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浓度富氢水生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5299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浓度富氢水生成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富氢水生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浓度富氢水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含有很多氢气的,又称为富氢水,其在预防及治疗癌症或糖尿病等成人病方面有显著效果,从而近来在国内外非常有名,并且对此方面的研究持续并活跃地进行。通过分析法国的卢尔德泉、德国的诺登奥水、墨西哥的托拉克特水的结果发现它们具有如下共同的特点:其溶解氢气浓度为0.3~1ppm,与普通饮用水相比其具有高达数百倍的富含溶解氢气,所述法国的卢尔德泉因奇迹之水而有名,所述德国的诺登奥水和墨西哥的托拉克特水的效果在1990年之后才开始变得有名。

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保健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在考虑单纯解渴、避暑的同时,越来越注重产品的健康元素,使用产品后假如能带来身体上的健康,将更受欢迎,所以饮用水在未来发展中,将从单一解渴、避暑逐渐向健康、营养、美容等转变。富氢水饮料有望成为饮料市场的新宠和主流发展趋势。富氢水的氢离子可以中和体内多余的活性氧结合成水,随尿排出体外,帮助细胞新陈代谢,安全、绿色环保对人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没有明确的禁忌症与禁忌人群。富氢水的产业化符合我国食品工业“营养、卫生、方便”的发展趋势。

目前产生富氢水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氢水棒、滤芯式富氢水机和电解式富氢水机,但是采用氢水棒和滤芯产生的富氢水中氢浓度很低,保健效果不好,因此更多的采用电解的方式生成富氢水。

在采用电解方式生成富氢水的过程中,根据水量的多少,需要时间长短不同,电解完一杯水需要时间较长,在外出饮用时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浓度富氢水生成装置,通过对水杯整体结构的改进,使得其中的水能够被逐步电解产生氢气,即减少每次电解的水量,进行多次电解,从而大大缩短富氢水的产生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浓度富氢水生成装置,包括杯体,杯体底部与设有电解装置的底座相连接,杯盖上设有饮水嘴,所述杯体中央设置内胆作为储水腔,内胆外为富氢水腔,内胆的上口低于杯口,内胆的漏斗形底部设有连通富氢水腔的出水口,并于内胆外设置底盖,底盖一侧转动连接在出水口一侧,在内胆中心设有出水阀杆,出水阀杆底端设有弹性密封球头,出水阀杆上端从杯盖顶端伸出,沿出水阀杆杆体设置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并在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之间的杆体上设置可沿杆体上下滑动的内盖,内盖的边缘设有接触环,接触环内端固定在内盖上,外端具有柔性材料制成的上分支和下分支,接触环的宽度大于内盖边缘和杯体内壁之间的距离,在内盖覆盖富氢水腔的部分环绕内胆设有环形的透水槽;提起出水阀杆后,由下限位环将内盖顶起打开内胆上口,并带动弹性密封球头脱离并打开内胆出水口,使内胆中的水进入富氢水腔后,按下出水阀杆后,弹性密封球头插入内胆的出水口,并借助弹性密封球头的弹性形变封闭出水口,同时上限位环将内盖顶在内胆上口以封闭内胆上口。

所述出水阀杆上端设置便于提拉的手柄,并在杯盖上设置容纳手柄的凹槽。

所述出水阀杆与杯盖及内盖之间均设有密封环。

所述饮水嘴设置在杯盖一侧,并且饮水嘴的中心线和杯体中心线呈45°夹角。

所述内盖上设有卡在内胆上口边沿的环槽,环槽内设置环形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中电解后的富氢水和电解前的水被隔离在富氢水腔和内胆中,富氢水腔的水量较少,可以大大缩短电解产生富氢水的时间,而且提高富氢水中氢含量,保健效果更好,待富氢水饮用完后,可以通过出水阀杆打开内胆出水口,使得内胆中的水进入富氢水腔进行电解,这样就把需要电解的水分成多次进行少量电解,大大缩短整杯水的电解时间,而且,每次电解的水量较少,有利于其中氢含量的提高。

第二,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在内胆中设置出水阀杆来打开或封闭内胆下部的出水口,进而控制进入富氢水腔的水量,出水阀杆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内盖在无任何阻力的情况下随出水阀杆移动,而当内盖碰到内胆的上沿时,内盖被阻挡,出水阀杆继续下移,并由上限位环将内盖压紧在内胆上沿,进而封闭内胆上口,同时出水阀杆下端的弹性密封球头堵塞内胆出水口;当出水阀杆向上移动时,由下限位环将内盖从内胆口部顶起,使得内盖随出水阀杆上移,出水阀杆下端的弹性密封球头脱离内胆出水口,内胆中的水进入富氢水腔;通过出水阀杆的活动实现电解水量的调节。

第三,本实用新型中内盖覆盖在富氢水腔的部分开设透水槽,这样在饮水时,富氢水腔的水可以穿过内盖,而且杯盖上设置饮水嘴,可以避免直接打开杯盖饮水造成的氢气逸出,并且饮水嘴倾斜设置更便于饮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解时的示意图。

图3是出水阀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杯盖、2、杯体,3、内胆,301、底盖,4、底座,5、出水阀杆,501、弹性密封球头,502、下限位环,503、上限位环,504、手柄,6、内盖,601、环形密封体,602、透水槽,603、接触环,7、饮水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高浓度富氢水生成装置,包括杯体,杯体底部设置内设电解装置的底座,杯盖上设有饮水嘴,饮水嘴设置在杯盖一侧,并且饮水嘴的中心线和杯体中心线呈45°夹角,所述杯体中央通过安装支架固定设置内胆,安装支架外缘固定在杯体内壁上,内胆卡在安装支架的中心,将内胆作为储水腔,内胆外作为富氢水腔,内胆上口为敞口结构,并低于杯口,内胆底部为漏斗形,并设有连通富氢水腔的出水口,出水口一侧设置底盖,底盖一侧转动设置在出水口边沿,在内胆中心设有出水阀杆,出水阀杆底端设有弹性密封球头,弹性密封球头的外径大于所述出水口的直径,出水阀杆上端从杯盖顶端伸出,并设置便于提拉的手柄,在杯盖上设有收纳手柄的凹槽,沿出水阀杆杆体在杯体内的部分从上到下依次设置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并在上限位环和下限位环之间的杆体上设置可沿杆体上下滑动的内盖,内盖的外缘贴在杯体内壁上,在内盖上覆盖富氢水腔的部分环绕内胆设有环形的透水槽,内盖的下表面开设能够卡在内胆上口边沿的环槽,并在环槽内设置环形密封圈。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装置各结构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漏水以及氢气逸出,采用以下密封手段:

1、内盖外缘沿其圆周设置接触环,接触环由柔性材料制成,并且接触环的断面呈人字形,内端固定在内盖外缘上,外端具有和杯体内壁接触的上下两个分支,在不影响内盖上下移动的情况下,对内盖和杯体内壁之间进行密封。

2、内盖和出水阀杆杆体之间通过密封圈进行密封,优选的,在内盖的上表面,环绕杆体设置环形密封体,环形密封体的下端固定在内盖上。

3、在杯盖上的出水阀杆杆体穿过的孔内壁设置密封槽,并于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圈,并围绕该孔设置阀杆限位环,阀杆限位环与杆体之间设置柔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密封层。

4、内盖下表面的环槽中设置密封圈对内胆上口进行密封。

在使用中本实用新型时,将杯盖连带出水阀杆、内盖一同取下,然后取出内胆盖上底盖后,放入杯体中,再将水注入内胆中,之后将杯盖拧在杯体上,此时,出水阀杆处于提起的状态;(1)富氢水生成:下压出水阀杆,使得出水阀杆底端的弹性密封球头向下将底盖顶开,然后在向上提拉出水阀杆,使得内胆中的水能够进入富氢水腔中,向下按压出水阀杆,使得杆体底端的弹性密封球头封住内胆的出水口,此时由内盖封闭内胆的上口,从而将储水腔、富氢水腔分隔开来,富氢水腔中的水与电解装置接触,并启动电解装置进行电解,产生富氢水;(2)饮用富氢水:保持出水阀杆的位置,拧开饮水嘴即可直接饮用,当饮用完后,重复上述动作,即可继续进行富氢水的生产。

在上述过程中,上限位环的作用是在下压出水阀杆的过程中将内盖压紧并通过内盖的环槽卡在内胆上口边沿;下限位环的作用是在提拉出水阀杆的过程中,将原本卡在内胆上口边沿的内盖顶起,以脱离内胆,并随杆体一起向上移动,阀杆限位环的作用是通过上限位环顶在阀杆限位环上防止出水阀杆提拉位移过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