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70889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干簧管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干簧管(Reed Switch)也称舌簧管或磁簧开关,是一种磁敏的特殊开关,是干簧继电器和接近开关的主要部件,主要由管本体和位于管本体两端的引线组成。在干簧管加工过程中,需要对两端的引线进行折弯。现有的干簧管折弯装置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包括:工作台、折弯装置、上料装置、储料装置、第一收料容器、第二收料容器和控制装置,其中:

工作台水平布置;

上料装置安装在工作台上,上料装置包括水平架、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水平架位于工作台上方并与工作台平行,所述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分别位于水平架的两端并安装在水平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水平架旋转,并使动水平架在旋转时,安装在水平架上的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的运动轨迹重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水平架上下运动;

折弯装置用于对干簧管两端的引线进行折弯;

储料装置用于存放待加工的干簧管;

第一收料容器和第二收料容器用于收集对折弯完成的干簧管进行收集;

折弯装置、储料装置、第一收料容器和第二收料容器均位于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的运动轨迹上,且折弯装置与储料装置相对布置,第一收料容器和第二收料容器相对布置;

控制装置分别与上料装置和折弯装置连接,控制装置根据输入输入信号K1控制上料装置进入初始状态,使得上料装置中的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分别处于折弯装置、储料装置的上方;在初始状态下,控制装置根据输入信号K2控制上料装置中的第二驱动机构动作,带动水平架下移,同时,控制折弯装置动作,对第一机械手所夹持的干簧管两端引线进行折弯,控制第二机械手动作,抓取储料装置内的待加工干簧管;当折弯动作完成时,水平架复位,同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动作,带动水平架旋转,当第一机械手旋转至第一收料容器或第二收料容器上方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机械手保持夹持动作,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机械手松开对干簧管的夹持动作,使得加工完成的干簧管件落入第一收料容器或第二收料容器内;当第一机械手旋转至储料装置上方时,控制装置再次控制第二驱动机构动作,带动水平架下移,并控制第一机械手动作,抓取储料装置内的待加工干簧管,控制折弯装置动作,对第二机械手所夹持的干簧管两端引线进行折弯;当折弯动作完成时,水平架再次复位,同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再次动作,带动水平架旋转,当第二机械手旋转至第一收料容器或第二收料容器上方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机械手保持夹持动作,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机械手松开对干簧管的夹持动作,使得加工完成的干簧管件落入第一收料容器或第二收料容器内;如此反复直至完成对所有干簧管引线的折弯加工。

优选地,折弯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块、位于第一固定块一端并与第一固定块同向延伸的第一活动块、位于第一固定块一侧并平行与第一固定块的第二固定块、位于第一活动块一侧并平行与第一活动块的第二活动块、以及与第一活动块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活动块向第一固定块方向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和与第二活动块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活动块向第二固定块方向运动的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弯料块,第一弯料块连接有第五驱动机构并由所连接的第五驱动机构驱动由第一固定块向第一活动块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固定块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设有第二弯料块,第二弯料块连接有第六驱动机构并由所连接的第六驱动机构驱动由第二固定块向第二活动块方向运动。

优选地,第一固定块靠近第一活动块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二者之间间距的第一传感器。

优选地,控制装置与第一传感器连接,控制装置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器的检测值,并将获取的检测值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当对比结果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五驱动机构动作,带动第一弯料块由第一固定块向第一活动块方向运动。

优选地,第二固定块靠近第二活动块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二者之间间距的第二传感器。

优选地,控制装置与第二传感器连接,控制装置用于获取第二传感器的检测值,并将获取的检测值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当对比结果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五驱动机构动作,带动第二弯料块由第二固定块向第二活动块方向运动。

优选地,第一固定块、第一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当第一活动块向第一固定块方向运动时,第二凸起部与第一凸起部相互配合对位于二者之间的引线进行固定。

优选地,第一弯料块包括第一旋转台和竖直安装在第一旋转台上的第一推料块,第一推料块包括相邻的第一竖直面和第二竖直面,所述第一竖直面、第二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一竖直面与第一凸起部远离第二固定块的一侧贴靠,第二竖直面与第一凸起部靠近第二凸起部的一端处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第一旋转台与第五驱动机构连接,控制装置用于驱动第五驱动机构动作,带动第一推料块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进行90°往复转动。

优选地,第二固定块、第二活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三凸起部、第四凸起部,所述第三凸起部、第四凸起部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当第二活动块向第二固定块方向运动时,第四凸起部与第三凸起部相互配合对位于二者之间的引线进行固定。

优选地,第二弯料块包括第二旋转台和竖直安装在第二旋转台上的第二推料块,第二推料块包括相邻的第一竖直面和第二竖直面,所述第一竖直面、第二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一竖直面与第三凸起部远离第一固定块的一侧贴靠,第二竖直面与第三凸起部靠近第四凸起部的一端处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第二旋转台与第六驱动机构连接,控制装置用于驱动第六驱动机构动作,带动第二推料块在第三凸起部和第四凸起部之间进行90°往复转动。

本发明中,设置工作台,用于对各装置支撑固定,使各部件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设置折弯装置,用于对干簧管两端的引线进行折弯;设置储料装置,用于存放待加工的干簧管;设置上料装置,使上料装置包括水平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机械手和第二机械手,并使第一驱动机构与水平架连接用于驱动水平架旋转,使第二驱动机构与水平架连接用于驱动水平架进行上下运动,使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分别位于折弯装置、储料装置的上方并分别安装在水平架上,工作中,利用水平架的转动使得第一机械手、第二机械手交替的将储料装置内的待加工干簧管转运至折弯装置进行折弯处理,以实现不间断连续上料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了干簧管的加工效率;且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控制装置,利用控制装置对上料装置和折弯装置的动作进行协调,以完成干簧管从取料、到折弯、到下料等动作的连续性,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中所述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弯料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二弯料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中所述折弯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一;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中所述折弯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8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的俯视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中所述折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一弯料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中所述第二弯料块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中所述折弯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一;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中所述折弯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二。

参照图1-6,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干簧管引线自动折弯控制系统,包括:工作台1、折弯装置2、上料装置3、储料装置4、第一收料容器5、第二收料容器16和控制装置,其中:

工作台1水平布置;上料装置3安装在工作台1上,上料装置3包括水平架301、第一机械手302、第二机械手303、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水平架301位于工作台1上方并与工作台1平行,所述第一机械手302、第二机械手303分别位于水平架301的两端并安装在水平架301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水平架301旋转,并使动水平架301在旋转时,安装在水平架301上的第一机械手302、第二机械手303的运动轨迹重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水平架301上下运动;折弯装置2用于对干簧管两端的引线进行折弯;储料装置4用于存放待加工的干簧管;第一收料容器5和第二收料容器16用于收集对折弯完成的干簧管进行收集;折弯装置2、储料装置4、第一收料容器5和第二收料容器16均位于第一机械手302和第二机械手303的运动轨迹上,且折弯装置2与储料装置4相对布置,第一收料容器5和第二收料容器16相对布置。

控制装置分别与上料装置3和折弯装置2连接,控制装置根据输入输入信号K1控制上料装置3进入初始状态,使得上料装置3中的第一机械手302、第二机械手303分别处于折弯装置2、储料装置4的上方;在初始状态下,控制装置根据输入信号K2控制上料装置3中的第二驱动机构动作,带动水平架301下移,同时,控制折弯装置2动作,对第一机械手302所夹持的干簧管两端引线进行折弯,控制第二机械手303动作,抓取储料装置4内的待加工干簧管;当折弯动作完成时,水平架301复位,同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动作,带动水平架301旋转,当第一机械手302旋转至第一收料容器5或第二收料容器16上方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机械手302保持夹持动作,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机械手302松开对干簧管的夹持动作,使得加工完成的干簧管件落入第一收料容器5或第二收料容器16内;当第一机械手302旋转至储料装置4上方时,控制装置再次控制第二驱动机构动作,带动水平架301下移,并控制第一机械手302动作,抓取储料装置4内的待加工干簧管,控制折弯装置2动作,对第二机械手303所夹持的干簧管两端引线进行折弯;当折弯动作完成时,水平架301再次复位,同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再次动作,带动水平架301旋转,当第二机械手303旋转至第一收料容器5或第二收料容器16上方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一机械手302保持夹持动作,控制装置控制第二机械手303松开对干簧管的夹持动作,使得加工完成的干簧管件落入第一收料容器5或第二收料容器16内;如此反复直至完成对所有干簧管引线的折弯加工。

本实施例中,折弯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块6、位于第一固定块6一端并与第一固定块6同向延伸的第一活动块7、位于第一固定块6一侧并平行与第一固定块6的第二固定块8、位于第一活动块7一侧并平行与第一活动块7的第二活动块9、以及与第一活动块7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活动块7向第一固定块6方向运动的第三驱动机构和与第二活动块9连接用于驱动第二活动块9向第二固定块8方向运动的第四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固定块6远离第二固定块8的一侧设有第一弯料块10,第一弯料块10连接有第五驱动机构并由所连接的第五驱动机构驱动由第一固定块6向第一活动块7方向运动;所述第二固定块8远离第一固定块6的一侧设有第二弯料块11,第二弯料块11连接有第六驱动机构并由所连接的第六驱动机构驱动由第二固定块8向第二活动块9方向运动;所述第一固定块6靠近第一活动块7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二者之间间距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固定块8靠近第二活动块9的一侧设有用于检测二者之间间距的第二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分别与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连接,控制装置用于获取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检测值,并将获取的检测值与预设值进行对比,当对比结果达到预设值时,控制装置控制第五驱动机构、第六驱动机构动作,带动第一弯料块10由第一固定块6向第一活动块7方向、第二弯料块11由第二固定块8向第二活动块9方向运动,从而将干簧管01两端的引线折弯。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6、第一活动块7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凸起部601、第二凸起部701,所述第一凸起部601、第二凸起部701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当第一活动块7向第一固定块6方向运动时,第二凸起部701与第一凸起部601相互配合对位于二者之间的引线进行固定;第二固定块8、第二活动块9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三凸起部801、第四凸起部901,所述第三凸起部801、第四凸起部901位于同一直线上,且当第二活动块9向第二固定块8方向运动时,第四凸起部901与第三凸起部801相互配合对位于二者之间的引线进行固定。第一凸起部601、第二凸起部701、第三凸起部801和第四凸起部901的设置可以减小在固定过程中与引线的接触面积,以增大压力,使引线的固定更为牢固,且具体工作过程是: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分别驱动第一活动块7、第二活动块9分别向第一固定块6、第二固定块8方向运动直至第二凸起部701与第一凸起部601抵靠、第四凸起部901与第三凸起部801抵靠,从而将干簧管01两端的引线牢牢固定。

参照图7-8,本实施例中,第一弯料块10包括第一旋转台1001和竖直安装在第一旋转台1001上的第一推料块1002,第一推料块1002包括相邻的第一竖直面和第二竖直面,所述第一竖直面、第二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一竖直面与第一凸起部601远离第二固定块8的一侧贴靠,第二竖直面与第一凸起部601靠近第二凸起部701的一端处于同一平面内。第二弯料块11包括第二旋转台1101和竖直安装在第二旋转台1101上的第二推料块1102,第二推料块1102包括相邻的第一竖直面和第二竖直面,所述第一竖直面、第二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90°,第一竖直面与第三凸起部801远离第一固定块6的一侧贴靠,第二竖直面与第三凸起部801靠近第四凸起部901的一端处于同一平面内。其具体工作过程是:当干簧管01两端的引线被固定住时,控制装置用于驱动第五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动作,带动第一推料块1002在第一凸起部601和第二凸起部701之间进行90°往复转动、带动第二推料块1102在第三凸起部801和第四凸起部901之间进行90°往复转动,从而使得引线被折弯。

由上可知,本发明中,设置工作台1,用于对各装置支撑固定,使各部件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设置折弯装置2,用于对干簧管01两端的引线进行折弯;设置储料装置4,用于存放待加工的干簧管01;设置上料装置3,使上料装置3包括水平架301、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机械手302和第二机械手303,并使第一驱动机构与水平架301连接用于驱动水平架301180°正反转,使第二驱动机构与水平架301连接用于驱动水平架301进行上下运动,使第一机械手302、第二机械手303分别位于折弯装置2、储料装置4的上方并分别安装在水平架301上,工作中,利用水平架301的转动使得第一机械手302、第二机械手303交替的将储料装置4内的待加工干簧管01转运至折弯装置2进行折弯处理,以实现不间断连续上料的目的。此外,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控制装置,利用控制装置对上料装置3和折弯装置2的动作进行协调,以完成干簧管从取料、到折弯、到下料等动作的连续性,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

此外,储料装置4包括储料槽和位于储料槽一侧的用于将干簧管01导入储料槽的导料通道,所述导料通道的宽度与待加工干簧管01的长度适配,工作中,待加工弹簧管经导料通道进入储料槽内,由于导料通道的宽度与待加工干簧管01的长度适配,从而使得进入储料槽内的干簧管01整齐排列,以便于机械手抓取。

本实施例中,折弯装置2还包括第一活动架12、第二活动架13和第七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活动架12位于第一固定块6远离第二固定块7的一侧,第一活动架12上安装有第一推料杆14,第一推料杆14靠近第一固定块6的一侧设有第一推料头;所述第二活动架13位于第二固定块7远离第一固定块6的一侧,第二活动架13上安装有第二推料杆15,第二推料杆15与第一推料杆14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第二推料杆15靠近第二固定块7的一侧设有与第二推料头;所述第七驱动机构分别与第一活动架12、第二活动架13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活动架12、第二活动架13进行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运动。工作中,利用第七驱动机构带动第一活动架12和第二活动架13相互靠近,且在靠近过程中,位于折弯装置2处的机械所夹持的干簧管01处于松动状态,利用安装在第一活动架12上的第一推料杆14和安装在第二活动件13上的第二推料杆15相互配合对干簧管01进行推移,使得位于第一固定块6和第二固定块8两侧的引线的长度符合加工要求,进而使得折弯后的引线长度符合加工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