min混合均匀,得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实施例3取井网霉素4kg (井网霉素A含量50 % )、卩密囷酷Ikg,将其在揽祥机中混合30min混合均匀,得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实施例4取井R霉素5kg(井R霉素A含量50% )、嘧菌酯1kg,将其在搅拌机中混合30min混合均匀,得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实施例5
取井网霉素8kg (井网霉素A含量40 % )、卩密囷酷Ikg,将其在揽祥机中混合40min混合均匀,得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实施例6取井R霉素IOkg (井R霉素A含量20 % )、卩密囷酷Ikg,将其在揽祥机中混合40min混合均匀,得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实施例7取井R霉素IOkg (井R霉素A含量40 % )、卩密囷酷Ikg,将其在揽祥机中混合40min混合均匀,得到本发明药物组合物。实施例820%嘧菌酯/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6 14) IOOKg第一步20%嘧菌酯母粉的制作A.称取95%嘧菌酯的实物量6. 3Kg (折百6. OKg)、白碳黑5Kg、轻碳酸钙8. 7Kg,助剂分散剂5. OKg、润湿剂5. OKg,依次倒入混合机中搅拌(30分钟)混合均匀待用。B.将混匀的母粉进行气流粉碎,结束以后再次混匀,(10分钟)质量达到指标要求。第二步成品配制称取20%井冈霉素㈧粉剂实物70. OKg(折百14. Kg)、称取20 %嘧菌酯母粉30Kg,依次倒入混合机 中搅拌(30分钟)均匀后待质检。第三步检测各项质量指标合格、计量分装即成品入库。实施例920%嘧菌酯/井冈霉素悬浮剂((5 15) IOOKg) IOOKg第一步配料、剪切称取95%嘧菌酯实物量5. 3Kg (折百5. OKg)、黄原胶O. 2Kg、硅酸镁铝lKg、消炮剂O. 5Kg、称取50%井冈霉素(A)实物30. OKg(折百15. OKg)、助剂(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比例1:1) 10Kg、加水53. OKg依次倒入剪切釜中剪切(40分钟)均匀。第二步研磨剪切完以后通过研磨机研磨悬浮率达标。第三步检测各项质量指标合格,计量分装即成品针对本发明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分别进行了嘧菌酯对井R霉素复配的增效作用、田间防效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如下(一 )、嘧菌酯与井R霉素复配对稻纹枯病菌生长抑制的增效作用采用孙云沛法,即用毒性指数来计算复配剂的共毒系数的方法。孙云沛等(1960)认为,共毒系数显著大于100为增效作用,显著小于100为拈抗作用,接近100为相加作用。具体计算步骤如下;毒性指数=标准杀虫剂的LD50 (LC50) /供试杀虫剂的LD50 (LC50) X 100混剂的理论毒性指数=A药的毒性指数X混剂中A药的百分含量+B药的毒性指数X混剂中B药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混剂实测毒性指数/混剂理论毒性指数X 100
(I)按照井冈霉素嘧菌酯5 I及单剂对纹枯病菌生长的毒力回归及共毒系数。经室内测定,嘧菌酯与井R霉素复配及两个单剂对纹枯病菌的毒力回归方程为嘧菌酯y= 5. 3031+2. 0654x r = O. 995 LC50 = 2. 97mg/L井冈霉素y= 3. 3077+1. 9919x r = O. 987 LC50 = 31. 09mg/L嘧菌酯与井冈霉素混剂y= 4. 8838+1. 9109x r = O. 993 LC50 = 5. 38mg/L增效系数以井R霉素为标准药剂,各药剂的毒力指数分别为井冈霉素100,嘧菌酯995. 8,嘧菌酯与井冈霉素混剂614. 8。复配剂理论毒力指数为256. 6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239. 6 按孙云沛增效性判断标准共毒系数显著大于100为增效,显著小于100为拈抗,等于100为相加作用,嘧菌酯与井网霉素复配共毒系数均显著大于100,因此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2)按照井R霉素嘧菌酯3 1(质量计)及单剂对纹枯病菌生长的毒力回归及共毒系数嘧菌酯与井冈霉素混剂y= 4. 5338+1. 6393x r = O. 988 LC50 = 11. 64mg/L嘧菌酯y= 5. 3031+2. 0654x r = 0. 995 LC50 = 2. 97mg/L井冈霉素y= 3. 3077+1. 9919x r = 0. 987 LC50 = 31. 09mg/L增效系数以井R霉素为标准药剂,各药剂的毒力指数分别为井冈霉素100,嘧菌酯995. 8,嘧菌酯与井冈霉素混剂368. 2。复配剂理论毒力指数为323. 9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113. 7按孙云沛增效性判断标准共毒系数显著大于100为增效,显著小于100为拈抗,等于100为相加作用,嘧菌酯与井网霉素复配共毒系数均大于100,因此具有增效作用。由上述可见,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嘧菌酯与井R霉素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相比单独应用效果更好。(二)、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分别采用本发明1-7的药物组合物在江苏六合区等地进行了两年田间试验,试验设嘧菌酯和井网霉素单剂、嘧菌酯与井网霉素复配剂及空白对照,计六个处理,每个处理小区面积33. 34m,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在水稻分蘖末期即水稻纹枯病上升期用药,每亩兑水50Kg常规喷雾,药后7天、14天,进行田间防效调查,方法用药前每小区随机插杆固定5点,每点5穴,共查25穴,调查记载病穴数、病株数、病情严重度,分级标准,按照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田间药效试验规范的要求,统计病穴率、病株率、病情指数、计算病株防效、病指防效。实验结果显示结果,药后7天、15天,嘧菌酯与井网霉素复配剂株防效)分别达 76. 6-85. 1%,83. 6-90. 3 % ;病指防效(% )为 82. 6-94. 1%,92. 6-97. 3 % 而单用井冈霉素(亩用20%可湿性粉剂50g)株防效(%)为56.4-70.1 %、63· 6-66. 3% ;病指防效)65.6-78.1 %、51· 2-70. 3%单用嘧菌酯(亩用25%悬浮IOml)株防效(% )为74. 5-73. 0%,75,5-81. 8%;病指防效(% )82. 6-89. 1%,80. 5-82.1V0o 采用 Dancan' s 新复极差分析方法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表明复配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明显好于两个单剂,增效较显著。通过上述室内抑菌试验、共毒系数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证明嘧菌酯与井冈霉素复配杀菌剂具有明显增效作用,表明复配杀菌剂选材合理、配方科学,适用性很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权利要求
1.一种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井R霉素与(E)-2-{2-[6 (2-氰基苯氧基)卩密唳-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井R霉素为井R霉素A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有效成分用量为0. lg. a.1-10g. a.1,所述井R霉素有效成分用量为lg. a.1-50g. a.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网霉素与(E)-2-{2-[6 (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的质量比为3 :ト5 :1。
5.权利要求1-4任ー权利要求所述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在防治真菌引发的水稻病害中的应用,所述水稻病害包括水稻纹枯病、稻痕病、稻曲病。
6.一种复配杀菌剂,包括权利要求1-4任ー权利要求所述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和农药用辅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为可湿性粉剂,由井网霉素、嘧菌酯和助剂、填充料组成,其中助剂占总重量的5-2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由分散剂和润湿剂组成。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为悬浮剂,由井网霉素、嘧菌酯和助齐U、水、填充料组成,其中助剂占总重量的5-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由润湿剂、分散剂、增稠齐U、稳定剂和消泡剂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包含井冈霉素与(E)-2-{2-[6(2-氰基苯氧基)嘧啶-4-基氧]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进一步本发明公开了所述药物组合物在防治水稻纹枯病等水稻病害中的应用以及基于此药物组合物的复配杀菌剂。实验显示,本发明公开的复配杀菌药物组合物能有效地防治真菌引发的多种水稻病害,特别是对水稻纹枯病,具有高活性、持效期长,且低毒、低残留、低成本,与环境友好的特性,应用前景良好。
文档编号A01P3/00GK103027049SQ201110299948
公开日2013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张长平 申请人:张长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