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甘薯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引物及检测方法

文档序号:505269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用于甘薯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引物及检测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甘薯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引物及检测方法,检测引物包括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检测引物,具体序列如SEQ ID NO.9~SEQ ID NO.12所示,该引物能够同时检测甘薯SPVD病毒病的2种复合侵染病毒SPCSV和SPMFV,具有快速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检测手段复杂费时,周期长,且对操作的实验室有一定要求的缺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用于甘薯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引物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甘薯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的引 物,还涉及含有检测引物的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甘薯病毒病(Sweet potato virus disease,SPVD)是由甘薯裡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olotic stunt virus,SPCSV)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协生共侵染甘薯引起的病毒病害。感染SPVD的甘薯表现叶片扭曲、 畸形、叶片褪绿、明脉以及植株严重矮化等症状。SPVD对甘薯产量影响极大,可使甘薯减 产50 %?98 %,严重时可造成90 %以上的产量损失,甚至绝收,是甘薯上的毁灭性病害。 2012-2013年度SPVD病毒病在我国大面积爆发,在重庆地区爆发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 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有效的检测SPVD的方法,对于该病的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0003] 目前用于甘薯病毒检测目前检测手段有病状学诊断、指示植物检测法、电子显微 镜检测法、血清学检测,较为常用方法是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和PCR技术。由于ELISA 技术的灵敏度较低,而且SPLV、SPVG和SPFMV 3种病毒的抗体之间常常有交互反应,不能对 3种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而利用单一的RT-PCR检测方法对多种病毒进行检测时,工作量 大,效率低。因此,急需建立一种在一次PCR反应中同时检测上述3种甘薯病毒的多重方法。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用于甘薯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 引物;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含有上述检测引物的试剂盒;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 供利用上述试剂盒检测甘薯SPVD病毒病的方法。
[0005]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 1、用于甘薯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引物,包括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 热激蛋白70基因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检测引物,所述甘薯褪绿矮化 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 11和SEQ ID NO. 12所示;所述甘薯 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 9和SEQ ID NO. 10所示。
[0007] 2、含有所述检测引物的检测试剂盒。
[0008] 进一步,所熟检测试剂盒还包括内标基因检测引物,所述内标基因为甘薯泛素基 因 UBI和甘薯组蛋白H2B基因,所述甘薯泛素基因 UBI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 15和SEQ ID NO. 16所示;所述甘薯组蛋白H2B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 17和SEQ ID NO. 18所 不O
[0009] 3、利用所述检测试剂盒检测甘薯SPVD病毒病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 (1)提取检测样品和对照样品总RNA,反转合成第一链CDNA,备用;
[0011] ⑵根据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 壳蛋白基因设计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引物和内标基因检测引物,然后以步骤(1)合成的第 一链cDNA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
[0012] (3)比对检测样品和对照样品的Ct值计算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 基因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0013] 进一步,所述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 11和SEQ ID NO. 12所示;所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 9 和 SEQ ID NO. 10 所示。
[0014] 进一步,所述内标基因为甘薯泛素基因 UBI和甘薯组蛋白H2B基因。
[0015] 进一步,所述甘薯泛素基因 UBI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 15和SEQ ID NO. 16所 示;所述甘薯组蛋白H2B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 17和SEQ ID NO. 18所示。
[0016] 进一步,所述荧光定量PCR的扩增程序为95°C预变性IOmin ;95°C变性15s,60°C 退火lmin,50个热循环。
[0017]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甘薯SPVD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的 检测引物,该引物能够通过荧光定量检测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和甘薯 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转录水平,能够同时检测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和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感染。将检测引物构建成检测试剂盒后能够简单、高效、低成本检 测甘薯SPVD病毒病,并且灵敏度高于血清学检测。解决了现有检测手段复杂费时,周期长, 且对操作的实验室有一定要求的缺陷,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
[0019] 图1为两种内参基因的溶解曲线(I. IbH2B基因,2IbUBI基因)。
[0020] 图2为6对荧光定量PCR引物的筛选(a :引物组合FSPCSV-1Q和RSPCSV-1Q检测结 果;b :引物组合FSPCSV-2Q和RSPCSV-2Q检测结果;c :引物组合FSPFMV-1Q+RSPFMV-1Q检 测结果;d :引物组合FSPFMV-2Q+RSPFMV-2Q检测结果;e :引物组合FSPFMV-3Q+RSPFMV-3Q 检测结果;f :引物组合FSPFMV-3Q+RSPFMV-2Q检测结果)。
[0021] 图3为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仏说?]\^出说05¥,&表示(:198-1,13表示(:198-2, c 表示 0841-14-1,d 表示 0841-14-1,e 表示 0841-14-2, f 表示 0841-14-3, g 表示浙 255, h表示渝薯6号顶部幼嫩叶片,i表示渝薯6号底部老叶,j表示宁紫薯1号-1顶部幼嫩叶 片、k表不宁紫薯1号-1底部老叶,1表不宁紫薯1号-2, m表不1036-1,n表不1041-7, 〇 表示徐薯22)。
[0022] 图4为SPFMV和SPCSV的硝酸纤维素膜酶联免疫吸附检测结果(a表示C198-l,b 表示 C198-2, c 表示 0841-14-1,d 表示 0841-14-1,e 表示 0841-14-2, f 表示 0841-14-3, g 表示浙255, h表示渝薯6号顶部幼嫩叶片,i表示渝薯6号底部老叶,j表示宁紫薯1号-1 顶部幼嫩叶片、k表示宁紫薯1号-1底部老叶,1表示宁紫薯1号-2, m表示1036-1,n表 示1041-7, 〇表示徐薯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 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例如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三版,J.萨姆布鲁克等 著)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0024] -、甘薯样品的采集
[0025] 于2013?2014年,从我国重庆市万州、北碚歇马、漕上基地田间采集甘薯品种/ 系渝薯6号、浙薯255、宁紫薯1号、徐薯22、C198、0841-14、1036-l、1041-7的顶部幼嫩叶片 和底部老叶共14份具有SPVD病毒病典型症状的植株,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叶片畸形、扭曲、 褪绿、明脉及植株严重矮化等。同时取甘薯品种0841-14无明显病毒病症状、正常生长植株 1份(0841-14-3)作为对照。每份材料分别取上部幼嫩叶片和中部成熟叶片各3个叶片,叠 放后平均分为2份,1份于液氮中保存,用于总RNA提取;另1份放置于取样袋中,于取样当 日进行血清学检测。二、核酸提取及引物设计
[0026] 采用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提取总RNA,用DNase I (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去除总RM中的基因组DNA,具体操作步骤参照说明书 进行。然后取I U g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采用PrimeScript RT reagent Kit (TaKaRa公 司)的Oligo dT-Adaptor Primer进行反转录(宝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大连)合成第一 链cDNA,具体操作步骤参照说明书进行。
[0027] 然后根据甘薯裡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 的热激蛋白70(Heat Shock 70)编码基因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的外壳蛋白编码基因(CP基因)保守核苷酸序列设计克隆SPFMV外 壳蛋白和克隆和SPFMV热激蛋白70的引物,具体引物如下:
[0028] SPFMV 正向引物:5' _tct(a/g) (a/g)tga(g/a) (a/c) (a/g) (t/a/c)actgaatt(t/ c)aa(a/g)(g/a)atg_3'(SEQ ID NO. I) ;SPFMV 反向引物:5' -gcacacccctcattcc(t/c) aagaggttatg-3'(SEQ ID NO. 2)〇
[0029] SPFMV 热激蛋白 70 正向引物:5' -gacgg(g/t)ggtac(t/g)atgaa(g/a) gtccttcgaa-3'(SEQ ID NO. 3) ;SPFMV 热激蛋白 70 反向引物:5' -ggctcacaaac(c/a/t) ga (c/t)ttcataaacat~3, (SEQ ID NO. 4)〇
[0030] 四、克隆SPFMV外壳蛋白和和SPFMV热激蛋白70基因
[0031] 分别以 SEQ ID NO. 1 与 SEQ ID NO. 2 和 SEQ ID NO. 3 与 SEQ ID NO. 4 为引物对, 合成的第一链c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扩增条件为:(94°C预变性5min ;94°C变性 30s,61°C退火lmin,72°C延伸lmin,35个热循环;最后72°C延伸7min)。扩增完毕后,将 PCR扩增产物用质量分数为1 %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回收目的片断,然后将回收片段与 pEASY-T5载体(TransGen Biotech,北京,中国)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到大肠杆菌Transl-Tl 感受态细胞中,经蓝白斑筛选和PCR鉴定后获得阳性克隆。将挑选含有目的片断的克隆加 入到ImL Amp浓度为100 y g ? y L-1的LB培养基中37°C,200r ? min ―1震荡培养过夜,培养 后送上海英捷潍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Irwritrogen,上海,中国)完成测序。将测序结果利 用Geneious 7. L 7和MEGA 6. 06软件进分析。
[0032] 五、荧光定量PCR特异检测引物的设计
[0033] 根据NCBI登录序列中SPCSV的热激蛋白70 (Heat Shock 70)基因和SPFMV的外 壳蛋白(Coat Protein,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结合第四部分测序获得的序列,根据其核苷 酸序列的保守序列设计6对特异性检测引物,具体序列如表1所示:
[0034] 表1荧光定量PCR扩增的特异引物

【权利要求】
1. 用于甘薯病毒病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引物包括甘 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检测 引物,所述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 11和SEQ ID NO. 12所示;所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 9和 SEQ ID NO. 10 所示。
2. 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检测引物的检测试剂盒。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试剂盒还包括内标基因 检测引物,所述内标基因为甘薯泛素基因 UBI和甘薯组蛋白H2B基因,所述甘薯泛素基因 UBI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 15和SEQ ID NO. 16所示;所述甘薯组蛋白H2B基因的检测 引物如 SEQ ID NO. 17 和 SEQ ID NO. 18 所示。
4. 利用权利要求2或3所述检测试剂盒检测甘薯SPVD病毒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如下步骤: (1) 提取检测样品和对照样品总RNA,反转合成第一链cDNA,备用; (2) 根据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 白基因设计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引物和内标基因检测引物,然后以步骤(1)合成的第一链 cDNA为模板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 (3) 比对检测样品和对照样品的Ct值计算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70基因 和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外壳蛋白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PCSV热激蛋白 70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 11和SEQ ID NO. 12所示;所述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 外壳蛋白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 9和SEQ ID NO. 10所示。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标基因为甘薯泛素基因 UBI和甘 薯组蛋白H2B基因。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薯泛素基因 UBI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 15和SEQ ID NO. 16所示;所述甘薯组蛋白H2B基因的检测引物如SEQ ID NO. 17和 SEQ ID NO. 18 所示。
8. 根据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定量PCR的扩增程 序为95°C预变性10min ;95°C变性15s,60°C退火lmin,50个热循环。
【文档编号】C12N15/11GK104450977SQ201510004529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6日
【发明者】张凯, 王季春, 卢会翔, 唐道彬, 吕长文, 赵勇, 刘勋, 黄远新 申请人:西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