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轴类零件自动卸料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11805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针轴类零件自动卸料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轴类零件自动卸料装置,包括通过定位孔与设备刀架固定连接的底板,用于将气缸固定在底板上的气缸固定体,通过连接螺母与气缸顶杆固定连接的楔形块和安装于底板上的箱体,箱体内对称安装有上圆柱销和下圆柱销,上夹爪和下夹爪分别通过上圆柱销和下圆柱销固定于箱体内,上夹爪和下夹爪的尖嘴端均伸出箱体外部,尾端均置于箱体内部且尾端形成凹槽,在凹槽和箱体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上弹簧和下弹簧,楔形块带锥度的一端伸入箱体内部且置于上夹爪和下夹爪的尾端之间。本发明解决了针轴类零件装夹难度大的工艺技术难点,实现将针轴类零件自动从主轴锁芯中卸下,提高了装卸效率,具有加工精度一致性等优点。
【专利说明】 针轴类零件自动卸料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一种自动卸料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针轴类零件自动卸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针轴类零件在切削加工完成后,从机床主轴卸下时,由于工件很细,人工操作难度大,要将工件卸下置入到工件箱中,在卸下时工件的加工精度不受影响,在机械加工领域中
是一项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针轴类零件自动卸料装置。
[000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针轴类零件自动卸料装置,包括通过多个定位孔与设备刀架固定连接的底板,安装在气缸两侧、用于将气缸固定在底板上的气缸固定体,还包括通过连接螺母与气缸顶杆固定连接的楔形块和安装于底板上的中空且两端敞口的箱体,箱体内对称安装有形状大小相同的上圆柱销和下圆柱销,形状大小相同的上夹爪和下夹爪分别通过上圆柱销和下圆柱销固定于箱体内,上夹爪和下夹爪的尖嘴端均伸出箱体外部,尾端均置于箱体内部且尾端形成凹槽,在凹槽和箱体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上弹簧和下弹簧,楔形块带锥度的一端伸入箱体内部且置于上夹爪和下夹爪的尾端之间。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解决了针轴类零件装夹难度大的工艺技术难点,实现将针轴类零件自动从主轴锁芯中卸下,提高了装卸效率,具有加工精度一致性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发明针轴类零件自动卸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07]其中:
I底板2定位孔
3气缸4气缸固定体
5连接螺母6气缸顶杆
7楔形块8箱体
9上圆柱销10下圆柱销
11上夹爪12下夹爪
13上弹簧14下弹簧
15尖嘴端16尾端 17工件。【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针轴类零件自动卸料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针轴类零件自动卸料装置,包括通过多个(本实施例为4个)定位孔2与设备刀架(未图不)固定连接的底板1,安装在气缸3两侧、用于将气缸3固定在底板I上的气缸固定体4,还包括通过连接螺母5与气缸顶杆6固定连接的楔形块7和安装于底板I上的中空且两端敞口的箱体8,箱体8内对称安装有形状大小相同的上圆柱销9和下圆柱销10,形状大小相同的上夹爪11和下夹爪12分别通过上圆柱销9和下圆柱销10固定于箱体8内,上夹爪11和下夹爪12的尖嘴端15均伸出箱体外部,尾端16均置于箱体内部且尾端
16形成凹槽,在凹槽和箱体8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上弹簧13和下弹簧14,楔形块7带锥度的一端伸入箱体8内部且置于上夹爪11和下夹爪12的尾端16之间。
[0009]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气缸3的气缸顶杆6带动锲形块7向左移动,在锲形块7的挤压作用下上夹爪11和下夹爪12的尾端16向外移动,由于杠杆作用,上夹爪11和下夹爪12的尖嘴端15将工件17夹紧;移动到需要卸料的位置时,气缸3的气缸顶杆6带动锲形块7向右移动,锲形块7的挤压作用消失,上弹簧13和下弹簧14在作用下上夹爪11和下夹爪12的尾端16回复到初始状态,由于杠杆作用,上夹爪11和下夹爪12的尖嘴端15将工件17松开,实现工件17的自动卸料。
【权利要求】
1.一种针轴类零件自动卸料装置,包括通过多个定位孔(2)与设备刀架固定连接的底板(1),安装在气缸(3)两侧、用于将气缸(3)固定在底板(I)上的气缸固定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连接螺母(5 )与气缸顶杆(6 )固定连接的楔形块(7 )和安装于底板(I)上的中空且两端敞口的箱体(8),箱体(8)内对称安装有形状大小相同的上圆柱销(9)和下圆柱销(10),形状大小相同的上夹爪(11)和下夹爪(12)分别通过上圆柱销(9)和下圆柱销(10)固定于箱体(8)内,上夹爪(11)和下夹爪(12)的尖嘴端(15)均伸出箱体外部,尾端(16)均置于箱体内部且尾端(16)形成凹槽,在凹槽和箱体(8)的内壁之间分别设置有上弹簧(13)和下弹簧(14),楔形块(7)带锥度的一端伸入箱体(8)内部且置于上夹爪(11)和下夹爪(12)的尾端(16)之间。
【文档编号】B23Q7/04GK104029078SQ201410270700
【公开日】2014年9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8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8日
【发明者】赵红连, 周润锋, 王广新, 吴艳青 申请人:中核(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