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桥法兰组合钻孔方法及其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328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后桥法兰组合钻孔方法及其钻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钻孔技术,具体涉及ー种后桥法兰组合钻孔方法及其钻孔装置。
背景技术
后桥,就是指车辆动カ传递的后驱动轴组成部分。它由两个半桥组成,可实施半桥差速运动。同吋,它也是用来支撑车轮和连接后车轮的装置。如果是前桥驱动的车辆,那么后桥就仅仅是随动桥而已,只起到承载的作用。如果前桥不是驱动桥,那么后桥就是驱动桥,这时候除了承载作用外还起到驱动和减速还有差速的作用,如果是四轮驱动的,一般在后桥前面还配有一个分动器。后桥分为整体桥和半桥。整体桥配非独立悬架,如板簧悬架,半桥配独立悬架,如麦弗逊式悬架。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有ー些汽车生产·企业对后桥的法兰进行钻孔吋,依然采用传统采用人工定位钻孔方法,就是人工手持钻头,然后对准法兰需钻孔的位置进行钻孔工作,这种人工钻孔方法速度慢,产量低,而且大批量生产时,其工作量大、重复性高,造成劳动强度加大,容易使人疲劳,另外没有统ー的定位标准,只有靠个人的主观判断,难以保证每个孔的精度,易出现次品,材料浪费多,且人工成本闻。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目的之ー在于,提供ー种エ序简洁、钻孔效率高且钻孔精度高,有效保证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的后桥法兰组合钻孔方法。本发明的目的还在干,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钻孔装置,该钻孔装置结构简単,操作方便。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种后桥法兰组合钻孔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I)设置中间定位夹持座,通过控制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工作,以实现夹持固定所需钻孔的后桥;(2)设置两钻铣机头,通过控制钻铣机头工作,以实现对中间定位夹持座上的后桥的法兰进行钻孔;(3)设直底座,将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设直在底座的中部,对应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的两侧位置将两钻统机头活动设置在底座上;(4)设置自动控制系统,该自动控制系统分别与中间定位夹持座和钻铣机头相连接,并控制其工作状态;所述的步骤⑴、⑵无先后顺序。其还包括以下步骤(7)接通电源,自动控制系统初始化;(8)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和钻铣机头位于初始位置;
(9)将所需钻孔的后桥放置在中间定位夹持座上;(10)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工作,将其上的后桥夹紧;(11)所述钻铣机头工作,向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一侧靠拢,并对该中间定位夹持座上的后桥的法兰进行钻孔动作,直至钻孔完毕,然后退回初始位置;(12)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工作,松开其上的后桥,然后退回初始位直;重复步骤(9)至(12),实现新ー轮的钻孔。其还包括以下步骤(13)在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ー侧设有排屑机,该排屑机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并受其控制;
·
(14)在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一侧设有冷却器,该冷却器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并受其控制;(15)设置一能将所述钻铣机头和中间定位夹持座罩住的罩体,将该罩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包括定位工作台、定位挡板及两液压旋转缸,所述定位挡板对应所述后桥的轴向方向的ー侧位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工作台上,两液压旋转缸对应所述后桥的轴向方向的另ー侧位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工作台的两侧,并在所述液压旋转缸上设置能将所述后桥夹持定位在所述定位工作台上的夹持压紧架;所述钻铣机头包括电机、多轴箱及设有保护套的钻头,该钻头设置在所述多轴箱的前端,并正对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上的后桥的法兰,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多轴箱的尾端,并能通过该多轴箱驱动所述钻头转动;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一电器柜及分别与该电器柜相连接的液压站及按钮箱。一种实施上述后桥法兰组合钻孔方法的钻孔装置,其包括一底座、一自动控制系统及分别与该自动控制系统相连,并受其控制的两钻铣机头及ー用来固定后桥的中间定位夹持座,该中间定位夹持座设直在底座的中部,两钻纟先机头对应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的两侧位置分别通过ー液压滑台活动设置在底座上,并能以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为中心作相互靠拢或分离动作。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包括定位工作台、定位挡板及两液压旋转缸,所述定位挡板对应所述后桥的轴向方向的ー侧位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工作台上,两液压旋转缸对应所述后桥的轴向方向的另ー侧位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工作台的两侧,并在所述液压旋转缸上设置能将所述后桥夹持定位在所述定位工作台上的夹持压紧架。所述钻铣机头包括电机、多轴箱及设有保护套的钻头,该钻头设置在所述多轴箱的前端,并正对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上的后桥的法兰,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多轴箱的尾端,并能通过该多轴箱驱动所述钻头转动。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一侧的排屑机及冷却器,该冷却器和排屑机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并受其控制。其还包括ー罩体,该罩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能将所述钻铣机头和中间定位夹
持座罩住。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一电器柜及分别与该电器柜相连接的液压站及按钮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方法,エ序简洁,自动化程度高,可全自动、快速地对后桥的法兰进行钻孔;本发明提供的钻孔装置,结构简单,应用机械自动化,只需在自动控制系统上输入相应的參数及控制指令,便可以控制钻铣机头、中间定位夹持座、排屑机和冷却器的工作状态,实现自动夹持、钻孔、排屑和冷却等エ序,在减轻了劳动强度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钻孔效率,而且钻孔精度高,保证了产品质量,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图I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I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2。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參见图I与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后 桥法兰组合钻孔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I)设置中间定位夹持座1,通过控制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工作,以实现夹持固定所需钻孔的后桥3 ;(2)设置两钻铣机头2,通过控制钻铣机头2工作,以实现对中间定位夹持座I上的后桥3的法兰进行钻孔;(3)设置底座4,将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设置在底座4的中部,对应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的两侧位置将两钻统机头2活动设置在底座4上;(4)设置自动控制系统,该自动控制系统分别与中间定位夹持座I和钻铣机头2相连接,并控制其工作状态;所述的步骤⑴、⑵无先后顺序。其还包括以下步骤(7)接通电源,自动控制系统初始化;(8)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和钻铣机头2位于初始位置;(9)将所需钻孔的后桥3放置在中间定位夹持座I上;(10)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工作,将其上的后桥3夹紧;(11)所述钻铣机头2工作,向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 一侧靠拢,并对该中间定位夹持座I上的后桥3的法兰进行钻孔动作,直至钻孔完毕,然后退回初始位置;(12)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工作,松开其上的后桥3,然后退回初始位直;重复步骤(9)至(12),实现新ー轮的钻孔。其还包括以下步骤(13)在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 一侧设有排屑机5,该排屑机5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并受其控制;(14)在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 一侧设有冷却器6,该冷却器6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并受其控制;(15)设置一能将所述钻铣机头2和中间定位夹持座I罩住的罩体7,将该罩体7设置在所述底座4上。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包括定位工作台11、定位挡板12及两液压旋转缸13,所述定位挡板12对应所述后桥3的轴向方向的ー侧位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工作台11上,两液压旋转缸13对应所述后桥3的轴向方向的另ー侧位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工作台11的两侧,并在所述液压旋转缸13上设置能将所述后桥3夹持定位在所述定位工作台11上的夹持压紧架14;所述钻铣机头2包括电机21、多轴箱22及设有保护套24的钻头23,该钻头23设置在所述多轴箱22的前端,并正对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上的后桥3的法兰,所述电机21设置在所述多轴箱22的尾端,井能通过该多轴箱22驱动所述钻头23转动;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一电器柜8及分别与该电器柜8相连接的液压站9及按钮箱10。一种实施上述后桥法兰组合钻孔方法的钻孔装置,其包括一底座4、一自动控制系统及分别与该自动控制系统相连,并受其控制的两钻铣机头2及一用来固定后桥3的中间定位夹持座1,该中间定位夹持座I设置在底座4的中部,两钻铣机头2对应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的两侧位置分别通过ー液压滑台活动设置在底座4上,并能以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为中心作相互靠拢或分离动作。·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包括定位工作台11、定位挡板12及两液压旋转缸13,所述定位挡板12对应所述后桥3的轴向方向的ー侧位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工作台11上,两液压旋转缸13对应所述后桥3的轴向方向的另ー侧位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工作台11的两侧,并在所述液压旋转缸13上设置能将所述后桥3夹持定位在所述定位工作台11上的夹持压紧架14。所述钻铣机头2包括电机21、多轴箱22及设有保护套24的钻头23,该钻头23设置在所述多轴箱22的前端,并正对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上的后桥3的法兰,所述电机21设置在所述多轴箱22的尾端,井能通过该多轴箱22驱动所述钻头23转动。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I 一侧的排屑机5及冷却器6,该冷却器6和排屑机5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并受其控制。其还包括ー罩体7,该罩体7设置在所述底座4上,并能将所述钻铣机头2和中间定位夹持座I罩住。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一电器柜8及分别与该电器柜8相连接的液压站9及按钮箱10。本发明提供的方法,エ序简洁,自动化程度高,可全自动、快速地对后桥3的法兰进行钻孔;本发明提供的钻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易。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机21为5. 5KW ;其它实施例中,可根据所需设置相应功率的电机;本实施例中,多轴箱22的规格型号为630X630。其它实施例中,可根据所需设置相应规格型号的多轴箱22。工作时,只需在自动控制系统上输入相应的參数及控制指令,便可以控制钻铣机头2、中间定位夹持座I、排屑机5和冷却器6的工作状态,实现自动夹持、钻孔、排屑和冷却等エ序,在减轻了劳动强度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且钻孔效率高,保证了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如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结构而得到的其它钻孔装置及エ作方法,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后桥法兰组合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中间定位夹持座,通过控制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工作,以实现夹持固定所需钻孔的后桥; (2)设置两钻铣机头,通过控制钻铣机头工作,以实现对中间定位夹持座上的后桥的法兰进行钻孔; (3)设置底座,将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设置在底座的中部,对应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的两侧位置将两钻统机头活动设置在底座上; (4)设置自动控制系统,该自动控制系统分别与中间定位夹持座和钻铣机头相连接,并控制其工作状态; 所述的步骤(I)、⑵无先后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后桥法兰组合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以下步骤 (7)接通电源,自动控制系统初始化; (8)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和钻铣机头位于初始位置; (9)将所需钻孔的后桥放置在中间定位夹持座上; (10)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工作,将其上的后桥夹紧; (11)所述钻铣机头工作,向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一侧靠拢,并对该中间定位夹持座上的后桥的法兰进行钻孔动作,直至钻孔完毕,然后退回初始位置; (12)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工作,松开其上的后桥,然后退回初始位置; 重复步骤(9)至(12),实现新一轮的钻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后桥法兰组合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以下步骤 (13)在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一侧设有排屑机,该排屑机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并受其控制; (14)在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一侧设有冷却器,该冷却器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并受其控制; (15)设置一能将所述钻铣机头和中间定位夹持座罩住的罩体,将该罩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后桥法兰组合钻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包括定位工作台、定位挡板及两液压旋转缸,所述定位挡板对应所述后桥的轴向方向的一侧位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工作台上,两液压旋转缸对应所述后桥的轴向方向的另一侧位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工作台的两侧,并在所述液压旋转缸上设置能将所述后桥夹持定位在所述定位工作台上的夹持压紧架; 所述钻铣机头包括电机、多轴箱及设有保护套的钻头,该钻头设置在所述多轴箱的前端,并正对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上的后桥的法兰,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多轴箱的尾端,并能通过该多轴箱驱动所述钻头转动;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一电器柜及分别与该电器柜相连接的液压站及按钮箱。
5.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后桥法兰组合钻孔方法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底座、一自动控制系统及分别与该自动控制系统相连,并受其控制的两钻铣机头及一用来固定后桥的中间定位夹持座,该中间定位夹持座设置在底座的中部,两钻铣机头对应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的两侧位置分别通过一液压滑台活动设置在底座上,并能以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为中心作相互靠拢或分离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包括定位工作台、定位挡板及两液压旋转缸,所述定位挡板对应所述后桥的轴向方向的一侧位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工作台上,两液压旋转缸对应所述后桥的轴向方向的另一侧位置设置在所述定位工作台的两侧,并在所述液压旋转缸上设置能将所述后桥夹持定位在所述定位工作台上的夹持压紧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钻铣机头包括电机、多轴箱及设有保护套的钻头,该钻头设置在所述多轴箱的前端,并正对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上的后桥的法兰,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多轴箱的尾端,并能通过该多轴箱驱动所述钻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间定位夹持座一侧的排屑机及冷却器,该冷却器和排屑机分别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相连接,并受其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一罩体,该罩体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并能将所述钻铣机头和中间定位夹持座罩住。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一电器柜及分别与该电器柜相连接的液压站及按钮箱。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桥法兰组合钻孔方法,还公开了一种实施该方法的钻孔装置,其包括一自动控制系统及分别与该自动控制系统相连,并受其控制的钻铣机头、中间定位夹持座、排屑机和冷却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工序简洁,自动化程度高,可全自动、快速地对后桥的法兰进行钻孔;本发明提供的钻孔装置,结构简单,应用机械自动化,只需在自动控制系统上输入相应的参数及控制指令,便可以控制钻铣机头、中间定位夹持座、排屑机和冷却器的工作状态,实现自动夹持、钻孔、排屑和冷却等工序,在减轻了劳动强度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钻孔效率,而且钻孔精度高,保证了产品质量,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文档编号B23B35/00GK102784936SQ20121016026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1日
发明者李朝平 申请人:东莞市嘉龙皮革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