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供给装置和液体容纳体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619961阅读:来源:国知局
近墨水导入部143。在这里,如图8所示,在供给管101上设置有多个肋部101A。各个肋部101A设置在供给管101的外周,且沿着供给管101的延伸方向延伸,即沿着K1方向延伸。并且,如图14所示,在供给针121的外侧,墨水导入部143具有包围供给针121的筒状的筒状部143A。筒状部143A和供给管101构成为包含多个肋部101A的供给管101的外周可插入到筒状部143A内。
[0092]而且,如图15所示,当操作者转动操作杆149时,供给管101插入到筒状部143A内。这样一来,装卸单元141成为连接状态,供给针121嵌入到供给管101内,墨水导入部143 (液体导入部)与流路部件91 (液体导出部)的供给管101连接。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供给管101的多个肋部101A的外周面与筒状部143A的内周面嵌合,限制了流路部件91相对于墨水导入部143的位置。连接状态使墨水容纳体51向墨水供给装置8的安装完成。连接状态为墨水袋82的内部与供墨管57经由供给针121而相互连接的状态,即墨水袋82的内部与供墨管57为相互连通的状态。
[009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连接状态下手柄部131的把持部131B被第二支撑部181支撑。在这里,如图10所示,在装卸单元141上设置有第二支撑部181。第二支撑部181设置在隔着滑块部161A而与导向部147A对置的位置,以及隔着滑块部161B而与导向部147B对置的位置。在第二支撑部181支撑把持部131B的状态下,第一支撑部151支撑接合部133的状态得以解除。也就是说,当第二支撑部181支撑把持部131B时,接合部133成为从第一支撑部151悬空的状态。由此,在第二支撑部181支撑把持部131B的状态下,同非连接状态下的负荷相比,供给管101所受到的负荷有所减轻。
[0094]在装卸单元141中,当拆卸墨水容纳体51时,首先,操作者转动操作杆149使可动部件145沿着K1方向移动而远离墨水导入部143。这样一来,装卸单元141成为非连接状态(图14)。接着,操作者通过把持墨水容纳体51的手柄部131而从第一支撑部151中拔出墨水容纳体51的接合部133。这样一来,解除了接合部133与第一支撑部151之间的接合,从而能够从装卸单元141上拆卸下墨水容纳体51。
[0095]在本实施方式的墨水供给装置8中,能够通过在第一支撑部151支撑墨水容纳体51的状态下转动操作杆149而装卸墨水容纳体51。并且,在墨水供给装置8中,能够通过在第一支撑部151支撑墨水容纳体51的状态下转动操作杆149而连接供给管101与墨水导入部143,或者解除供给管101与墨水导入部143的连接。这样,在墨水供给装置8中,就能够通过转动操作杆149而同时进行墨水容纳体51的装卸和供给管101与墨水导入部143的连接及非连接。由此,能够容易地在墨水供给装置8中进行墨水容纳体51的更换。
[0096]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Z轴方向上墨水容纳体51的手柄部131比供给管101更靠上侧设置。另外,在墨水容纳体51中,供给管101比墨水袋82更靠手柄部131侧设置。由此,能够通过把持手柄部131而以供给管101位于墨水袋82上侧的方式把持墨水容纳体51。这样一来,墨水就难以从供给管101泄漏。并且,因为可以把持手柄部131,所以容易移动墨水容纳体51。并且,与把持具有挠性的墨水袋82的情况相比,通过把持手柄部131容易避免使墨水袋82发生破损。
[0097]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手柄部131与供给管101互为一体成型,因此能够降低构成墨水容纳体51的零件数量。并且,也能够减少制造墨水容纳体51的工序。
[0098]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手柄部131的把持部131B的粗细大于比把持部131B更靠基部104侧的部位的粗细。由此,容易把持手柄部131的把持部131B。
[0099]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接合部133设置在供给管101上,因此通过使接合部133与第一支撑部151接合,容易在墨水导入部143上装卸供给管101。
[0100]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支撑部151支撑接合部133的状态下,供给管101朝向与作为重力方向的Z轴方向相交的方向。由此,由于容易目视确认供给管101,因此能够使第一支撑部151可靠地进行支撑。由此,能够防止当第一支撑部151发生了移动时墨水容纳体51掉落,从而能够良好地进行供给管101向墨水导入部143的装卸。
[010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支撑手柄部131的状态下,供给管101朝向与重力方向相交的方向。在这里,例如,在把持手柄部131的状态下,当供给管101朝向重力方向时,由于供给管101容易被手柄部131遮挡,因而难以目视确认供给管101。与其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供给管101朝向与重力方向相交的方向,因此例如当把持手柄部131时供给管101不容易遮挡手柄部131。由此,容易目视确认供给管101。
【主权项】
1.一种液体供给装置,在该液体供给装置上可装卸地安装有液体容纳体,该液体容纳体具有液体容纳部和液体导出部,所述液体容纳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挠性部,所述液体导出部与所述液体容纳部连通,并且,所述液体供给装置能够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容纳在所述液体容纳部中的所述液体, 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导入部,其能够与所述液体导出部连接,且能够在与所述液体导出部连接的状态下从所述液体导出部导入所述液体;以及 第一支撑部,其至少能够支撑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液体导出部, 所述第一支撑部被设置成至少能够在所述液体导出部与所述液体导入部的连接位置以及所述液体导出部与所述液体导入部的非连接位置之间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操作部,其用于使所述第一支撑部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容纳体具有手柄部,其比所述液体导出部更向与所述液体容纳部侧相反的一侧突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支撑部,当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液体导出部与所述液体导入部连接时,该第二支撑部支撑所述液体容纳体的所述手柄部。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部和所述液体导出部一体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部具有连接部位和把持部,该连接部位与所述液体导出部连接,该把持部设置在比所述连接部位更向与所述液体容纳部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部位, 所述手柄部的所述把持部的粗细大于所述连接部位的粗细。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能够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接合的接合部设置在所述液体导出部上。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导出部在被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时朝向与重力方向相交的方向。9.一种液体容纳体,其能够容纳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的液体,所述液体容纳体的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容纳部,其至少一部分具有挠性部,且在内部能够容纳所述液体; 液体导出部,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的端部,且能够将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所述液体导出到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外部;以及 手柄部,其比所述液体导出部更向与所述液体容纳体侧相反的一侧突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部和所述液体导出部一体成型。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柄部具有连接部位和把持部,所述连接部位与所述液体导出部连接,所述把持部设置在比所述连接部位更向与所述液体容纳部侧相反的一侧突出的部位, 所述手柄部的所述把持部的粗细大于所述连接部位的粗细。12.—种液体容纳体,其可装卸地安装在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液体的液体供给装置上,该液体容纳体的特征在于,包括: 液体容纳部,其至少一部分具有挠性部,且在内部能够容纳所述液体;以及液体导出部,其设置在所述液体容纳部的端部,且能够将所述液体容纳部内的所述液体导出到所述液体容纳部的外部, 在所述液体导出部上设置有接合部,其至少能够以以下方式与设置在所述液体供给装置上的第一支撑部接合:在设置于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液体导入部与液体导出部的连接位置以及所述液体导入部与所述液体导出部的非连接位置之间能够移动。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手柄部,其比所述液体导出部更向与所述液体容纳体侧相反的一侧突出。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液体导出部与所述液体导入部连接时,设置在所述液体供给装置中的第二支撑部支撑所述手柄部。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容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导出部形成为当被所述第一支撑部支撑时朝向与所述重力方向相交的方向。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液体供给装置,其可装卸地安装有墨水容纳体(51),该墨水容纳体(51)具有至少一部分有挠性部的墨水袋(82)和与该墨水袋(82)连通的流路部件(91),该液体供给装置能够向液体喷射装置供给容纳在墨水袋(82)中的液体。所述液体供给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墨水导入部(143),其能够与所述流路部件(91)连接,且其在与所述流路部件(91)连接的状态下能够从流路部件(91)导入液体;以及第一支撑部(151),其至少能够支撑墨水容纳体(51)的流路部件(91),第一支撑部(151)被构成为,至少能够在流路部件(91)与墨水导入部(143)的连接位置以及流路部件(91)与墨水导入部(143)的不连接位置之间移动。
【IPC分类】B41J2/175
【公开号】CN105377562
【申请号】CN201480032028
【发明人】塚原克智, 川手宽之, 田中佳行, 奥野德次郎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4年4月17日
【公告号】EP3006214A1, US20140360596, WO2014196120A1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