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脑部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39907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脑部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等脑部疾病的药物。具体地是以广东海风藤为主要原料制备的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广东海风藤,别名大叶风沙藤、过山龙藤,为木兰科植物异型南五味子Kadsura heteroclita(Roxb.) Craib的干燥或新鲜的藤茎或根,是广东省地方习用药材,具有祛风散寒,行气止痛,舒筋活络之功效,广泛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异型南五味子含有五味子素(schisandrin)、内南五味子素(kadsurin)、异型南五味子素A-G(heteroclitin A-G)以及戈米辛A,B,G,J,H,M(gomisin A,B,G,J,H,M)等一系列木脂素类成分。异型南五味子的乙醇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小鼠肝细胞中四氯化碳诱导产生的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明显增强肝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广东海风藤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胃脘痛、骨痛及急慢性肠胃炎等证,在云南省广东海风藤还作为滇鸡血藤膏的主要原料之一用于治疗妇科疼痛。目前没有应用于脑部疾病的治疗。

发明内容
发明人经过探索性试验发现,其木脂素类成分具有抗氧化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作用,其中的戈米辛J和异型南五味子素D能抑制Kcl、Cacl2和NA产生的血管收缩,且具有钙拮抗活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等脑部疾病的药物。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等脑部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等脑部疾病的药物是由广东海风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例如直接以广东海风藤粉末作为原料制成。或用广东海风藤的提取物作为原料制成。
所述药物是任何一种药学上所说的剂型。
直接以广东海风藤粉末作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其制备方法包括将广东海风藤药材单独粉碎或配合其他中草药或西药共同粉碎后制成20~200目细粉,直接制成散剂、片剂、胶囊剂;或将上述细粉加以蜂蜜、食用油等制成蜜丸剂;或将上述细粉加以水、乙醇或其他粘合剂制成水丸剂;
或将上述细粉加以粘合剂或湿润剂,该粘合剂或润湿剂包括水、含水乙醇、0.5~70%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糖浆、淀粉糊等;以一步制粒法或二步制粒法制成8~60目颗粒,干燥后制成颗粒剂;或将该颗粒配以助流剂、崩解剂、控释剂等添加剂后灌制成胶囊剂或压制成片剂。
用广东海风藤的提取物作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其提取液的制备包括用水、酸性水、碱性水、含水乙醇、无水乙醇、含水甲醇、无水甲醇、石油醚、乙醚、氯仿、乙酸乙酯、丁醇、丙酮、其他含有12个以下碳原子的有机溶剂其中一种或两种及以上混合物提取,或超临界CO2提取得到。
一般情况下,广东海风藤的提取物含有至少0.1%重量的木脂素类成分,所述提取方法可以采用加热或不加热方式,加热方式是指每公斤广东海风藤加入1~20升溶剂,加热回流提取0.5~8小时,加热温度为50~120℃。不加热方式是指用溶剂将广东海风藤冷浸、渗漉或超声提取0.5~48小时,或以超临界CO2提取。
提取得到的提取液还可以进一步精制,精制方法是将广东海风藤的提取液以水-醇法、醇-水法、大孔树脂法、硅胶柱层析法、聚酰胺柱层析法或溶剂萃取法等去除水溶性杂质,使提取物中总木脂素含量达到0.1~50%。
用广东海风藤的提取物制备药物时,将提取液直接或浓缩成1∶0.5~1∶4(药液体积生药质量)浓度后加以矫味剂、抑菌剂及其他添加剂制成口服液;或将上述提取液浓缩成流浸膏,配以适宜的赋形剂、填充剂后按直接以广东海风藤粉末作为原料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制成制剂;或将上述提取液以加热或冷冻的方法除尽溶剂后粉碎成20~200目细粉,按直接以广东海风藤粉末作为原料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制成制剂。
本发明还可以以广东海风藤为原料制备药物注射剂将药材加入8~15倍量的水煎煮0.5~2小时,药液趁热抽滤,重复2~3次,合并滤液,加热浓缩至每毫升含1~2g生药材,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70%,充分搅拌,4℃冰箱放置12~48小时,滤除沉淀,滤液减压浓缩至几无醇味,加入4~8倍量蒸馏水充分搅拌,4℃冰箱放置12~48小时,滤除沉淀,滤液加热浓缩至每毫升含1~2g生药材,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85%,充分搅拌,4℃冰箱放置12~48小时,滤除沉淀,滤液用20~40%NaOH调pH至8.0~10.0,充分搅拌,4℃冰箱静置12~48小时,滤除沉淀,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流浸膏,真空、喷雾或冷冻干燥得疏松粉末。将该粉末以注射用水及0.5~2%吐温-80(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80)溶解,加入0.1~0.5%活性炭充分搅拌吸附,滤除活性炭,滤液加入0.5~1.5%苯甲醇,以枸橼酸钠调pH至6.5~7.0,灌装,密封,流通蒸汽灭菌30min即得药物成品。
本发明还可以将广东海风藤与其他中草药搭配组成中药复方后制成各种药物制剂治疗脑缺血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等脑部疾病。
现有技术中没有涉及到将广东海风藤药材制成含有稳定量有效成分的稳定提取物,也没有涉及到将广东海风藤药材及其提取物制成药物制剂的方法,也没有涉及到将广东海风藤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等脑部疾病药物的治疗。本发明将广东海风藤药材制成含有稳定量有效成分的质量稳定的提取物临床常用制剂,便于临床应用治疗疾病。同时考虑到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相对较低,起效也较慢,尤其不适合急性脑缺血性疾病和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本发明还将海风藤制备成注射液。注射液具有作用迅速、疗效确切的特点。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1取广东海风藤于烘箱中60℃干燥4小时,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称取100g,加入20g炼制好的蜂蜜和5g药用植物油,手工揉制成软材。将软材置于制丸机中制成重量约为12g的丸剂。封上蜡壳即得广东海风藤的蜜丸剂。
实施例2取广东海风藤于烘箱中60℃干燥4小时,用粉碎机粉碎成细粉,过100目筛。称取100g置于快速制粒机中,加入2%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12ml,一步制粒法制成12目颗粒。颗粒于烘箱中60℃干燥6小时,以摇摆式颗粒机12目筛网整粒,按5g/袋分装于铝箔袋中,密封即得广东海风藤的颗粒剂。
实施例3取广东海风藤于烘箱中60℃干燥4小时,用粉碎机粉碎成粗粉。称取200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2000ml 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1h,趁热抽滤。重复操作两次,滤液合并共5600ml。减压浓缩至无醇味,用乙酸乙酯分次萃取至几无色,萃取液于旋转蒸发器中蒸干溶剂,得到6.8g干浸膏。干法上硅胶柱,以石油醚-二氯甲烷梯度洗脱,收集二氯甲烷流份,蒸干溶剂,得到1.2g干粉。
实施例4取广东海风藤于烘箱中60℃干燥4小时,用粉碎机粉碎成粗粉。称取200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2000ml蒸馏水,加热回流提取1h,趁热抽滤。重复操作两次,合并滤液,常压浓缩至200ml,4℃冰箱静置24h,滤除沉淀,滤液加入甜蜜素2g,苯甲酸钠2g,灌装至20ml玻璃瓶中,密封即得广东海风藤口服液。
实施例5取干燥的广东海风藤粉碎成粗粉。称取5Kg加入95%乙醇50L于提取罐中加热提取2h,过滤。药渣再加入95%乙醇50L提取1h,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得到干浸膏670g,用蒸馏水250ml混悬,上DA101大孔树脂柱,以水-乙醇梯度洗脱,收集乙醇洗脱部分,减压回收溶剂得到124g干浸膏。将干浸膏加入120g淀粉和50g糊精和2%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40ml,在搅拌器中充分混匀,制成软材。软材用摇摆式颗粒机制成20目颗粒,流化床60℃沸腾干燥1h,干颗粒以高速整粒机整粒后加入硬脂酸镁3g,羟丙基纤维素3g,于V型混合机中充分混合,压片机压制成7mm素片。包装即得广东海风藤的片剂。
实施例6取20g广东海风藤粗粉加250ml蒸馏水煮沸30min。离心煎剂(3000r/min,15min),取上清液过滤后,浓缩,在浓缩液中加4倍量乙醇(含醇量在80%以上)以将淀粉、多糖、蛋白质除去,放置,滤去沉淀,再用40%NaOH溶液调pH值8.0,析出糅质,滤过。重新调整pH值,热处理冷藏法除尽高分子杂质,灌装,封口,流通蒸汽灭菌30min,即得海风藤注射液。若热处理冷藏法除尽高分子杂质的药液,经除菌滤过,在无菌条件下灌装,冷冻干燥,熔封即得冻干粉针剂。
实施例7将广东海风藤干燥藤茎加工成粗粉,重30kg,加95%乙醇浸泡72小时(粗粉、乙醇之比为1∶10)过滤。药渣再加乙醇浸泡(1∶6)24小时,过滤,重复上述步骤3次,将4次所得的过滤液合并,放进减压浓缩罐中减压浓缩成棕色膏状物,带有明显的芳香味。总回收率为26∶1,即海风藤26g回收浸膏1g。最后将浸膏与二甲基亚砜(DMSO)混合,溶解,制成浓度为10%的海风藤注射液(DMSO10ml中含10g浸膏)。
实施例8广东海风藤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1.动物分组及模型建立犬45只,♀♂不拘,体重(9.8±1.5)k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广东海风藤用药组(PW组)。后两组又分别分为缺血0.5,3,6,12h组,每组5只。30g·L-1戊巴比妥钠(2mg·kg-1)静脉麻醉,股静脉插管建立静脉通道,气管切开插入气管套管,PaCO2升高时给予人工呼吸,股动脉插管监测动脉血压,间断分析血气,PaCO2维持在4.0~5.3kPa之间。室温控制在24~26℃,维持肛温在37.0~38.0℃之间。犬实验性脑干缺血模型的建立经颈前旁正中入路,暴露颅底枕骨大孔并分离硬脑膜,从其腹侧缘向前咬骨窗直至基底动脉远心端,打开硬脑膜,暴露基底动脉,银夹夹闭上、中、下端,依次缝合至皮肤。假手术组除不进行基底动脉夹闭外,其余操作同缺血组。2.给药方法及途径缺血3h前行十二指肠造瘘。广东海风藤处理组于基底动脉夹闭前3h灌入广东海风藤溶液(5ml·kg-1,5ml相当于生药1g)。生理盐水对照组灌入生理盐水(5ml·kg-1)。3.递质性氨基酸测定脑干缺血达规定时相点迅速开颅取一侧缺血脑干耳蜗前庭核区组织约1g,立即低温下称湿重,加入50g·L-1三氯乙酸溶液4ml,内切式匀浆机匀浆,低温下15000r·min-1离心,取上清液2ml,-70℃保存待测。应用6300黄金系列高效氨基酸分析仪(美国Beckman公司)测定谷氨酸(Glu),门冬氨酸(Asp),结果用μmol·g-1湿重组织表示。4.组织病理学观察在脑干缺血规定时相点取另一侧缺血脑干耳蜗前庭核区组织部分标本100ml·L-1中性甲醛液固定,乙醇梯度脱水,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Olympus显微镜观察并照相。部分标本修成1mm3小块,30g·L-1戊二醛固定,常规处理及切片,铀-铅双重染色,H300透射电镜观察并照相。5.结果脑干缺血后各时间点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见表1。
表1脑干缺血各时间点兴奋性氨基酸含量的变化μmol·g-1,n=5,x±sGlu AspNS组 PW组 NS组PW组假手术组 3.25+0.73 3.25±0.73 1.56±0.41 1.56±0.41缺血0.5h 4.25±0.573.64±0.44 1.99±0.34 1.71±0.50缺血3h5.46±0.412)4.25±0.634)2.24±0.211)1.86±0.33缺血6h6.20+0.692)4.82±0.774)2.83±0.383)2.13±0.334)缺血12h 6.89±0.363)5.36+0.474)3.08±0.243)2.33±0.414)与假手术组比1)P<0.05,2)P<0.01,3)P<0.001;与NS组比4)P<0.05NS组在缺血0.5h后,Glu及Asp与假手术组相比,皆有轻度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3h,Glu及Asp都显著升高(分别P<0.01;P<0.05)。缺血6h,Glu及Asp分别增加近1倍。缺血12h,两者仍有升高趋势(P<0.001)。PW组在缺血0.5h时,Glu及Asp与NS组相比,增加幅度即开始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缺血3h,Glu升高明显受抑(P<0.05)。缺血6h,Asp升高幅度显著下降(P<0.05),至缺血12h,两者升高仍受抑制。假手术组神经元形态正常。NS组缺血0.5h,神经元呈轻度缺血改变,线粒体轻度肿胀,内质网轻度扩张,核仁正常。缺血3h,光镜下,大多数神经元胞体缩小,核形态基本正常,电镜下可见细胞膜缺损,线粒体高度肿胀,嵴断裂,大量空泡形成,内质网扩张成扁平状,核染色质聚集,核仁模糊,边界不清。缺血6h,大部分神经元严重缩小,核周体浓缩,核形状不规则,电镜下可见核膜连续性中断,染色质周边化,部分神经元坏死。缺血12h,神经元尼氏体溶解,核固缩呈三角形,核溶解。PW组,缺血0.5h,神经元无缺血表现。缺血3h,神经元呈轻度缺血表现,线粒体轻度肿胀。缺血6h,神经元胞体轻度缩小,细胞膜正常,线粒体轻度肿胀,内质网轻度扩张,核正常。缺血12h,胞膜连续性中断,线粒体明显肿胀,空泡形成,核膜连续性存在,染色质聚集,核仁模糊。
实施例91.模型制作雄性Wistar大鼠48只,月龄26个月,体重340~560g,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各12只,其中A组在光照前后腹腔注射广东海风藤注射液各1次,每次剂量1ml/100g体重,B组单纯注射DMSO,用法及剂量同A组,C组不注射药物。A、B、C组制成光化学诱导的永久性局灶性脑皮质缺血模型,即实验鼠经0.4%戊巴比妥钠32mg/kg体重腹腔内麻醉后,消毒并纵向切开头皮,暴露右侧颅骨,小心分离骨膜,表面覆以中间带圆孔的避光纸,孔径4mm,圆心位于前囟后约1.8mm,中线旁右侧2.5mm处。切开股部皮肤,暴露股静脉,用一次性皮试针管从股静脉缓慢注入2%玫瑰红B(30mg/100g体重)后,将大鼠固定于立体定位仪上,冷光源探头贴近颅骨表面,照射强度为300~320klx,照射时间30分钟。D组为对照组,不给予光照,其他处理过程同C组。2.一般状态观察所有大鼠缺血诱导期生命体征稳定,心率(261±42)次/分,呼吸(68±24)次/分,无缺氧征象,肛温36.8~37.2℃,照射局部颅骨表面温度38.0~38.8℃。均无明显肢体瘫痪。缺血组较未缺血组精神萎缩,活动及摄食减少,广东海风藤干预后上述症状及体征未见明显变化。3.血脑屏障完整性及梗死面积观察每组取6只大鼠,于光照缺血或单纯注射荧光染料后24小时迅速断头取脑,观察皮质梗死灶及玫瑰红外渗情况,评价血脑屏障破坏程度。随后立即置于37℃、2%的氯化四唑氮(TTC)生理盐水中,避光孵育15分钟,测量梗死灶直径。结果对照组所有大鼠血脑屏障完整,无玫瑰红渗出,TTC染色后未见梗死灶。实验组大鼠于光照24小时后可见光照区淡红色染料渗出,以A组渗出较轻。TTC染色后于右顶叶光照区出现圆形苍白色梗死灶,部位恒定,其中A组病灶直径与B、C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提示对照组无血脑屏障破坏,缺血组血脑屏障破坏明显,广东海风藤干预后破坏减轻。4.组织学观察每组另外6只大鼠于同一缺血时间点,4%多聚甲醛灌注固定,断头、取脑、后固定、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对照组血管、细胞形态正常,分布均匀,无血栓形成。实验组光照缺血后病灶中心存在明显的脑水肿、神经细胞脱失及神经细胞坏死,而病灶周围除神经细胞脱失、坏死外,尚存在可逆性缺血细胞。广东海风藤干预后,每高倍视野坏死神经细胞数量极显著减少。5.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标记(TUNEL)4μm厚脑冠状石蜡切片,常规脱蜡至水,以H2O2、复合消化液处理后,加含TdT和DIG-D-UTP反应液,37℃孵育2小时,连接生物素化抗地高辛抗体,DAB显色,苏木素复染。实验设不加TdT的阴性对照,光镜下观察被DAB染成棕色的凋亡细胞。对照组(B)及阴性对照组(C)均见阳性表达细胞,实验组(A)的病灶周围可见阳性细胞,每高倍视镜下,A组阳性细胞数较B、C两组极明显减少。表2是各组大鼠缺血灶直径、缺血灶周围坏死细胞及凋亡细胞数量的比较(x±s)。
表2 各组大鼠缺血灶直径、缺血灶周围坏死细胞及凋亡细胞数量的比较(x±s)组别 n病灶直径坏死细胞 凋亡细胞(mm)(个数) (个数)A组 12 8.0+0.4 64.3±8.6*15.0±2.1*B组 12 8.4+0.4Δ74.8±11.3Δ22.0±3.1ΔC组 12 8.3±0.3 78.4±10.5 20.5±2.4注*与B、C组相比P<0.01,Δ与C组相比P>0.05实施例10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β-AP)是大脑老年斑的主要成份,β-AP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密切相关。β-AP的生物活性部位是从第25个氨基酸到第35个氨基酸(β-AP25-35)。本研究探讨了广东海风藤对β-AP25-35升高神经细胞胞浆钙离子的影响。1.方法细胞培养常规培养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列(LaN1)。培养液由95%DMEM和5%胎牛血清组成,培养箱内含5%CO2潮湿空气和保持37℃恒温。实验前12~24h收集细胞,接种在无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细胞在指数分裂期进行各种实验。测定细胞存活率与乳酸脱氢酶(LDH)。细胞集落计数用胰蛋白酶将广东海风藤培养过的细胞从培养皿上分离下来,然后稀释、计数。每500个细胞接种到25cm2的培养瓶中,常规培养10d后用甲酚紫染色,进行细胞集落计数(含50个细胞以上者)。最后计算出接种有效率(细胞集落/500×100%),以评价广东海风藤对细胞的远期作用。神经细胞胞浆钙离子测定神经细胞经低渗处理后,导入水母发光蛋白,水母发光蛋白与钙离子结合放出蓝光,用血小板胞浆钙离子测定仪测定并计算神经细胞胞浆钙离子浓度。导入水母发光蛋白的神经细胞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一标本为含细胞1×106的1ml细胞悬液。实验组首先加入广东海风藤溶液10μl,37℃预热2min,再加入β-AP25-35(10mmol/L)10μl测量胞浆钙离子浓度变化(β-AP25-35最终浓度100μmol/L)。对照组细胞不接触广东海风藤,首先加入生理盐水10μl预热2min(消除广东海风藤溶剂的作用),再加入β-AP25-35(100μmol/L)。观察广东海风藤对神经细胞作用时,100μl广东海风藤水溶液加入到10ml培养液中;观察广东海风藤对神经细胞胞浆钙离子影响时,10μl广东海风藤水溶液加入到1ml细胞悬液中,广东海风藤最终浓度分别为25g/L、10g/L、5g/L、2.5g/L。2结果在广东海风藤实验浓度内(2.5g~25g/L),LaN1接触广东海风藤24h光镜下无形态学改变。LaN1接触广东海风藤6h和24h细胞存活率、LDH和细胞集落监测均未发现异常,可见广东海风藤对神经细胞无毒性作用。此外,广东海风藤可抑制β-AP25-35诱导的神经细胞(LaN1)胞浆钙离子升高,并随广东海风藤浓度增加而增强。
现在普遍认为,β-AP在AD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共同通路的作用,各种原因最终造成β-AP在脑内沉积诱发AD。β-AP诱导神经细胞变性过程进一步被证实为细胞凋亡。细胞凋亡中钙离子浓度升高起到了触发作用。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升高,激活钙/镁依赖的核酸内切酶,进一步降解DNA而启动细胞凋亡。抑制神经细胞钙离子浓度升高,有可能阻止神经细胞凋亡过程。
实施例11淀粉样蛋白(βAP)是大脑老年斑的核心成分,现代研究证实它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人认为βAP的沉积是AD的病因。βAP来源于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βAPP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长臂中段,它编码的βAPP由695-770个氨基酸组成,是一个跨膜糖蛋白。βAP是βAPP的一个片断,由细胞膜外的28个氨基酸和跨膜部分的1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大约4KD,三维结构呈β型折叠,因而称βAP。体内外试验均显示βAP能造成AD样病理改变,诱导神经细胞变性。基于上述研究,如果βAPP基因表达受到抑制,βAP在脑内的沉积就会减少,AD有可能得到有效防治。1.方法 细胞培养人类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列(LaN1),培养液由95%DMEM和5%胎牛血清组成,培养箱内保持含5%CO2的潮湿空气和恒温37℃。试验前12h~24h收集细胞,接种在无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中,细胞呈指数分裂期进行各种实验。细胞存活率测定当细胞膜损坏时允许台盼蓝进入细胞内,细胞被染成蓝色(死细胞),未受损的细胞不被染色(活细胞)。经过染色的细胞用血细胞计数器分别计数死细胞和活细胞,然后计算出细胞存活率(活细胞/(活细胞+死细胞)×100%)。用以评价广东海风藤对细胞的作用。乳酸脱氢酶(LDH)测定当细胞死亡时,胞内的LDH释放到培养液中,利用比色法测量培养液中的LDH浓度,作为细胞死亡的一项指标,亦用以评价广东海风藤对细胞的作用。细胞集落的计算用胰蛋白酶把细胞从培养皿上分离下来,然后稀释、计数。每500个细胞接种到25cm2的培养瓶中,常规培养10d后用甲酚紫染色,进行细胞集落计数(含50个细胞以上者)。最后计算出接种有效率(细胞集落/500×100%)。此项实验经过10d的培养,可评价广东海风藤对细胞的远期作用。Northern印迹杂交试验采用盐酸胍有机溶剂法提取细胞全部RNA,15μgRNA琼脂电泳后转移到杂交膜上,然后用P32标记的βAPP cDNA杂交,最后通过放射自显影显示βAPPmRNA的量。同一块杂交膜用1%SDS处理后再分别用β肌动蛋白c DNA(β Actin cDNA)和微管蛋白c DNA(Tubulin cDNA)杂交作为对照。2.结果广东海风藤实验浓度内(2.5g/L~25.0g/L),各种实验未发现对细胞的毒性作用。LaN1接触广东海风藤24h光镜下无形态学改变。LaN1接触广东海风藤6h和24h,细胞存活率,LDH和细胞集落监测未发现异常。Northern印迹杂交显示广东海风藤抑制βAPP基因表达。广东海风藤减少βAPPmRNA随作用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广东海风藤抑制βAPP基因表达有以下特点①广东海风藤减少βAPPmRNA随时间的延长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强;②广东海风藤抑制βAPP表达具有选择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脑部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是以广东海风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脑部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直接以广东海风藤粉末作为原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脑部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用广东海风藤的提取物作为原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脑部疾病的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是任何一种药学上所说的剂型。
5.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脑部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广东海风藤药材单独粉碎或配合其他中草药或西药共同粉碎后制成20~200目细粉,直接制成散剂、片剂、胶囊剂;或将上述细粉加以蜂蜜、食用油等制成蜜丸剂;或将上述细粉加以水、乙醇或其他粘合剂制成水丸剂;或将上述细粉加以粘合剂或湿润剂,该粘合剂或润湿剂包括水、含水乙醇、0.5~70%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糖浆、淀粉糊;或以一步制粒法或二步制粒法制成8~60目颗粒,干燥后制成颗粒剂;或将该颗粒配以助流剂、崩解剂、控释剂等添加剂后灌制成胶囊剂或压制成片剂。
6.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脑部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提取液用水、酸性水、碱性水、含水乙醇、无水乙醇、含水甲醇、无水甲醇、石油醚、乙醚、氯仿、乙酸乙酯、丁醇、丙酮、其他含有12个以下碳原子的有机溶剂其中一种或两种及以上混合物提取,或超临界CO2提取;——提取液直接或浓缩成1∶0.5~1∶4(药液体积生药质量)浓度后加以矫味剂、抑菌剂及其他添加剂制成口服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脑部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提取液浓缩成流浸膏,配以适宜的赋形剂、填充剂后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制成制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脑部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提取液以加热或冷冻的方法除尽溶剂后粉碎成20~200目细粉,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制成制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脑部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提取液方法可以采用加热或不加热方式,加热方式是指每公斤广东海风藤加入1~20升溶剂,加热回流提取0.5~8小时,加热温度为50~120℃;不加热方式是指用溶剂将广东海风藤冷浸、渗漉或超声提取0.5~48小时,或以超临界CO2提取;
10.权利要求4所述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脑部疾病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药材加入8~15倍量的水煎煮0.5~2小时,药液趁热抽滤,重复2~3次,合并滤液,加热浓缩至每毫升含1~2g生药材,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60~70%,充分搅拌,4℃冰箱放置12~48小时,滤除沉淀,滤液减压浓缩至几无醇味,加入4~8倍量蒸馏水充分搅拌,4℃冰箱放置12~48小时,滤除沉淀,滤液加热浓缩至每毫升含1~2g生药材,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75~85%,充分搅拌,4℃冰箱放置12~48小时,滤除沉淀,滤液用20~40%NaOH调pH至8.0~10.0,充分搅拌,4℃冰箱静置12~48小时,滤除沉淀,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得流浸膏,真空、喷雾或冷冻干燥得疏松粉末。将该粉末以注射用水及0.5~2%吐温-80(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80)溶解,加入0.1~0.5%活性炭充分搅拌吸附,滤除活性炭,滤液加入0.5~1.5%苯甲醇,以枸橼酸钠调pH至6.5~7.0,灌装,密封,流通蒸汽灭菌30min。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和脑缺血脑部疾病的药物,是以广东海风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即直接以广东海风藤粉末作为原料制成;或用广东海风藤的提取物作为原料制成;本发明将广东海风藤药材制成含有稳定量有效成分的质量稳定的提取物临床常用制剂,便于临床应用治疗疾病。同时考虑到口服制剂生物利用度相对较低,起效也较慢,尤其不适合急性脑缺血性疾病和重度阿尔茨海默病病人,本发明还将海风藤制备成注射液。
文档编号A61P25/28GK1349816SQ0112982
公开日2002年5月2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30日
发明者罗焕敏, 李晓光 申请人:暨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