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植株防杂保纯的简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2398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水稻植株防杂保纯的简易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植株保纯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杂交水稻两系植株防杂保纯的简易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是典型的自花授粉作物,但在自然条件下存在不超1%的自然异交率,在水稻良种繁育过程中,除了特别注意品种间的机械混杂外,品种间的生物学混杂,同样不容忽视。以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和原种生产为例,其基本程序为“单株选择——低温或长日低温鉴定——再生留种——原种繁殖”。在再生留种这个环节,为了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对再生稻株要进行套袋处理。

另外,在水稻育种和种质资源遗传研究中,也常需对稻穗进行套袋处理。例如,在进行常规杂交时,为了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对授粉的母本要套袋;在鉴定水稻品种育性时,也常以套袋后的自交结实作为其育性的指标。现有的都是用纸袋包住植株,以防止其它花粉进入,然而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且对未开花的稻穗套袋往往显著降低自交结实率,据王忠[1993]研究,套纸袋和塑料袋的结实率比对照分别下降18.93%和21.16%,开花期如雨水多,套袋的稻穗结实率更低,这是由于牛皮纸或羊皮纸套袋受潮吸水后,袋内的相对湿度比较高,持续时间长,袋内颖花易发生霉变,因此结实率往往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点,提供一种水稻植株防杂保纯的简易装置,该装置采用滤网作为罩筒罩设于植株上,安装速度快,不仅能对其它花粉进行隔离,保证培育出纯正的杂交稻品种,而且透光透气,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此外该装置各个部件之间都可拆卸,方便收纳和携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稻植株防杂保纯的简易装置,包括支撑杆、上固定环、下固定环以及具有下开口的罩筒,所述罩筒采用滤网制成,所述罩筒上端设有环形的上安装通道且下端设有环形的下安装通道,所述上固定环安装于上安装通道内,所述下固定环安装于下安装通道内,所述罩筒通过上固定环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杆上端,所述上固定环包括上固定条以及用来将上固定条两端固定在一起的上固定扣,所述下固定环包括下固定条以及用来将下固定条两端固定在一起的下固定扣。

为了能在隔离其它花粉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证其通风透气性,所述滤网为200-300目的尼龙滤网。

为了保证罩筒与支撑杆既能可靠连接,又能拆卸方便,所述简易装置还包括固定夹以及S型连接件,所述S型连接件上设有一个开口向上的安装槽一和一个开口向下的安装槽二,所述上固定扣卡接于安装槽一上,所述固定夹的一端卡接于安装槽二上且另一端夹持于支撑杆上。

为了能标记植株的编号和品种等信息,所述支撑杆上还设有用于标记植株信息的标记板。

为了能捕杀蚊虫且作为罩筒的配重,所述简易装置还包括固设于支撑杆上且位于罩筒相对侧的杀虫灯,所述杀虫灯顶部还固设有与其相连接进行供电的太阳能电池。

为了方便插入稻田中,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呈圆锥状。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稻植株防杂保纯的简易装置,采用滤网作为罩筒罩设于植株上,安装速度快,不仅能对其它花粉进行隔离,保证培育出纯正的杂交稻品种,而且透光透气,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此外该装置各个部件之间都可拆卸,方便收纳和携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稻植株防杂保纯的简易装置,滤网采用200-300目的尼龙滤网,在能隔离其它花粉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其通风透气性;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稻植株防杂保纯的简易装置,罩筒通过S型固定件和固定夹与支撑杆进行连接,保证了罩筒与支撑杆既能可靠连接,又能拆卸方便;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稻植株防杂保纯的简易装置,设有标记板,方便标记植株编号、品种等信息;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稻植株防杂保纯的简易装置,在罩筒的相对侧设有杀虫灯,不仅能捕杀蚊虫,而且可以作为罩筒的配重,保证该装置的稳定性;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稻植株防杂保纯的简易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稻植株防杂保纯的简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S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上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支撑杆,2、上固定环,21、上固定环,22、上固定扣,3、下固定环,31、下固定条,32、下固定扣,4、罩筒,41、上安装通道,42、下安装通道,5、固定夹,6、S型连接件,61、安装槽一,62、安装槽二,7、标记板,8、杀虫灯,9、太阳能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稻植株防杂保纯的简易装置,包括支撑杆1、上固定环2、下固定环3以及具有下开口的罩筒4,所述罩筒4采用滤网制成,所述罩筒4上端设有环形的上安装通道41且下端设有环形的下安装通道42,所述上固定环2安装于上安装通道41内,所述下固定环3安装于下安装通道42内,所述罩筒4通过上固定环2可拆卸地安装于支撑杆1上端,所述上固定环2包括上固定条21以及用来将上固定条21两端固定在一起的上固定扣22,所述下固定环3包括下固定条31以及用来将下固定条31两端固定在一起的下固定扣32。

为了能在隔离其它花粉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证其通风透气性,所述滤网为200-300目的尼龙滤网。

如图1、图2、图4所示,为了保证罩筒与支撑杆既能可靠连接,又能拆卸方便,所述简易装置还包括固定夹5以及S型连接件6,所述S型连接件6上设有一个开口向上的安装槽一61和一个开口向下的安装槽二62,所述上固定扣22卡接于安装槽一61上,所述固定夹5的一端卡接于安装槽二62上且另一端夹持于支撑杆1上。

如图1所示,为了能标记植株的编号和品种等信息,所述支撑杆1上还设有用于标记植株信息的标记板7。

如图1所示,为了能捕杀蚊虫且作为罩筒的配重,所述简易装置还包括固设于支撑杆1上且位于罩筒4相对侧的杀虫灯8,所述杀虫灯8顶部还固设有与其相连接进行供电的太阳能电池9。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插入稻田中,所述支撑杆1的底部呈圆锥状。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任何改进或替换,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