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83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清洗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环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清洗驱动装置,应用于城市道路、公路的养护,如防护栏的清洗。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繁华的城市街道、现代化的高速公路都需要配套的养护设备,在国外,机械养护早已普及。我国已引进或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定数量的养护设备,但由于我国是人口密集的发展中国家,道路养护具有其特性,如公路中间设置的栏杆,在国外不存在,也没有对应的养护设备,由于汽车排放等污染,栏杆上附着大量油污粉尘,影响城市形象,靠人力清洁效率低,安全没有保障,栏杆的机械清洗,需要合理的清洗驱动装置,否则达不到清洗要求,如目前国内栏杆清洗机仅能做到双面洗涤,刷毛不能到达的死角,影响了洗涤效果和速度。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效、安全、实用的栏杆清洗设备,同时具备清洗标志牌、墙壁、隧道等功能,还可以对道路两边绿化带进行养护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清洗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扫刷总成1和动力头2,扫刷总成1包括刷毛和支架,刷毛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动力头2的固定座8上,行星齿圈座4为动力头2的静体部分,液压马达7固定在行星齿圈座4上,液压马达7的输出轴通过花键与主动轴9连接,主动轴9上设有行星齿轮组的主动轮,行星齿轮6与行星齿圈座4啮合,行星齿轮6的轴与旋转体3固定,主动轴9的上端安装锥型齿轮组5的主动轮,锥型齿轮组5的从动轮连接在固定座8的轴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清洗驱动装置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积极效果1、实现护栏的立体清洗;2、可驱动毛刷实现自转和公转;3、清洗效果好,消除了刷毛达不到的死角3、清洗时安全、高效4、实用范围广,结构简单。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与实施,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清洗驱动装置。
实施例1,参见图1、2,将刷毛固定在支架上,构成扫刷总成1;行星齿圈座4为动力头2的静体部分,液在马达7固定在行星齿圈座4上,为驱动装置的动力源,液压马达7的输出轴通过花键与主动轴9连接,主动轴9上安装有行星齿轮组的的主动轮,行星齿轮6与行星齿圈座4啮合,行星齿轮6的轴与旋转体3固定连接,实现旋转体3的公转,主动轴9的上端安装锥型齿轮组5的主动轮,锥型齿轮组5的从动轮连接在固定座8的轴上,实现旋转体3的自转;最后将扫刷总成1的支架同定在动力头2的固定座8上。
使用时,启动液压马达,带动主动轴旋转,通过行星齿轮组传动带动旋转体公转,再通过锥型齿轮组带动旋转体自转,实现栏杆的立体清洗。
权利要求1.清洗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扫刷总成(1)和动力头(2),扫刷总成(1)包括刷毛和支架,刷毛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动力头(2)的固定座(8)上,行星齿圈座(4)为动力头(2)的静体部分,液压马达(7)固定在行星齿圈座(4)上,液压马达(7)的输出轴通过花键与主动轴(9)连接,主动轴(9)上设有行星齿轮组的主动轮,行星齿轮(6)与行星齿圈座(4)啮合,行星齿轮(6)的轴与旋转体(3)固定,主动轴(9)的上端安装锥型齿轮组(5)的主动轮,锥型齿轮组(5)的从动轮连接在固定座(8)的轴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清洗驱动装置,它包括扫刷总成(1)和动力头(2),扫刷总成(1)包括刷毛和支架,刷毛固定在支架上,支架固定在动力头(2)的固定座(8)上,行星齿圈座(4)为动力头(2)的静体部分,液压马达(7)固定在行星齿圈座(4)上,液压马达(7)的输出轴通过花键与主动轴(9)连接,主动轴(9)上设有行星齿轮组的主动轮,行星齿轮(6)与行星齿圈座(4)啮合,行星齿轮(6)的轴与旋转体(3)固定,主动轴(9)的上端安装锥型齿轮组(5)的主动轮,锥型齿轮组(5)的从动轮连接在固定座(8)的轴上,是一种高效、安全、实用的栏杆清洗设备。
文档编号E01H1/00GK2775127SQ200520080288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2日
发明者王曹, 贾京国 申请人:王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