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人参三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6276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原人参三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特别是涉及原人参三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衍生物的医药用途。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和开发抗肿瘤药物一直是医药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迄今为止,临床上常用的主流抗肿瘤药物大多来源于天然药物,或以天然药物为先导化合物经结构改造后得到的产物。如植物来源的长春新碱,鬼臼毒素改造的依托泊甙,以及风靡世界的紫杉醇等,这表明天然产物仍然是抗肿瘤药物的一个重要来源。
人参是著名的中药,在传统中医药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由于其疗效确切,活性多样,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近年来,针对人参中主要活性成分人参皂苷进行的研究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无论是体外细胞试验,还是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均表明此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和降低肿瘤风险的活性。值得注意的是,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原人参三醇作用优于人参皂苷。但是,原人参三醇属于四环三萜类化合物,缺乏活泼基团,反应位点较少,采用常规化学反应方法难以制备出满足要求的衍生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类原人参三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原人参三醇衍生物,其结构式为式I, (式I)其中,R1为-OH或H;R2为-CH3或-CH2OH;R3为-CH3或-CH2OH。
更具体地,本发明的原人参三醇衍生物为结构式为式II、式III或式IV的化合物。
(式II) (式III) (式IV)本发明原人参三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发酵培养微生物,向培养基中加入原人参三醇,接着进行转化培养,除去菌丝体后得到发酵液,所述微生物为银汉霉(Cunninghamella),曲霉(Aspergillus),毛霉(Mucor),木霉(Trichoderma),共头霉(Syncephalastrum),或根霉(Rhizopus)属;2)将所述发酵液经萃取后,蒸干萃取液,得到转化物残渣;3)将所述转化物残渣以硅胶柱纯化,所述硅胶柱纯化采用氯仿-乙酸乙酯系统梯度洗脱,收集合并组分;4)将所述组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产物。
微生物优选为毛霉(Mucor)或根霉(Rhizopus)属。
其中,步骤1)培养基中原人参三醇的浓度为2-2000μg/mL;步骤3)进行硅胶柱纯化时,氯仿-乙酸乙酯系统的梯度为4∶1至1∶10。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本发明原人参三醇衍生物的用途。
本发明发明人通过实验证实,本发明的原人参三醇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活性成分。
这些抗肿瘤药物的活性成分可以是选自结构式为式II、式III和式IV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以原人参三醇衍生物为活性成分的药物中,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加入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所述载体包括药学领域常规的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粘合剂、湿润剂、崩解剂、吸收促进剂、表面活性剂、吸附载体、润滑剂等,均可以按照药学领域的常规方法制备。
本发明利用微生物转化技术,对原人参三醇成功地进行了结构修饰,获得了多种新型化合物,通过体外抗肿瘤细胞试验证实,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用途。


图1为转化反应的色谱图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结构式为式II、式III和式IV的化合物的制备本发明采用微生物转化方法,以原人参三醇为原料,经过发酵、提取、分离等步骤,来制备本发明化合物。具有转化能力的微生物包括银汉霉(Cunninghamella ,曲霉(Aspergillus),毛霉(Mucor),木霉(Trichoderma),共头霉(Syncephalastrum),或根霉(Rhizopus)属的微生物;其中转化能力较强的是毛霉(Mucor)和根霉(Rhizopus)属的菌株。这些菌株均可以购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和中国食品发酵研究所工业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CICC),于固体斜面培养基上置4℃冰箱内保存。真菌培养选用马铃薯培养基,细菌培养选用LB培养基。
马铃薯培养基的配制(PDA培养基)取200g去皮马铃薯,切成薄片,放入适量水中,煮沸后80℃保温1h。用双层纱布过滤后取滤液,加入20g葡萄糖,搅拌使葡萄糖完全溶解,以水定容至1000mL。配制固体斜面培养基再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3%琼脂。
细菌培养基的制备(LB培养基)每1000mL液体培养基加入5.0g酵母提取物,10.0g蛋白胨,10.0g NaCl,以水溶解,调pH值至7.0。配制固体斜面培养基再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5%琼脂。
以刺囊毛霉Mucor spinosus AS 3.3450为例,制备结构式为式II、式III和式IV的化合物过程如下1、发酵、转化以及发酵液的萃取将刺囊毛霉(Mucor spinosus)AS 3.3450接入4个250mL三角瓶(装有100mL马铃薯培养基)中,作为种子液。于摇床上160rpm、25℃下振荡培养24h后,待菌丝生长处于旺盛期,用无菌移液管吸取5mL的种子液,加入16个1000mL摇瓶(装有400mL马铃薯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天后,每个摇瓶中加入20mg原人参三醇(0.2mL,100mg/mL MeOH溶液),共用320mg底物。相同条件下继续转化5天,将发酵液滤除菌丝体,滤液用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3次,萃取液减压浓缩蒸干,得到转化物残渣约4g。
2、转化物的硅胶柱纯化将所得残渣溶于少量甲醇,与4g柱色谱硅胶(200-300目)混合拌样,自然干燥,加至装有70g硅胶(200-300目)的色谱柱中,用氯仿-乙酸乙酯系统梯度洗脱(4∶1-1∶10),收集洗脱组分,采用TLC分析方法(硅胶G薄层板,氯仿—乙酸乙酯(5∶5)展开,10%硫酸乙醇溶液喷雾,加热显色)将所得到的相似洗脱组分合并。
3、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将合并组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纯化。具体分析条件为色谱柱YMC ODS-A5μm,4.6mm I.D×250mm(日本YMC公司),洗脱系统为乙腈-水梯度洗脱,具体配比为30分钟内乙腈-水由(30∶70,V/V)变为(100∶0,V/V),并维持100%的乙腈10min;41分钟再次变为乙腈-水(30∶70,V/V)并维持10min。流速为0.7ml/min。检测波长为203nm,参比波长为360nm,柱温25℃,进样量10μL。转化反应的色谱如图1所示。
制备条件为半制备色谱柱YMC ODS-A 5μm,10mm I.D×250mm(日本YMC公司),乙腈-水(40∶60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03nm。得到结构式为式II、式III和式IV的化合物等3个转化产物。
式II化合物,12-羰基-15α-羟基-20(S)-原人参三醇[12-oxo-15α-hydroxyl-20(S)-protopanaxatriol],为白色无定形粉末[α]20D+29.9(c 0.748,MeOH);IRνmax(KBr)3412,2932,1701,1455,1384,1275,1179,1035,985,597cm-1;HR-FT-ICRMS(m/z)491.3724[M+1]+(calculated for C30H51O5[M+1]+,491.3731)。
式III化合物,12-羰基-26-羟基-20(S)-原人参三醇[12-oxo-26-hydroxyl-20(S)-protopanaxatriol],为白色无定形粉末[α]20D+50.9(c 0.334,MeOH);IR ν max(KBr)3408,2932,1697,1463,1389,1082,1035,989,928,657,600cm-1;HR-FT-ICRMS(m/z)491.3731(calculated for C30H51O5[M+1]+,491.3740)。
式IV化合物,12-羰基-27-羟基-20(S)-原人参三醇[12-oxo-27-hydroxyl-20(S)-protopanaxatriol],白色无定形粉末[α]20D+2.13(c 0.141,MeOH);IR νmax(KBr)3405,2931,2866,1698,1606,1456,1384,1034,600cm-1;HR-FT-ICRMS(m/z)491.3731[M+1]+(calculated for C30H51O5[M+1]+,491.3740)。
式II化合物的1H-NMR及13C-NMR数据如表1所示。
式III化合物和式IV化合物的1H-NMR及13C-NMR数据如表2所示。
表1.式II化合物的氢谱与碳谱数据(C5D5N)

表2.式III化合物和式IV化合物的氢谱与碳谱数据(C5D5N)

以上结果表明,所得化合物结构正确。
利用前述其他属的微生物,具体如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AS 3.1858、华根霉Rhizopus chinensis CICC 3043、短刺小克银汉霉Cuninghamella blakesleana AS3.970,均可以采用与上相同的过程来制备化合物II、III、IV和V。
实施例2、本发明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1、实验材料仪器与试剂酶标仪为TECAN多孔分光光度计(U.S.A);CO2气体培养箱为BB5060型紫外清洁型CO2培养箱(Heraeus Co.);高速冷冻离心机为TGL-16G高速冷冻离心机(上海科学仪器厂)。所用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厂);细胞培养基分别购自Sigma Chemical公司(St.Louis,MO,USA)和Hyclone公司(Logan,Utah,USA)测试用肿瘤细胞株HL-60,人白血病细胞(human leukemia cells),购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
测试样品原人参三醇(PT)及实施例1所合成得到的化合物II-IV,纯度在90%以上;同时,选取顺铂为阳性对照药物,各化合物均以DMSO溶解后稀释。
2、实验方法采用MTT法测定各受试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的半数抑制率IC50值取对数生长期的肿瘤细胞,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1640培养液配成2×104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培养板中,在37℃、5%CO2、95%湿度条件下培养24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受试样品,使终浓度为0.1-100μM,再继续培养72h。按MTT法于酶标仪上570nm测定吸收值。每个浓度设三个平行孔。
3、实验结果根据MTT法测试结果,计算原人参三醇(PT)及本发明化合物II-IV对肿瘤细胞的IC50值,结果如表3所示。结果表明,本发明化合物II-IV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的活性成分。
表3.测试样品体外细胞毒活性筛选结果

权利要求
1.具有式I结构的原人参三醇衍生物, (式I)其中,R1为-OH或H;R2为-CH3或-CH2OH;R3为-CH3或-CH2O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人参三醇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人参三醇衍生物为结构式为式II、式III或式IV的化合物。 (式II) (式III) (式IV)
3.权利要求1所述原人参三醇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发酵培养微生物,向培养基中加入原人参三醇,接着进行转化培养,除去菌丝体后得到发酵液,所述微生物为银汉霉,曲霉,毛霉,木霉,共头霉,或根霉属的菌株;2)将所述发酵液经萃取后,蒸干萃取液,得到转化物残渣;3)将所述转化物残渣以硅胶柱纯化,所述硅胶柱纯化采用氯仿—乙酸乙酯系统梯度洗脱,收集合并组分;4)将所述组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产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人参三醇衍生物为结构式为式II、式III或式IV的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为毛霉或根霉属的菌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培养基中原人参三醇的浓度为2-2000μg/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氯仿—乙酸乙酯系统的梯度为4∶1至1∶10。
8.以权利要求1所述原人参三醇衍生物为活性成分的抗肿瘤药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肿瘤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选自结构式为式II、式III和式IV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权利要求1所述原人参三醇衍生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原人参三醇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提供的原人参三醇衍生物,其结构式为式I,其中,R
文档编号A61P35/00GK1830994SQ20051005361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9日
发明者郭洪祝, 田茵, 果德安 申请人:北京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