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食用的保鲜剂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1883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保鲜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食用的保鲜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水果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生产的水果的需求量逐渐加大。但由于水果的季节性和地域性较强,且水果含有较多的水份,在储运和销售过程中极易引起腐烂,不仅造成经济损失,严重时还会带对环境造成威胁,因此对于水果延长保鲜期的研究在食品领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国内外现有的保鲜技术大多集中于物理和化学方面。物理保鲜技术需要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投资大且能耗高,条件难以控制,提高了保鲜成本。化学保鲜方法易引发环境问题及毒性残留问题,难以推广应用。近年来,一种新型的保鲜技术-涂膜保鲜技术,因其制造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效果好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涂膜保鲜技术是在水果表面涂上一层膜,提供选择性的阻气、阻湿、阻内容物散失及隔阻外界环境的有害影响、抑制呼吸,延缓后熟衰老,抑制表面微生物的生长,提高贮藏质量等多种功能,从而达到食品保鲜的目的。与化学物理方法相比,该方法简单、造价低、安全性高,成为开发新型水果保鲜剂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保鲜效果好、抑菌范围较宽、抑菌能力强、可食用的保鲜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可食用的保鲜剂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食用的保鲜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水100份、鼠李糖脂5-7份、乳酸链球菌素0.5-1份、低聚异麦芽糖1-2份、丁二酸钠0.5-0.7份、助剂0.8-1.2份、牛磺酸0.02-0.04份;

所述的,助剂为大蒜多糖、山梨糖醇和羟丙基-β-环糊精按照1:0.2-0.4:0.1-0.3的重量比制得的。

优选的,助剂为大蒜多糖、山梨糖醇和羟丙基-β-环糊精按照1:0.3:0.2的重量比制得的。

所述的,鼠李糖脂为糖脂含量为80%的浓缩鼠李糖脂。

一种可食用的保鲜剂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

其应用方法具体为:将新鲜水果清洗干净,将可食用的保鲜剂浸、喷或涂于水果表面,晾干,常温或低温下贮藏。

在使用保鲜剂之前可用50mg/kg的二氧化氯水溶液对水果进行消毒处理,可提升保鲜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食用的保鲜剂对水果进行保鲜处理,用量少,保鲜效果好,能够在水果表面形成半透明薄膜,对气体有选择透过作用,同时减缓表皮水分的流失,降低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减缓花色素苷及各种酶促反应,减轻养分消耗,延缓水果衰老,维持水果的内在品质和色、香、味。

2.本发明可食用的保鲜剂可以很好的抑制并且杀灭水果中各种病原菌,抑菌范围较宽。抑菌能力强,保持质地,延缓腐烂,明显提高水果的保鲜效果,如果结合低温贮藏、气调贮藏、减压贮藏、电磁辐射贮藏、臭氧离子贮藏等技术一起使用,效果更加显著。

3.本发明可食用的保鲜剂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所用原料都是可食性的,容易清洗,可广泛应用于水果产地、水果市场、工厂企业和一般家庭的水果保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可食用的保鲜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水100份、鼠李糖脂7份、乳酸链球菌素0.5份、低聚异麦芽糖1份、丁二酸钠0.7份、助剂0.8份、牛磺酸0.02份;

所述助剂为大蒜多糖、山梨糖醇和羟丙基-β-环糊精按照1:0.2:0.3的重量比制得的。

所述的,鼠李糖脂为糖脂含量为80%的浓缩鼠李糖脂。

一种可食用的保鲜剂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

其应用方法具体为:将新鲜水果清洗干净,将可食用的保鲜剂浸、喷或涂于水果表面,晾干,常温或低温下贮藏。

实施例2

一种可食用的保鲜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水100份、鼠李糖脂6份、乳酸链球菌素0.8份、低聚异麦芽糖1.5份、丁二酸钠0.6份、助剂1份、牛磺酸0.03份;

所述助剂为大蒜多糖、山梨糖醇和羟丙基-β-环糊精按照1:0.3:0.2的重量比制得的。

所述的,鼠李糖脂为糖脂含量为80%的浓缩鼠李糖脂。

一种可食用的保鲜剂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

其应用方法具体为:将新鲜水果清洗干净,将可食用的保鲜剂浸、喷或涂于水果表面,晾干,常温或低温下贮藏。

实施例3

一种可食用的保鲜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水100份、鼠李糖脂5份、乳酸链球菌素1份、低聚异麦芽糖2份、丁二酸钠0.5份、助剂1.2份、牛磺酸0.04份;

所述助剂为大蒜多糖、山梨糖醇和羟丙基-β-环糊精按照1:0.4:0.1的重量比制得的。

所述的,鼠李糖脂为糖脂含量为80%的浓缩鼠李糖脂。

一种可食用的保鲜剂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

其应用方法具体为:将新鲜水果清洗干净,将可食用的保鲜剂浸、喷或涂于水果表面,晾干,常温或低温下贮藏。

对比例

一种可食用的保鲜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的:水100份、鼠李糖脂6份、乳酸链球菌素0.8份、低聚异麦芽糖1.5份、丁二酸钠0.6份、牛磺酸0.03份;

所述的,鼠李糖脂为糖脂含量为80%的浓缩鼠李糖脂。

一种可食用的保鲜剂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

其应用方法具体为:将新鲜水果清洗干净,将可食用的保鲜剂浸、喷或涂于水果表面,晾干,常温或低温下贮藏。

蒙阴蜜桃的保鲜试验

以蒙阴蜜桃—莱山蜜为例,选择果实端正、成熟度一致、发育良好、无机械损伤的中等大小果实,随机分为6组:实验组1-3分别用实施例1-3制备的保鲜剂均匀喷洒在蒙阴蜜桃表面,晾干;实验组4先用50mg/kg的二氧化氯水溶液对蒙阴蜜桃进行消毒处理,再将实施例2制备的保鲜剂均匀喷洒在蒙阴蜜桃表面,晾干;对照组用对比例制备的保鲜剂均匀喷洒在蒙阴蜜桃表面,晾干;空白组在蒙阴蜜桃表面喷洒清水,晾干。所有处理后的样品同时入库,在1±0.5℃,相对湿度90%的机械冷库中贮藏40天,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蒙阴蜜桃的保鲜试验结果

草莓的保鲜试验

以草莓—甜宝为例,选择果实端正、成熟度一致、发育良好、无机械损伤的中等大小的草莓,随机分成6组:实验组1-3分别用实施例1-3制备的保鲜剂均匀喷洒在草莓表面,晾干,室温放置5天;实验组4先用50mg/kg的二氧化氯水溶液对草莓进行消毒处理,再将实施例2制备的保鲜剂均匀喷洒在草莓表面,晾干,室温放置5天;对照组用对比例制备的保鲜剂均匀喷洒在蒙阴蜜桃表面,晾干,室温放置5天;空白组在草莓表面喷洒清水,晾干,室温放置5天。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对草莓的保鲜试验结果

嘎啦苹果的保鲜试验

以苹果—嘎啦为例,选择果实端正、成熟度一致、发育良好、无机械损伤的中等大小的苹果,随机分成6组:实验组1-3用实施例1-3制备的保鲜剂浸泡嘎啦苹果2min,晾干;实验组4先用50mg/kg的二氧化氯水溶液对水果进行消毒处理,再用实施例2制备的保鲜剂浸泡嘎啦苹果2min,晾干;对照组用对比例制备的保鲜剂浸泡嘎啦苹果2min,晾干;空白组用清水浸泡嘎啦苹果2min,晾干。所有处理后的嘎啦苹果在冷库中贮藏120天后取出,于室温下放置7天。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对草莓的保鲜试验结果

病原菌抑制实验

选用广东徐闻县,“台农一号”品种,选取七八成熟的绿色芒果,大小基本一致,无机械伤害,无褐斑和病虫害。使用前均用清水清洗干净后,用50℃的热水浸泡10分钟左右,取出晾干备用。实验组选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保鲜剂,对照组选用对比例制备的保鲜剂。以芒果贮藏期常见的几种致腐真菌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les)和芒果蒂腐病病原菌(Phomopsismangiferae)为供试菌种,进行抑菌试验,其效果见表4。

表4本发明的可食用的保鲜剂对芒果真菌的抑制效果(%)

从表4中可以看出,实验组比对照组对水果贮藏期常见致病真菌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对供试真菌的孢子的抑制率均达到了89%以上,而对照组最高为77.0%,说明本发明的可食用的保鲜剂对各种病原菌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能有效抑制芒果果皮病变,明显提高芒果的保鲜效果。

水果保鲜效果测试

采用病原菌抑制实验的方法处理芒果,将处理好的芒果平均分为6组。(1)空白组:取预处理好的清洁芒果,不经作何处理;(2)实验组1-3:将清洁芒果分别放置于实施例1-3的保鲜剂中,浸泡2-3分钟,捞出晾干;(3)实验组4:先用50mg/kg的二氧化氯水溶液对芒果进行消毒处理,将处理后的芒果放置于实施例2的保鲜剂中,浸泡2-3分钟,捞出晾干;(3)对照组:将清洁芒果置于对比例的保鲜剂中,浸泡2-3分钟,捞出晾干。以上6组在常温下贮藏35天,每次随机抽取样品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

表5芒果35天内的外观品质及口感

由表5可知:在空白组中芒果常温贮藏,果实从7天开始变硬,14天就开始发霉发馊;对照组中,常规市售鲜水果涂膜保鲜剂具有一定得杀菌防霉的作用,能起到一定的保鲜防霉作用,但是从第四周起,芒果也开始变质发霉发馊;实验组1-3使用了本发明实施例1-3制备的可食用的保鲜剂,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芒果于28天开始发硬,35天开始发霉发馊。实验组4的效果又优于实验组1-3。说明本发明制备的可食用的保鲜剂对芒果典型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发病率,保持芒果的风味;而用50mg/kg的二氧化氯水溶液对芒果进行消毒处理,可提升保鲜效果

水果失重率和发病率测试

采用病原菌抑制实验的方法处理芒果,将处理好的芒果平均分为2组。(1)空白组:取预处理好的清洁芒果,不经作何处理;(2)实验组:将清洁芒果放置于实施例的保鲜剂中,浸泡2-3分钟,捞出晾干;(3)对照组:将清洁芒果置于对比例保鲜剂中,浸泡2-3分钟,捞出晾干。以上三组在常温下贮藏35天,每次随机抽取样品对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果实失重率=果实原有重量-现有重量/原有重量

果实发病率(以出现多于四个的直径大于20mm的腐烂斑点为发病标准)=腐败数/总果数×100%。

表6芒果各项指标

由表6可知,空白组和对照组实验的失重率和发病率均高出实验组2倍左右。本发明的可食用的保鲜剂在芒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抑制芒果体内水分的挥发,阻断芒果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抑制其呼吸作用,从而减轻失重率,保湿效果显著提高,同时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巨大的杀伤力,从而能够很好的抑制微生物在芒果表面的定植,有效地减轻发病率,从而保持了较好的风味。

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Vc)含量等化学指标进行检测

采用病原菌抑制实验的方法处理芒果,将处理好的芒果平均分为2组。(1)实验组:将清洁芒果放置于实施例制得的保鲜剂中,浸泡2-3分钟,捞出晾干;(2)对照组:将清洁芒果置于对比例保鲜剂中,浸泡2-3分钟,捞出晾干。以上两组在常温下贮藏35天,每次随机抽取样品对其中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采用手持测糖计测定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表7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由表7数据可知,在贮藏的过程中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随着果实的成熟,呼吸强度增强,一部分淀粉转化为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其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呼吸作用开始消耗糖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因此就出现了先升后降的现象。各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峰值出现时间有差异,其中对照组出现在第14天而后迅速下降,本发明可食用的保鲜剂峰值出现在21天且下降速度最缓慢。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可食用的保鲜剂能有效延缓芒果的后熟时间,保持芒果的风味。

Vc含量的检测-实验采用碘化钾-淀粉法: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测定(GB/T6195-86水果、蔬菜维生素C含量测定法)。用草酸溶液处理样品,过滤后待测。

表8 Vc含量的变化(mg/100g)

由表8可知,在35天时间内,实验组的V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本发明可食用的保鲜剂在芒果表面成膜后,抑制果实内外的气体交换,使膜内形成低氧气和高二氧化碳的环境,可以抑制抗坏血酸酶的活性,延缓VC氧化速度,减少VC的损失,保持果实原有的营养价值。

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用NaOH直接滴定法测定。挤果汁,离心后取上清液,以酚酞作指示剂,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按苹果酸计算可滴定酸含量。

表9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

由表9可知,随着储藏天数的的延长,实验组和对照组可滴定酸的含量呈一直下降的趋势。有机酸是果实品质指标之一,当果实未成熟时,果实内的有机酸含量较高,随着果实的成熟、呼吸强度的增强,有机酸被逐步消耗,因此有机酸含量不断下降,下降速度快慢直接反映呼吸作用的强弱。但是对照组明显比实验组降低更多且下降幅度更为迅速。实验组可滴定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