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患者清热解毒制剂及制备_3

文档序号:8402114阅读:来源:国知局
30目筛,装填 入胶囊内(每粒胶囊含有药粉重量为〇. 4g),即得胶囊剂。
[0027] 典型病例:xxx,男性,38岁。病史:患者患有肠炎3年,刚开始时,只是感觉有轻 微的腹泻症状,随后患者身体出现了严重的腹痛、腹泻、肛门坠胀、恶心呕吐、大便急迫等症 状,服用过不少西药,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去医院检查,确诊为慢性肠炎。
[0028] 经推荐服用本实例所得清热解毒制剂胶囊剂,每次4粒,一天三次,温开水送服, 三天为一个疗程,患者服用一个疗程,不适症明显缓解,坚持服用两个疗程后,原有的腹痛、 腹泻、肛门坠胀等症状均消失,巩固一个疗程后,经肠镜复查,肠道恢复正常。
[0029] 实施例5肠炎患者清热解毒制剂,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每份IOg:苍术 11. 5份,杜仲10份,头巾草16份,仙鹤草17. 5份,苣荬菜13. 5份,川芎12. 5份,母草11. 5 份,白术(炒)11. 5份,瓜子金13份,马牙半支9. 5份,白芍9份,岗松16份,川贝母9. 5份, 红木耳20份,地柏枝11. 5份。上述肠炎患者清热解毒制剂汤剂的制备方法是: (1) 取苍术、川芎和川贝母,洗净切薄片,加入盐、水浸泡15分钟,置于高温环境下烘 干,取出放凉; (2) 取糯米加水煎煮成汤,将杜仲和白芍放入其中浸透,取出切丝,置于炒制容器内,文 火翻炒25分钟,取出放凉; (3) 将头巾草、仙鹤草、苣荬菜、母草、瓜子金、马牙半支、岗松、红木耳和地柏枝,洗净、 切段,加入所煮原料药重量7倍的清水浸泡5分钟,中火加热至沸腾,转小火煎煮30分钟, 过滤得滤液; (4) 将步骤(3)所得滤渣加入所煮原料药重量5倍的水继续煎煮,沸腾后转小火煎煮25 分钟,过滤后,与步骤(3)所得滤液混合; (5) 将白术(炒)与步骤(1) (2)所制原料药一起粉碎,加入至步骤(4)所得滤液中,混 合均匀,减压浓缩至原体积的一半,即得汤剂。
[0030] 本发明所用主要中药原料的药理如下: 苍术:基原:为菊科植物南苍术或北苍术等的根茎。性味:辛苦,温。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主治:健脾,燥湿,解郁,辟秽。治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 痢疾,疟疾,痰饮,水肿,时气感冒,风寒湿痹,足瘘,夜盲。
[0031] 杜仲:基原:为杜仲科植物杜仲的树皮。性味:甘微辛,温。归经:入肝、肾经。功 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治腰脊酸疼,足膝瘘弱,小便余沥,阴下湿痒,胎漏欲堕,胎动 不安,尚血压。
[0032] 头巾草:基原:为唇形科植物并头黄芩的全草。化学成份:地上部分含白杨素,白 杨素-7-0-β-D-葡萄糖醛酸甙。性味:味微苦;性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 肝炎;肝硬化腹水;阑尾炎;乳腺炎;蛇虫咬伤;跌打损伤。
[0033] 仙鹤草:基原:为蔷薇科植物龙芽草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与归经:苦、涩,平。归 心、肝经。功能与主治:收敛止血,截疟,止痢,解毒,补虚。用于咯血,吐血,崩漏下血,疟疾, 血痢,痈肿疮毒,阴痒带下,脱力劳伤。
[0034] 苣荬菜:基原:为菊科植物匍茎苦菜的全草。性味:味苦;性寒。功能主治:清热解 毒;利湿排脓;凉血止血。主咽喉肿痛;疮疖肿毒;痔疮;急性菌痢;肠炎;肺脓疡;急性阑尾 炎;叶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
[0035] 川芎: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 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 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0036] 母草:基原:为玄参科植物母草的全草。化学成份:全草含山梨糖,葡萄糖,半胱氨 酸,谷氨酸,蛋氨酸等。性味:味微苦;淡;性凉。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主风热感 冒;湿热泻痢;肾炎水肿;白带;月经不调;痈疖肿毒;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0037] 白术(炒):性味与归经:苦、甘,温。归脾、胃经。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炒白术:先将麸皮 撒于热锅内,候烟冒出时,将白术片倒入微炒至淡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后放凉。
[0038] 瓜子金:基原:为远志科植物瓜子金的全草或根。化学成份:根含三萜皂甙、树脂、 脂肪油、远志醇。性味:味苦;微辛;性平。归经:肺;胃;心经。祛痰止咳;散瘀止血;宁心 安神;解毒消肿。主咳嗽痰多;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吐血;便血;心悸;失眠;咽喉肿痛;痈 肿疮疡;毒蛇咬伤。
[0039] 马牙半支:基原:为景天科植物凹叶景天的全草。性味:酸,凉。功能主治:清热解 毒,止血,利湿。治痈肿,疔疮,吐血,衄血,血崩,带下,瘰疬,黄疸,跌扑损伤。
[0040] 白芍:基原: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性味与归经,苦、酸,微寒。归肝、 脾经。有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阳的功效。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 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0041] 岗松:基原:为桃金娘科植物岗松的枝叶。性味:味苦;辛;性凉。功能主治:化瘀 止痛;清热锊毒;利尿通淋;杀虫止痒。主跌打损伤;肚硬化;热泻;热淋;小便不利;阴痒; 脚气;湿瘆;皮肤瘙痒;疥癣;水火烫伤;虫蛇咬伤。
[0042] 川贝母:基原:为百合科植物卷叶贝母、乌花贝母或棱砂贝母等的鳞茎。性味:苦 甘,凉。归经:入肺经。功能主治:润肺散结,止嗽化痰。治虚劳咳嗽,吐痰咯血,心胸郁结, 肺瘘,肺痈,癭瘤,廉疬,喉痹,乳痈。
[0043] 红木耳:基原: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性味:甘;微苦;性凉。归经: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主吐血;M血;咳血;便血;朋漏;病疾;泄与;湿热 带下;痈肿。
[0044] 地柏枝:基原:为卷柏科植物江南卷柏的全草。化学成份:含异茴香豆精,β -谷甾 醇,棕榈酸,硬脂酸。性味:甘;辛;平;无毒。归经:肝;胆;肺经。清热利湿;止血。主肺热 咯血;吐血;衄血;便血;痔疮出血;外伤出血;发热;小儿惊风;湿热黄疸;淋病;水肿;水 火烫伤。
[0045] 试验例1本发明所得肠炎患者清热解毒制剂(实施例5)的临床应用: 选取人群:依据医院门诊病历,筛选肠炎患者355例,其中女性173例,男性182例,年 龄范围在1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 4±3. 2岁。
[0046] 试验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0例和对照组1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 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服用本发明所得汤剂,每次l〇〇ml-150ml,一天三次, 温热服用,三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服用其他常规药物(肠炎宁片、整肠生、黄连素或氟哌酸 等)。服药期间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症状及变化。
[0047]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文献疗效标准,(1)治愈:腹痛、腹泻和呕吐等临床症状及体 征消失,大便次数及形态正常,大便常规、血常规正常;(2)显效:腹痛、腹泻和呕吐等症状 缓解,大便基本成形,大便常规、血常规趋近正常;(3)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 重。
[0048] 临床结果:经两个疗程的服药后,使用本发明所得产品的实验组中,腹痛、腹泻和 呕吐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大便次数及形态正常,大便常规、血常规正常的患者有201 例(83. 7%),病情得到缓解的患者有34例(14. 2%),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的患者有5例 (2. 1%),而对照组中治愈的患者有74例(64. 4%),显效的患者有19例(16. 5%),无效的患者 为22例(19. 1%),由此可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 9%,远高于对照组的80.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