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酱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5673阅读:8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猕猴桃酱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猕猴桃(学名:actinidiachinensisplanch),也称奇异果(奇异果是猕猴桃的一个人工选育品种,因使用广泛而成为了猕猴桃的代称),果形一般为椭圆状,早期外观呈绿褐色,成熟后呈红褐色,表皮覆盖浓密绒毛,可食用,其内是呈亮绿色的果肉和一排黑色或者红色的种子。猕猴桃的质地柔软,口感酸甜。味道被描述为草莓、香蕉、菠萝三者的混合。猕猴桃除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果胶和糖类等有机物,以及钙、钾、硒、锌、锗等微量元素和人体所需17种氨基酸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葡萄酸、果糖、柠檬酸、苹果酸、脂肪。猕猴桃成熟期短、难保存,因此除直接食用外,目前将猕猴桃制作成猕猴桃酱,是较为新颖的技术方法,但是目前猕猴桃酱在正常的制备中,由于技术上的缺陷,导致其营养成分大大流失,且水分流失也较多,极大影响其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猕猴桃酱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再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猕猴桃酱。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猕猴桃酱的生产工艺,包括:

步骤一、选取猕猴桃果实并粉碎为猕猴桃粉;

步骤二、将猕猴桃粉加入到蜂蜜中得到混合料液,加入前,保持蜂蜜和猕猴桃粉的温度均低于45℃,其中,猕猴桃粉的用量为总投入料的15%;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料液依次经过四次过滤收集滤液,第一次过滤采用80-100目过滤器,第二次过滤采用120-150目过滤器,第三次过滤采用200目过滤器,第四次过滤采用150-200过滤器;

步骤四、再次选取猕猴桃,并切成块状,将块状的猕猴桃加入到步骤三中得到的滤液中,得到猕猴桃酱,其中,所述块状的猕猴桃与所述猕猴桃酱的质量比为20-30:505-510。

优选的是,所述的猕猴桃酱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步骤一中,选取猕猴桃果实粉碎为猕猴桃粉的具体过程包括:

选用八至九成熟的果实,首先采用温度为90℃的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去掉果皮,装入方框沥去水分,然后将去皮的果实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于温度-50℃至-60℃干燥3小时,最后再分两级粉碎,第一次粉碎后过60目筛,第二次粉粹后过120目筛,收集筛下物,得到所述猕猴桃粉。

优选的是,所述的猕猴桃酱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步骤二中,所述蜂蜜中的水分质量含量≤19%,还原糖质量含量≥60%,蔗糖质量含量≤5%。

优选的是,所述的猕猴桃酱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步骤四中,再次选取猕猴桃,并切成块状的具体方法包括:

选用八至九成熟的果实,首先采用温猕猴桃酱度为90℃的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去掉果皮,装入方框沥去水分,切成厚度1.5mm的所述块状。

优选的是,所述的猕猴桃酱的生产工艺中,所述步骤四中,所述块状呈圆形。

优选的是,所述的猕猴桃酱的生产工艺中,在所述步骤四之后还包括步骤五:

对所述猕猴桃酱于进行减压加热浓缩,其中,减压加热浓缩的压力为0.05~0.08mpa、温度为55~65℃,持续时间为10~20min,且将减压加热浓缩中产生的蒸汽的初馏分作为冷凝水回收,并将该冷凝水加入到所述猕猴桃酱中,所述冷凝水的加入量占所述猕猴桃酱成品质量的0.1~0.2%

优选的是,所述的猕猴桃酱的生产工艺中,在所述步骤五之后还包括步骤六:

将所述猕猴桃酱成品灌装,灌装时猕猴桃酱温度为50-55℃,水分质量含量≤19%。

一种猕猴桃酱,由如上任一所述的生产工艺加工得到。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在去皮之前还对猕猴桃果实进行了冷冻处理,在去皮之后冻结其熟后生理过程,保持了其水分和营养成分,之后将猕猴桃粉碎为粉,并采用蜂蜜混合,之后过滤,对其进行初步消毒,且使其生理变化停止,固定其营养物质的同时,也增加了猕猴桃酱的甜度,除去其果实涩味,然后再向其中加入新鲜的猕猴桃,一方面增加其甜度,另一方面增加了果酱的清新口感,且是其果酱色泽鲜亮,且能够保持猕猴桃本身的颜色,增加了猕猴桃酱的营养成分,且使得制得的果干具有弹性和色泽,也使得用户的食用体验更好。

同时,本发明对猕猴桃酱进行减压加热浓缩,除去其中多余水分,且由于初馏分中含有较多香味物质和营养成分,因此将其作为冷凝水回收并加入到猕猴桃酱中,减少了猕猴桃酱的香气损失,增加了果酱的甜香味,使其具有新鲜水果的香气。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发明提供一种猕猴桃酱的生产工艺,包括:

步骤一、选取猕猴桃果实并粉碎为猕猴桃粉;

步骤二、将猕猴桃粉加入到蜂蜜中得到混合料液,加入前,保持蜂蜜和猕猴桃粉的温度均低于45℃,其中,猕猴桃粉的用量为总投入料的15%;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料液依次经过四次过滤收集滤液,第一次过滤采用80-100目过滤器,第二次过滤采用120-150目过滤器,第三次过滤采用200目过滤器,第四次过滤采用150-200过滤器;

步骤四、再次选取猕猴桃,并切成块状,将块状的猕猴桃加入到步骤三中得到的滤液中,得到猕猴桃酱,其中,所述块状的猕猴桃与所述猕猴桃酱的质量比为20-30:505-510。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中,选取猕猴桃果实粉碎为猕猴桃粉的具体过程包括:

选用八至九成熟的果实,首先采用温度为90℃的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去掉果皮,装入方框沥去水分,然后将去皮的果实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于温度-50℃至-60℃干燥3小时,最后再分两级粉碎,第一次粉碎后过60目筛,第二次粉粹后过120目筛,收集筛下物,得到所述猕猴桃粉。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中,所述蜂蜜中的水分质量含量≤19%,还原糖质量含量≥60%,蔗糖质量含量≤5%。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所述步骤四中,再次选取猕猴桃,并切成块状的具体方法包括:

选用八至九成熟的果实,首先采用温猕猴桃酱度为90℃的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去掉果皮,装入方框沥去水分,切成厚度1.5mm的所述块状。

在上述方案中,作为优选,所述步骤四中,所述块状呈圆形。

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四之后还包括步骤五:

对所述猕猴桃酱于进行减压加热浓缩,其中,减压加热浓缩的压力为0.05~0.08mpa、温度为55~65℃,持续时间为10~20min,且将减压加热浓缩中产生的蒸汽的初馏分作为冷凝水回收,并将该冷凝水加入到所述猕猴桃酱中,所述冷凝水的加入量占所述猕猴桃酱成品质量的0.1~0.2%

在上述方案中,作为优选,在所述步骤五之后还包括步骤六:

将所述猕猴桃酱成品灌装,灌装时猕猴桃酱温度为50-55℃,水分质量含量≤19%。

本发明提供一种猕猴桃酱,由如上任一所述的生产工艺加工得到。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现提供如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一、原料验收与保存。对猕猴桃、原辅料验收时,要求选用八至九成熟的果实为好,过于生风味不好,过于成熟不易去皮。同时,其感官和常规指标符合国标;微生物指标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农兽药残、重金属残留在法规允许范围内。符合gb14963与ny/t45-2000。

二、猕猴桃脱皮与冷冻干燥。脱皮冷冻干燥时,确认每个框鲜果无泥沙,腐烂变质,鲜果去皮干净。脱皮时要求温度为90℃的热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即去掉果皮,再装入方框沥去水分;然后将去皮果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干燥,-50℃至-60℃干燥时间3小时取出待用。

三、猕猴桃粉碎。分两级粉碎过滤,先60目后120目。120目后入冷库待用。

四、抽样检测与贮存。首先投料前1个月复检蜂蜜和猕猴桃,检查水分、色泽和相关指标,确认均匀性;对半成品储存不得堆放库外,可常温保存;搬卸过程中对产品轻拿轻放,避免产品受损;堆码不超过4层,注意导致商品倾斜,摔破;同时要求产品必须至少40cm以上距离存放,同时远离窗户。蜂蜜要求水分≤19%色泽25-35mm还原糖≥60%蔗糖≤5%;并按6s管理。半成品浓缩后2个月使用完,避免储存色泽差异。

五、蜂蜜溶晶。根据生产时的气温状况,确认每批蜂蜜在生产前是否需要溶晶。蜂蜜溶晶水位不超过桶高80厘米,每30分钟巡检一次,并注意蜂蜜溶晶情况,做好相应记录。一般夏秋季水浴池水温控制在50℃以下,冬春季控制在65℃以下。

六、投料。投料前要仔细核对原料配料单的品种、批次和数量,待配料员确认后,开始投料,并保持投料间卫生。原料的温度:低于45℃,猕猴桃粉比例占总投料的15%左右。

七、过滤。整个生产过程历经四次过滤:第一次:过滤器80-100目;第二次:中转缸120-150目;第三次:精密过滤器200目;第四次:成品缸150-200目。注意生产过程中过滤压力表>0.3mpa时,立即清洗并检查过滤器和滤网,发现破损应及时更换,过滤完毕也应该清洗,检查。同时班前班后检查。其标准要达到每公斤产品150目过滤无可见杂质。

八、鲜猕猴桃脱皮、切块。每个鲜猕猴桃脱皮、切块前要确认每个框鲜果无泥沙,腐烂变质,鲜果去皮干净,车间现场切块。其标准温度为90度的热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同时去掉果皮,装入方框沥去水分,切块要求每片厚度1.5mm,呈圆形。

九、灌装。接品控部检测合格通知后方可进行灌装,灌装时应注意水分,色泽,温度,重量,杂质。每次灌出的前几瓶应倒入储蜜桶作为不合格品处理;将切好沥干水20-30克鲜猕猴桃放入瓶中再灌装蜂蜜。其蜂蜜灌装样品标准为:水分≤19%;温度就控制在:50-55℃,重量505-510g。

十、旋盖。旋盖前首先要检查瓶盖良好,无黑点,拉丝,缺口,拧盖时,要拧到位,不得有歪斜,松动,瓶口有蜜,要放到一边。不合格品,放在不合格品区,生产完后返工。其标准要做到瓶盖不得有松动,歪斜。

十一、金属探测。生产中将报警剔除产品放入专用框中隔离,停止生产。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故障消除后,重新测试灵敏度,正常后方可进行生产。生产完后先将剔除产品和仪器失灵产品重新测试三次,仪器未出现报警未合格品,如再次报警剔除,则将再次隔离,由灯检人员开瓶灯检,挑出金属异物,并把蜂蜜倒入不合格品蜂蜜桶中,贴好标识,下批单独过滤后重新加工,查找金属来源并整改,同时填写《不合格品纠正措施处理单》。

十二、重量选别称。在生产中将报警剔除产品放入专用框中隔离,停止生产。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故障消除后,重新测试灵敏度,正常后方可进行生产。生产完后先将剔除产品和仪器失灵产品重新测试两次,仪器未出现报警未合格品,如再次报警剔除,则将再次隔离,由灯检人员开瓶灯检检查重量,再次不合格的蜂蜜倒入不合格品蜂蜜桶中,贴好标识,同时填写《不合格品纠正措施处理单》。且校正1次/小时并记录。重量选别标准:505-510g。

十三、灯检。灯检时要确认瓶内无任何肉眼可见杂质黑点,细屑。

十四、称量。1次/小时确认净含量,其毛重标准为:505g-510g。

十五、铝箔封口。首先打开铝箔机开关及循环水开关,按瓶身的高度调节铝箔机发射板的高度,不得使通过其下的蜂蜜瓶盖冒烟。其次捡铝箔人员每逐一检查封口效果,若发现大量密封不严,应将发射板向下调整,使其高度下降,再观察封口效果,同时反馈至拧盖工序,要求其拧紧瓶盖。若发现瓶盖内的垫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则应将发射板的高度上调,再检查封口效果。若发现瓶身或瓶口有蜜残留的,每瓶均应开盖检查。确保铝箔完好。若发现因封口不严而漏蜜的,放置到不合格品塑料筐内集中倒出处理。要逐瓶检查,确认封口严实,不漏蜜。瓶盖内垫板不得出现黑色和褐色,铝箔不得烧焦或变形,瓶口不得变形。

十六、喷码。喷码前按照规定程序要求打开喷码机,编辑打印信息,发现打印批号不完整、不清晰,歪斜或出现墨点等情况及时隔离出来后,用酒精擦拭干净后重新打印生产日期。要逐瓶检查,其标准达到封口严实,不漏蜜。瓶盖内垫板不得出现黑色和褐色,铝箔不得烧焦或变形,瓶口不得变形。

十七、收缩(贴标)。在套膜前确认生产日期喷码:发现打印批号不完整、不清晰,歪斜或出现墨点等情况及时隔离出来,标签(塑套)张贴位置一致,应松紧适度,无歪斜、无明显褶皱、无压痕、无破洞。逐瓶检查,按要求确定打印位置,并位置一致,数字清晰、无歪斜,瓶和瓶间无较大差异。

十八、装箱。要求纸箱封口平整,批号清楚完整,内容与包装一致,垫板,隔板完整无破损,对外箱打印纸箱生产日期,并且确认日期的正确性要求装箱数量完整不少瓶,瓶身在箱内方向一致,生产日期完整,标签收缩套完整无破损、无歪斜、无起皱、无漏蜜现象,封箱平整、不重叠、无错层,打包带粘和完整无断裂现象,两根打包带分别距箱侧距离相等确认。需每箱检查,确认箱入数(24瓶)不得有少装,漏装情况;确认生产日期的正确性、及印字是否清晰完整。

十九、入库。清点数量,确认无误后入库。

实施例2

一种猕猴桃酱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猕猴桃果实并粉碎为猕猴桃粉,具体过程包括:选用八至九成熟的果实,首先采用温度为90℃的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去掉果皮,装入方框沥去水分,然后将去皮的果实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于温度-50℃干燥3小时,最后再分两级粉碎,第一次粉碎后过60目筛,第二次粉粹后过120目筛,收集筛下物,得到所述猕猴桃粉。

步骤二、将猕猴桃粉加入到蜂蜜中得到混合料液,加入前,保持蜂蜜和猕猴桃粉的温度均低于45℃,其中,猕猴桃粉的用量为总投入料的15%;所述蜂蜜中的水分质量含量≤19%,还原糖质量含量≥60%,蔗糖质量含量≤5%。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料液依次经过四次过滤收集滤液,第一次过滤采用80目过滤器,第二次过滤采用120目过滤器,第三次过滤采用200目过滤器,第四次过滤采用150过滤器;

步骤四、再次选取猕猴桃,并切成块状,具体方法包括:选用八至九成熟的果实,首先采用温猕猴桃酱度为90℃的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去掉果皮,装入方框沥去水分,切成厚度1.5mm的所述块状,所述块状呈圆形。将块状的猕猴桃加入到步骤三中得到的滤液中,得到猕猴桃酱,其中,所述块状的猕猴桃与所述猕猴桃酱的质量比为20:505。

其他操作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一种猕猴桃酱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猕猴桃果实并粉碎为猕猴桃粉,具体过程包括:选用八至九成熟的果实,首先采用温度为90℃的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去掉果皮,装入方框沥去水分,然后将去皮的果实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于温度-60℃干燥3小时,最后再分两级粉碎,第一次粉碎后过60目筛,第二次粉粹后过120目筛,收集筛下物,得到所述猕猴桃粉。

步骤二、将猕猴桃粉加入到蜂蜜中得到混合料液,加入前,保持蜂蜜和猕猴桃粉的温度均低于45℃,其中,猕猴桃粉的用量为总投入料的15%;所述蜂蜜中的水分质量含量≤19%,还原糖质量含量≥60%,蔗糖质量含量≤5%。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料液依次经过四次过滤收集滤液,第一次过滤采用100目过滤器,第二次过滤采用150目过滤器,第三次过滤采用200目过滤器,第四次过滤采用200过滤器;

步骤四、再次选取猕猴桃,并切成块状,具体方法包括:选用八至九成熟的果实,首先采用温猕猴桃酱度为90℃的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去掉果皮,装入方框沥去水分,切成厚度1.5mm的所述块状,所述块状呈圆形。将块状的猕猴桃加入到步骤三中得到的滤液中,得到猕猴桃酱,其中,所述块状的猕猴桃与所述猕猴桃酱的质量比为30:510。

其他操作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一种猕猴桃酱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猕猴桃果实并粉碎为猕猴桃粉,具体过程包括:选用八至九成熟的果实,首先采用温度为90℃的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去掉果皮,装入方框沥去水分,然后将去皮的果实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于温度-55℃干燥3小时,最后再分两级粉碎,第一次粉碎后过60目筛,第二次粉粹后过120目筛,收集筛下物,得到所述猕猴桃粉。

步骤二、将猕猴桃粉加入到蜂蜜中得到混合料液,加入前,保持蜂蜜和猕猴桃粉的温度均低于45℃,其中,猕猴桃粉的用量为总投入料的15%;所述蜂蜜中的水分质量含量≤19%,还原糖质量含量≥60%,蔗糖质量含量≤5%。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料液依次经过四次过滤收集滤液,第一次过滤采用90目过滤器,第二次过滤采用135目过滤器,第三次过滤采用200目过滤器,第四次过滤采用175过滤器;

步骤四、再次选取猕猴桃,并切成块状,具体方法包括:选用八至九成熟的果实,首先采用温猕猴桃酱度为90℃的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去掉果皮,装入方框沥去水分,切成厚度1.5mm的所述块状,所述块状呈圆形。将块状的猕猴桃加入到步骤三中得到的滤液中,得到猕猴桃酱,其中,所述块状的猕猴桃与所述猕猴桃酱的质量比为25:510。

步骤五:对所述猕猴桃酱于进行减压加热浓缩,其中,减压加热浓缩的压力为0.05mpa、温度为55℃,持续时间为10min,且将减压加热浓缩中产生的蒸汽的初馏分作为冷凝水回收,并将该冷凝水加入到所述猕猴桃酱中,所述冷凝水的加入量占所述猕猴桃酱成品质量的0.1%。

步骤六:将所述猕猴桃酱成品灌装,灌装时猕猴桃酱温度为50℃,水分质量含量≤19%。

其他操作同实施例1。

与传统果酱相比,该实施例中的猕猴桃酱的香气更加浓郁。

实施例5

一种猕猴桃酱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猕猴桃果实并粉碎为猕猴桃粉,具体过程包括:选用八至九成熟的果实,首先采用温度为90℃的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去掉果皮,装入方框沥去水分,然后将去皮的果实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于温度-58℃干燥3小时,最后再分两级粉碎,第一次粉碎后过60目筛,第二次粉粹后过120目筛,收集筛下物,得到所述猕猴桃粉。

步骤二、将猕猴桃粉加入到蜂蜜中得到混合料液,加入前,保持蜂蜜和猕猴桃粉的温度均低于45℃,其中,猕猴桃粉的用量为总投入料的15%;所述蜂蜜中的水分质量含量≤19%,还原糖质量含量≥60%,蔗糖质量含量≤5%。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料液依次经过四次过滤收集滤液,第一次过滤采用95目过滤器,第二次过滤采用140目过滤器,第三次过滤采用200目过滤器,第四次过滤采用180过滤器;

步骤四、再次选取猕猴桃,并切成块状,具体方法包括:选用八至九成熟的果实,首先采用温猕猴桃酱度为90℃的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去掉果皮,装入方框沥去水分,切成厚度1.5mm的所述块状,所述块状呈圆形。将块状的猕猴桃加入到步骤三中得到的滤液中,得到猕猴桃酱,其中,所述块状的猕猴桃与所述猕猴桃酱的质量比为28:508。

步骤五:对所述猕猴桃酱于进行减压加热浓缩,其中,减压加热浓缩的压力为0.08mpa、温度为65℃,持续时间为20min,且将减压加热浓缩中产生的蒸汽的初馏分作为冷凝水回收,并将该冷凝水加入到所述猕猴桃酱中,所述冷凝水的加入量占所述猕猴桃酱成品质量的0.2%。

步骤六:将所述猕猴桃酱成品灌装,灌装时猕猴桃酱温度为55℃,水分质量含量≤19%。

其他操作同实施例1。

与传统果酱相比,该实施例中的猕猴桃酱的香气更加浓郁。

实施例6

一种猕猴桃酱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猕猴桃果实并粉碎为猕猴桃粉,具体过程包括:选用八至九成熟的果实,首先采用温度为90℃的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去掉果皮,装入方框沥去水分,然后将去皮的果实放入真空冷冻干燥机,于温度-52℃干燥3小时,最后再分两级粉碎,第一次粉碎后过60目筛,第二次粉粹后过120目筛,收集筛下物,得到所述猕猴桃粉。

步骤二、将猕猴桃粉加入到蜂蜜中得到混合料液,加入前,保持蜂蜜和猕猴桃粉的温度均低于45℃,其中,猕猴桃粉的用量为总投入料的15%;所述蜂蜜中的水分质量含量≤19%,还原糖质量含量≥60%,蔗糖质量含量≤5%。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得到的混合料液依次经过四次过滤收集滤液,第一次过滤采用95目过滤器,第二次过滤采用130目过滤器,第三次过滤采用200目过滤器,第四次过滤采用160过滤器;

步骤四、再次选取猕猴桃,并切成块状,具体方法包括:选用八至九成熟的果实,首先采用温猕猴桃酱度为90℃的水将果实浸制几十秒,去掉果皮,装入方框沥去水分,切成厚度1.5mm的所述块状,所述块状呈圆形。将块状的猕猴桃加入到步骤三中得到的滤液中,得到猕猴桃酱,其中,所述块状的猕猴桃与所述猕猴桃酱的质量比为26:510。

步骤五:对所述猕猴桃酱于进行减压加热浓缩,其中,减压加热浓缩的压力为0.06mpa、温度为60℃,持续时间为15min,且将减压加热浓缩中产生的蒸汽的初馏分作为冷凝水回收,并将该冷凝水加入到所述猕猴桃酱中,所述冷凝水的加入量占所述猕猴桃酱成品质量的0.15%。

步骤六:将所述猕猴桃酱成品灌装,灌装时猕猴桃酱温度为53℃,水分质量含量≤19%。

其他操作同实施例1。

与传统果酱相比,该实施例中的猕猴桃酱的香气更加浓郁。

这里说明的模块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猕猴桃酱及其生产工艺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