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前叉工装及摩托车装配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6701发布日期:2019-01-02 21:26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前叉工装及摩托车装配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装配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摩托车前叉工装及摩托车装配线。



背景技术:

前叉部件在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以组成交通工具的导向系统,前叉部件作为交通工具的导向系统,其装配质量将直接影响着整部交通工具的安全特性。

在现有前叉部件装配过程中,通过人工拿持前叉部件,安装车轮、刹车等零部件,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翻转前叉部件,在翻转过程中,可能损坏前叉部件的漆面,影响用户体验,甚至损坏部分零部件,例如压弯碟刹片等,影响前叉部件的功能,此外,前叉部件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长时间翻转容易增加操作人员易疲劳,特别是摩托车的前叉部件,其自身重量较重。

有鉴于此,研发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摩托车前叉工装及摩托车装配线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前叉工装,该工装能够承载前叉件,并允许前叉件转动,以便于操作人员装配,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装配线,该装配线能够承载前叉件,并允许前叉件转动,以便于操作人员装配,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前叉工装,用于装配前叉件,包括装配组件、检测组件、压合组件及主体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翻转套筒,所述翻转套筒与所述主体架转动连接,并能够调节所述翻转套筒的轴向方向为水平或者竖直,所述翻转套筒用于供所述前叉件的转向柱穿过,并使得所述前叉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翻转套筒旋转;所述压合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压合驱动件和压合部,所述压合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翻转套筒,所述压合部能够在压合驱动件的带动下朝向所述压合驱动件运动,以使所述压合部抵持所述前叉件的叉肩部,并使得所述前叉件朝向所述翻转套筒运动,以压合套装于所述转向柱的转动连接件和所述转向柱;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角度传感器和限位抵持件,所述限位抵持件和所述角度传感器均安装于翻转套筒,所述限位抵持件用于在所述前叉件相对于所述翻转套筒转动时,与所述前叉件的转向限位部抵持,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转向柱的转动角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压合组件还包括压合震动部,所述压合震动部连接于所述压合部,所述压合震动部用于在所述压合部与所述叉肩部抵持时产生震动。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压合震动部与所述压合部活动连接,并位于所述压合部的能够与所述叉肩部抵持的位置,且能够在所述叉肩部的抵持下沿背向所述叉肩部的方向运动,使得所述压合部与所述叉肩部抵持,并推动所述叉肩部朝向所述翻转套筒运动,以压合所述转向柱和所述转动连接件。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压合组件还包括压合弹性件,所述压合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震动部和所述压合部连接,并在所述震动部跟随所述压合部朝向所述翻转套筒运动并与所述叉肩部抵持时,所述压合弹性件可弹性形变的压缩于所述震动部和压合部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限位接触器,所述限位接触器安装于所述限位抵持件,所述限位接触器用于与所述转向限位部抵持,并在抵持时发出接触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检测驱动件,所述检测驱动件连接于主体架,并与所述限位接触器电连接,所述检测驱动件能够连接于所述转向柱,并带动转向柱转动,且在接收到所述接触信号时停止转动。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套筒支架,所述翻转套筒与所述套筒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套筒支架上设有多个第一翻转限位孔,所述翻转套筒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翻转限位孔,所述第一翻转限位孔和所述第二翻转限位孔能够配合,以用于锁定所述翻转套筒与所述套筒支架之间的夹角。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装配组件还包括装配抽屉,所述装配抽屉设置于所述主体架,所述装配抽屉的端面为透明面板,并设有指示卡槽,所述指示卡槽用于卡装指示卡片。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装配组件还包括主控制器和显示控制面板,所述主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角度传感器、压合驱动件及显示控制面板电连接。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装配线,包括传送机构和所述摩托车前叉工装,所述摩托车前叉工装包括装配组件、检测组件、压合组件及主体架;所述装配组件包括翻转套筒,所述翻转套筒与所述主体架转动连接,并能够调节所述翻转套筒的轴向方向为水平或者竖直,所述翻转套筒用于供所述前叉件的转向柱穿过,并使得所述前叉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翻转套筒旋转;所述压合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压合驱动件和压合部,所述压合驱动件连接于所述翻转套筒,所述压合部能够在压合驱动件的带动下朝向所述压合驱动件运动,以使所述压合部抵持所述前叉件的叉肩部,并使得所述前叉件朝向所述翻转套筒运动,以压合套装于所述转向柱的转动连接件和所述转向柱;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角度传感器和限位抵持件,所述限位抵持件和所述角度传感器均安装于翻转套筒,所述限位抵持件用于在所述前叉件相对于所述翻转套筒转动时,与所述前叉件的转向限位部抵持,所述角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转向柱的转动角度。所述传送机构靠近所述翻转套筒设置,并用于传送所述前叉件。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前叉工装及摩托车装配线的有益效果是:

翻转套筒用于供前叉件的转向柱穿过,并使得前叉件能够相对于翻转套筒旋转,以便于操作人员对前叉件进行装配作业,并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且翻转套筒能够调节其轴向方向为水平或者竖直,操作人员能够直接将前叉件的转向柱能够直接伸入水平的翻转套筒,减少操作人员搬动和拿举前叉件的动作,降低操作人员的疲劳度,提高装配效率;压合部能够在压合驱动件的带动下朝向压合驱动件运动,以使压合部抵持前叉件的叉肩部,并使得前叉件朝向翻转套筒运动,以压合套装于转向柱的转动连接件和转向柱,再压合过程中由机械手完成压合动作,其压合力量均匀,压合质量较好;转向限位部在由一侧的限位抵持件转向另一侧的限位抵持件时,可由角度传感器读出转向柱所转动的角度,以判断转向限位部是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以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前叉工装应用于装配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前叉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前叉工装的部分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前叉工装的压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摩托车装配线;20-传送机构;10-摩托车前叉工装;11-主体架;13-装配组件;131-翻转套筒;1311-第二翻转限位孔;132-套筒支架; 1321-第一翻转限位孔;133-主控制器;134-显示控制面板;135-装配抽屉; 1351-指示卡槽;136-装配存储槽;137-装配挂线件;138-装配万向轮;139- 装配照明灯;15-检测组件;151-角度传感器;152-限位抵持件;153-限位接触器;154-检测驱动件;155-检测驱动支架;1541-检测限位孔;17-压合组件;171-压合驱动件;172-压合部;1721-压合限位孔;173-压合震动部;90- 前叉件;91-转向柱;93-叉肩部;95-转向限位部;97-转动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设置”、“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现有的前叉部件装配过程中,通过人工拿持前叉部件,安装车轮、刹车等零部件,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翻转前叉部件,在翻转过程中,可能损坏前叉部件的漆面,影响用户体验,甚至损坏部分零部件,例如压弯碟刹片等,影响前叉部件的功能,此外,前叉部件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长时间翻转容易增加操作人员易疲劳,特别是摩托车的前叉部件,其自身重量较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摩托车前叉工装及摩托车装配线,摩托车装配线采用该摩托车前叉工装完成对摩托车前叉件及其相关部件的装配作业,该摩托车前叉工装能够其能够承载摩托车的前叉,并允许摩托车的前叉转动,以便于操作人员装配,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前叉工装10应用于装配线的结构示意图;

装配线包括传送机构20和摩托车前叉工装10,传送机构20靠近摩托车前叉工装10设置,传送机构20用于传送前叉件90至摩托车前叉工装10,也可用于由摩托车前叉工装10向外传送经摩托车前叉工装10装配后的前叉件90,该摩托车前叉工装10用于辅助操作人员对前叉件90进行装配,其能够承载前叉件90,并允许前叉件90转动,以便于操作人员装配,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

以下将具体介绍摩托车前叉工装10的具体结构、原理及有益效果。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前叉工装10的结构示意图;

该摩托车前叉工装10包括装配组件13、检测组件15及主体架11,装配组件13连接于主体架11,以用于辅助操作人员装配前叉件90,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检测组件15同样连接于主体架11,并能够与装配组件 13配合,以完成对前叉部的部分功能检测,提高装配和检测效率;

其中,装配组件13包括翻转套筒131,翻转套筒131用于供前叉件90 的转向柱91穿过,并使得前叉件90能够相对于翻转套筒131旋转,以便于操作人员对前叉件90进行装配作业,并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传送机构20靠近翻转套筒131设置,该翻转套筒131与主体架11转动连接,并能够调节翻转套筒131的轴向方向为水平或者竖直,在翻转套筒131的轴向方向为水平时,操作人员能够直接由传送机构20或者外部平台上移动前叉件90,以使前叉件90的转向柱91能够直接伸入水平的翻转套筒131,减少操作人员搬动和拿举前叉件90的动作,降低操作人员的疲劳度,提高装配效率,操作人员的将转向柱91伸入翻转套筒131后,搬动前叉件90 沿翻转套筒131与主体架11的转动连接处的转动轴转动,以使翻转套筒131 和前叉件90均为竖直状态,以便于操作人员转动并装配前叉件90;

此外,检测组件15包括角度传感器151和限位抵持件152,限位抵持件152和角度传感器151均安装于翻转套筒131,限位抵持件152用于前叉件90在相对于翻转套筒131转动时,限位抵持件152与前叉件90的转向限位部95抵持,而角度传感器151用于检测转向柱91的转动角度,操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前叉部件,使得转向限位部95由一侧的限位抵持件152 转向另一侧的限位抵持件152,并读取角度传感器151读出转向柱91所转动的角度,进而判断前叉件90的转向限位部95是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以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角度传感器151可以为编码器,特别是绝对值型编码器,因绝对值型编码器是由机械位置确定编码,它无需记忆,无需找参考点,并且无需一直计数,需要读取其位置时,即可读取它的位置,所以绝对值型编码器具有较高抗干扰性能和较高的数据的可靠性,以提高检测组件15的稳定性和精度。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15还包括限位接触器153,限位接触器153安装于限位抵持件152,在转向限位部95与限位抵持件152抵持时,限位接触器153能够与转向限位部95抵持,并发出接触信号,以提示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可不使用肉眼查看,提高检测效率,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接触信号可以是光信号、提示音或者电信号,在接触信号为电信号时,限位接触器153可以与装配过程提示牌等部件电连接,以将接触信号转化为光、声或者不带括号等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15还可以包括检测驱动件154,检测驱动件154 连接于主体架11,并与限位接触器153电连接,检测驱动件154能够连接于转向柱91,并带动转向柱91转动,以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装配时的转动动作,也可以带动转向柱91转动,并在接收到接触信号时停止转动,以完成对转向限位部95的检测,提高检测速率。

作为优选,检测驱动件154为力矩可调电机,由于转向限位部95作为前叉件90的转向角度的限制部件,直接影响着交通工具的导向系统的运作稳定性,其自身应当承受一定的力矩作用,并不能发生形变或者失效等,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检测驱动件154带动转向柱91转动,并使得转向限位部 95在与限位抵持件152抵持时,通过转向柱91向转向限位件施加一定力矩,并读取转动角度数据,再次检测检测驱动件154带动转向柱91转动时与限位抵持件152抵持时的转动角度数据,对比两次的角度数据之间的差值是否超出允许的变形范围,进而判断该转向限位部95是否合格,是否满足安全要求,以完成对转向限位部95的检测工作。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15还可以包括检测驱动支架155,检测驱动支架 155连接于主体架11,检测驱动件154与检测驱动支架155转动连接,检测驱动件154能够相对于驱动支架转动,以便于转向柱91伸入翻转套筒 131,避免遮挡水平的翻转套筒131的开口,检测驱动件154上还设置有检测限位孔1541,检测限位孔1541用于锁定检测驱动件154和检测驱动支架155,以限制检测驱动件154相对于检测驱动件154转动,提高检测过程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2和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前叉工装 10的部分装配组件13的结构示意图;

作为优选,装配组件13还可以包括主控制器133和显示控制面板134,显示控制面板134设置于主体架11,主控制器133分别与角度传感器151 和显示控制面板134电连接,主控制能够控制显示控制面板134显示角度数据,可以理解的是,主控制器133还可以与检测驱动件154和限位接触器153电连接,以控制检测组件15完成对转向限位部95的检测工作,提高摩托车前叉工装10的自动化程度。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的主控制器133也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 NP)、语音处理器以及视频处理器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公开的逻辑框图。主控制器133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如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单片机等。当然,主控制器133也可以是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采用开关、继电器及按钮等控制电器的组合,实现接收信号,并做出线路的切换或者开关等功能。

进一步地,装配组件13还包括套筒支架132,翻转套筒131与套筒支架132转动连接,套筒支架132上设有多个第一翻转限位孔1321,翻转套筒131上至少设有一个第二翻转限位孔1311,翻转套筒131上的第二翻转限位孔1311能够与套筒支架132上的第一翻转限位孔1321配合,以用于锁定翻转套筒131与套筒支架132,并能够在套筒支架132和翻转套筒131 之间形成不同的夹角,以便于操作人员由不同角度进行装配,提高摩托车前叉工装10的适配性。

进一步地,装配组件13还可以包括装配抽屉135,装配抽屉135设置于主体架11,装配抽屉135的端面为透明面板,以便于操作人员查看装配抽屉135内盛装的零部件,以提高操作人员的装配便利性,增加装配速率,此外,还在装配抽屉135的端面设置有指示卡槽1351,指示卡槽1351用于卡装指示卡片或者物料登记卡等,以便于管理装配前叉件90的零部件。

进一步地,装配组件13还可以包括多个装配存储槽136,多个装配存储槽136均设置于主体架11上部,且多个装配存储槽136的开口向上设置,装配存储槽136用于盛装零部件,方便操作人员拿取,以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

进一步地,多个装配存储槽136之间可依次排列并设置成台阶状,且多个装配存储槽136的高度沿主体架11正面至背面的方向依次升高,进一步方便操作人员拿取,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

此外,装配组件13还可以包括装配挂线件137,装配挂线夹连接于主体架11,上设有多个挂钩(图未标),装配挂线架用于悬挂前叉件90的相关线材类的配件,以便与操作人员拿取;装配组件13还可以包括装配万向轮138,装配万向轮138设置于主体架11的底部,操作人员可以利用装配万向轮138移动摩托车前叉工装10,提高其适配性,并且,装配万向轮138 还可以设置有装配支撑脚(图未标),以调节主体架11水平,并提供稳定的支撑,增加摩托车前叉工装10的稳定性;装配组件13还可以包括装配照明灯139,装配照明灯139连接于装配挂线件137,装配照明灯139用于增加装配环境的照明度。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前叉工装10的压合组件17的结构示意图;

进一步地,摩托车前叉工装10还可以包括压合组件17,压合组件17 是连接与翻转套筒131上的,并用于压合套设于转向柱91的转动连接件97,以减少手工压合方式的压合质量以及压合效率的问题;

其中,压合组件17包括相互连接的压合驱动件171和压合部172,压合驱动件171连接于翻转套筒131,压合驱动件171能够移动,压合部172 能够在压合驱动件171的带动下朝向压合驱动件171运动,以使压合部172 抵持前叉件90的叉肩部93,并使得前叉件90朝向翻转套筒131运动,以压合套装于转向柱91的转动连接件97和转向柱91,再压合过程中由机械手完成压合动作,其压合力量均匀,压合质量较好。

进一步地,压合驱动件171与压合部172转动连接,压合部172能够相对于压合驱动件171转动,以使压合部172遮挡或者让开翻转套筒131 的开口,便于转向柱91伸入翻转套筒131。

进一步地,压合驱动件171和压合部172上的相对位置均开设有压合限位孔1721,压合限位孔1721用于在压合部172遮挡翻转套筒131的开口时,锁定压合驱动件171和压合部172,以限制压合部172相对于压合驱动件171转动,提高压合组件17在进行压合动作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地,压合组件17还包括压合震动部173,压合震动部173连接于压合部172,压合震动部173用于在压合部172与叉肩部93抵持时产生震动,以使转动连接件97能够更好的与转向柱91对准,用于减少转动连接件97与转向柱91两者的轴线不同心或者不平行的情况,提高压合质量。

进一步地,压合震动部173与压合部172活动连接,并位于压合部172 的能够与叉肩部93抵持的位置,且能够在叉肩部93的抵持下沿背向叉肩部93的方向运动,即,沿压合部172能够与叉肩部93抵持处回缩,进而使得压合部172与叉肩部93抵持,并推动叉肩部93朝向翻转套筒131运动,以压合转向柱91和转动连接件97,即使用压合震动部173先和叉肩部 93抵持,使得转动连接件97能够与转向柱91对准,再由压合部172压合转向柱91和转动连接件97,以提高压合质量。

进一步地,压合组件17还可以包括压合弹性件(图未示),压合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震动部和压合部172连接,并在压合震动部173跟随压合部 172朝向翻转套筒131运动并与叉肩部93抵持时,压合弹性件可弹性形变的压缩于压合震动部173和压合部172之间,增加压合震动部173在叉肩部93的抵持下沿背向叉肩部93的方向回缩时,压合震动部173与叉肩部 93的抵持力度,进一步增加压合质量。

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前叉工装10及摩托车装配线100的工作原理是:

翻转套筒131用于供前叉件90的转向柱91穿过,并使得前叉件90能够相对于翻转套筒131旋转,以便于操作人员对前叉件90进行装配作业,并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且翻转套筒131能够调节其轴向方向为水平或者竖直,操作人员能够直接将前叉件90的转向柱91能够直接伸入水平的翻转套筒131,减少操作人员搬动和拿举前叉件90的动作,降低操作人员的疲劳度,提高装配效率;

压合部172能够在压合驱动件171的带动下朝向压合驱动件171运动,以使压合部172抵持前叉件90的叉肩部93,并使得前叉件90朝向翻转套筒131运动,以压合套装于转向柱91的转动连接件97和转向柱91,再压合过程中由机械手完成压合动作,其压合力量均匀,压合质量较好;

转向限位部95在由一侧的限位抵持件152转向另一侧的限位抵持件 152时,可由角度传感器151读出转向柱91所转动的角度,以判断转向限位部95是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以提高装配质量和效率;

其中,装配组件13的第二翻转限位孔1311能够与套筒支架132上的第一翻转限位孔1321配合,能够在套筒支架132和翻转套筒131之间形成不同的夹角,以便于操作人员由不同角度进行装配;

检测组件15的限位接触器153以提示操作人员转向限位部95与限位抵持件152抵持,操作人员可不使用肉眼查看,提高检测效率;检测驱动件154以带动转向柱91转动,以完成对转向限位部95的检测,提高检测速率;

压合组件17的压合震动部173用于在压合部172与叉肩部93抵持时产生震动,以使转动连接件97能够更好的与转向柱91对准,用于减少转动连接件97与转向柱91两者的轴线不同心或者不平行的情况,提高压合质量。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前叉工装10,该工装能够承载前叉件 90,并允许前叉件90转动,以便于操作人员装配,提高装配质量和装配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并且,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