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797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与缠绕于球具握柄上的握把护带有关,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
按,习用缠绕于球具握柄上的握把护带,其结构大体上是具有一不织布制成的底层,以及涂布固著于该底层上由聚氨基甲酸脂(polyurethane,PU)材料所制成的顶层,藉由该PU顶层具有的高弹性系数特性,来吸收使用者击球时的震动,而提供使用者较舒适的握持感受;然而,因该PU顶层是为一平整光滑的表面,且具有甚佳防湿性,使用者手部的汗水浸濡于该PU顶层上时,容易造成使用者手部与该护带滑脱的现象,使得该习用护带长时间使用之后,使用者必需施加一更大的力量方能握紧球拍握柄,使得该护带原先具有的减震功效大为降低。,为了改进上述的缺失,在既有技术中是可见到若干具有防滑构造的护带出现,例如,国内公告第311121号发明专利,是揭露一种将PU顶层一侧抛磨成一粗糙的毛绒面的护带,期能藉由该毛绒面产生较佳的摩擦力,而增进该护带止滑的效果;其次,如国内公告第281090号新型专利,是揭露一种将PU顶层一侧磨除成一陷落部的护带,期能藉由该陷落部的设计,增进使用者手部与护带接触的摩擦系数,而增进止滑的效果;然而,前述二专利所揭示的结构,皆必需将制作完成的护带再进行二次加工(即抛磨作业),制程实较为繁琐不便;此外,如国内公告第141836号专利,是于护带的底层中央贴置一窄幅的长条状突肋,以致护带缠绕于握柄上时可以形成隆起的表面,以增加握持的止滑效果,惟此种习用技术仅能于护带的中央部位形成部分突起,不仅止滑效果有限,使用者手部的握持感受亦不佳。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可兼具止滑及减震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其结构简单,可利用现有握柄护带的制造技术一次加工作业完成。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是可缠统于一球具的握柄上,该护带包含有一基布层,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且该底面是固著于该球具握柄上;一夹层,是为多数的粒状物粘著固定于该基布层顶面而形成;一顶层,是由聚脂类材料所制成,该顶层是涂布固著于该夹层的顶面,使该顶层的表面因受各该粒状物外廓不平整的影响而呈现凹凸不平的状态,以供使用者手部握持。
其中该基布层是由不织布所制成。
其中该基布层是由织布所制成。
其中该夹层,是藉由各该粒状物搀合树脂类的粘著剂,并涂布于该基布层顶面而形成。
其中该粒状物是为橡胶颗粒。
其中该粒状物是为塑胶颗粒。
其中该粒状物的颗粒大小,是以可通过60号筛纲者为最佳。
其中该弹性层是由聚氨基甲酸脂所制成。
其中有部分粒状物的顶部尖端,是突露于该顶层的表面,而使该顶层表面可随机分布有多数的突起颗粒。
其中该基布层,是由不织布所制成;该粒状物,是为橡胶所制成的颗粒,而该粒状物的颗粒大小,是可通过60号筛网,且其中有部分粒状物的顶部尖端,是突露于该顶层的表面,使该顶层表面可随机分布有多数的突起颗粒;而该弹性层,是由聚氨基甲酸脂所制成。
为使审查委员能了解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构造及特点,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说明如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
图1中沿2-2方向的剖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缠绕于一球具握柄上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
请参阅各图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10,是可缠绕于一球具12的握柄14上,该护带10主要包含有一基布层16、一夹层18及一顶层20,其中该基布层16,本实施例中是由具有多数纠缠纤维的不织布所制成,当然,其亦可由一般的织布或其他材质的布状体制成,该基布层16具有一顶面22及一底面24,使用时该基布层16的底面24是可直接或配合粘著剂而固著于该球具12的握柄14上。
该夹层18,是将多数的粒状物26搀合树脂类的粘著剂,再涂布于该基布层16的顶面22,待粘著剂干燥后而形成,本实施例中该粒状物26是采用由橡胶干料经粉碎后所形成的橡胶颗粒,其外廓是呈不规则的形状,如此一来,由于各该粒状物26不规则地堆叠积层,使该夹层18的顶面28呈现粗糙且凹凸不平的状态,当然,该粒状物26实际上使用时,亦可采用塑胶或其他略具弹性的材质制成,并不一定需以橡胶类材质为限。
该顶层20,是将含有聚脂类的聚氨基甲酸脂PU的混合液涂布于该夹层18顶面28,待该混合液熟成干燥后而形成,且由于该夹层18的顶面28是呈现粗糙且凹凸不平的状态,使得该顶层20的表面30亦呈现凹凸不平的状态,而可供使用者手部握持接触。
藉由上述的组合,制造者可藉由采用各种不同颗粒大小的粒状物,及该顶层20涂布的厚度,而控制该护带10顶层20的表面平整度(即凹凸起伏的情况),以提供使用者手部与该护带10不同的接触摩擦系数,藉以改善习用护带表面光滑平整,摩擦系数不高的缺点;其次,由于该粒状物26本身略具弹性,加上原有的PU顶层20更可提供使用者较佳的减震功效;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握柄护带10,可采用习用护带的制程稍加改变即可完成,不仅制作简单,不需大幅更改现有的生产线,亦可避免二次加工的麻烦。
再者,请参阅图4图示,在该顶层20实际涂布时,可藉由控制该顶层20的厚度,使部分粒状物26的顶部尖端32,可略为突露于该顶层20的表面30,而使该顶层20的表面30可随机分布有多数的突起颗粒而更可增进该护带10与使用者手部的摩擦系数,而避免滑脱的现象产生,并提供使用者手部不同的握持感受;在此需特别说明的是,经申请人多次试作的结果发现,当该粒状物的颗粒大小,是采用可通过60号筛网的颗粒时,其提供使用者手部的握持感及摩擦力可呈现最佳的平衡状态。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不仅结构简单,并兼具止滑及减震的效果,故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与进步性当毋庸置疑,且察查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未发现有雷同的结构公开在先,故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要件应已足备,祈请审查委员拨冗详为审查,并早日核准本案专利,则为申请人是幸。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是可缠绕于一球具的握柄上,其特征在于,该护带包含有一基布层,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且该底面是固著于该球具握柄上;一夹层,是为多数的粒状物粘著固定于该基布层顶面而形成;一顶层,是由聚脂类材料所制成,该顶层是涂布固著于该夹层的顶面。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布层是由不织布所制成。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布层是由织布所制成。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夹层,是藉由各该粒状物搀合树脂类的粘著剂,并涂布于该基布层顶面而形成。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粒状物是为橡胶颗粒。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粒状物是为塑胶颗粒。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粒状物的颗粒大小,是以可通过60号筛网为最佳。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弹性层是由聚氨基甲酸脂所制成。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其特征在于,其中有部分粒状物的顶部尖端,是突露于该顶层的表面,而使该顶层表面可随机分布有多数的突起颗粒。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布层,是由不织布所制成;该粒状物,是为橡胶所制成的颗粒,而该粒状物的颗粒大小,是可通过60号筛网,且其中有部分粒状物的顶部尖端,是突露于该顶层的表面,使该顶层表面可随机分布有多数的突起颗粒;而该弹性层,是由聚氨基甲酸脂所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减震及止滑结构的握柄护带,是可缠绕于一球具的握柄上,该护带包含有:一基布层,具有一顶面及一底面,且该底面是固著于该球具握柄上;一夹层,是为多数的粒壮物粘著固定于该基布层顶面而形成;一顶层,是由聚脂类材料所制成,该顶层是涂布固著于该夹层的顶面,使该顶层的表面因受各该粒状物外廓不平整的影响而呈现凹凸不平的状态,以供使用者手部握持。
文档编号A63B49/02GK2379165SQ9921680
公开日2000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9日
发明者王茂修 申请人:翰柏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