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抗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综合症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703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抗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综合症的用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常用中药西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关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 Komarov)和北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三种中得到的三萜类(包括三萜苷类)化合物,作为抗骨质疏松、更年期综合症药物和保健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的以骨组织量减少和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致使骨脆性增加并易于发生骨折的较复杂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骨质疏松患者超过2亿人。在美国有1000万患者,其直接医疗费用估计为140亿美元。日本据估计现在已达到1000万,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快,骨质疏松症的病人正迅猛增加,已成为老年患者多发性疾病。我国目前有8400万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据推测,到2010年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将达到1.15亿人1)。毫无疑问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如此数目惊人的膨大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群,不仅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亦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尤其是高龄骨折患者,生活完全要靠人照顾。骨质疏松症是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的医学及社会课题。
在2000年全球畅销的前500种药品中,用于治疗骨疏松症的10种处方药的销售额已达56亿美元,美国决策资源公司预测,2009年,世界主要骨质疏松药品市场将超过100亿美元,其平均年增长率超过10%。2001年,骨质疏松市场前5个品种的销售额均以20%的速度递增,2002年的市场约在80亿美元左右2)。我国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浙江省6家医药公司的销售数据表明2001年较1998年增长了100%3)。武汉地区1998-2000年的统计表明在所用药物中进口,合资品种占92.2%,这为纯国产药物研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4)。
目前治疗和防治骨质疏松症的药物主要有钙制剂、二磷酸盐类、雌激素、雄激素、维生素D3类、降钙素及激素替代疗法。激素替代疗法虽然是防治和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疗法,但长期使用有导致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潜在危险。二磷酸盐类长期使用效果还没有被完全证实。其他药物如降钙素、氟化物等,或价格昂贵,或远期疗效不确切,均不够理想。由于骨质疏松症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自然而然价格合理,毒副作用小的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
升麻为常用中药,其欧洲种(欧洲升麻,Cimicifuga rasemosa)粗提物在欧洲(尤其在德国)、美国临床上用于更年期综合症治疗,并证实其安全有效。对于北升麻的化学成分(从1966年开始)大量的化合物被报道,其中主要为三萜类化合物。
本发明申请者李建新从1996-1993年(见参考文献6-8,J.X.Li为本发明申请者李建新)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研究中,使用体外小鼠头盖骨培养系统,首次发现国产升麻[北升麻(C.dahurica),关升麻(C.heracleifolia)和西升麻(C.foetida)]的甲醇提取物对由甲状旁腺素引起的骨吸收亢进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甲醇提取物进一步分离,得到正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可溶部。进一步的活性检测显示甲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可溶部对骨吸收亢进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然后,利用活性炭脱色,各种正相、反相硅胶分离技术对关升麻和西升麻的化学成分做了详细的研究。从关升麻的乙酸乙酯可溶部中分离到14个化合物。利用二维谱技术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解析,确定其中10个为新三萜化合物。同样从西升麻的乙酸乙酯可溶部中分得18个化合物,11个为新三萜化合物,其中3个具有trinor-triterpenoid五环新骨架。以上的三萜类化合物为环菠萝蜜烷型(结构见图1,2)。
由于体外小鼠头盖骨培养系统只是提示升麻可能具有抗骨质疏松效果,要证实该作用体内试验必不可少。申请者李建新首次发现了(1996年,见参考文献9-10)关升麻和西升麻的乙酸乙酯可溶部对大鼠的骨吸收亢进而引起的血钙浓度上升具有明显的降低效果,首次利用8个月大的经产大鼠双侧卵巢摘除模型和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测定骨密度的双能量X射线吸收法(DXA)证实各乙酸乙酯可溶部对由老龄大鼠双侧卵巢摘除引起的骨质疏松化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并且未能观察到雌激素样副作用。
申请者随后的试验体外和动物体内试验,证实了三萜皂苷抗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并从体外试验证明了三萜皂苷之间的作用的相乘效果。完成了本发明。
于本发明相关的中国发明有CN1111427C(申请日1999年2月8日)介绍了升麻的利用提出了利用升麻提取物(60-80%乙醇提取浸膏用正己烷提取后,再用乙酸乙酯提取,乙酸乙酯提取物用活性炭纯化后的产物)用于促进骨形成和抗吸收方面药物的用途和传统有机溶媒提取方法,但没有指出活性成分。另外一个发明(申请日2003年7月31日,公开号CN1475296A)提出了升麻精(为升麻皂甙)的提取制备方法,并提出了升麻皂甙的含量以及该提取物在促进骨形成和抗吸收以及治疗女性雌激素失调而引起的疾病如更年期综合症方面药物和保健品的用途,但未有升麻中各升麻皂甙化合物的具体报告。
参考文献如下[1]朴俊红、庞莲萍、刘忠厚等,中国人口状况及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和发生率,中国骨质疏松杂志,8(1),1-7,2002。
骨质疏松药物重点品种市场分析,医药快讯信息网,2003年1月17日。
扬茵、王健,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西北药学杂志,18(3),133-134,2003。
徐楚鸿、王虎等,1998-2000年武汉地区抗骨质疏松药用药分析,药物流行病杂志,11(1),17-19,2002。
田李军,中医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四川中医,20(2),22-24,2002。
S.Kadota,J.X.Li,et al,Constituents of Cimicifugae Rhizoma II.Isolation andStructures of New Cycloartenol Triterpenoids and Related Compounds fromCimicifuga foetida L.,Tetrahedron 51(4),1143-1166(1995)升麻的化学成分II西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L.)中三萜类及相关化合物的分离纯化[7]J.X.Li,S.Kadota et al,Foetidinol,A New Trinor-triterpenoid with A Novel CarbonSkeleton,from A Chinese Crude Drug″Shengma″(Cimicifuga foetida L.),Tetrahedron Letters35(26),4475-4476(1994)绿升麻醇,西升麻(Cimicifuga foetidaL.)中的一种具有少3碳三萜新骨架的化合物[8]J.X.Li,S.Kadota et al,Constituents of Cimicifugae Rhizoma I.Isolation andCharacterization of Ten New Cycloartenol Triterpenes from Cimicifuga heracleifoliaKomarov,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41(5),832-842(1993)升麻的化学成分I,关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arov)中十种新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
J.X.Li,H.Y.Li et al,Effects of Cimicifugae Rhizoma on Serum Calcium andPhosphate Levels in Low Calcium Dietary Rats and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Ovariectomized Rats,Phytomedicine 4,379-385(1996)升麻提取物对低钙大鼠血钙、血磷水平及卵巢摘除大鼠骨密度的作用。
J.X.Li,S.Kadota et al,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Medicines on Bone ResorptionInduced by Parathyroid Hormone(PTH)in Tissue CultureA Detailed Study onCimicifugae Rhizoma,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13,50-58(1996)中药提取物对由甲状旁腺素引起的骨吸收的作用对升麻的详细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具有骨质疏松和更前期综合症治疗作用而且副作用很小或没有副作用的从中药升麻中得到的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在关生麻中以化合物3,5,8、西升麻中以化合物13a,17,19等为主要成分的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以及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混合物。
提供中药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及其在关生麻中以化合物3,5,8、西升麻中以化合物13a,17,19为主要成分的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以及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在骨质疏松和更前期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如在剂型上的应用,如提供汤剂(口服液)、片剂、胶囊、丸剂等。
本发明中使用的升麻为国产升麻[北升麻(C.dahurica,关升麻(C.heracleifolia)和西升麻(C.foetida)]根茎及须根。升麻为中医常用药,具有升阳举陷,清热解毒,发表透疹之功效。主治中气下陷,脾虚泄泻,妇女带下等疾病。其主要用法为汤剂,粉末,丸剂等。在本发明中,对从升麻中得到了到对骨质疏松具有治疗作用的在关生麻中以化合物3,5,8、西升麻中以化合物13a,17,19等为主要成分的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对其活性进行了体内外的检测和研究,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升麻的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物在抗骨质疏松药物的用途,中国产升麻[北升麻(C.dahurica),关升麻(C.heracleifolia)和西升麻(C.foetida)]的干燥根茎及须根粉碎,用50%乙醇或丙醇加热回流提取得乙醇或丙醇浸膏,将浸膏溶于蒸馏水,经过活性炭脱色,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所得的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物用于抗骨质疏松和更年期综合症及保健品。在关生麻中以化合物3,5,8或西升麻中以化合物13a,17,19中之一的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治疗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综合症的药物和保健品中应用。
在关生麻中以化合物3,5和8的混合物或西升麻中以化合物13a,17和19的混合物在治疗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综合症的药物和保健品中应用。
本发明用含有生理有效量的升麻环菠萝蜜烷三萜类化合物单体或混合物和/或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所述升麻环菠萝蜜烷三萜类化合物是上述1到24化合物。各种剂型均可。
中国产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北升麻(C.dahurica),关升麻(C.heracleifolia)和西升麻(C.foetida)]的干燥根茎及须根,粉碎,用50-70%乙醇或丙醇加热回流,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提取液中的溶媒,得乙醇或丙醇浸膏。将该浸膏溶于蒸馏水中或少量50%乙醇中,混悬于蒸馏水中,加入石油醚类溶剂1-4次萃取后,同样的将经石油醚提取后的浸膏蒸馏水混悬液用乙酸乙酯等酯类提取1-4次,得到乙酸乙酯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这些提取液中的溶媒,得乙酸乙酯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溶于95-100%的乙醇中,通过活性炭柱层析,用95-100%乙醇冲洗(也可以将酯类溶于95-100%的乙醇中,回流10-60分钟,滤纸过滤),去黑色,再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含有图1和2化合物的。
本发明对抗骨质疏松有良好的效果,尤其女性骨质疏松症无须使用雌激素补充疗法。是一种副作用小的天然代替药物。


图1是本发明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结构的式1-11结构示意2是本发明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结构的式12-23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提取方法,以及这些提取物的骨质疏松治疗作用。当然这些提取方法并非只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1化合物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中国产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物的提取方法北升麻(C.dahurica),关升麻(C.heracleifolia)和西升麻(C.foetida)]的干燥根茎及须根,粉碎,用50-70%乙醇或丙醇加热回流,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提取液中的溶媒,得乙醇或丙醇浸膏。将该浸膏溶于蒸馏水中或少量50%乙醇中,混悬于蒸馏水中,加入石油醚类溶剂1-4次萃取后,同样的将经石油醚提取后的浸膏蒸馏水混悬液用乙酸乙酯等酯类提取1-4次,得到酯类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这些提取液中的溶媒,得酯类提取物。酯类提取物溶于95-100%的乙醇中,通过活性炭柱层析,用95-100%乙醇冲洗(也可以将酯类提取物溶于95-100%的乙醇中,加入活性炭,回流10-60分钟,滤纸过滤),去黑色,再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图1和2表示的化合物化合物。
以下为三萜类化合物为环菠萝蜜烷型(结构见图1,2)1.24-表-7,8-去氢升麻醇(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2.3-酮-24-表-7,8-去氢升麻醇(3-keto-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3.2′,4′-O-二乙酰基-24-表-7,8-去氢升麻醇-3-木糖苷(2′,4′-O-diacetyl-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3-O-β-D-xyloside)4.3′-O-乙酰基-24-表-7,8-去氢升麻醇-3-木糖苷(3′-O-acetyl-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3-O-β-D-xyloside)5.24-表-7,8-去氢升麻醇-3-木糖苷(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3-O-β-D-xyloside)6.7,8-去氢升麻醇(7,8-didehydrocimigenol)7.25-乙酰基-7,8-去氢升麻醇(25-O-acetyl-7,8-didehydrocimigenol)8.7,8-去氢-24-乙酰基羟基升麻醇-3-木糖苷(7,8-didehydro-24-O-acetylhydroshengmanol-3-O-β-D-xyloside)9.24-表槭素醇(24-epi-acerinol)10.大三叶升麻醇(heracleifolinol)11.25-乙酰基升麻醇(25-O-acetylcimigenol)12.25-A-3-O-β-D-木糖苷(25-anhydrocimogenol-3-O-β-D-xyloside)13a.乙酰阿科特醇-3-木糖苷(acetlyacteol-3-O-β-D-xyloside)13b.乙酰阿科特醇(acetlyacteol)14.川升麻醇(cimicinol)15.升麻雌醇(cimicifol)16.升麻酮醇(cimicidanol)17.升麻酮醇-3-木糖苷(cimicidanol-3-O-β-D-xyloside)18.升麻苷(cimicidol-3-O-β-D-xyloside)19.15-羟基升麻苷(15α-hydroxycimicidol-3-O-β-D-xyloside)20.绿升麻醇(foetidinol)21.绿升麻醇-3-木糖苷(foetidinol-3-O-β-D-xyloside)
22.15-羟基绿升麻醇-3-木糖苷(15α-hydroxyfoetidinol-3-O-β-D-xyloside)23.25-乙酰基升麻醇(25-O-acetylcimigenol)24.27-去氧乙酰阿科特醇(27-desoxyacetylacteol)以下说明由实施例1得到的各提取物的体外生物活性试验和体内动物生物试验结果。
实施例2抗骨吸收活性用Ham′s F-12培养液将图1和2中的化合物配成下表所记述的3种浓度。使用生后2天的乳小鼠,皮下注射45CaCl2(2 Ci),2天后,摘出头盖骨,用Ham′s F-12培养液,在温度37℃,CO25%的条件下预培养24小时后,更换新培养液,并在此培养液中加入1,25二羟基活性维生素D3(1,25-(OH)2VD3,最终浓度10-10M)和各化合物(最终浓度见下表,200;20和2微摩尔)在与预培养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培养3天,并测定释放到培养液中的45Ca的(测定值1)。更新此培养液,再次在与预培养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培养3天,同样测定释放到培养液中的45Ca(测定值2)。取出培养液中的头盖骨,用脱钙液
脱钙,并同样测定脱钙液中的45Ca(测定值3)。按下面的计算公式计算45Ca的释放率(%)。
以上的实验得到了下表的结果



数据表示为Mean±SE。与1,25二羟基活性维生素D3组相比有有意差,*,p<0.05;**,p<0.01.
结果清楚的表明图1和2中的三萜类化合物除化合物1,20外,在高浓度下均对1,25二羟基活性维生素D3引起的骨吸收亢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异阿魏酸无活性。
实施例3抗骨吸收活性实施例2中的化合物与实施例2同样配成下表所记述的3种浓度,200;20和2微摩尔。
与实施例2同样检测其抗骨吸收活性,得到以下结果。

数据表示为Mean±SE。与1,25二羟基活性维生素D3组相比有显著差别,*,p<0.05;**,p<0.01.
结果清楚的表明图1和2中的化合物3,5,8、13a,17,19的混合物与对1,25二羟基活性维生素D3引起的骨吸收亢进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与各个化合物单独的活性相比,混合物的活性要强得多,提示该化合物之间有活性相乘作用。因此,与使用升麻单个三萜皂苷相比,三萜皂苷混合物为好。
实施例4抗OLCs活性的测定用小鼠骨髓细胞(Bone Marrow Cell,BMC)的和类成骨细胞共同培养法,测定了化合物3、5、8、13a、17、18对由1,25-二羟基维生素D3[1,25-(OH)2D3]诱导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rase,TRAP)阳性多核巨细胞[类破骨细胞(Osteoblast-like cels,OLCs)]形成的抑制作用。实验中采用了临床上已经应用的抗骨质疏松药依降钙素做为阳性对照。
六周龄的小鼠三只,脊椎脱臼,70%酒精消毒后,摘出胫骨,剥离骨的软组织。将骨两端切除,用吸入1mL含10%FBS的-MEM培养基的注射器从骨的远心端慢慢注入,从近心端收集液体。将含有细胞的培养基充分混合后,在2000rpm下离心15min,吸去上层液体后,加入8mL含10%FBS的-MEM培养基,计算有核细胞,得到骨髓细胞。用培养基将细胞浓度调整至1×106个/mL。产后1天的新生小鼠20匹用70%酒精消毒后,摘出头盖骨,把头盖骨放入50mL的离心管中,加入10mL消化液,37℃下,收集细胞浮游液。重复4次,合并4次的细胞浮游液,在1000rpm下离心5min,收集细胞。用含10%FBS的-MEM培养基将细胞浓度调整至3.3×105个/mL,CO2培养箱中培养72h,得到类成骨细胞。将骨髓细胞0.1mL(105个细胞/孔)和类成骨细胞0.5mL(104个细胞/孔)放入24孔培养板中,加入0.4mL 50μM的样品溶液(含2.5×10-8M的1,25-二羟基维生素D3)后,CO2培养箱中培养6天,每两天更换一次培养溶液。培养结束后的细胞倒去培养溶液,用1mL含有10%福尔马林的PBS溶液固定10min,用1∶1的乙醇-丙酮溶液各2mL脱水1min,自然干燥。干燥后,用染色液各0.5mL染色,室温放置12min。除去染色液后,用2mL蒸馏水洗净,显微镜下计算有三个核以上的红色细胞数目。

对照组细胞与1,25-二羟基维生素D3(10-8M)共同培养,对照组被作为100%,其他数据均表示为相对于对照组的相对值。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p<0.01。
所有的化合物在所有的浓度都显示了对由1,25二羟基活性维生素D3诱导的类破骨细胞的分化的抑制作用,提示活性成分应为三萜类化合物。另外,与各个化合物单独的活性相比,混合物的活性要强,提示该化合物之间有活性相乘作用。因此,与使用升麻单个三萜皂苷相比,三萜皂苷混合物为好。
实施例513a,17,19混合物对低钙食物引起的高血钙的治疗作用利用70g左右的Wistar大鼠,给予低钙食物,一周后,绝食12小时,口服灌胃给予上述混合物25mg/kg,给要后,3、6、10小时,眼部采血,测定血中钙的含量。

*p<0.05.
如表所示,混合物在6小时时对由低钙食物引起的高血钙具有抑制作用。本结果与升麻的提取物的作用一致。
实施例6将8周龄的小鼠分成5组,4组卵巢摘除组和1组伪手术组。卵巢摘除组的小鼠在苯巴比妥的麻醉下实施两侧卵巢摘除手术(OVX)。伪手术组的小鼠同样用苯巴比妥麻醉,但不摘两侧除卵巢,只用摄子接触两侧卵巢,实施伪手术(Sham)。将化合物18和化合物13a,17,18的混合物,将阳性对照药乙炔基雌二醇(Ethin ylestradiol)混悬于蒸馏水中,经口灌胃给前述各个实验样品。对照组和伪手术组直接给同量的蒸馏水。实验持续5周,每周测定小鼠体重,5周后用双能量射线吸收法(DXA,Dual EnergyX-rav Absorptionmetry)测定小鼠的第二腰椎到第四腰椎的平均骨密度(BMD,BoneMineral Density)。另外,摘出小鼠子宫,迅速称重。
以下为实施例4的结果。

数据表示为Mean±SE。与对照组相比有有意差,*,p<0.05;**,p<0.01。
利用小鼠两侧卵巢摘除模型实验结果显示小鼠实施两侧卵巢摘除手术后骨密度显著降低,而19和化合物13a,17,19的混合物对(25毫克/公斤/天)与阳性对照组(乙炔基雌二醇)一样,对由此引起的骨密度降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体内实验证实了升麻三萜类化合物对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前面的离体实验证实了三萜化合物之间的相乘作用,虽然化合物13a,17,19的混合物对骨密度比化合物19有增加,但是未发现有意差,可能是由于实验期间较短的原因。

数据表示为Mean±SE。与对照组相比有有意差,**,p<0.01.
结果清楚的表明实施两侧卵巢摘除手术给乙炔基雌二醇的大鼠的子宫重量明显增大,而化合物19和化合物13a,17,19的混合物对的混合物没有引起子宫重量增加,说明升麻三萜皂苷无雌激素样副作用的。
所述的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用途,可以制备成汤剂,口服液、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缓释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合剂、口含剂、颗粒剂、冲剂、散剂、溶液剂或丸剂。几种升麻中均有本发明分离出较纯的物质的含量。
权利要求
1.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抗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综合症的用途,从北升麻C.dahurica,关升麻C.heracleifolia和西升麻C.foetida的干燥根茎及须根,粉碎,用50-70%乙醇或丙醇加热回流,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提取液中的溶媒,得乙醇或丙醇浸膏;将该浸膏溶于蒸馏水中或少量50%乙醇中,混悬于蒸馏水中,加入石油醚类溶剂1-4次萃取后,同样的将经石油醚提取后的浸膏蒸留水混悬液用乙酸乙酯酯类提取1-4次,得到酯类提取液;浓缩除去这些提取液中的溶媒,得酯类提取物;酯类提取物溶于95-100%的乙醇中,通过活性炭柱层析,用95-100%乙醇冲洗,再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下述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为环菠萝蜜烷型(1).24-表-7,8-去氢升麻醇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2).3-酮-24-表-7,8-去氢升麻醇3-keto-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3).2′,4′-O-二乙酰基-24-表-7,8-去氢升麻醇-3-木糖苷2′,4′-O-diacetyl-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3-O-β-D-xyloside,(4).3′-O-乙酰基-24-表-7,8-去氢升麻醇-3-木糖苷3′-O-acetyl-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3-O-β-D-xyloside,(5).24-表-7,8-去氢升麻醇-3-木糖苷24-epi-7,8-didehydrocimigenol-3-O-β-D-xyloside,(6).7,8-去氢升麻醇7,8-didehydrocimigenol,(7).25-乙酰基-7,8-去氢升麻醇25-O-acetyl-7,8-didehydrocimigenol,(8).7,8-去氢-24-乙酰基羟基升麻醇-3-木糖苷7,8-didehydro-24-O-acetylhydroshengmanol-3-O-β-D-xyloside,(9).24-表槭素醇24-epi-acerinol,(10).大三叶升麻醇heracleifolinol,(11).25-乙酰基升麻醇25-O-acetylcimigenol,(12).25-A-3-O-β-D-木糖苷25-anhydrocimogenol-3-O-β-D-xyloside,(13a).乙酰阿科特醇-3-木糖苷acetlyacteol-3-O-β-D-xyloside,(13b).乙酰阿科特醇acetlyacteol,(14).川升麻醇cimicinol,(15).升麻雌醇cimicifol,(16).升麻酮醇cimicidanol,(17).升麻酮醇-3-木糖苷cimicidanol-3-O-β-D-xyloside,(18).升麻苷cimicidol-3-O-β-D-xyloside,(19).15-羟基升麻苷15α-hydroxycimicidol-3-O-β-D-xyloside,(20).绿升麻醇foetidinol,(21).绿升麻醇-3-木糖苷foetidinol-3-O-β-D-xyloside,(22).15-羟基绿升麻醇-3-木糖苷15α-hydroxyfoetidinol-3-O-β-D-xyloside,(23).25-乙酰基升麻醇25-O-acetylcimigenol,(24).27-去氧乙酰阿科特醇27-desoxyacetylacteol,其特征是上述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治疗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综合症的药物和保健品中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其特征在于含有生理有效量的升麻环菠萝蜜烷三萜类化合物单体或混合物和/或药物可接受的载体,所述升麻环菠萝蜜烷三萜类化合物是上述1到24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菠萝蜜烷三萜类化合物的单体或混合物在组合物中的重量比例为1-9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是在关生麻中以化合物3,5,8或西升麻中以化合物13a,17,19中之一的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治疗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综合症的药物中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是在关生麻中以化合物3,5和8为主的混合物或西升麻中以化合物13a,17和19为主的混合物在治疗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综合症的药物中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是制备成汤剂,口服液、片剂、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缓释片剂、胶囊剂、硬胶囊剂、合剂、口含剂、颗粒剂、冲剂、散剂、溶液剂或丸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的用途,其特征是在通过药物或保健品中应用。
全文摘要
升麻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在抗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综合症的用途,从北升麻C.dahurica,关升麻C.heracleifolia和西升麻C.foetida的干燥根茎及须根,粉碎,用50-70%乙醇或丙醇加热回流,提取1-4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除去提取液中的溶媒,得乙醇或丙醇浸膏;并经石油醚提取再用乙酸乙酯酯类提取1-4次,得到酯类提取液;通过活性炭柱层析,用95-100%乙醇冲洗,再用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下述24种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为环菠萝蜜烷型,用于在治疗骨质疏松及更年期综合症的药物和保健品中应用。
文档编号A61K36/71GK101057854SQ20061004076
公开日2007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31日
发明者李建新 申请人:南京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