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洛芬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86917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布洛芬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洛芬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制剂由主药 布洛芬、空白丸芯、润滑剂、粘合剂、稀释剂组成,主要采用层积上药制备而成。属于医药制 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布洛芬最早于1968年在英国上市,生产商为英国Boots公司,商品名为Brufen。 由于它兼有抗风湿和解热镇痛的疗效,而且毒性低,在疗效和副作用等方面均优于阿司匹 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因而市场迅速扩大。由于布洛芬良好的疗效和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美 国、英国相继批准将其由处方药转为非处方药。布洛芬在临床应用中有其自己的特色同为安全有效的退热药,在体温高于 39. 2°C时,布洛芬比同剂量的对乙酰氨基酚更有效;且退热时间较长;布洛芬的优点还在 于其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大16 32倍;但其抗炎作用较弱,退热作用与阿司匹林相似但作 用较之更持久;对胃肠道的副作用较轻,易耐受,是此类药物中胃肠刺激性最低的;它的不 良反应比阿司匹林要少而轻。目前布洛芬有13种剂型被列入我国非处方药品目录,是制剂 品种最多的OTC解热镇痛药之一。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布洛芬是非留体类抗 炎镇痛药的三个甲类产品之一。目前制备载药微丸的工艺主要有挤出一滚圆法、层积上药法和流化床喷雾上药法 等。需结合处方特点及可选工艺路径进行自研产品处方及工艺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者顺应性好、副作用小、药效持久、疗效稳定的布洛 芬缓释制剂。本发明的布洛芬缓释制剂释药平稳缓慢,避免了普通制剂释药容易出现的“峰谷” 现象,药效也更持久,在血中稳定存在达12-M小时,并且在全身广泛分布,生物利用度高, 服用方便且服药次数少,毒副作用低,疗效稳定,增加了药品的安全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洛芬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工艺简 单、重现性好,且生产效率高,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制得的载药微丸光滑、圆整、释放均 一,稳定性好。在制备缓释制剂时,一般必须添加缓释材料起到缓释作用,达到缓慢释放的效果。 本发明在试验研究过程中发现布洛芬在胃肠溶液中的低溶解度及溶解速率可作为此制剂 的缓释机理,即通过自身药物的溶蚀释放达到缓释效果,因而不需要添加的缓释材料。从实 施例4添加起缓释与粘合双重作用的羟丙甲纤维素K100LV的释放效果即可看出。所以本 发明的布洛芬缓释制剂应该选择无明显缓释作用的粘合剂。本发明通过试验发现不同粘合剂的性质对于释放有影响,实施例中选择不同粘合 剂制备的布洛芬缓释制剂释放效果不同。
本发明在试验过程中发现,空白丸芯的粒径和用量对释放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发 明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得出制备布洛芬缓释制剂时空白丸芯的粒径应在0. 600 0. 710mm 最佳,而且用量占处方量的20 30%最佳。本发明人根据制备载药微丸的几种工艺方法,并结合本发明布洛芬缓释制剂自身 处方特点及可选工艺路径分析挤出-滚圆法要求不能有较大的载药量,药物必需具备良 好的破碎性、结合性和易挤出性,而本发明的制剂主药布洛芬过于粘滞,不具有上述特征; 另外挤出滚圆法收率最高为80%,并且剩余部分不能粉碎后重新投料,因此不适合于布洛 芬缓释制剂的制备。流化床喷雾上药法要求主药的剂量较小,不能有过大的载药量,对于本 发明的布洛芬缓释制剂由于剂量过大,如采用流化床上药则需较长的上药时间,上药周期 很长,生产效率低,不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本发明的布洛芬缓释制剂采用层积上药制备缓释微丸,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好, 且生产效率高,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制得的载药微丸光滑、圆整、释放均一,稳定性好。本发明涉及一种布洛芬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洛芬缓释制剂是由主药布洛 芬、空白丸芯、润滑剂、粘合剂、稀释剂组成,采用如下制备步骤制备而成①物料准备a主药布洛芬微粉化,粒径范围10 20 μ m ;b在粘合剂中加适量稀释剂配成溶液,备用;c在润滑剂中加适量稀释剂配成溶液,备用。②制备载药丸芯取处方量的空白丸芯置包衣锅中,将c得到的溶液喷洒于空白 丸芯上;③层积法上药依次喷洒b得到的溶液,喷液间歇期并加入微粉化后的布洛芬,待 布洛芬粘附于丸芯表面再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加布洛芬完毕,设备继续运行5 15分钟;④取出制得微丸于35°C干燥8 15小时;⑤中间体检测后,填装胶囊,包装即得。本发明所述的布洛芬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药布洛芬的有效剂量为 0. Ig 0. 8g,优选为 0. 2g 0. 6g。本发明所述的布洛芬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白丸芯的粒径为0.500 0. 800mm,优选 0. 600 0. 710mm。本发明所述的布洛芬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可选用硬脂酸、硬脂酸镁、 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质富马酸钠、微粉硅胶、聚乙二醇类、月挂醇硫酸镁中的一种或一种以 上,优选硬脂酸。本发明所述的布洛芬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选自聚维酮、共聚维酮、羟 丙甲纤维素、淀粉、羧甲淀粉纳、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树脂类聚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优选聚维酮。本发明所述的布洛芬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稀释剂选自微晶纤维素、甘露 醇、淀粉、预胶化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聚乙二醇、乙醇、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乙醇。本发明所述的布洛芬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组成为
权利要求
1.一种布洛芬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洛芬缓释制剂是由主药布洛芬、空白丸芯、 润滑剂、粘合剂、稀释剂组成,采用如下制备步骤制备而成①物料准备a主药布洛芬微粉化,粒径范围10 20 μ m ; b在粘合剂中加适量稀释剂配成溶液,备用; c在润滑剂中加适量稀释剂配成溶液,备用。②制备载药丸芯取处方量的空白丸芯置包衣锅中,将C得到的溶液喷洒于空白丸芯上;③层积法上药依次喷洒b得到的溶液,喷液间歇期并加入微粉化后的布洛芬,待布洛 芬粘附于丸芯表面再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加布洛芬完毕,设备继续运行5 15分钟;④取出制得微丸于35°C干燥8 15小时;⑤中间体检测后,填装胶囊,包装即得。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药布洛芬的有效剂量为0.Ig 0. 8g,优选为 0. 2g 0. 6g。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白丸芯的粒径为0. 500 0. 800mm,优选0. 600 0. 710mm。 所述润滑剂可选用硬脂酸、硬脂酸镁、滑石粉、硬脂酸钙、硬质富马酸钠、微粉硅胶、聚 乙二醇类、月挂醇硫酸镁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硬脂酸。所述粘合剂选自聚维酮、共聚维酮、羟丙甲纤维素、淀粉、羧甲淀粉纳、乙基纤维素、聚 丙烯酸树脂类聚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聚维酮。所述的稀释剂选自微晶纤维素、甘露醇、淀粉、预胶化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聚乙 二醇、乙醇、水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优选乙醇。
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组成为
5.权利要求4所述的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组成为
6.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其组成为
7.权利要求5所述的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算,其组成为
8.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缓释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制剂按照释放度测定法 (《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 D第一法),采用溶出度测定法第一法装置,以磷酸盐 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 05g,加lmol/L氢氧化钠溶液56ml,用水稀释至10000ml,摇勻, PH值应为6. 0士0. 05) 900ml为释放介质,转速为每分钟30转,依法操作,经1小时、2小时、 4小时与7小时时,各取溶液5ml,并同时补充相同温度、相同体积的释放介质,滤过,照含量 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精密量取续滤液20 μ 1,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另取布洛芬 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释放介质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Iml中约含300 μ g的溶液,同法 测定。分别计算出每粒在不同时间的释放量。本品每粒在1小时、2小时、4小时与7小时 时的释放量应分别为标示量的10% ;35%、25% 55%、50% 80%和75%以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洛芬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制剂由主药布洛芬、空白丸芯、润滑剂、粘合剂、稀释剂组成,主要采用层积上药制备而成。属于医药制剂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患者顺应性好、副作用小、药效持久、疗效稳定的布洛芬缓释制剂。本发明的布洛芬缓释制剂释药平稳缓慢,避免了普通制剂释药容易出现的“峰谷”现象,药效也更持久,在血中稳定存在达12-24小时,并且在全身广泛分布,生物利用度高,服用方便且服药次数少,毒副作用低,疗效稳定,增加了药品的安全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洛芬缓释制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工艺简单、重现性好,且生产效率高,适合工业化大批量生产。制得的载药微丸光滑、圆整、释放均一,稳定性好。
文档编号A61K9/52GK102114011SQ20091024318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
发明者张扬, 朱德志, 蒋海松 申请人:北京科信必成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